對分子間相互作用進行編碼:推動藥物設計

2020-12-16 騰訊網

傳統的藥物設計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賴高通量篩選,其中會在大規模的定量分析中針對靶標對類藥化合物進行檢驗,以識別有效成分。由於這些化合物並不是針對所討論的靶標而專門設計,因此會進行大量反覆試驗。

3D藥效團pharmacophore的名稱源自希臘語「phoros」(表示攜帶藥物的分子框架)和「pharmacon」(表示藥物),它是對化學與幾何特徵(這些特徵會描述分子與蛋白質結合所需的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特性)的三維抽象表述。藥效團模型易於使用,研究者看一眼即可了解並解譯化合物結合的化學要求。藥效團模型易於使用,研究者看一眼即可了解並解譯化合物結合的化學要求。3D藥效團憑藉直觀和普遍的特性,成為跨學科項目合作的研究者之間進行溝通的完美工具。

3D藥效團並非新生概念,它在 19 世紀末由Ehrlich首次提出,並在1960年由Schueler固定為現代定義。不過,計算方法將3D藥效團應用擴展到虛擬篩選,這為合理化藥物設計領域帶來了徹底變革。

物理化合物庫受限於能夠以物理方式合成和存儲的化合物的數量。相比之下,機器學習領域的進步已經能夠產生虛擬資料庫,其中可以包含數十億種理論上「可以合成的」分子。面對這一系列潛在的有效化合物,3D藥效團會針對與特定靶標結合所需的特定分子間相互作用,提供一個獨特機會來識別能夠實現這些相互作用的分子。在名為虛擬篩選的流程中,3D藥效團被當做模板來篩選合適的化合物,從而使篩選流程具有前所未有的高效率。

在WIREs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Science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中,Freie Universit t Berlin 的研究者團隊探索了3D藥效團對藥物研發的影響,以及該領域的最新發展。

由於傳統 3D 藥效團對分子與靶標的相互作用只提供簡化的靜態表述,因此3D藥效團發展的新方向將是納入分子動態模擬的數據。這使研究者能夠調查分子間相互作用隨時間的演變,從而以前所未有的詳細程度了解結合事件的動態過程。納入動態信息將產生更深刻的見解,它們被用於合理思考在M2受體上顯示出相同靜態藥效團的兩種顯效藥在親和力方面存在的差異。對兩種分子的結合動態進行的研究表明,親和力較高的配體在結合囊中將採用不同的幾何形狀。這些信息可為受體的高親和力配體設計提供指導。

藥效團描述元正在越來越多地被用作機器學習方法的輸入。接受描述已知結合位點的藥效團提供的訓練後,DeepSite機器學習模型可以通過分析蛋白質表面來檢測未知的結合腔。

KDEEP模型能預測配體在蛋白結合位點的結合親和力,它將由蛋白質配體配合物(具有使用藥效團描述元描述的已知結合親和力)提供訓練。

藥效團方法已不再是高科技設備擁有者的專屬品。在能夠實現機器學習方法、在線生成藥效團及執行虛擬篩選的 Web 應用出現後,不再需要使用高性能的計算群集,而學術研究者也不再需要支付許可證費用。這種可及性為研究者在家中或在非計算方法專用實驗室中生成和使用藥效團(無需支付額外費用)提供了可能。

隨著技術的快速持續發展,實施機器學習、Web應用和動態信息將有望推動已經非常強大的3D藥效團工具進入現代,從而對分子與靶標的相互作用打開新的視角,並為有針對性的特定藥物設計鋪平道路。

參考資料:

Schaller, D, ribar, D, Noonan, T, et al. Next generation 3D pharmacophore modeling. WIREs Comput Mol Sci. 2020; 10:e1468. https://doi.org/10.1002/wcms.146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wcms.1468

相關焦點

  • Nature:計算機預測技術對數十億種藥物-蛋白質相互作用進行排序
    在預測了某種蛋白質是否能與化合物結合之後,藥物研發者們必須在細胞中檢測藥物對這種蛋白質的作用,從而觀察藥物對蛋白質功能的實際影響,以及藥物在不同情況下所需要的劑量等。隨後再進行動物實驗;如果幸運的話,研究者們接下來還可以進行人體試驗。但是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舊金山分校的計算生物學家Brian Shoichet指出,醫藥公司往往持有這些額外數據的專利。
  • DDT|藥物設計中分子柔性的描述
    引言分子的柔性對於藥物的ADMET性質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在藥物發現的早期,常常利用分子的柔性作為過濾規則對大規模化合物庫進行篩選,柔性太大的分子被認為不會作用於傳統的藥物靶點。其次,柔性會導致分子特性的變異,不僅會影響藥物的藥代動力學(PK),而且還會影響藥物和候選藥物的藥效學(PD)。最常見的柔性描述符:可旋轉鍵數目NRot分子柔性主要與分子中單鍵的存在有關,通常是sp3雜化的C-C鍵。
  • 蓬勃發展的大環小分子藥物
    文 | 劉sir大環小分子藥物是近20年來藥物化學領域熱點,因為大環結構在提高藥理活性和選擇性,完善成藥性上效果顯著,並且兼顧了與靶標結合的微觀結構和藥代動力學所需求的宏觀性質。臨床上的大環小分子藥物大部分由12~20個原子構成的環肽或內酯,主要用於治療感染、炎性和腫瘤等疾病,有口服和注射等劑型。
  • 計算藥學發現GPCR藥物分子全新結合模式與激活機制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院)醫藥所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中心袁曙光課題組帶領團隊與上海科技大學合作,通過計算藥學與生物化學相結合的方法,發現G蛋白偶聯受體蛋白(GPCR)全新藥物分子結合模式與激活機制(圖一)。相關工作近期發表在化學類頂級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上。
  • Science :超越想像 :分子間氫鍵的實空間成像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在實空間觀測到分子間氫鍵和配位鍵相互作用,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對分子間局域作用的直接成像。氫鍵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形式之一。雖然氫鍵的強度相對於共價鍵非常弱,但是對物質的性質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例如:氫鍵作用使得水能夠在常溫下以液態存在、DNA形成雙螺旋結構、蛋白質形成二級結構等。長久以來,科學界普遍認為氫鍵是一種弱的靜電相互作用,然而近年來有實驗證據顯示氫鍵似乎有類似共價鍵的特性,即形成氫鍵的原子間也存在微弱的電子云共享。
  • 人工智慧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前景|人工智慧|藥物研發|製藥公司|...
    藥物設計的算法包括分子描述、勢能測量、分子周圍的電子密度和三維原子坐標,通過DNN生成可行的分子,從而預測其性質。生物活性預測藥物分子的療效取決於它們對靶蛋白或受體的親和力。對靶蛋白沒有任何相互作用或親和力的藥物分子將不能提供治療反應。在某些情況下,開發出的藥物分子可能與非預期的蛋白質或受體相互作用,導致毒性。
  • HyperFoods:基於機器學習智能繪製食物中抗癌分子的圖譜
    作者將包含食物中7962種生物活性分子的綜合資料庫輸入該模型,預測出了110種抗癌分子,這些抗癌藥物來自各種化學類別,包括黃酮、萜類和多酚。這些食物生物活性成分最後構建成「食物分子圖譜」,每種食物的抗癌潛力可由其中發現的抗癌分子的數量定義。綜合來說,作者的這篇文章為下一代癌症預防和治療營養策略的設計奠定了良好基礎。
  • 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研製出 富含天然產物的新一代DNA編碼...
    DNA編碼化合物庫的設計及篩選是當前新藥發現領域最前沿的技術之一,這種篩選是將目標靶點蛋白和整個DNA編碼化合物庫(億級)進行篩選。目前DEL技術憑藉其庫容量大、篩選速度快的特點,已成為化合物篩選的主流方法之一,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型跨國製藥公司都已經採用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進行藥物發現研究。湧現出眾多基於該技術的新興生物科技公司/平臺,如Ensemble therapeutics,X-Chem,DiCE Molecule,NuEvolution,Philochem,先導藥業,勁宇生物,藥明康德(DEL平臺)等。
  • 《分子間的作用力》教學設計
    教師進行總結:分子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教師出示分子間的作用力與距離之間的關係的圖像:根據圖像講解分子間引力和斥力的變化情況:引力和斥力都隨著距離的增大而減小,但是斥力比引力減小的更快。繼續提出問題:那麼分子合力是如何變化的呢?組織學生自己動手用描點法畫出合力的圖像,根據圖像進行分析。
  • 幾何深度學習可用於破譯蛋白分子相互作用
    幾何深度學習可用於破譯蛋白分子相互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10 15:33:57 瑞士洛桑生物信息學研究所B. E.
  • 服用心腦血管藥物需要注意哪些不良藥物相互作用呢?
    服用心腦血管藥物需要注意哪些不良藥物相互作用呢?藥物相互作用是指同時或相繼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時,由於藥物之間的相互影響而導致其中一種或幾種藥物作用的強弱、持續時間甚至性質發生不同程度改變的現象,導致不良藥物相互作用增加。
  • 化學鍵與分子間作用力知識點總結
    H2、Cl2分子中的H—H鍵和Cl—Cl鍵都是共價鍵;稀有氣體分子是單原子分子,本身就已達到8電子或2電子穩定結構,不存在共用電子對,所以無共價鍵),你做對了嗎?今天一起來分享化學鍵與分子間作用力相關知識點。一.化學鍵概念:相鄰的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分類:化學鍵分為離子鍵(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共價鍵(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相互作用),電子對偏移(極性鍵);電子對不偏移(非極性鍵)。
  • 熱學知識:分子間的作用力
    分子間的作用力1.分子之間同時存在著引力和斥力,分子間實際表現出的作用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2.引力和斥力的大小 都跟分子間的距離有關,它們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變小,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變大,在變化過程中,斥力變化得更快。
  • 科學家設計新型X射線顯微鏡 利用量子糾纏對分子進行「幽靈成像」
    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奇怪的新型X射線顯微鏡,它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世界,對生物分子進行高解析度的「幽靈成像」,但輻射劑量較低。X射線顯微鏡是對樣品進行高解析度成像的有用工具,但其中涉及的輻射會損害敏感樣品,如病毒、細菌和一些細胞。降低輻射劑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方法,但不幸的是,這也降低了圖像的解析度。現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已經找到了一種以較低輻射劑量保持較高解析度的方法--他們要做的就是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之處,這些奇特之處讓愛因斯坦等人摸不著頭腦。
  • 一種基於小分子染料的蛋白質標識技術以及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
    編者按:蛋白質間相互作用是許多生物過程的核心,因此被作為潛在的藥物靶點,但是如何去識別蛋白間接觸界面仍具挑戰。二、作用機理蛋白質功能通過蛋白質的相互作用進行表達 , 蛋白質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界面上並非所有的位點都是重要的 , 有時只有少數關鍵位點對蛋白質的結合起著關鍵的作用 , 這些起關鍵作用的位點稱為熱點。
  • 分子間能量傳遞「拍照」成功—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合肥3月31日電 (記者吳長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單分子科學團隊的董振超研究小組利用精心設計的局域電場增強的亞納米空間分辨的電致發光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分子間相干偶極耦合的成像觀察
  • MIMOSA: 用於分子優化的多約束分子採樣
    MIMOSA用GNN進行迭代預測,並且採用三種基本的子結構操作(添加、替換、刪除)來生成新的分子和相關的權重。權重可以編碼多個約束,包括相似性約束和藥物屬性約束,在此基礎上選擇有前途的分子進行下一次預測。MIMOSA能夠靈活地對多種屬性和相似性約束進行編碼,且高效地生成滿足各種屬性約束的新分子,在成功率方面比最佳基線改進高達49.6%。
  • 熵焓補償的分子起源
    根據一系列嚴密設計的實驗模型系統和計算結果,作者認為配體與蛋白的相互作用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因素。打破熵焓補償更需要理解蛋白和配體表面不同類型水分子、以及配體/蛋白動力學在結合前後的變化,這和藥物-靶點作用的傳統鎖鑰模型有所不同。藥源解析藥物起作用的一個關鍵步驟是與目標靶點以足夠強度結合、以保證在安全劑量下能阻斷/激活足夠量的靶點。
  • 獸藥知識|硫酸鏈黴素的藥理和藥物相互作用
    臨床菌株多數由質粒編碼的酶介導耐藥,而且質粒上的鏈黴素耐藥基因常與磺胺、氨苄西林及四環素耐藥基因連鎖。因此,鏈黴素常與其他抗菌藥物合用以阻止病原菌染色體突變耐藥。 作用與用途 本品內服極少吸收,只對腸道感染有效。治療急性全身感染多採用肌注。
  • 分子間相干偶極耦合的實空間直接觀察
    分子間的能量轉移是維繫生命及其演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實現化學反應、構造分子功能材料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研究表明,分子間的能量轉移可以通過分子間的偶極耦合來實現。偶極是表徵分子內電荷空間分布的一個物理參量,偶極耦合是分子間庫侖相互作用的一種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