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小青:松雪之韻 凌寒凝香

2021-02-08 中國書法報

                                                     

連結:活動丨書寫中國——「習近平用典」主題臨寫活動(四十六)

連結:活動丨書寫中國——「習近平用典」主題臨寫活動(四十七)

連結:點擊訂閱《中國書法報》




對漢字與書法的思考

文/解小青

我國古代先民造字,最初來自對自然物象的攝取和表現,「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是成字之源,「象形」奠定了漢字的基本思維方式。《繫辭·上》曰:「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故謂之象。」所象之物,或有形,或無形,故有虛實之分。書法離不開漢字。實中含虛,虛由實生,不僅表明漢字初創時象形思維中蘊含的理性思維,而且也與書寫法則和審美觀念相通。

字象蘊含博大精深,漢字書寫具有理性之美。可是,對於初學寫字的小孩子來講,幾乎談不上理解,有的大概只是書寫的模仿力。五六歲時,我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習字,他寫樣子,讓我照著寫。每天十個字,一個字十遍,寫滿一張為止。由於不理解,所以我每一動筆,父親就在旁邊不停地指揮:「高一點」「靠近點」「要長」「往右」……筆在我的手裡,忙的卻是父親。現在想來,日復一日、單純投入的這份童子功,是父親給我一生受用的福分。

從小時候被動地聽指令習字書寫到學會有意識地琢磨調整字的結構,我逐漸理解了進退、揖讓、承載、避就等結構規則,懂得了「筆法生字法」的道理,粗細、俯仰、向背等筆畫變化也與字的結構直接相關。如同繪畫一樣,沒有一種顏色不好,關鍵在於怎樣搭配;書寫也是一樣,沒有一個筆畫不好,關鍵在於相互間的襯搭和補救。可以說,每一個筆道、每一個字形都是「活」的,逢山開路、遇水造橋,所以各家各體、觸遇生變、常寫常新。

上了大學讀中文系,開始學習古代文學、古代漢語。讀研究生時專業是先秦兩漢文學,導師考慮我從小練習毛筆字,特地單請老師為我講授了一年古文字學。從《說文》部首到釋讀甲骨、金文,嘗到了「認字」「寫字」之外「研究字」的樂趣。當然最大的飛躍還是跟隨歐陽中石先生攻讀書法博士以後,自己對漢字以及書寫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奠定了以後我在首師大以「漢字與書法」為方向授課和招生的基礎。

我國的書法藝術發展和漢字字體演變是連在一起的。儘管漢字的象形痕跡在演變過程中逐漸淡化甚至消失,但是今天仍然有很多字在楷、隸、行、草書的書寫中保留著篆書遺意,從小篆溯源甲骨、金文的初始字象、字義,不僅能幫助我們正確寫字,而且能系統認知漢字,對於一些碑別字的寫法亦能辨知淵源。隨著字體形態趨於定型,書寫的用筆方法也被總結出一套規律。書法之所以稱「法」,即「書」之「法」,表達出重視筆法的特徵。精深的筆法是古今書家追求的目標,復活「晉法」曾是多少人的理想。歷代書家重視「寫」的意趣,強調「下筆有由」,評價書作更是以「得筆」與否作為重要標準。

今天的書法已經脫離了實用功能,加之現在人的思考已經變成專往想不到的地方去想,所以對書寫以外的東西,我們思考得越來越多。書法是什麼?書法能是什麼?書法應該是什麼?書法作品的演變從最初的實際應用到現在的精神角色,無論從創作者還是審美者角度,都有理性的思考作用。理性不主導對現實的探索,但成全了探索的更無所畏懼,在這個轉化過程中,理性其實也是一種被現實考驗的對象。從字象到字義、從筆畫到空間、從碑刻到書寫、從臨摹到變通……理性與模糊性的共性思維貫穿其中。一旦模糊的東西被理性明確固定化了的時候,是一種認識的提升和理論的形成,但也會斬斷其多元的觸角,失去內含的濃鬱。也許正是在這種二難的解讀與維繫中,成就了漢字和書寫以及書法理論的多樣發展,使之成為一門進展中的學科。

解小青 古書節抄


文/汪欣

衛家風範茂漪思,歷二千春感未遲。

書苑罕聞脂在硯,墨林喜見女為師。

畫沙理悟心生法,爭道神行勢啟姿。

慚愧一篇評賞重,永和真脈有新知。

這是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先生贈予解小青老師的一首詩,寥寥數語道出老先生的真心與期賞,也為我們勾畫出了一個「完美」的解小青老師。

作為一名學者,她心思單純,一心求索,著作頗豐;作為一名書家,她堅定如一,追摹仿寫,領悟古法,自得一格。歷來專於一門者數不勝數,而精於理論又躬行實踐者則為數不多,解小青便是這其中之一。書法理論的瞭然於心與筆墨書寫的行雲流水,共同構成其書法創作的絕勝之姿。

解小青小楷作品


一、究漢字之源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代表著中華文化的基礎要素和鮮明特徵。書法的發展與漢字的演變同脈相連,欲求書法之法,需明漢字之義,得文化之氣。

解小青老師在本科時讀的是中文系,由此開始了她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進入研究生階段,專門攻讀先秦兩漢文學專業。幸運的是,在這一階段,其導師考慮到她從小練習毛筆字的經歷,專門為她開設了一年的古文字學課程。回憶起這段經歷,她感慨地說:「從《說文》部首到釋讀甲骨文、金文,使我嘗到了『寫字』之外『研究字』的樂趣。」

她認為,儘管漢字的象形痕跡在演變過程中逐漸淡化甚至消失,但是今天仍然有很多字在楷、隸、行、草書的書寫中保留著字象遺意。溯源甲骨、金文的初始字象字義,不僅能幫助我們正確寫字,而且能系統認知漢字,對於一些碑別字的寫法亦能辨知其淵源。對古漢字的研究奠定了解小青對書法之「法」的認識。從小時候跟隨父親學習書法,日復一日、單純投入的這份童子功,到考入首都師範大學專攻書法博士,她對書法歷史和理論的研究不斷加深,對進退、揖讓、承載、避就的靈活領悟,對「筆法生字法」的實踐體會,在其筆下顯現出越來越濃鬱的書卷氣。「漢字與書法」作為她現在授課和招生的基礎方向,其研究在繼續深化。

解小青 自作詩軸


二、傳松雪之韻

小青學書,取法鍾王,循規蹈矩,早露頭角;勤奮有年,得心應手。故能不驕不躁,從容自如,有典有則,丰姿綽約。假之以時日,參之以甲金篆隸,傅青主所謂正入變出,變化生妙者,當可預期也。

姚奠中先生給予解小青老師書法創作很高的期許。她少時即與筆墨為伴,其中尤得松雪之韻,這與她對趙孟頫其人、其事、其藝的深入研究密不可分。歷來對趙孟頫的評價褒貶不一,「以人論藝」的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後世對趙孟頫的認識與品評。

面對這樣一個受歷史誤讀的研究對象,解小青老師以嚴謹求真的治學態度,從趙孟頫的人生際遇出發,回歸其生活的時代背景,為我們還原出一個更為鮮活的趙孟頫形象。她編寫的《從臨摹到創作·趙孟頫》與《趙孟頫書法藝術》等書,多方面地展示出趙書之「理」與趙書之「美」,曾獲得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理論研究輔以追摹臨寫,解小青老師對趙體書風形成的主線梳理,打開了藉由趙孟頫通往古人筆法的獨有法門。通過趙孟頫所臨王羲之書作與王羲之書作的分析比對,她指出:「王字內俏,其『活』在暗處,奇宕蕭散;趙字外俏,其『活』在明處,芳菲滿眼。趙書這些『入手稍易』等特點使他被後世認為是學王的津梁,其『用筆千古不易』的經典論斷,在於昭示運筆遣毫的規律性。」

這些研究結論,不僅在一點點地豐富著我們對趙體書法的認識,更向我們展現了她由「識子昂之人」到「傳松雪之韻」的學書歷程,彰顯著理論與實踐二者相互配合而產生的強大力量。

解小青 篆刻「不二信心」


三、育桃李之心

一名學者,一名書家之外,解小青老師還有另外一重身份,即為人師者。她受教於姚奠中先生與歐陽中石先生等老前輩,親承謦欬,其師德修煉與教學之法皆得真傳。

姚奠中先生,師從章太炎,深諳樸學,心繫家國。提及姚先生,解小青老師動情地說:「姚奠中先生不僅秉承了太炎先生國學方面的傳統,更重要的是他繼承了太炎先生作為革命家把時代擔當作為己任的一方面。他的家國情懷,對我觸動最深。」

在口傳心授師父帶徒弟的學習模式已經變為書法教育,書法已成為一門學科的今天,面臨大規模的教學時,師德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為人師者,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更多地還要有一種家國責任感和承傳中華文化之脈的使命感。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整個中華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漢字,而書法與漢字的關係又最為密切,作為書法教育工作者,其肩負的重任可想而知。

歐陽中石先生是解小青老師的博士研究生導師,她講道:「歐陽先生曾獲得了很多名譽,但他最在意的是『人民教師』這個稱號。」歐陽先生將書學理念概括為16個字:「作字行文,文以載道;以書煥採,切時如需。」他認為,書法除了要使「文以載道」的「文」煥發出更好的光彩,書法還應追隨時代,為時代服務,真正做到「切時如需」。

兩位老先生教育理念深深地影響著解小青,在新的學科建構模式下,書法藝術的教育問題也需要我們探索新的思考。書法早已不僅僅是一個寫字的問題了,它需要多種學科的支撐,比如金石學、文獻學、碑帖學、文學、史學,等等,這也促使書法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需要有更豐富的文化底蘊。

解小青 篆刻」允執其中「


無論是學者、書家還是教師,我們都可以看到解小青老師身上所煥發出的耀人光彩。正如開篇所言,專於一門不難,三者兼得,卻委實不易,靠的是「忠於一事,行於一世」的決心與「教書育人,喻之於德」的承傳。

解小青 肖形印

歡迎訂閱2018年《中國書法報》

1.郵局訂閱:

全國郵局均可訂閱

郵發代號:1-237

每期定價:3.00元

全年定價:150.00元


2.郵購訂閱:

郵購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裡10號《中國書法報》社  

郵編:100125

聯繫人:陳英嘉  朱化傑    

聯繫電話:

010-64060749  

010-65012624

銀行匯款戶名:《中國書法報》社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團結湖支行

帳號:0200 2068 0900 0012 936


3.微店訂閱:

點擊下方二維碼進入微店購買


歡迎訂閱2018年《中國書法》《中國書法·書學》


《中國書法》

每期定價:50元

全年定價:600元


訂閱方式:

1.郵局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郵發代號:2-879


2.郵購

郵局匯款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裡10號《中國書法》雜誌社發行部

郵政編碼:100125

收款人名稱:《中國書法》雜誌社  

聯繫電話:010-67322341(兼傳真)

聯繫人:潘女士  張女士


銀行匯款

戶名:《中國書法》雜誌社

開戶銀行:工商銀行王府井金街支行

帳號:0200 0007 0901 4416 048


3.微店

長按並識別上方二維碼進入中國書法雜誌社官方微店購買。


郵購或微店訂閱全年《中國書法》,免收郵寄費。零購1冊加收10元郵寄費,2冊及以上加收總價15%的郵寄費。


《中國書法·書學》


每期定價:50元

全年定價:600元


應廣大讀者的要求,2018年《中國書法·書學》將自辦發行。


訂閱方式:


1.郵購

郵局匯款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裡10號《中國書法》雜誌社發行部

郵政編碼:100125  

收款人名稱:《中國書法》雜誌社

聯繫電話:010-67322341(兼傳真)

聯繫人:潘女士  張女士


銀行匯款

戶名:《中國書法》雜誌社

開戶銀行:工商銀行王府井金街支行

帳號:0200 0007 0901 4416 048


2.微店

長按並識別上方二維碼進入中國書法雜誌社官方微店購買。


訂閱全年《中國書法·書學》,免收郵寄費,並隨機贈送2016或2017年《中國書法·書學》1冊,送完為止。零購1冊加收10元郵寄費,2冊及以上加收總價15%的郵寄費。


1.搜索公眾號「中國書法報」,添加我們。

2.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我們。


相關焦點

  • 花中之魁: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此詩前兩句寫牆角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後兩句寫梅花的幽香,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全詩語言樸素,寫得則非常平實內斂,卻自有深致,耐人尋味。梅(學名:Armeniaca mumeSieb.)
  •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數枝與獨自文理不通嗎?
    前幾天遇到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有人問道:我覺得王安石「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數理上有問題,你認為呢?我認為數則不獨,獨則不會在二以上,而數枝顯然不是獨個。你認為呢?南宋人李壁在《王荊公詩注》曾經說到: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古樂府:庭前一樹梅,寒多未覺開。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來。荊公畧轉換耳,或偶同也。李壁說,王安石的這首詩,只不過是把古樂府的一首詩抄來略微改了改。不過李壁沒有把話說得那麼滿,留了餘地:或偶同也。
  • 梅花為何偏偏「凌寒獨自開」?
    撰文/史軍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在嚴冬盛開的梅花,一直都被當作氣節之花而備受中國文人推崇,還和松、竹並稱「歲寒三友」。可是你有想過嗎,梅花為什麼偏偏選在一個環境嚴酷的時候開放呢?難道它真的僅僅是為了對抗冬日嚴寒,展現自己的骨氣嗎?
  • 《問道》手遊凝香幻彩有什麼用 凝香幻彩作用介紹
    導 讀 問道手遊凝香幻彩有什麼用?想必還有不少小夥伴不太清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小青柑一定要選擇新會的小青柑
    小青柑第一、小青柑產地問題最好的小青柑來自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會城市以南的廣大土地上有「陳皮之鄉」(廣東陳皮的根)的地方新會小青柑提到小青柑大自然繞只有新會,新會即是「廣東嶺南幾大古都」之首,都是自古以來出名的「陳皮第一村」,此處處在潭江與西江之交,與外東北相連,因為潮汐倒風產生了與眾不同的鹹談水結合的水體與與眾不同的土壤層
  • 中國楷書四大家之趙松雪,精品行書春聯欣賞,筆墨生動,勁健秀逸
    中國楷書四大家之趙松雪精品行書楹聯欣賞:書者介紹:趙松雪:本名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 問道手遊凝香幻彩有什麼用 凝香幻彩獲取方式
    《問道》下載 | 《問道》禮包 問道手遊凝香幻彩怎麼獲得?問道手遊凝香幻彩有什麼用?
  • 秦皇島市第一醫院舉辦「師韻凝香」教師節特別活動
    9月9日下午,秦皇島市第一醫院舉辦「師韻凝香」教師節特別活動。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出席會議,各教研室主任、規培專業基地主任、導師和教師代表以及各個年級的規培生、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參會。秦皇島市第一醫院黨委書記魏鵾為大會致辭,他代表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為全院教職員工送上節日的祝福,並對同學們提出殷切希望。
  • 松、竹、梅為什麼被比喻為「歲寒三友」?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他們往往也是高貴品格的代名詞!到深秋之後,百花皆謝,惟有松、竹、梅花,歲寒三友。——明˙無名氏˙漁樵閒話˙歲寒三友松——常青不老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 有夢花居——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不從眾,不擇地勢,不擇土壤,仍凌寒而開,寫的是梅花的品質,又像寫人品。正因為有梅花的香氣從遠處襲來,才使詩人「遙知.不是雪」。倘若梅花無香氣,則詩人從遠處隱隱約約看到的「牆角數枝梅」,是難免把它錯當作雪枝的。以互為因果的兩句詩寫梅花,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與張謂的《早梅》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遙知」兩句詩也未必是實寫詩人於遠處聞到梅花的香色,從而得出是梅非雪的結論,而只是虛寫,極言梅花的香氣之濃。詩意曲折含蓄,耐人尋味,暗香清幽撲鼻。
  • 「詩詞鑑賞」欲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那些關於松與雪的詩詞!
    松雪宋-嚴粲陰崖未知晴,松雪自在白。可恨晚風顛,飛寒亂苔石。松雪 其二宋-韓淲窮臘荒荒渺林蕩,幾回落舊又生新。寒催雪與梅爭白,空有故山誰故人。雪後黃樓寄負山居士宋-崔鶠林廬煙不起,城郭歲將窮。雲日明松雪,溪山進冕風。人行圖畫裡,鳥度醉吟中。
  • 古韻.冬之韻Ⅱ作者:鶴之蘭
    窗前弄影書新韻,燈下離人寫舊章。十裡瓊花飛兩岸,一輪曉月掛紅床。芳心有夢添怡趣,醉筆寒煙白玉妝。冬別冬至凌寒裹素裝,疏枝梅蘊早春藏。一朝一暮花開謝,一歲一年落葉黃。詞海尋求書畫卷,詩山探索著華章。文壇奼紫芬芳韻,沐浴東風百草香。
  • 梅花的品格:梅花似雪,不與群芳爭絕豔
    梅花(唐)崔道融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詩人具體寫梅畫梅時,虛實結合,對比呈現,使得全詩節奏起伏跌宕,色彩時濃時淡,環境動靜相宜,觀景如夢如幻,充分體現了「山園」的絕妙之處,詩人以梅花自律,用來表現他高潔情操和淡遠的趣味。雪梅·其一(宋)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 鑑書博士柯九思行楷書《追和前韻》
    追和前韻 懊恨春初飄零月下輕離輕隔重醞梨雲乍舒椒眼羞人曾識 已堪索笑廵簷早準僃憐憐惜惜莫是溪橋攙先開卻試馳金勒 右未開
  • 小青柑是哪裡的特產?喝了這麼久你知道小青柑產地來自哪裡嗎
    小青柑,近幾年風靡養生茶界,受到不少人的肯定和喜歡。那麼,小青柑是哪裡的特產,大家可知道正宗的小青柑產地來自哪裡嗎?詳情見下文。但是,只有正宗的小青柑才有如此特點。首先,正宗的小青柑產地自然是廣東新會無疑,新會既是「嶺南三大古城」之一,也是自古聞名的「陳皮之鄉」,小青柑產區以熊子塔為中心點向外發散,被劃分為一線(核心)、二線、三線以及線外。
  •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冬天百花凋謝,百草衰敗,只有梅花傲立枝頭,給寒冷的冬天帶來一抹亮色和清香,所以自古以來,梅花就受到人們的青睞,松、竹、梅一起並稱為「歲寒三友」,象徵一種冰清玉潔、堅韌不撥,文人稱讚梅花的詩詞不少。陸遊的《卜算子.詠梅》中的「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花詠志,贊梅的高潔也表達了自己的雖失意坎坷仍志存高遠,不願意與人同流合汙的信念。
  • 請以雪或酒為題材,標題自擬,韻部不限,寫一首古詩詞,新韻標明
    晚來天欲雪,大家可有能分享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人?請以雪或酒為題材,標題自擬,韻部不限,寫一首古詩詞,新韻標明。本周輪值:第5小組憶當年在紅星酒業釀酒的日子當代/終日乾乾烈酒濃香飄四海,造他漢子有誰知。
  • 究竟小青柑有減肥的作用嗎?事實上,小青柑普洱茶減肥效果如何
    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是先簡單說一下小青柑。小青柑,是指果皮未著色,生理未成熟時採收果實所加工的皮,這個時段的柑果稱之為小青柑。小青柑普洱茶,顧名思義是雲南普洱與廣東新會柑的完美結合,其將裡面的果肉掏空,果皮清洗曬乾,再將普洱熟茶裝入果皮內,經過特定的工藝加工而成。
  • 給少年詩人‖雪獅兒之結構
    但畢竟留心過,所以便以前面作的那幾個雪獅兒為一個簡單的自剖,也算有一點為詞的心得。即便是不用於填詞,寫詩作文拿來參照也是好的罷。雪獅兒這牌子,我兩年前填過一次。當時是看清人詞,不少拿來詠貓。覺得十分貼切別致,這詞牌名字又好聽,自然拿來施用。過去常常進這樣的陷阱。有的牌子名字是悅目且入耳的,但卻極難填,雪獅兒便是一例。雙調八十九字,仄韻,上闋九句五韻,下闋八句七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