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這一位年輕的《小說月報》老讀者發表在豆瓣網的閱讀日記,如同三月明媚的春光一般讓月報君感到溫暖。徵得原作者的同意後,特別這組閱讀日記分享給更多朋友。或許沒有炫麗的辭藻與精深的理念,但因其真誠平實而顯得彌足珍貴。如果這位讀者記錄下的閱讀感受激起了您的共鳴,或者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隨時留言分享。遇見小說,是這個春天最美好的事。
一位月報讀者的豆瓣日記
讀者:龍女那伽(豆瓣ID)
年齡:34歲
關注小說月報,如果從大學時第一次看到開始算起的話,有十四年了。以前訂閱過不少期刊,有人民文學、百花園、十月、收穫,但是最喜歡的還是小說月報。
有不少作家,我都是從小說月報上看到他們的作品,隨後找來他們的作品全部看下去的。比如,遲子建,閻連科,畢淑敏,池莉等等。
我喜歡讀中篇小說,小說月報裡的小說,我都十分喜歡。而且,現在還有封面的作家談寫作,我覺得挺不錯的。如果小說月報能開闢個欄目,對寫作方法技巧什麼的進行一下指點就更好了。另外,我還希望,能引進一些翻譯作品,不需要多,有短篇就行。
【每日一讀】2016.3.5
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二流子,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樸實孩子,他們住在了一間宿舍,兩個人碰撞之下,漸漸都變了模樣。小說有點意思,如果主角換成兩個女孩,內容再寫得不這樣粗糙,大概就類似於一個壞女孩,一個好女孩的故事。
一個女博士和她的上司之間的愛情故事。其實,從故事的核心來看,是很容易編寫成一部網絡上流行的總裁文的。我感覺好奇的是,這樣的內容,卻被作者寫得如此特別,以至於回想故事核心,不敢相信,原來其內核就是一個狗血故事。所以說,不要埋怨什麼狗血,功底不夠就只能灑狗血。
沒想到麥家還會寫這樣的作品,之前只看過他寫的諜戰小說和改編的電影。這篇小說以一個孩子的口吻和視角寫了一個悲劇人物的一生。很短,很精煉,只是一個片段的描寫,卻十分生動感人。我喜歡這樣的小說。
1943年夏,一個小山村發生了一起告密事件,導致藏身於此的一位組織部長被日軍逮捕。為了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幾個人編撰當地抗日鬥爭史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事件的蹊蹺之處,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被歷史隱藏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誰是告密者?被告密的人又為何幫著隱瞞真相?最後的結果,實在讓人唏噓。
多少有些不大習慣這種中國人寫外國背景的小說,一個同性戀男人和一個被神父養大的孤兒,他們在醫院裡相逢,送走了各自最愛的人。我不明白這小說什麼意思,不大習慣這個風格的作品。
一個老女人,寸步不離身帶著一個小包袱,裡面有兒子當兵時寫給她的信,有子女給她的錢。老人固執堅強,丈夫早逝,一手將三個兒女拉扯長大。小包袱裡是她的財富,也是她的尊嚴。小包袱丟了,老人感覺自己的尊嚴也沒了。文章讀來感觸頗深,是一個幫助我們理解那些農村單身女人的機會。
如果有一天,一個白富美跟你只見了三次面,卻跟你說對你感覺不錯,希望能跟你有個孩子,不過,這個孩子不需要你撫養,你們也不必結婚,只需要你貢獻一份精子,以後的事,她可以完全獨自搞定。只有一條,將來,若她的公司破產,無力撫養孩子時,你要認他。這樣的交易,你會做嗎?(說白了,不就是富豪借種嘛)。小說借用了雲計算這麼一個計算機領域的概念,對這個事件可能的後果做了部分想像。雲計算,和人工計算總是不一樣的。而人生,總是有一些意外,無論怎麼計算都計算不到的。小說很有趣。
【每日一讀】2016.3.6
久別重逢,未必都是喜悅。一個許久不見的人,再次出現時,誰知道會帶來什麼樣的秘密?文章到了最後,才解釋了這次會面有什麼蹊蹺。
一個鄉村女教師,在一個窮困的大山村裡,不情不願地留了下來。流傳的故事裡,掩埋了多少殘忍的真相。故事結尾,真相沒有大白與天下,只讓人覺得悽涼無語。文章的題目我不知道什麼意思,或許是向什麼著作致敬?
發生在鄉村,樸素的愛情故事,卻又那麼感人。甜到了骨頭裡,祖輩的故事,讀來想起《我的父親母親》。命運無常,卻磨滅不了至純至樸的愛情。
開放敘事的小說,不仔細讀很容易覺得混亂。一瓶甲胺磷——劇毒農藥,成為一個狡黠村婦的利器,然而,世間早已被比甲胺磷更毒的農藥浸透,最終的勝利屬於農藥,而不屬於拿它當武器的人。
【每日一讀】2016.3.7
一個長得醜的女孩,從中學到中年,一路奮發讀書,成長為一個學富五車的女博士。大學時無人追求,卻被傳言喜歡當時的校草。她不動聲色,有男生打賭追她,她卻拒絕了,沒有一絲猶豫。高中化學課,老師講化學中有一種神奇的東西,它不溶於酸,不溶於鹼,不溶於鹽,不溶於有機物,它水火不侵,百毒不傷,無論是在噴燈上加熱,還是通上高壓電,都毫髮無損,它擁有最穩定最優秀的化學性質,卻總是被人遺棄。它的名字叫雜質,她認為,自己就是一粒雜質。很特別吧?最後,男主角沒有和她在一起。這篇小說,就是我喜歡的那種,文中的人物,深得我心。
【每日一讀】2016.3.9
倒敘的寫法,中間寫的過程很有意思,本要寫胡美麗,卻東一把,西一抓,像是捎帶腳兒地把有關聯的人都帶進股市。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一點點地敘事。最後幾個關聯人物在胡美麗家聚首,揭開最大的真相——胡美麗為什麼發瘋。看似隨意,實則嚴密,很喜歡這種密切布局的方式。
奇怪的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那個羅老師。胥阿姨的一生像一條線,負責將一連串的事串起來。這真的是典型的寫人小說。
一樁綁架案,因綁匪弄錯,兩個身份差距巨大的人命運交織在一起。負責該案的刑警顧大偉,正直、勇敢、有擔當。一般來講,這種高大上的人物,就像小白文中的白蓮花一樣難寫,一部小心就容易平板化。但這個故事不一樣,顧大偉不只是討喜,還很豐滿。配角也寫得很用心,顧的妻子蕭思棉,著墨不多,卻個性鮮明。那個東信集團老闆,以及官員,倒反而有些符號化了。
母親,母愛,總是被歌頌得十分美好。然而,實際中,母愛卻沒有那麼多詩意。「生活卻開始盡情展現出殘酷的、毫無詩意的一面。」兩個貧窮的人結合,女人在生活中掙扎生存,日子過得灰暗、壓抑,且看不到希望。男人幾乎不可依靠,物質匱乏,精神也得不到任何宣洩。這小說,其實寫得是眾多年輕村婦們的悲慘現狀。沒有人幫助她們,她們也不知道該向哪裡尋求幫助。唯一可靠的丈夫,也因為生存而變成了匯款單,那些生活中,極其磨損人的小事,吞噬了這些女人。她們那麼忙,忙到沒空理自己的心理需求,忙到,喝了農藥之後,還想著要打掃房屋。她們那麼年輕,卻凋謝得那麼早。
【每日一讀】2016.3.13
總覺得有些亂,小說中的「我」,鄢麗……沒有一個正常人。字裡行間,讀到一股中年婦人的幽怨之氣,看得很不舒服。鄢麗這種以妄想代替現實的例子,倒讓我想起《絕望主婦》中,Catherine對Mike的幻想。細思極恐。比較喜歡的,是文中對鄢麗和蘇邶燕之間的暗戰描寫,刻薄勁兒有點像張愛玲,只是文字沒有張愛玲那麼有靈氣,帶著一股怨毒,少了幾分清麗。
一個孤獨的男人,痴迷於老虎,喜歡動物園中的老虎。認為老虎美麗又溫柔,還有迷人的力量。他把老虎當成了長期缺位的父親,最後終於實現了與老虎的零距離接觸。
【每日一讀】2016.3.17
趙銘、餘聲,不是夫妻的男女,沒有過去,也不知道有沒有未來。
——摘自讀者@龍女那伽 豆瓣日記,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
中篇小說
在維港看落日__滕肖瀾
(選自《收穫》2016年第1期)
麗人行__畀 愚
(選自《人民文學》2016年第2期)
緊急集合__衣向東
(選自《解放軍文藝》2016年第2期)
父__陳希我
(選自《花城》2016年第1期)
短篇小說
私了__東 西
(選自《作家》2016年第2期)
東海,東海__周李立
(選自《芒種》2016年第1期)
一百元__張玉清
(選自《人民文學》2016年第1期)
夏日惶惶__默 音
(選自《天涯》2016年第2期)
開放敘事
中國野人__房 偉
(選自《青年文學》2016年第2期)
歷史不在「別處」(創作談)__房 偉
封二專題
作家現在時:範小青
《小說月報》2016年第4期,2016年4月1日出刊,總第436期
2016 小說月報有您更精彩
創刊於1980年的《小說月報》一路上的點點滴滴進步皆得益於廣大讀者的關愛。為了以更豐富的內容、更精美的形式服務讀者,誠邀讀者對本刊的內容與形式進行評點,您對刊物有何意見與建議,歡迎聯繫編輯部郵箱xsybtj@126.com或通過小說月報微信平臺留言。期待您發出自己的聲音。
《小說月報》郵發代號6-38,每月1日出刊,定價10元;《小說月報》增刊郵發代號6-139,每年4期,定價15元。
《小說月報》在全國主要城市均有銷售。訂閱可諮詢所在地郵局(所),網上訂閱可至郵政報刊訂閱網(http://bk.11185.cn)、雜誌鋪網店(http://www.zazhipu.com)、當當網(http://www.dangdang.com)或百花文藝出版社淘寶店(http://baihuawenyi.taobao.com)。
小說月報微信 刊物最新動態,作品精彩文字,作家創作感言,讀者閱讀心得,文壇潮流脈動,隨時隨地向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