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小說,是這個春天最美好的事│一位月報讀者的豆瓣日記

2021-02-08 小說月報

「邂逅」這一位年輕的《小說月報》老讀者發表在豆瓣網的閱讀日記,如同三月明媚的春光一般讓月報君感到溫暖。徵得原作者的同意後,特別這組閱讀日記分享給更多朋友。或許沒有炫麗的辭藻與精深的理念,但因其真誠平實而顯得彌足珍貴。如果這位讀者記錄下的閱讀感受激起了您的共鳴,或者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隨時留言分享。遇見小說,是這個春天最美好的事。



一位月報讀者的豆瓣日記



讀者:龍女那伽(豆瓣ID)

年齡:34歲



關注小說月報,如果從大學時第一次看到開始算起的話,有十四年了。以前訂閱過不少期刊,有人民文學、百花園、十月、收穫,但是最喜歡的還是小說月報。


有不少作家,我都是從小說月報上看到他們的作品,隨後找來他們的作品全部看下去的。比如,遲子建,閻連科,畢淑敏,池莉等等。


我喜歡讀中篇小說,小說月報裡的小說,我都十分喜歡。而且,現在還有封面的作家談寫作,我覺得挺不錯的。如果小說月報能開闢個欄目,對寫作方法技巧什麼的進行一下指點就更好了。另外,我還希望,能引進一些翻譯作品,不需要多,有短篇就行。




【每日一讀】2016.3.5



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二流子,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樸實孩子,他們住在了一間宿舍,兩個人碰撞之下,漸漸都變了模樣。小說有點意思,如果主角換成兩個女孩,內容再寫得不這樣粗糙,大概就類似於一個壞女孩,一個好女孩的故事。


一個女博士和她的上司之間的愛情故事。其實,從故事的核心來看,是很容易編寫成一部網絡上流行的總裁文的。我感覺好奇的是,這樣的內容,卻被作者寫得如此特別,以至於回想故事核心,不敢相信,原來其內核就是一個狗血故事。所以說,不要埋怨什麼狗血,功底不夠就只能灑狗血。


沒想到麥家還會寫這樣的作品,之前只看過他寫的諜戰小說和改編的電影。這篇小說以一個孩子的口吻和視角寫了一個悲劇人物的一生。很短,很精煉,只是一個片段的描寫,卻十分生動感人。我喜歡這樣的小說。


1943年夏,一個小山村發生了一起告密事件,導致藏身於此的一位組織部長被日軍逮捕。為了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幾個人編撰當地抗日鬥爭史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事件的蹊蹺之處,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被歷史隱藏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誰是告密者?被告密的人又為何幫著隱瞞真相?最後的結果,實在讓人唏噓。


多少有些不大習慣這種中國人寫外國背景的小說,一個同性戀男人和一個被神父養大的孤兒,他們在醫院裡相逢,送走了各自最愛的人。我不明白這小說什麼意思,不大習慣這個風格的作品。


一個老女人,寸步不離身帶著一個小包袱,裡面有兒子當兵時寫給她的信,有子女給她的錢。老人固執堅強,丈夫早逝,一手將三個兒女拉扯長大。小包袱裡是她的財富,也是她的尊嚴。小包袱丟了,老人感覺自己的尊嚴也沒了。文章讀來感觸頗深,是一個幫助我們理解那些農村單身女人的機會。


如果有一天,一個白富美跟你只見了三次面,卻跟你說對你感覺不錯,希望能跟你有個孩子,不過,這個孩子不需要你撫養,你們也不必結婚,只需要你貢獻一份精子,以後的事,她可以完全獨自搞定。只有一條,將來,若她的公司破產,無力撫養孩子時,你要認他。這樣的交易,你會做嗎?(說白了,不就是富豪借種嘛)。小說借用了雲計算這麼一個計算機領域的概念,對這個事件可能的後果做了部分想像。雲計算,和人工計算總是不一樣的。而人生,總是有一些意外,無論怎麼計算都計算不到的。小說很有趣。



【每日一讀】2016.3.6




久別重逢,未必都是喜悅。一個許久不見的人,再次出現時,誰知道會帶來什麼樣的秘密?文章到了最後,才解釋了這次會面有什麼蹊蹺。


一個鄉村女教師,在一個窮困的大山村裡,不情不願地留了下來。流傳的故事裡,掩埋了多少殘忍的真相。故事結尾,真相沒有大白與天下,只讓人覺得悽涼無語。文章的題目我不知道什麼意思,或許是向什麼著作致敬?


發生在鄉村,樸素的愛情故事,卻又那麼感人。甜到了骨頭裡,祖輩的故事,讀來想起《我的父親母親》。命運無常,卻磨滅不了至純至樸的愛情。


開放敘事的小說,不仔細讀很容易覺得混亂。一瓶甲胺磷——劇毒農藥,成為一個狡黠村婦的利器,然而,世間早已被比甲胺磷更毒的農藥浸透,最終的勝利屬於農藥,而不屬於拿它當武器的人。


【每日一讀】2016.3.7


一個長得醜的女孩,從中學到中年,一路奮發讀書,成長為一個學富五車的女博士。大學時無人追求,卻被傳言喜歡當時的校草。她不動聲色,有男生打賭追她,她卻拒絕了,沒有一絲猶豫。高中化學課,老師講化學中有一種神奇的東西,它不溶於酸,不溶於鹼,不溶於鹽,不溶於有機物,它水火不侵,百毒不傷,無論是在噴燈上加熱,還是通上高壓電,都毫髮無損,它擁有最穩定最優秀的化學性質,卻總是被人遺棄。它的名字叫雜質,她認為,自己就是一粒雜質。很特別吧?最後,男主角沒有和她在一起。這篇小說,就是我喜歡的那種,文中的人物,深得我心。



【每日一讀】2016.3.9


倒敘的寫法,中間寫的過程很有意思,本要寫胡美麗,卻東一把,西一抓,像是捎帶腳兒地把有關聯的人都帶進股市。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一點點地敘事。最後幾個關聯人物在胡美麗家聚首,揭開最大的真相——胡美麗為什麼發瘋。看似隨意,實則嚴密,很喜歡這種密切布局的方式。


奇怪的是,讓我印象深刻的,卻是那個羅老師。胥阿姨的一生像一條線,負責將一連串的事串起來。這真的是典型的寫人小說。


一樁綁架案,因綁匪弄錯,兩個身份差距巨大的人命運交織在一起。負責該案的刑警顧大偉,正直、勇敢、有擔當。一般來講,這種高大上的人物,就像小白文中的白蓮花一樣難寫,一部小心就容易平板化。但這個故事不一樣,顧大偉不只是討喜,還很豐滿。配角也寫得很用心,顧的妻子蕭思棉,著墨不多,卻個性鮮明。那個東信集團老闆,以及官員,倒反而有些符號化了。


母親,母愛,總是被歌頌得十分美好。然而,實際中,母愛卻沒有那麼多詩意。「生活卻開始盡情展現出殘酷的、毫無詩意的一面。」兩個貧窮的人結合,女人在生活中掙扎生存,日子過得灰暗、壓抑,且看不到希望。男人幾乎不可依靠,物質匱乏,精神也得不到任何宣洩。這小說,其實寫得是眾多年輕村婦們的悲慘現狀。沒有人幫助她們,她們也不知道該向哪裡尋求幫助。唯一可靠的丈夫,也因為生存而變成了匯款單,那些生活中,極其磨損人的小事,吞噬了這些女人。她們那麼忙,忙到沒空理自己的心理需求,忙到,喝了農藥之後,還想著要打掃房屋。她們那麼年輕,卻凋謝得那麼早。


【每日一讀】2016.3.13


總覺得有些亂,小說中的「我」,鄢麗……沒有一個正常人。字裡行間,讀到一股中年婦人的幽怨之氣,看得很不舒服。鄢麗這種以妄想代替現實的例子,倒讓我想起《絕望主婦》中,Catherine對Mike的幻想。細思極恐。比較喜歡的,是文中對鄢麗和蘇邶燕之間的暗戰描寫,刻薄勁兒有點像張愛玲,只是文字沒有張愛玲那麼有靈氣,帶著一股怨毒,少了幾分清麗。


一個孤獨的男人,痴迷於老虎,喜歡動物園中的老虎。認為老虎美麗又溫柔,還有迷人的力量。他把老虎當成了長期缺位的父親,最後終於實現了與老虎的零距離接觸。


【每日一讀】2016.3.17


趙銘、餘聲,不是夫妻的男女,沒有過去,也不知道有沒有未來。


——摘自讀者@龍女那伽 豆瓣日記,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





中篇小說



在維港看落日__滕肖瀾

(選自《收穫》2016年第1期)

麗人行__畀 愚

(選自《人民文學》2016年第2期)

緊急集合__衣向東

(選自《解放軍文藝》2016年第2期)

__陳希我

(選自《花城》2016年第1期)



短篇小說


私了__東 西

(選自《作家》2016年第2期)

東海,東海__周李立

(選自《芒種》2016年第1期)

一百元__張玉清

(選自《人民文學》2016年第1期)

夏日惶惶__默 音

(選自《天涯》2016年第2期)



開放敘事


中國野人__房 偉

(選自《青年文學》2016年第2期)

歷史不在「別處」(創作談)__房 偉



封二專題


作家現在時:範小青


《小說月報》2016年第4期,2016年4月1日出刊,總第436期





2016 小說月報有您更精彩


創刊於1980年的《小說月報》一路上的點點滴滴進步皆得益於廣大讀者的關愛。為了以更豐富的內容、更精美的形式服務讀者,誠邀讀者對本刊的內容與形式進行評點,您對刊物有何意見與建議,歡迎聯繫編輯部郵箱xsybtj@126.com或通過小說月報微信平臺留言。期待您發出自己的聲音。


《小說月報》郵發代號6-38,每月1日出刊,定價10元;《小說月報》增刊郵發代號6-139,每年4期,定價15元。


《小說月報》在全國主要城市均有銷售。訂閱可諮詢所在地郵局(所),網上訂閱可至郵政報刊訂閱網(http://bk.11185.cn)、雜誌鋪網店(http://www.zazhipu.com)、當當網(http://www.dangdang.com)或百花文藝出版社淘寶店(http://baihuawenyi.taobao.com)。




小說月報微信 刊物最新動態,作品精彩文字,作家創作感言,讀者閱讀心得,文壇潮流脈動,隨時隨地向您報告。

相關焦點

  • 《小說月報》原創兒童文學出版研究
    事實上,《小說月報》作為文學研究會倡導新文學運動的陣地,在重視兒童文學譯介作品同時,也刊載了一定數量的原創兒童文學作品。除了童話、寓言故事等傳統兒童讀物外,像小說、散文、詩歌、舞臺劇等看似成年人的文學體裁,由一批兒童文學作家引入兒童文學領域,豐富了兒童文學體裁形式,擴大了兒童讀物範圍。以兒童為目標讀者的小說、詩歌和散文原創作品,在《小說月報》上陸續發表。
  • 小說月報軍旅小說│王凱《終將遠去》(1)
    老實說,這本書比杜黑的《制空權》要有趣許多,不過今晚卻看得心不在焉。我甚至還計劃看一看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儘管我非常懷疑自己是否具備閱讀這類經典的能力、心情和耐性。從前有空的時候我不大會看這類書,我想我看過最學術的書也就是《夢的解析》了,而且看了以後更加搞不懂自己的夢。自七月份從兵種院校集訓回來後,除了用大量時間來學專業理論之外,我突然覺得自己應該開始看看這些著作。
  • 「永遠不說再見」│紀念教師、作家李肇正
    其人物思想都是從生計中提取,是以做人最基本的底線來維持的生存價值為基礎的思考」。這裡摘錄李肇正夫人唐志弘女士的文章,以此紀念這位敬業的中學語文教師,不該被遺忘的優秀小說家!「永遠不說再見」——紀念我先生李肇正作者│唐志弘我先生李肇正去世兩年了。
  • 小說月報軍旅小說│閻欣寧《極限三題》(1)
    首長辦公會上也沒辦出個名來,最後想起大人物們都有個機構的,張大人物有「張辦」,李大人物有「李辦」,仿效之,叫個「黃組」好了。「黃組」的任務要到師屬三個步兵團走一遭。本來這晦氣的差事輪不到黃副師長,他是分管抓後勤、生產、生活的。好在這檔子事並不指望「出活兒」,擱上誰帶組都行,黃副師長又不大計較,說代勞就代勞吧,只當多看了幾畝稻子田。
  • 遇見簡單的文字 遇見最打動人心的魅力
    各方媒體好評如潮,豆瓣評分高達9.3。每期《朗讀者》中,邀請嘉賓朗讀的不只是文字,朗讀的同樣是人生。這些嘉賓是企業家、世界小姐、大明星、大學者、醫生和普通人,他們雖各有身份之別、建樹之差,但他們有著共同之處——人生軌跡中,擁有屬於自己的這份「遇見」。#央視一姐#:遇見,回歸本源
  • 豆瓣中國小說Top100,你讀過多少本?
    作為一份備受關注的書單,豆瓣讀書 Top 250較為清晰地呈現了豆瓣網友們在讀書領域的整體偏好。但是它沒有區分不同的圖書類型,難以滿足網友們分類查看、篩選的需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決定針對部分最重要的圖書類型,陸續推出 Top 100書單。今天首先推出的是豆瓣中國小說 Top 100。
  • ...散文》《小說月報》成功入選2019年中小學圖書館館配期刊目錄!
    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散文》《小說月報》兩部期刊成功入選。2019年中小學圖書館館配期刊(中學生刊)期刊簡介《小說月報》《小說月報》是百花文藝出版社主辦、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管的文學期刊,1980年創刊於天津,以「繁榮社會主義文學事業,滿足人民群眾閱讀小說需求,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者提供資料和信息窗口」為宗旨,精選全國各報刊發表的最新優秀中、短篇小說。
  • 這9部豆瓣超過8分的國產犯罪小說,你最期待哪一部改編成影視劇?
    不過,還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國產都市犯罪懸疑小說,它們有一些還沒有賣出去版權,有些已經賣出去了版權但沒有被改編,有些已經被改編,但還沒有播出;今天小七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9部豆瓣超過8分的國產都市犯罪懸疑小說,你最期待哪一部改編成影視劇?
  • 【影視教育】遇見好老師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 有人說,在一個民族和國家文化裡,教師和醫生是兩個最需要單純潔淨的真誠執著的人群。 以下是一份關於偉大老師的影單。這個單子裡,有15部經典教育電影,描述了15個優秀老師的形象。從這些電影裡,我們能感受到優秀教師所具備的品質。
  • 顧西爵的小說《我念你如初》《最美遇見你》,淡然愛情故事,超讚
    導語:顧西爵的小說《我念你如初》《最美遇見你》,淡然愛情故事,超讚顧西爵是一位喜歡寫暖情的小說作家,當然她寫的小說不是很激蕩,也不是很平淡。小說《最美遇見你》就使用了極為平和的語言形式,通過故事引入和推進的方式,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能能感受到小說主人公的不一樣。其實閱讀這本小說建議在午後選擇一個暖暖的下午,通過感受字裡行間的激蕩和情感更好地體會小說中的各種辛酸。裡面有愛情的甜蜜更有愛情的辛酸,看這部小說的時候能感受到愛情的甜蜜感,也能體會到背後隱含的辛酸之情。
  • 一周文化講座│《達·文西密碼》作者丹·布朗來上海了!
    對於好美食的人來說,《金瓶梅》裡的吃喝最迷人。5月19日下午,兩位美食界的大師——作家李舒和《舌尖上的中國1》的導演陳曉卿一起作客北京言幾又(中關村店),為讀者解讀《金瓶梅》裡的美食與人生。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和西門慶吃頓飯,品嘗潘金蓮的餃子吧!北京│在傳統消解的時代裡,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式?
  • 一周文化講座│明天我們能放心住進養老院嗎?
    懸疑文壇新銳旗手郭沛文新作《冷雨》,講述了一位警察父親用十幾年時間執著尋找真相的歷程,更展現出少男少女們如風暴一般的內心世界。 在12月15日的《冷雨》新書首發活動中,郭沛文將與著名懸疑推理作家周浩暉、《無證之罪》製片人齊康對談,與讀者分享懸疑小說的魅力、作家創作的趣事和秘訣。
  • 【600元/篇】《微型小說月報》特定題材徵稿啟事
    《微型小說月報》是由天津市作家協會主辦,中國微型小說學會和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協辦的、以刊發微型小說為主的文學刊物。
  • 須一瓜《灰鯨》【小說月報精彩選讀】
    對於一輩子只能見面一次的相遇而言,見面即永別,是一件殘忍的事。我們以這個方式聚會,令人悲哀。我謹代表人類,向你表示沉重歉意。除了比人類籃球場還大的藍鯨,你們是最壯觀的地球生命;在這個世界上,你們還是遷徙距離最長的偉大動物,可是,沿海港灣兩萬公裡的洄遊,每天近兩百公裡的跋涉,北上、南下,沿途有多少漁網在等著你們啊。一個偉大的海洋動物,竟淹死於大海——真讓人羞於公布你的死因。
  • 遇見你,遇見世間所有的美好
    現在再讀那幾本厚厚的日記,過去的光陰似乎又回來了。那些個落寞的日子裡曾經相伴的好友,發生的故事,憎恨過的歲月,以及構成歲月的那些人和事,如影片般地一一掠過腦海。那時的情感,那時對生活的熱情和對青春的摯愛,也曾留在了報刊上,那一篇篇文章,雖然稚嫩,卻也是我青春歲月的見證。如今讀來依舊情真意切,樸實如初。
  • 喜歡看言情小說?桐華的這部小說一定不能錯過,豆瓣評分7.8!
    喜歡看言情小說的讀者對桐華,應該不會太陌生,畢竟作為言情小說的大神作者,她的每本小說都是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2006年的時候,桐華寫了她的第一部言情小說《步步驚心》,這也是她的成名作。正是因為這些高質量的言情小說,桐華的小說的口碑一向很好,但是要問桐華的小說中我最喜歡哪一部,那無疑就是《大漠謠》了,這部小說的豆瓣評分也不錯,高達7.8分。在《大漠謠》這部言情小說中,作者講述了一個不一樣的霍去病,一段與眾不同的恩愛糾纏。
  • 豆瓣9.3《放牛班的春天》:同樣是差生,他們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這是2003年上映的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最經典的畫面之一,導演克裡斯託夫·巴拉蒂的處女作。此片獲得2004年法國的票房冠軍、200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獎 、2005年法國金球獎最佳電影獎 ,豆瓣評分高達9.3分。 《放牛班的春天》這個名字好像並不怎麼起眼,很多人或許在看到這部電影名的第一刻就選擇了略過。但不可否認,這部電影的確是一部經典,尤其是對學生和老師關係的刻畫上,反映地尤為深刻。
  • 恐怖大師寫了一部「不恐怖」小說,改編成電影,竟是豆瓣第一高分
    位列豆瓣TOP250榜首,豆瓣評分高達9.6分,超一百萬人觀看。但你或許不知道,這部電影是改編自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恐怖、驚悚、魔幻,這些都是「史蒂芬·金」這個名字給我們的第一印象。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肖申克的救贖》,就是他的作品中比較特殊的一部。在這部小說裡,幾乎沒有什麼恐怖的元素。
  • 王哲珠:試著在小說裡安置我漂泊的靈魂
    作家王哲珠我與小說文/王哲珠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進入文字的,小時候家裡極窮,課本便代表了所有的書,某天,我在一個親戚家裡得到一些課外書,一頭鑽進去,發現除了做夢以外,還有這樣讓我著迷的東西,文字以及文字裡的世界。
  • 徵稿 【600元/篇】《微型小說月報》特定題材約稿函
     賞精品文章 結良師益友 點擊藍字↑輕鬆關注《微型小說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