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 | 桐廬,關於鄉村慢生活的一場具象化實驗

2020-12-25 澎湃新聞

一路跟著乞食的小狗,終於確定了我這個遊客背包裡連半根火腿腸也沒有,便在白雲源景區大門掉頭離去。管理員一邊撕下票根,一邊告訴我,從夏季開始,它的口糧就會充足得多。那時開車前來避暑、玩水的遊客,會讓這裡變成一個人丁興旺的小村莊。

我毫不懷疑這話的真實性。只要看一看白雲源外那條10多公裡的便道上開滿的精品民宿、農家樂和餐館,便可以想像旺季時這裡的盛況。

冬季的白雲源頗有幾分仙氣

浙江多山水。緊挨著富春江的白雲源,其所在的高山與峽谷地帶,人跡罕至,一千多米高的深山裡森林密布,深潭碧水、溪水長流。但與陶淵明描述的桃花源不同的是,白雲源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入世的地方,作為連接浙西浙東的交通要道,這裡是浙西唐詩之路的起點,而唐代著名詩人方幹也出生在景區裡的白雲村。

從富春江漫出的一條小河,一路蜿蜒,一直匯入白雲源中那如鏡的碧綠湖泊中。穿過長滿青苔的石頭,跟著溪流逆行向上,不多時便聽到了瀑布的隆隆水聲。冬季雖是枯水期,但大小龍門兩條瀑布依然聲勢浩大,水流在石頭的縫隙中彼此追趕、拍打,激起一片白色水霧,隨即墜入深潭,一切又歸於寧靜。

小龍門瀑布

或許被「巖石上朵朵水花」的意象打動,2014年,三個決定在白雲源開民宿的年輕人,將他們的房子取名為「巖朵山宿」。

他們的初衷很簡單,都喜歡玩音樂,因此希望有個地方,能讓他們無拘無束地彈彈琴唱唱歌,也能偶爾舉辦一些小型音樂會和分享會。「這幾年我們也舉行了一些活動,去年颱風夜我們就辦了場小型音樂會,本以為天氣糟糕,活動怕是要泡湯,沒想到大家都來了。他們說,很享受在山裡唱歌聽歌的感覺。」山宿的管理者Jason告訴我。

巖朵有各種年輕人喜愛的元素

這是當地諸多農家樂型民宿中,不太一樣的一家。輕工業風格的三層小樓,有大大的落地窗和無印風的原木家具,在底樓不大但溫馨的公共空間裡,有音樂聽,有電影看、有各種明信片和特產販賣,也有可以攤開電腦和資料的大工作檯,是年輕人喜歡的調調。開業幾年來,雖然價格在白雲源不算具有優勢,但因其設計和品質一直很受自由行遊客的歡迎。最近,巖朵的第二家店也在距白雲源車程約十五分鐘的石舍村開業,這是兩間臨江的白色客房,不設前臺沒有餐飲,預定事宜都在愛彼迎平臺上搞定。

與白雲源不同,石舍村的風景要開闊一些。這個有4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是富春江鎮最偏遠的行政村。疏落的村舍依山而建,有村裡盛產紅茶、毛竹和藥材,胡慶餘堂的藥材基地就建在這裡,不過遊客最直觀的感受恐怕還是村裡保存完好的石舍古街與大量明清建築群。這些老建築如今已通過保護和修葺,配以統一的解說牌,以「舊瓶裝新酒」的模式對遊客開放,或是一處歷史博物館,或是一家特色餐廳,讓村莊的歷史與故事,以某種鮮活的方式,娓娓道來。

石舍村的道路都經過了統一鋪整

白雲源與石舍村都屬於桐廬縣富春江鄉村慢生活體驗區的一部分,這片總面積約為62平方公裡的地方,還包括附近的蘆茨村、茆坪村,以及嚴子陵釣臺、江南龍門灣等景區。這也是浙江省政府批准的首個鄉村慢生活體驗試點區。

在體驗區管委會的騰主任看來,富春江慢生活的特色在於人和山水之間無縫隙的接觸和無芥蒂的交流,人能夠直接地體驗山水之美,鄉野之趣。這是一種完整的生活方式,不是靠單一的住幾天民宿吃一頓農家飯就能體驗的。

鄉村生活的慢與美究竟還是要落到細節上。在石舍村,我見到沿江道路被修整一新,配上了統一的垃圾桶和說明牌,所有的景點都可以通過微信掃一掃來收聽語音解說。騰主任介紹,慢管委秉承著「規劃引領、基礎先行、生態保護、項目帶動」的理念在管理和發展這一片區域。為改變體驗區僅有嬉水、登山、步行等傳統旅遊項目,慢管委逐步引進了親子運動、農業體驗、手工作坊、文化創作等內容,同時利用體驗區內農村文化禮堂、宗祠、書院等設施,引入電影、書吧、茶吧、咖啡吧等業態,目前已經開發形成藍染、花道、茶道、瑜伽、鄉村圖書館、禪修等20餘項文化創意產業和旅遊產品,每周末還會舉辦鄉村集市,從而營造一種慢休閒、深度假的旅遊氛圍,增加遊客停留時間,也進一步拉長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鏈。

冬季,蘆茨灣的遊船也休息了

幾年來,這樣的發展模式不僅使本地的旅遊業蒸蒸日上,也促使不少走出去的當地人回歸再創業。三村中規模最大的蘆茨村,從十幾年前就已是上海、杭州等地中老年人的農家樂後花園,尤其是夏天旺季時,定點班車每天清晨從上海人民廣場發車,滿載一車車遊客而來。生意固然紅火,但蘆茨村也陷入了度假模式單一化的怪圈。憶松樹嶺民宿的老闆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他本來在杭州做絲綢生意,在看到家鄉發生的巨大變化後,於2016年回鄉創業,把老房子改成了民宿對外營業。與蘆茨村佔比絕大多數走低價路線的農家樂不同的是,憶松樹嶺主張走高端路線,每間客房的定價都接近千元/晚。儘管收費不菲,還是吸引了不少講究品質的自由行客人,在村裡屬於生意比較好的。自這家民宿開張以來,村裡也陸續出現了好幾家走精品路線的民宿,從某種程度上也改變了蘆茨村住宿業被中低端農家樂壟斷的局面。

馬嶺古道

一個成熟的業態,必定有多種模式多種選擇,住宿餐飲是這樣,風景亦是如此。冬季的蘆茨村絕非旺季,蘆茨灣的水雖碧綠生波,看著卻也寒意刺骨。但比起夏季四處下餃子的盛況,或許也只有秋冬季,才更能感受到富春山居圖裡空靈的水墨意境。

走過晃晃悠悠的吊橋,便是建造歷史也無從記載的馬嶺古道的起點。這條20多公裡的古道,古時為連接金華和嚴州的主要驛道,客商市賈無不來往於此。古道蜿蜒於桐廬、建德、浦江三地交界處的崇山峻岭中,或穿行在竹海,或起伏於茶園,終點則是浦江縣虞宅鄉馬嶺腳村。

這是一條時而土路、時而鵝卵石鋪就的古道,寬度不過1米出頭,一旁是懸崖,一旁是一條深不見底的水渠。路雖有些窄,但勝在平坦好走。冬季又無人,唯有林間潺潺水聲,聲聲鳥鳴。走了半刻鐘,便有一處欄杆圍起的危處。底下刀削斧鑿的崖壁上懸落小股瀑布,直接墜落到碧綠的江水中,幾十米的落差令人有幾分頭暈目眩。這才發現,不知不覺已經走出了蘆茨村,快到蟹坑口的地界了。

蘆茨灣一景

相關焦點

  • 桐廬:183個美麗鄉村串起童年老家記憶
    「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浙江省桐廬縣,就以「瑤琳仙境」獨領旅遊市場風騷。如今,越來越多的都市人群來到「畫城」桐廬,卻是為了品味這裡的美麗鄉村,感受慢調生活。
  • 「長三角城市臺記者桐廬採風行」蘆茨鄉村慢生活體驗區:讓時間慢下來
    近日,由FM89杭州之聲承辦的「幸福長三角,記者看桐廬」長三角城市臺記者桐廬採風行舉行。來自中國之聲、長三角之聲等長三角主流廣播媒體對桐廬進行集中採訪。「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最美江南,不過蘆茨,採風團在一年中最舒適的季節,感受了蘆茨秋天慢生活。
  • 桐廬:美麗經濟找準突破口 鄉村民宿名片漸亮
    「既建設新農村,又經營新農村,我們以鄉村民宿為突破口,要讓美麗經濟最終化為農民的美好生活。」桐廬縣委書記毛溪浩介紹,目前全縣14個鄉鎮、街道興辦鄉村民宿的熱情高漲。20個首批試點村中,已有14個村啟動經營,新增鄉村民宿床位3550張,節假日入住率超過九成。
  • 文旅融合勾勒美麗鄉村升級版
    無聲詩與有聲畫,須在桐廬江上尋。」桐廬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實景地,點綴在畫卷中的美麗鄉村,構成其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第十六屆浙西旅遊合作峰會上,我縣代表通過現場推介、主播展示、直播專訪等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了桐廬全域旅遊建設成效和特色文旅體產品。
  • 桐廬縣富春江(蘆茨)鄉村慢生活體驗區
    富春江(蘆茨)鄉村慢生活體驗區是全省首個鄉村慢生活體驗試點區,位於杭州都市圈和義烏商圈重合部,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兩江一湖」核心地段,距杭州市區75公裡,杭新景高速和320國道毗鄰地界,交通十分便利。體驗區內原生態、原生活、原生產等鄉村元素突出,田園風光秀麗,鄉村生活閒逸,擁有高品質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桐廬乃至全省少有的放飛心靈之所。
  • 浙江桐廬首次開展民宿集體招聘 鄉村人才可享獎勵政策
    中新網浙江新聞9月15日電 (江楊燁)9月15日,記者從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農業農村局獲悉,桐廬新出臺的鄉村振興產業扶持政策中將對民宿管理人才實施補助和獎勵政策:到鄉村民宿就業的優秀大學生並繳納社保滿一年,每人每年可得2萬元補助,連補2年,同一單位最多補助3人次;當年認定的縣級「民宿金管家」給予每人0.5萬元補助。
  • 桐廬慢生活·蘆茨土屋民宿預訂- 富春江畔民居裡,感受土屋文化!
    富春江(蘆茨)慢生活體驗區桐廬地區的蘆茨村和石舍村,也是浙江打造的首個鄉村慢生活體驗區——富春江(蘆茨)慢生活體驗區。2012年9月,慢生活體驗區創建試點工作開啟,62平方公裡的「至慢」鄉野,勾勒出一個現代白領渴望的「山水夢境,心靈家園」!
  • 杭州桐廬首座鄉村寄宿制學校開學
    9月1日,520餘名新生踏入了杭州市桐廬縣玉華小學,這所學校位於桐廬分水鎮,也是桐廬縣第一所全寄宿制公辦小學。經過相關公益基金會、桐廬縣委縣政府、相關鄉鎮、教育局三個月的共同努力,桐廬縣玉華小學於2020年7月6日正式成立。
  • 乘著假期,到桐廬來一場賞桂之旅
    乘著假期,不如來一場賞桂之旅,帶上家人、朋友,來畫城桐廬,嗅一嗅這滿城的香氣。畫城桐廬不愧為畫城,自高速入城口進城,直至迎春南路,每隔兩三米便栽有一棵桂花樹,街邊的小道小巷裡零零散散的也能見得到桂花的蹤影,還未走近,早已聞到濃香。
  • 桐廬慢生活區豐收節開始,民宿預訂火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章然 通訊員 錢凌芸9月29日,以「笑臉慶豐收 攜手迎小康」為主題的桐廬縣第三屆農民豐收節暨富春江慢生活體驗節在富春江鎮茆坪村開幕。富春江(蘆茨)慢生活體驗區是經浙江省政府批准的浙江首個鄉村慢生活體驗試點區,位於桐廬縣富春江鎮東南部美麗的富舂江畔,體驗區以原生態、原生活、原生產等鄉村元素為主要特色,以富春江鎮的蘆茨、茆坪、石舍三個村及嚴子陵、自雲源兩個景區為基點。茆坪村正是浙江省首個鄉村慢生活體驗區——桐廬富春江(蘆茨)鄉村慢生活體驗區中重要一個村落,原生態自然景觀很贊。
  • 中國(桐廬)國際民宿論壇頒出「鄉村設計奧斯卡」
    )國際民宿發展論壇暨國際鄉村(民宿)設計大會上,桐廬縣委書記朱華為獲獎作品頒獎。 王剛 攝   中新網杭州10月17日電(胡豐盛)寫意的江南水鄉,卻又充滿現代的氣質;失修的鄉村老房子,經設計師之手改造,幾乎驚豔到了外太空……10月17日,正在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桐廬)國際民宿發展論壇暨國際鄉村(民宿)設計大會上,「鄉村設計奧斯卡」——中國優秀鄉村設計師、中國鄉村(民宿)經典作品名單出爐,羅德胤、孟凡浩、何崴、杜江、馬科元
  • 康縣: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
    通訊員 崔麗紅  康縣全覆蓋建設350個美麗鄉村,其中18個美麗鄉村先後獲得「中國最美村鎮」榮譽稱號、70個文旅示範村、4個國家級4A級景區、2個國家級3A級景區……最終實現城鄉居民共同富裕,農村居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康縣連續9年以縣委1
  • 中外設計師共聚杭州桐廬 共探鄉村民宿前景
    中新網杭州9月19日電(王鈺晨 江楊燁)10月16日—10月17日,第二屆中國(桐廬)國際民宿發展論壇暨2017年國際鄉村(民宿)設計大會將在中國杭州桐廬舉行。本次大會首次以鄉村(民宿)設計為主題,鄉村設計師為主體,通過分享不同優秀鄉村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及設計案例,探討中國鄉村發展更優可能性。
  • 當美麗鄉村遇上動漫生活 看看安吉上墅村民怎麼玩
    ‍‍4月29至30日,「天目漫谷·國際慢城」——2017首屆中國美麗鄉村安吉動漫嘉年華活動在安吉縣上墅鄉舉辦這是一場以普及動漫文化、弘揚民俗文化遺產、提高鄉村「慢生活」旅遊品牌為目標的動漫田園綜合體驗活動。期間,民俗文化漫畫館、中南卡通體驗館、動漫集市、非遺長廊、鄉村動漫坊、特色農產品體驗展示區等一一亮相,加上「動漫+非遺」「動漫+民俗文化」「動漫+鄉村旅遊」等全新理念,將美麗鄉村和動漫生活兩個主題有機融合在一起。
  • 瀏陽市鋪開全域美麗鄉村建設 最美鄉村拼「顏值」更拼內涵
    【砥礪奮進的五年·幸福在家門口升級⑧】  幸福人物  美麗鄉村、幸福屋場策劃設計師 何航  何航最近有點忙。  作為一名美麗鄉村、幸福屋場的設計師——這應該是此前從未有過的新職業,這幾年來,他的生活和事業與家鄉的美麗鄉村建設在共同成長。  幸福故事  三十出頭的何航最初是名油畫師,後來在深圳給皮爾卡丹、花花公子、周大福等服裝、珠寶做品牌策劃推廣。一番打拼,事業發展得還算不錯,但是他卻總想著回家創業。「想家,在外面沒有歸屬感。」
  • 「浙裡花園」看桐廬①「園丁」聚力接力深耕 打造全域美麗綠色大...
    今年,桐廬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桐廬縣委關於打造浙江大花園「耀眼明珠」奮力展現「重要窗口」桐廬風採的決定》,進一步激勵動員全縣黨員幹部凝心聚力同奮進、重整行裝再出發,努力打造大花園裡的「耀眼明珠」,奮力展現「重要窗口」的桐廬風採。
  • 富春江邊景色迷人的蘆茨村,濃濃的鄉村氣息,不一樣的慢生活
    馬上就要過年了,在大城市也會充分地停留,去鄉下旅行也是個好選擇,浙江桐廬有一個美麗的村莊,蘆茨村在富春江邊,這裡有悠閒生活的街道,鄉下的氛圍成了鄉村旅行的佳境,村裡的房子都重新粉刷了,保留了江南的特色,視覺也更美,境內山清水秀,層疊林群山,野趣橫生,景色迷人,文化遺產深厚,這裡也是民宿聚集的地方
  • 風吹稻浪,在豐收稻田裡聽一場音樂會,感受藝術鄉村!
    中共桐廬縣委副書記、桐廬縣人民政府縣長齊力,杭州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副局長馬佩龍,桐廬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志勇,桐廬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徐曉東,桐廬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徐文波及我縣傑出高層次人才代表和家屬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共慶「稻香百江田園音樂節」。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
    由農業農村部、甘肅省政府及世界旅遊聯盟、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聯合主辦的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這裡舉行。  在甘肅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新起點上,我省以建設山川秀美新甘肅為目標,以「千村美麗」「萬村整潔」等為抓手,掀起了一場美麗鄉村建設熱潮。
  • 江安縣鄉村振興暨美麗宜居鄉村培訓班在浙大正式開班
    5月26日,江安縣鄉村振興暨美麗宜居鄉村專題培訓班在浙江大學正式開班。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文年帶隊參加培訓。浙江大學博士、教授、城鄉規劃設計院副院長徐延安講解三農創新與美麗鄉村建設之江安方案此次專題培訓班是江安縣幹部人才專題培訓班之一,目的是為了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幹部隊伍,推進我縣「1271」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