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書現在都這麼奢侈嗎?用藝術大師的作品給孩子做啟蒙

2020-08-29 橙西讀童書

最近,我入手了一套非常好玩的藝術啟蒙套裝,叫做《費頓藝術啟蒙認知》,全書共四冊,分別是《顏色》《形狀》《數字》和《反義詞》。


說到藝術,在我們普通人眼中,藝術似乎總是高高在上的,只存在於殿堂之中的。


我們要欣賞藝術,要麼需要沐浴洗手,以朝拜的心理前往博物館或者藝術館,在經過了一道道關卡之後,才能和眾人一道站在作品前。


所謂作品前,也不過是個偽概念,我們和作品還得隔著不小於一米的距離,或者一整面防彈玻璃。當我們想要稍作停留,多看一會兒時,立馬就會被後面洶湧的人潮推著走。


如果不想去博物館或者藝術館人擠人,那我們只能翻出厚厚的藝術史書籍,一邊看著縮小了N倍的圖片,一邊讀著這些作品的解讀文字、了解作者生平。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往往浮光掠影般地掃過圖片,就算我們已經看完了。


不管是哪種形式,我們都懷著一種一本正經的朝聖心理,我們和藝術的距離仍然是遙遠的。


我們想親近藝術,藝術卻似乎不那麼想親近我們。


但我記得和橙子看《奧莉薇》系列的時候,就很羨慕奧莉薇家的狀態,


奧莉薇的家到處都掛著藝術家的畫,下圖中牆壁上的兩幅畫就是現代舞之母瑪莎·格雷厄姆的經典劇照。

家裡的門也是仿照馬克·羅斯科的作品製作的


所以奧莉薇在參觀完畫展回來後,自己創作了一副波洛克的滴畫作品。


當藝術和我們離得足夠近的時候,藝術就可以真正地融入我們的生活。


這套《費頓藝術啟蒙認知》就做到了這一點,徹底打破了我們和藝術的距離,讓孩子開始玩藝術。


我們不再是正襟危坐地欣賞和解讀一幅藝術作品,而是將大師們的作品串起來,為孩子的認知服務。


這套書總共有四冊,分別是《形狀》《顏色》《數字》和《反義詞》。看名字就知道,這是適合2到4歲孩子的低幼書,但玩兒可沒有什麼年齡限制,4+歲的橙子已經玩瘋了。


《形狀》這一冊她玩得最開心。


在介紹正方形的時候,編輯們用了一個有趣的句式「正方形裡的正方形裡的正方形裡的正方形」。


橙子在讀完這句話以後,立刻喜歡上了這種嵌套語句,將它用在每一幅圖中,用手指著每一個正方形,念到「正方形裡的…正方形裡的…正方形」,「三角形裡的…三角形裡的…三角形」,玩得不亦樂乎。從開始的磕磕碰碰,到後來的流利順暢,嵌套語句說得很溜了。


在看到下面這兩張搖搖欲墜的長方形的時候,她就跟著搖搖擺擺,最後「啪」的一下倒在地上,大喊道「我倒地啦!」


當看到這兩幅「圓,圓,停」和「圓,蹦,蹦」的時候,她已經放飛自我,徹底玩high了。

我負責大喊「圓,蹦,蹦」,她就開始滿客廳地蹦。當我喊「圓,圓,停」的時候,她就緊急剎車停下來。


然後我又說「搖搖欲墜的圓」,她就雙手抱頭做出圓形的樣子,再誇張地晃動身體,最後倒在地上說:「圓倒地了。」


這本書我們玩了快1個小時,她每次剛倒在地上,就會大喊:「再來一次,再來一次!」然後我就把主角從圓換到了三角形,又從三角形換到了正方形。


《數字》這一冊,橙子也玩得很開心。這裡真的得給編輯們點個讚,如果只看圖,那就是一幅幅典型的考爾德式的作品,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但編輯們設計了很多好玩的遊戲。


比如在這幅圖中,文字提出「讓我們一起數黃色的金屬片:1」。


到這一幅,接著說:「現在該數紅色的了:1、2、3、4……可能更多!」


到這一幅,就變成了「你能向上數更多嗎?」


全程都在換著花樣數數字,就算橙子已經能夠很熟練地數數字了,也沒有覺得枯燥,總是在按照要求數完之後,立刻說:「還有呢?還有呢?」


橙子最愛的是上面這兩本提供無限遊戲創意的書,我則比較喜歡《反義詞》這一冊。4歲的娃兒玩低幼玩得這麼開心,實在是很難得了,但也不能瘋玩,總得學點什麼吧。


這就是老母親一顆糾結的心,光玩還不夠,一定得玩中學才覺得物有所值。


《反義詞》這一冊的編排同樣非常有意思,儘管老母親抱著讓她一定要學點什麼的心理,她也沒覺得枯燥,確實學了不少。


比如「空」和「滿」是反義詞


「分開」和「聚攏」也是。


這套書好玩得不得了,成為了最近我們每天必玩一次的新寵。每次和孩子玩的時候,我都想,大師們可能不知道他們的作品被玩壞了吧。


但這有什麼關係呢?就像《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中,無數鋼琴名曲被巧妙地嵌入到動畫中,也被玩壞了。


孩子們未必知道這些鋼琴名曲是誰,但是那段歡樂,以及巧妙配樂的感覺,存在在孩子的記憶中。當他們開始學鋼琴的時候,也許會猛然想起記憶中熟悉的曲調。


橙子同樣不知道這些作品的作者是誰,但依然不妨礙她認識這些最好的藝術作品。或許某一天,當她想系統地學畫畫的時候,也能想起這一段好玩的時光。


最後,我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些讓我陪娃的同時又雞娃的藝術大師們吧。


《形狀》這一冊中,用的是約瑟夫·艾爾伯斯的作品。約瑟夫·艾爾伯斯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和教育家之一,所有學習設計的人,都有學習他的色彩理論。他的各種畫正方形的作品也十分出名,被人統稱為《向正方形致敬》。這本書中,用的正是他的正方形,還有長方形、圓形,來幫助孩子認識形狀。


《顏色》中,用的是著名的亨利·馬蒂斯,他是和畢卡索齊名的野獸派代表人物,用鮮豔的色彩以超乎尋常的方式來作畫。這本書中,用的全部都是他的剪紙作品,讓孩子對各種各樣的顏色有初步的認知。


《數字》這冊中展示的是亞歷山大·考爾德的作品,他是美國著名的建築師,他喜歡用鐵絲來創作,這套書正展示了各種各樣的鐵絲作品。鐵絲作品和數字有什麼關係呢,這正是編輯們的良苦用心之處,讓孩子們學會數數。


《反義詞》中的作品都是埃爾斯沃斯·凱利的抽象畫,他喜歡用簡單的形狀、曲線和直線來作畫。抽象畫也能玩出新意,編輯們通過巧妙編排,讓孩子理解反義詞的意思。


在每本書的第一頁,還能看到書中每一幅作品的名字和年代。

相關焦點

  • 用繪本解讀藝術啟蒙的密碼,給孩子最高級的審美
    作者 童繪閱讀力學院 葉子老師來源 童繪王國說到藝術啟蒙類繪本,很多家長並不陌生。童書出版市場這兩年圍繞該類型策劃出版的圖書書數量陡增,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家長在給孩子選擇時難免困惑。02藝術家傳記/作品類-- 適合6歲以上的孩子這類圖畫書,做工精良,對印刷要求頗高,以某位藝術大師的生平介紹或其生活、創作趣聞來展示,當然也會隨文附圖(圖往往是該藝術家不同創作時期的代表作)通過對藝術家的了解,幫助孩子走近藝術,理解藝術家們的作品和表達
  • 書單|13本精選藝術類繪本,世界大師們給孩子的藝術啟蒙
    讀完這本書,說到紅色,相信孩子的頭腦中產生的聯想一定是更豐富更生動,胭脂、名畫、雕塑、晚霞……別說是孩子,這本書我都非常感興趣。說到這裡,我有點嫉妒現在的孩子們,有這麼多優秀的藝術啟蒙書籍可讀。進入博物館,我們可以穿越時空、了解科技、人文、藝術、自然……博物館帶給孩子的不僅是開闊的眼界,更有深遠的知識薰陶與文化與藝術啟蒙,足夠讓孩子在日後慢慢地消化吸收。用這套繪本激發孩子對博物館的興趣,去感受獨特的館藏文化吧!這種用故事講知識的形式很新穎,孩子絕對愛不釋手。
  • 每個出版社都在做童書,童書出版還有幾個黃金十年?
    於是我們看到,在中國的童書市場上,原先只有不到30家專業少兒出版社出版童書,現在有近千家出版機構在做童書。非童書出版機構紛紛進入童書出版,在做大整個童書市場同時,各家出版社對童書資源的爭奪也日趨激烈,這對整個童書出版有推動作用嗎?童書出版的黃金年代還能持續多久?市場會面臨新一輪洗牌嗎?澎湃新聞走訪多家出版機構,試圖揭示繁榮之下的生存之道。
  • 上不起天價培訓班,又不懂美術,怎麼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
    美國ABC新聞網曾經做了一期節目,邀請幾位藝術家來鑑別美術作品,看看他們能不能分辨出大師和孩子的作品,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很多藝術家都判斷失誤。在這三幅畫裡,只有一幅畫是專業畫家畫的,其他兩幅都是小朋友畫的,如果我不說,你能猜出那幅是大師畫的嗎?
  • 身為藝術盲媽媽,我用這套暢銷27年的書對孩子進行藝術啟蒙
    講真,雖是個學渣媽媽,但給孩子做啟蒙,英語、數學什麼的不在話下,唯獨藝術啟蒙,完全一竅不通。因為不懂,也欣賞不動名畫藝術品的魅力,所以雖然從小給娃買了很多繪本,但沒有一本是藝術類繪本。當爹媽的不懂藝術,要怎麼陪孩子讀藝術繪本?一知半解的照本宣科,孩子也不喜歡啊。
  • 孩子可以不學畫畫,但藝術啟蒙一定不能少了這一環
    所以,孩子即使不擅長畫畫也沒關係,但在藝術啟蒙,家長卻有必要做好審美力的引導。那麼,要怎麼培養孩子對繪畫的鑑賞能力呢?之前我們在介紹博洛尼亞插畫展的帖子裡面提過一個觀點:「圖畫書是孩子的第一間美術館。」「美術館」的實質不是那一棟建築,而是策展人用專業的眼光為我們陳列某個領域裡最出眾的作品。
  • 百變童書大師,紙張上講述動起來的五種感覺,創造力、藝術力滿分
    歐洲童書大師埃爾維·杜萊,就將我們熟悉的五感及第六感都繪製到了他的童書《五種感覺》中。在《藝術遊戲力》這本書中, 韓國媽媽辛有美和法國媽媽西多妮·本茨共同認為孩子通過繪畫和手工等遊戲感受這個世界,表達自我及情緒。童書大師正是遵循這樣的原則,他通過繪畫開啟孩子們想像力的大門,並且他的書都是動態的,是動起來的故事書。
  • 兒童藝術啟蒙 | 頂級繪本大師推薦:艾瑞·卡爾
    繪本作為兒童最早的讀物,擁有鮮豔的顏色,生動的造型,有趣的故事,還有兒童能理解的思維方式,是最好的藝術啟蒙之路。誰說繪本不是藝術?繪本藝術大師的作品都是堪稱藝術經典的心血集合。現在給大家推薦一個繪本大師:艾瑞·卡爾艾瑞·卡爾出生於1929年的美國紐約。現在他已經是91歲的老爺爺了,但是他的作品永遠那麼充滿童趣。
  • 童書到底該怎麼選?這本《影響孩子閱讀的100本童書》不容錯過
    可是,童書種類這麼多,到底該怎麼選呢?再加上這些年來童書問題頻發,一不小心就「涉黃」、「涉暴」,咱們做家長的也是變得更加玻璃心,生怕一不留神就給孩子選到了問題童書。這確實是個很頭疼的問題。封面這本書的原作者是兩位英國大師,羅德裡克 凱夫(Roderick Cave),印刷史學家和圖書館員,曾與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和大學合作。另一位作者薩拉 阿亞德(Sara Ayad),則是藝術史學家和圖片研究人員,對書籍的歷史特別感興趣。
  • 讓孩子在繪本中與藝術大師相遇
    5-7歲的兒童存在著欣賞作品的某些潛力。他們能夠較長時間地注視作品,按照已有的知識經驗對作品做簡單的描述。在觀察作品時,兒童對作品主題具有一定的知覺敏銳性。他們主要憑藉直覺感知,對局部的物象觀察得比較仔細,能夠描述某些細節,對非具象的圖畫往往從具象的角度加以猜測。
  • 了解童書的歷史,為孩子選擇合適的童書,做孩子最好的閱讀陪伴者
    1.童書的歷史,並沒有想像中久遠我常常感慨於現在兒童的幸福,因為他們的閱讀材料,是真的豐富。哪個孩子會不喜歡有配圖,且生動有趣的書籍呢?再想想我們出生的那個年代,已經20世紀90年代的我,能夠依稀記得自己孩童時期讀過的書,也就只有一本盜版的《作文大全》了。童年時期的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相信現代人是不能否定這一點的吧。
  • 想用美術給孩子做藝術啟蒙?運用VTS引導,輕鬆打開孩子的藝術門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關於藝術感的培養,現在也是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關注,很多家長也都認識到光抓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不夠的,有關於藝術感的培養更能培養孩子的氣質,還能幫助孩子在性格上達到更好的塑造效果。藝術啟蒙,就成為了家長們所重視的一項任務,有的家長想要美術來達到藝術啟蒙的效果,但是卻沒有顯著的效果。
  • 兒童藝術啟蒙的原則,藝術大師們早在這裡傳達了
    孩子三歲了,好像很喜歡畫畫,我應該帶她去畫畫課嗎?美術培訓班要怎麼挑選呢?有什麼推薦嗎?孩子最近對畫畫的興趣日漸減弱,有什麼方法提高他的興趣嗎?孩子喜歡畫畫,可都畫的歪七劣八的,要不要送去興趣班薰陶薰陶?
  • 3歲孩子怎麼繪畫啟蒙?上興趣班不如聽聽這100位繪本大師的美術課
    都是,每個孩子天生就是一位藝術家,你只要有一顆平常心,並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給他準備好工具,並能適時地陪伴,你就已經走在給孩子繪畫啟蒙的路上了。有這麼容易?當然!就從我們陪伴孩子最經常用到的東西——繪本著手。不要懷疑,繪本對於繪畫啟蒙的功能強大到你無法想像!全民閱讀的年代,閱讀都是從娃娃抓起,隨便去一個有孩子的家裡,繪本都少不了。而每本繪本,尤其是經典繪本,每本都是大師的作品,每一頁的圖畫都是藝術品。所以,繪本的功能,除了講故事,拓展想像力,其實每一本書都是繪畫者的作品合集。
  • 童書·新書|給世界寫清單
    ,隨後又斬獲了專門頒給非虛構類童書的賽博特獎和奧比斯獎。從A、B、C到Do-Re-Mi,從原子結構到太陽系,從樂隊布局到紙張尺寸……DK金牌作者、藍彼得童書獎得主理察·普拉特全新科普力作,匯集30個身邊主題的知識寶庫,用大量數據與事實講述常識背後的科學原理與歷史趣聞。《誰的骨頭?》
  • 給小學生的藝術啟蒙書單推薦,暑假不要去繪畫班了,先了解藝術
    對於現在社會上一些繪畫興趣班,其實大部分都是託管班。家長把孩子送進繪畫班裡,自己抽出一兩個小時的閒暇時間,可謂是眾多家長獲得清淨的好辦法。可是,孩子在繪畫班裡真的能學會畫畫嗎?從繪畫班裡出來的孩子,人手一張當天的「藝術大作」,像是從彩色印表機裡流水製作的一樣,一模一樣。家長們拿著畫作,拍照分享,我的孩子會是畢卡索嗎?
  • 團購預告 | 在家就能給娃上法國藝術啟蒙課,原版引進《法國藝術啟蒙大書》;打開孩子英語獨立閱讀的大門,全美最受歡迎的橋梁書來了!
    所以,這次咱們開團這套超神奇的《法國藝術啟蒙大書》,它很有魔力,孩子既可以當繪本看,又能上手玩,既能畫畫又能做手工!它來自最浪漫、最有藝術氣息的法國,由法國著名插畫家、設計師操刀,而且在法國幼兒園裡就被當做美術課的教程,絕對是純正法國血統的藝術啟蒙。這套書分為四本,分別是【線條魔法】、【手工魔法】、【顏色魔法】、【形狀魔法】,這都是藝術啟蒙的基礎,鍛鍊娃的動手能力和想像力。
  • 用蒙臺梭利的5把「鑰匙」,在家輕鬆給孩子啟蒙藝術
    我把創作一個作品的整個流程都教給孩子,因為我認為在藝術啟蒙中,展現給孩子這樣一個「創作」的完整性,比當下孩子作品的呈現要重要得多。 孩子越能夠自主地完整地去創作,她就越有自信和掌控感,也就更有願望去繼續從事這個工作。
  • 沒有藝術細胞,如何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超省錢的方法在這裡!
    畢卡索曾說過:「 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雖然每個孩子都是好的藝術家,作為沒有藝術細胞的家長們,如何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還沒上學的娃娃們,是不是只能被送到畫室裡、早教機構了?其實不然,我們在家就能給孩子進行藝術啟蒙,隨處都是資源。
  • 書香童年·童書推廣活動丨讀最好的童書 給孩子一個充滿書香的童年
    書香童年·童書推廣活動丨讀最好的童書 給孩子一個充滿書香的童年2019-06-13 18:03:2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讓中國的孩子讀最好的童書,讓世界的孩子讀中國最好的童書」,北京閱讀季一直高度重視兒童閱讀,大力推進書香童年公益服務平臺的建設,打造兒童閱讀的經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