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繪本解讀藝術啟蒙的密碼,給孩子最高級的審美

2020-12-15 童繪王國

作者 童繪閱讀力學院 葉子老師

來源 童繪王國

說到藝術啟蒙類繪本,很多家長並不陌生。童書出版市場這兩年圍繞該類型策劃出版的圖書書數量陡增,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家長在給孩子選擇時難免困惑。

以我個人經驗,目前市場上的藝術啟蒙類圖畫書,從圖書內容策劃的角度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01

視覺元素啟蒙類 -- 適合低幼齡孩童

這一類圖畫書,將視覺表現中的基本元素點、線、面、體、顏色、媒材等作為圖畫書創作的主角,通過簡單的小故事,在故事發展過程中往往還穿插著和小讀者的互動遊戲,在邊閱讀、邊玩耍的狀態下,完成對孩子們最初的藝術元素啟蒙。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旁插一句,如果你酷愛線條的表現力,個人推薦《線的國度》還有盡顯國風的《蒙學國畫貼》。

《蒙學國畫貼》內頁

書法也是用線的藝術,看看曾經的「國民美術教科書」是不是有些神往?

02

藝術家傳記/作品類-- 適合6歲以上的孩子

這類圖畫書,做工精良,對印刷要求頗高,以某位藝術大師的生平介紹或其生活、創作趣聞來展示,當然也會隨文附圖(圖往往是該藝術家不同創作時期的代表作)通過對藝術家的了解,幫助孩子走近藝術,理解藝術家們的作品和表達,用榜樣的力量去召喚。

立體書《蒙德裡安》,非常鮮明地呈現了抽象派畫家蒙德裡安的作品特點。

而梵谷和他的向日葵在《梵谷:燃燒的向日葵》一書中也都詳細介紹了,喜歡這位藝術天才的讀者不妨去翻翻看。

03

藝術史或藝術流派類--適合青少年或者成人

這類藝術啟蒙類圖畫書站在更宏觀的視角介紹藝術,對人類藝術史發展的來龍去脈按照時間或地域線索分門別類,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向讀者們娓娓道來,幫助讀者理清藝術發展的前承後繼,而不是像前兩類圖書,重點放在藝術啟蒙的某個「點」上,而是將各個「點」網絡在一起,做到認知的系統化。小庫家的《書中有座美術館》系列就是這一類型的典型代表:

在《繪畫展廳》中,四十五幅繪畫作品和創作它們的藝術家,構成藝術史的小坐標。

這套書讀起來一點兒也不艱深晦澀,讓孩子認識藝術就像讀故事一般觸手可及,作為藝術史的啟蒙讀物很不錯。

04

「高明」的藝術啟蒙 -- 適合熱愛藝術的所有讀者

如果說前幾類藝術啟蒙類圖畫書都是創作意圖鮮明,直奔主題來編寫製作的,那麼這一類明顯要含蓄得多。

在創作這類圖畫書時,創作者們往往把「藝術的認知」藏起來,用故事的「外殼」做「迷陣」。而讀者要做的就是「猜謎解局」,用個人已有的藝術認知經驗,來幫助自己識破迷局。

一個「伏筆」、「埋線」,另一個「剝絲」、「抽繭」,作者和讀者在某種程度上進行一場智力考驗,喜歡的人孜孜不倦,不喜歡的人中途放棄。

以小庫的兩本大開本的無字圖畫書《博斯的世界》和《巴別塔》為例,來看看其中的藝術啟蒙是怎樣做到「高明」的。

這兩本書的創作靈感分別取材於文藝復興時期北方畫派的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分別是:

繪本 《博斯的世界》取材於 博斯(1450-1516)作品《人間樂園》

繪本《巴別塔》 取材於彼得.勃魯蓋爾 (1525-1569)年同名畫作

先來看博斯的原作《人間樂園》--

這是一幅三聯畫。三聯畫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幅是人被上帝造出後安排在伊甸園中的《人間樂園.伊甸園》

第二幅是人進入了世間生活--《人間樂園.人世間》

第三幅便是墮入地獄的景象了--《人間樂園.地獄》

在你欣賞這幅畫時,請先回憶一下同樣表現宗教題材、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的《最後的審判》

最後的審判局部圖 -- 入地獄

兩者的畫風,差異巨大,博斯的畫甚至讓人覺得那簡直就不應該是那個時代的人能畫出來的!(要知道,博斯和米開朗基羅差不多是同時代的人),他的畫太「二次元」了,即便放到現在,估計很多人觀看時也會感到不適。這不適一來畫面看著過於詭異,都不是常態下的人或物該有的樣子,二來這「不適」是藝術家有意而為,他使用了「拼接」、「錯位」等藝術表現手法,將畫面中那種令人感到不適的非常態事物具象化表現出來。

比如動物中長著三個頭的鳥,生著鴨頭的魚,帶尖刺的馬,長著羊蹄子和猴尾巴的狗,景物當中有粉紅色的噴泉,藍色的山看上去也是形狀奇怪,人看了只會有隱約不安,不知裡面會包含著什麼。

博斯創造的這個奇異黑暗的場面,讓人看了簡直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他將其中的人和物,人和動物,那些真實世界中、自然狀態下不可能結合在一起的東西結合在一起,再現出一個想像的世界。

而這樣的表現手法在同樣極富想像力的荷蘭創作人鄭宗瓊的《博斯的世界》一書中「復刻」出來,他將博斯的世界揮手一變,變成了可供孩童一探究竟的無聲樂園。

他把一個關於兒童在想像世界中戰勝邪惡最終奪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的歷險故事「移植」到博斯的畫作中,借用了原作《人間樂園》的荒怪世界作為故事的背景和舞臺,同樣使用了「博斯同款」的藝術表現手段(拼貼組合、並置錯位等)帶領著小讀者在極富故事性和感染力的無字畫面中去領略穿越時間而從未褪色的藝術魅力。

看看你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幾處和原作的「似曾相識」?

上圖展示中,左邊為原作,右邊為《博斯的世界》中的局部內頁插圖,畫中用顏色筆圈出來的地方都是「借用」~

這樣的藝術啟蒙的確高明,它沒有將藝術和閱讀本身相互脫離,不是告訴讀者,你此刻眼前正在讀的就是一本藝術史或者需要你動筆模仿藝術創作;而是在真實的閱讀體驗中,將這些藝術作品的印象深深划過心裡。

當有一天,在將來的某個時間、某個地方,孩子們有機會面對藝術原作,他會驚喜於,竟然在他鄉遇到了來自童年的「故知」。於是那些年少時點點滴滴的閱讀經歷會慢慢浮現,會讓他在欣賞眼前的原作時,重新建構起作品對於自己的意義。那不是教科書上寫的博斯的《人間樂園》作品的冷冰冰的介紹,而是帶有自己主觀情感在內的藝術欣賞,這種欣賞是美學意義上的欣賞,不是一般的觀看和藝術館名作打卡湊熱鬧。

無獨有偶,另一本同樣開本的無字圖畫書《巴別塔》也是用類似的創作手法來創作。

《巴別塔》封面

作者阿諾德.維爾斯特拉為了創作此書,多年來潛心專研。不僅細細研究了老彼得.勃魯蓋爾的《巴別塔》原作,還鑽研了他的其他作品。

據史料記載,1563年,勃魯蓋爾移居布魯塞爾,創作了這幅以《聖經》為題,寓意深刻的傑作《巴別塔》。

傳說諾亞在洪水以後,東遷到示拿,並在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發現了一塊大平原,就在那裡從事生產,繁衍子孫,後來成了人口眾多的城填

因為他們被洪水衝怕了,擔心再遭水災,於是示拿人決定動手修築一座通天的高塔,以防水災。這座高塔的計劃非常龐大,要能容納全城的人,高度要達到天頂。

上帝耶和華得知此事,決定親臨人間看個究竟,當他見到塔身後,又驚又怒,心想,剛剛繁榮起來的人類,就有如此高超的本領,將來高塔直通到我的寶座如何了得。於是他決定施展神術攪亂示拿人的語言。這樣,正在建塔的示拿人彼此不懂對方的話,工程便無法再進行下去,大家只得按互通的語言為群散居各地。人們丟下工具和材料,承認這是「瀆犯上帝」的一種懲罰。

為了表現通天高度的巴別塔,勃魯蓋爾以宏大的構圖來處理這個富有幻想意味的場面。他不僅精心描繪了眾多的人物,還在塔頂處用雲彩攔腰截去一個頂部,並在雲層上畫了一個隱約可見的塔頂,以顯示塔的高度。塔身坐落在海邊,右角臨海灘處還有停靠的船隻。遠處是密集的房屋,展現出一片豪闊的平原風光。

示拿人的建塔總監帶領了一班衛士正前來督查停建的真相:吵個不休的工匠們都已散去,其中一個向總監跪下,在說明事故的複雜性,但看來他的話也使總監和衛兵們無法聽懂。在塔身的正前方,有一處「塌方」,局面顯然是不堪收拾的。

畫家憑藉細密畫的技巧,在塔身每一層上都畫著密集細小的建築工人與車輛形象。為了追求這種巨大與繁密的繪畫效果,勃魯蓋爾有意拉開了人物形象與塔身、大自然等的比例距離,從而顯示出「工程」的偉大力量與艱巨,也更顯示出人類的創造性力量。

而在阿諾德.維爾斯特拉創作的無字繪本《巴別塔》中,我們同樣看到了他對勃魯蓋爾技法的傳神:同樣的細密、宏大,不僅有高塔的筆直通天,聚焦畫面,每一個人物、神態、每一處場景、每一件道具都力求精準。

《巴別塔》內頁,因為是掃描件,所以顏色和原書有差別

在對故事情節的創編上,原作中並無具體的主角,而在無字繪本《巴別塔》裡卻被阿諾德.維爾斯特拉著重筆墨刻畫了一位想要飛行的「鳥人」。

眾人對他舉止行為的不理解,譏笑、謾罵、捉弄隨處可見。就像上帝當初懲罰示拿人,讓他們彼此操著不同的語言無法理解對方那般。這位「鳥人」,也曾苦悶,但好在還是有一群人能夠聽懂他、理解他的「語言」。他們分別是率真善良的孩童、瘸腿瞎眼的老人、修塔的工人、音樂家和佔卜者。最終,在這群人的理解和幫助下,「鳥人」來到了塔頂,準備縱身一躍。

李樹波老師在《繪畫當為奇蹟》一書中曾經介紹過老彼得.勃魯蓋爾。她寫到「他一輩子住在低於海平面的低地國家,而他的畫取景卻總是高於海平面,這就是在想像中飛升了(P36)」,「命運、人類的命運,以及其不可預知性,是反覆纏繞勃魯蓋爾的主題。」

這段話對我理解阿諾德.維爾斯特拉筆下的「鳥人」頗有啟發,我甚至一度覺得畫中的「鳥人」可能就是老彼得.勃魯蓋爾本人!他在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當藝術家、大師們都去關注彼岸世界、極力表現天堂和神間的幻妙時,勃魯蓋爾反而追求「接地氣」:他描寫普通百姓的尋常生活,刻畫那一個個不加掩飾的普通人。

從他的畫作中,就能感受到人性的自由,這自由無關神諭、無關命運,指向每一個活生生真實的人,就像「鳥人」,躍下高塔的那一刻,他是自我的主宰。

這樣傳達精神性的藝術啟蒙作品很少見,但卻是人成長所必須。而這樣的「啟蒙」啟得不僅是「蒙」,更是奠定了人生之「底」,是人之為人最寶貴的東西。

童繪王國,讓孩子遇見好書,讀懂好書!

相關焦點

  • 《你好藝術》大師級藝術繪本,不容錯過的啟蒙讀物
    很多家庭教育研究專家指出藝術啟蒙,可以促進孩子的藝術思維為其帶來精神上的充實,提高幸福感《你好藝術》這套繪本在‬日本暢銷27‮的年‬藝術啟蒙繪本,‮共一‬13冊,介紹了‮高梵‬、莫奈、畢卡索‮高、‬更、米羅等13‮藝位‬術大師的‮典經‬畫作,匯集全球13‮大位‬師畫家,165‮傳幅‬世巨,語言‮俗通‬易懂,不失‮真童‬,向孩子講‮這述‬些名作的‮事故‬,帶孩子暢遊全球50座藝術博物館
  • 2017級藝術啟蒙、繪本閱讀錄取分班名單(本部、高新分部)
    2017級藝術啟蒙錄取分班名單(總部教學點)開課須知:一、凡在本榜錄取的學員,首次上課以本榜公布為準。根據少年宮安排,暑期上6次課程。二、本專業是根據孩子的年齡或程度分班,為確保教學質量,請家長儘量不要調班。三、首次上課當天需佩戴學員證、陪員證方可進校,在家長陪伴下提前十五分鐘進教室,召開新生見面會與家長會。
  • 這部又美又高級的繪本,開啟孩子藝術和語言的雙重啟蒙
    因此,從孩子會拿筆起,家長就應該加強對孩子的藝術啟蒙。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視覺藝術語言,是繪畫藝術語言中最活躍最富有表現力的元素。同時,研究發現,色彩與孩子的心理成長和個性發展影響重大。為此,色彩啟蒙在藝術啟蒙中就變得極為重要。
  • 書單|13本精選藝術類繪本,世界大師們給孩子的藝術啟蒙
    畢卡索說:「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塗塗畫畫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表達方式。《顏色的戰爭》正是這樣一本非常適合挖掘孩子的繪畫潛力、提升孩子藝術創造力的色彩知識繪本。這本書構思巧妙、極具創意,把色彩的知識融於一場顏色的戰爭中。
  • 兒童藝術啟蒙 | 頂級繪本大師推薦:艾瑞·卡爾
    繪本作為兒童最早的讀物,擁有鮮豔的顏色,生動的造型,有趣的故事,還有兒童能理解的思維方式,是最好的藝術啟蒙之路。誰說繪本不是藝術?繪本藝術大師的作品都是堪稱藝術經典的心血集合。最早他在一家美國的公司做繪本插畫和藝術總監可,但是真正創作第一本繪本《123,去動物園》時,他已經接近40歲了。他到現在為止一共創作了70多本繪本,代表作品有《好餓的毛毛蟲》,《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畫了一匹藍馬的畫家》,等等,這些作品被翻譯成三十多個國家的語言,深受全世界小朋友們的喜愛。。
  • 「看得見、表達出」:頂尖藝術機構告訴你,這樣給孩子藝術啟蒙
    看繪本書名,就讓人「眼冒星星」,這套繪本竟然以全球知名藝術家的作品來給孩子藝術啟蒙!這個從出版豆瓣9.1的高分名作《藝術博物館》,到啟蒙必讀《兒童藝術大書》,費頓出版社的出品總是超出你的期待上線。不說之前聯合50位業內知名專家共同撰寫《設計之書》成為產品設計師的聖經,足以說明其在藝術領域的權威與專業,這次以使用用全球知名藝術的作品來作為幼兒藝術啟蒙,太讓人期待了!
  • 身為藝術盲媽媽,我用這套暢銷27年的書對孩子進行藝術啟蒙
    講真,雖是個學渣媽媽,但給孩子做啟蒙,英語、數學什麼的不在話下,唯獨藝術啟蒙,完全一竅不通。因為不懂,也欣賞不動名畫藝術品的魅力,所以雖然從小給娃買了很多繪本,但沒有一本是藝術類繪本。當爹媽的不懂藝術,要怎麼陪孩子讀藝術繪本?一知半解的照本宣科,孩子也不喜歡啊。
  • 孩子可以不學畫畫,但藝術啟蒙一定不能少了這一環
    創造力可能要看老天爺賞飯,審美力卻可以後天培養。所以,孩子即使不擅長畫畫也沒關係,但在藝術啟蒙,家長卻有必要做好審美力的引導。那麼,要怎麼培養孩子對繪畫的鑑賞能力呢?之前我們在介紹博洛尼亞插畫展的帖子裡面提過一個觀點:「圖畫書是孩子的第一間美術館。」
  • 用蒙臺梭利的5把「鑰匙」,在家輕鬆給孩子啟蒙藝術
    學齡前的孩子擁有天生的藝術直覺。這個階段引入藝術教育,能夠幫助他們在思維、審美和情感上更好地成長。 藝術啟蒙不僅僅是幾個小活動,還要注意孩子手部動作的精細化發展,家庭環境的準備,對孩子探索過程的觀察等。
  • 看不懂世界名畫,這套繪本帶你輕鬆對孩子藝術啟蒙
    結城昌子從兒童的視角,用詩歌般的文字,對每幅畫進行解讀,引導著孩子打開想像力的翅膀。 當我看到《你好,藝術》這套繪本時,著實驚豔,那些深藏在博物館裡的名畫,印成一冊冊的繪本,成為我和孩子共讀的晚安故事。奧地利畫家席勒說:「美育離不開欣賞『真正的藝術作品』」。
  • 2018藝術啟蒙及繪本閱讀專業學員分班信息(總部)
    ※各班學生均按照孩子年齡分班,為確保教學質量,請家長儘量不調班。謝謝合作!因各種原因,部分小朋友未被錄取,請家長諒解!藝術啟蒙2018級1班                  第一次上課時間:7月6日      上課時間:周五9:00——10:00       上課教室:親子教室2學員名單:李周玥  信雨恬  宋依宸劉宜杉 高若海  閆俐依 藝術啟蒙2018級2班  第一次上課時間
  • 孩子的藝術啟蒙怎麼做?掌握這三招,藝術小白也能帶孩子欣賞名畫
    很多時候,身為門外漢的父母,想要提高孩子的藝術素養,往往會用力過猛。不僅無法給孩子良好的啟迪,還有可能會抹殺孩子對藝術的興趣。為了幫助成千上萬個在孩子的藝術啟蒙前束手無策的父母,法國藝術史學者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寫下了這本《如何給孩子講藝術》,不僅奉上了63條貼心的小指南,更是以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特點為嚮導,對29幅風格鮮明的畫作進行了實例式分析解讀。
  • 提升審美,給孩子視覺享受,這些絕美繪本一定不能錯過
    在許多家長看來,提升孩子的審美似乎是件很難的事情,一來是覺得自己水平有限,不能給予孩子更多地幫助;二來是覺得審美這個範疇太抽象,不知道該如何入手。但其實,提升孩子的審美,讓孩子受到藝術的薰陶並不是那麼難的事情
  • 英語啟蒙用繪本還是用分級讀物?
    「在英語啟蒙的入門期,我們最重要的是調動孩子學英語的興趣。怎麼調動?英文繪本和分級讀物的區別從內容和語言來說,英文繪本故事更生動有趣、有意境,給人美的感受,分分鐘能感受到作者要傳達的藝術氣息和韻味。而分級讀物更像是教科書,句型簡單規範、單詞重複性高,這也意味著會犧牲掉趣味性,所以我們看到分級讀物的故事往往平淡無奇。
  • 塗色繪本,孩子的啟蒙繪畫神器
    塗色繪本可以讓孩子參與到閱讀的過程中,將孩子單向的閱讀過程轉變為雙向、主動的創作過程中可以提高孩子對色彩的敏感度、培養審美與動手能力。 2-7歲是孩子右腦開發的黃金時期,爸爸媽媽們要予以開發與重視。 塗色繪本越來越受到孩子和家長的歡迎。
  • 「美感」啟蒙從幾歲開始?2-8歲藝術啟蒙繪本推薦
    前幾天和媽媽們聊到孩子的藝術啟蒙,很多媽媽認為美感這件事是與生俱來的,其實不然,孩子如果從小能看一些純度高的美的內容,美感是可以培養起來的!有幾套內容非常精緻且小眾的藝術啟蒙書籍推薦給大家~《親子藝術課堂》這套書共3冊,有150個創意遊戲,52個主題的藝術課,46種親子創意畫。
  • 繪本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隊友
    ,繪本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隊友,家長要學會用繪本滋養孩子,孩子的人生才會有更多可能性。讓繪本帶給孩子真正的價值從繪本感知世界 讓閱讀提升啟蒙教育審美教育的種子打開眼界,提升審美,帶孩子一起進行審美啟蒙的教育,經典繪本就是最好的選擇。
  • 孩子審美的啟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前段時間搬家整理屋子,發現了一架塵封已久的手風琴,手風琴質量很好,外觀光潔如新,很有質感,用個小皮箱裝著好好的。這是我學的第一種樂器,看著琴,想起了父母對於我審美的培養。我自己是個八五後,同時也是個四歲多男孩的媽媽。在我的記憶中,審美啟蒙,應該是從幼兒園開始的。
  • 經典繪本解讀——《我喜歡書》
    以生動而簡介有力的形式,向我們開啟了培養孩子閱讀需求的新思路。當我們身體力行,像那頭小猩猩一樣讀書、愛書,生來就是模仿的天才的孩子們一定會給我們以欣喜的反應!這是一本童話版的「書的禮讚」, 為所有愛書的孩子度身訂做,這樣的作品無疑也是很好的現代藝術的啟蒙讀本。
  • 暢銷27年的藝術繪本,足不出戶,就能跟娃暢遊全球50個藝術博物館
    培養孩子的審美的最好方式是,和名畫做朋友我們總是會小看孩子,以為他們什麼都不懂,可其實孩子的想像力和表達手法,以及孩子的感性思維,跟藝術家靠的非常近。說起藝術啟蒙,我們也許可以跟日本的父母取取經,用在日本暢銷70多萬冊的《你好,藝術》,這套書收錄了165張世界經典名畫,是日本非常重量級的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