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鐘錶計時,但並沒有把鐘錶當成時間,因為時鐘畢竟只是計時的參考機器,不能作為時間的唯一標準。而且世界上有無數個鐘錶,每個表的誤差也不一樣,世界上的所有時鐘也不可能高度同步,所以任意拿出一個鐘錶來,也不可能作為時間的唯一標準。你的鐘快了或慢了,也不可能說時間變得快了或慢了。現在人類造出來的最精確的時鐘是光晶格鍾,160億年才產生一秒的誤差,已經足夠精確了,但仍然有誤差,是相對時間的誤差。所以任何一個具體的鐘表都是對時間的無限趨近,但就是不能劃等號。
所以時間不可能被具體化、實物化,只能存在於抽象的概念中。世界乃至宇宙中有沒有時間?有,但就是不能將其具體化,一旦具體化,就保準錯了。但通過愛因斯坦的所作所為,似乎把時間具體化了,它可以悄悄地撥動時鐘,使它變慢,是因為速度的關係。時間撥動時鐘的時候,是撥慢了世界上的所有時鐘嗎?不是,只有那些產生速度的物體。既然沒有撥動所有時鐘,你的鐘慢了,怎麼就代表時間慢了呢?為啥你的鐘就有這樣的特權?
其實能夠撥動時鐘的也不只是「時間」,當然,時鐘的本質是計時的,時間是撥動時鐘的最核心的因素。但也有很多膚淺的因素也能夠使時鐘變快或變慢,好在這時我們知道這些改變時鐘的因素的膚淺性,並不會大驚小怪的喊叫:時間變快了。或者:時間變慢了。我們只是悄悄地把時鐘撥正,與更準確的時鐘校對一下就行了。
對於擺鐘來說,影響其快慢的膚淺因素很多,原理是利用鐘擺的擺動周期相對穩定來實現計時的,因為不管鐘擺擺動的擺幅有多大,其周期總是一樣的。T=2π(l/g)^0.5。擺動周期T與擺長l和重力加速度有關,與鐘擺的擺動幅度無關。有時候擺鐘會在冬天變得快一些,夏天慢一些,因為環境溫度變了擺長的長度,使T發生變化。溫度改變了時鐘,但沒人說:是溫度改變了時間。
重力加速度也可以改變擺鐘的快慢,在失重狀態下,擺鐘或許就不走了,我們也別說時間停滯了,如果擺鐘拿到月球上呢?月球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擺鐘在月球上的擺動周期會比在地球上慢很多,是地球的2.45倍,地球上擺鐘走一小時,同樣的鐘拿到月球上只走大概24.5分鐘。
愛因斯坦說重力因素會使時間變化,重力大,時鐘會變慢。如果想用一個鐘錶去驗證,千萬不要選擺鐘,因為溫度和重力加速度這兩個膚淺的傢伙會「截和」,掩蓋了「時間」對時鐘的影響,而且重力對擺鐘的影響還和愛因斯坦的結論相反。
我們不用鐘錶了,用自然界的參照物的運動周期來計時,又會怎麼樣呢?比如,日落日出,一個日落日出作為一天,把其他的時鐘都不用,如果在地球上不動還是比較準的,但對於航海人就不同了。假設一個人沿著緯度線向東或向西運動,他的一個日出日落所用的時間就和在原地不動的人有所不同。如果太陽剛落山不久,你坐上飛機沿緯度線方向由東向西飛,飛機足夠快,你還可以看到太陽從西邊升起的奇觀,但你還是不能肯定:時間倒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