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候,當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請記得這篇文章!(有奇效)

2020-09-05 周末好書推薦

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我們細膩的呵護。很多時候,慢養,才能教出更優秀的孩子。


如果下次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先讀讀下面這首小詩吧!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

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

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

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鬆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

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

原來夜裡的微風這麼溫柔。



慢著!

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鬥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

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

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雖然,

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

然而,

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

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

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

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

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

給自己留一點時間,

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裡探出頭,

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孩子是我們在這世上看過的最可愛的人

此文送給所有正處於忙碌中的爸媽們。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很多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其實,我們忘記了: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而作為家長,只需要,陪著自己家如同蝸牛般慢行的寶寶前行即可。


孩子的成長需要過程,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在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就是他一個學習的過程,正是他採用的最為自然的、自主的學習方式。


但在現實生活中,在現實教育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原因使得父母、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給予孩子慢慢來。


很多家長和老師都跟在孩子的後面,拼命催促孩子前行,只追求速度,不看過程,讓自己和孩子都錯失了很多人生的美麗風景,讓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變成了相互折磨的時間。


你覺得孩子讓你操心,孩子覺得你們讓他煩心。



每一種生物的成長都需要遵循其自然規律,尤其面對人,這種複雜的生物。他既有成長的共性問題的存在,也有其個性問題。


無論作為父母,還是教師,所採用的教育方式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特點進行相應改變,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才易於接受,同時也會及時學到應該掌握的東西。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家長們,別讓你家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相關焦點

  • 你常常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嗎?快讀讀這篇文章吧
    你常常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嗎?快讀讀這篇文章吧!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那麼下面幾種方法可以嘗試:一、心理暗示法儘量不要去想任何事情,深呼吸一口氣,閉上眼睛,心裏面告訴自己:我要冷靜、冷靜再冷靜,一定要冷靜!只管靜靜地閉目養神。
  • 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就讀一讀這篇文章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給自己留一點時間,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裡探出頭,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而作為家長,只需要,陪著自己家如同蝸牛般慢行的寶寶前行即可。 孩子的成長需要過程,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在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就是他一個學習的過程,正是他採用的最為自然的、自主的學習方式。
  • 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不妨看看這篇文章,或許會讓你有所收穫
    可能大家都有一個感覺,自從做了父母后,不管曾經多麼溫柔可人,帶了孩子後總會變成「河東獅吼」,心中雖然明白對孩子發脾氣不好,也會對孩子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可在孩子的錯誤面前就是控制不住。那麼,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
  • 為什麼總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教你輕鬆化解(三)
    很多家長都說,不知什麼時候就想對孩子發火,當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根本控制不了它。這些難以控制的負面情緒是怎麼來的呢?有沒有辦法解決?現在,我們就來看負面情緒產生的第三種原因以及處理方法。有這種模式的人,看任何人和事都是這種眼光;遇到困難和問題,都做這樣的反應。有的家長就是這樣的模式。孩子的優點他看不到,孩子的進步看不到,關注點總在孩子的問題和毛病上,對孩子挑剔,要求苛刻。他已經形成習慣。自己意識不到這樣有什麼不對,覺得自己的做法是合理的。所以,他是被這種模式控制的。當一個人被這種模式控制的時候,就沒有好情緒,動不動就焦慮或者發火。
  • 當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別內疚了,做好這一點更重要
    假如孩子想要一件你感覺很貴的玩具的時候,父母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孩子,孩子一旦堅持,後果可能就是被嚴厲斥責,其實這就是源於父母心底的羞恥感。但是要向對的人,以適當的程度,在恰當的時間,為了正確的目的,使用有效的方法來表達憤怒,這是很不容易的。——亞里斯多德任何父母都不是聖人,就算是聖人也會犯錯,更何況普通家長們呢!雖然沒有人規定,做孩子的父母就不能發火,但為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我們依然要極力避免。
  • 為什麼總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教你輕鬆化解(一)
    我們都有個體會,當我們的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根本控制不了自己。尤其是對孩子,不知什麼時候火氣就上來了。這些難控制的負面情緒是怎麼來的呢?有沒有辦法來處理這些情緒?一個人如果不會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焦慮、煩躁、糾結、傷心、憤怒、擔憂——),負面的情緒在內心積壓,形成一個負面的能量場。這個負面的能量場在平時和你相安無事,因為它大多時間都睡著了。一旦遇到某件事,或聽到某句話,甚至心裡有了一個想法,他就會被喚醒,甚至爆發。
  • 哈佛研究發現: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其實是這三個你沒有發現的真相
    養育孩子過程中,常有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的時候:●  動不動就哭鬧;●  吃飯磨磨蹭蹭,非要看動畫才肯吃
  • 我也知道對孩子發火不好,可就是忍不住怎麼辦?
    我相信很多家長像我一樣,看過太多的方法教你如何對孩子不發火,看過太多的道理告訴你對孩子發火的危害,可惜收效甚微。雖然內心無比認同溝通比發火有用,也認真的剖析過自己發火的原因,但是,一看到孩子拖沓磨蹭,一頓飯能吃一天,看到孩子一寫作業就發呆、口渴、尿頻尿急、頭疼腦熱,還是會讓你瞬間破功,暴跳如雷。
  • 為什麼總是對孩子發火,這是真相
    養育孩子過程中,常有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的時候:◆ 動不動就哭鬧◆ 吃飯磨磨蹭蹭,非要看電視才肯吃◆ 一讓練樂器就不情不願,東張西望◆ 寫作業不專心,教了好幾遍都學不會在孩子小時候,惹家長發火通常是孩子哭鬧
  • 父母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事後又後悔,這是「情緒管理」出了問題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孩子會模仿家長在生活中出現過的言行舉止,所以父母的情緒對孩子來說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那麼,為什麼父母明明知道這樣不好,還是會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呢?一、情緒失控的原因1、原生家庭對童年的影響原生家庭帶給孩子們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因為這些孩子也會長大,也會為人父母。有些人在幸福快樂的原生家庭裡成長,那他們的情緒是不容易爆發的。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但吼完就後悔?走好這三步,情緒上來也不怕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作為媽媽是否有過這種經歷?在面對孩子犯錯誤時總是忍不住對他發火,但是每次「吼」完就後悔。每天心情就像是坐山車,一直在發火、後悔中無限循環。如果家長想要結束「發火——後悔——再次發火」這個惡性循環,光靠壓抑內心的怒火或者催眠自己「我是好媽媽,我不能發火」是不管用的,應該嘗試更加有效的方式。當家長意識到自己馬上就要情緒失控的時候,可以採取這三個步驟:第一步,誠實表達情緒。
  • 為什麼總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教你輕鬆化解(二)
    很多家長都說,不知什麼時候就想對孩子發火,當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根本控制不了它。這些難以控制的負面情緒是怎麼來的呢?有沒有辦法解決?現在,我們就來看負面情緒產生的第二種原因以及處理方法。人之所以有各種負面情緒,感到痛苦,不開心,就是因為想的太多了。而你又無法讓自己不去想。對孩子發脾氣也是這樣。比如,你對孩子大吼大叫,不是因為他放學後沒有馬上寫作業,而是你想起了上周老師在家長群點名批評了幾個上課調皮的孩子,其中就有你的孩子。又想到下周就要期中考試了,上次就沒考好,這次還不知會考成什麼樣子。
  • 易怒父母別再對孩子發火了,後果很嚴重……(真相扎心)
    ,走到樓道裡,又開始響起了「男女雙打」和「遠交近攻」的吼聲,被陪寫作業惹怒的父母,聽V媽的,一定看完今天這篇文章。早上送去上學,你急得不行,回頭一看,小祖宗不慌不忙。做作業的時候更別提,能把你氣得咬牙切齒。
  • 北歐專家告訴你,如何正確對孩子「發火」
    北歐模式曾經發文講過瑞典社工對虐待孩子的定義(北歐模式為您解讀瑞典社工的兒童保護工作),很多網友都表示看了之後都不知道怎麼該怎麼帶娃了。今天這篇文章告訴你,在北歐文化中,如何才是正確的對孩子「發火」。然後你就後悔了,但發火真的有這麼不好嗎?
  • 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這麼做,很有效
    她的怒氣瞬時湧上來,一把推開孩子手中的繪本:「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多事?就不能讓媽媽自己待會嗎?媽媽太累了,自己出去玩!」然而,女兒並沒有生氣,只是無辜的看著她,用柔軟的語調小聲說:「怎麼才能讓媽媽高興起來呢?」
  • 永遠不要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阿爾伯特」實驗,給父母敲響警鐘
    但這對部分家長來說,卻是一件十分難以完成的任務。他們在輔導孩子學習、做作業的時候,有時候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忍不住衝孩子發火。這種行為其實會對孩子的產生十分不良的影響。experiment)」心理學實驗其實在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阿爾伯特(Albert experiment)」心理學實驗。
  • 衝孩子發火,破壞孩子靈性;不發火憋得自己難受,請這樣做!
    每天都有分 享。無論生活給了你怎樣的磨礪,在孩子面前,請控制你的脾氣。你越從容,孩子越靈秀,家庭越幸福,人生才更順遂。這都是用脾氣管孩子的結果。君子反求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變孩子就變。「兒孫不用管,全憑德性感」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變我們生氣發火的脾氣秉性。對孩子要採取「率性」的教育辦法,率是統帥,把孩子的性往好的方面引導,要經常找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閃光的地方,多鼓勵孩子。
  • 不管多愛孩子,還是忍不住發火?那是因為你沒有做好這件事
    有一個媽媽在微博上感嘆:不管多愛孩子,有時還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 每次發火時都忍不住,發完火又後悔,覺得對不住娃。 有一位媽媽在反省自己對孩子發火的行為時,說:「回想起那些對孩子發火的時刻,其實大部分時候都是一些芝麻綠豆般小的事情,有時就是吃飯時飯粒掉地上這樣的小事,在那一刻,情緒突然就爆發了,按也按不住,想起來都很後悔。」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怎麼辦?
    我們常說「打是親罵是愛」,但這句話用在孩子身上,似乎成效不大。很多時候,家長會因為孩子做了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小事而大發雷霆,甚至對著孩子咆哮怒吼,並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令孩子懂事,不再犯錯。然而很多家長意識不到,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容易適得其反,孩子更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盲目打罵。
  •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時, 就蹲下來吧!再大的火也能消
    出電梯後,朋友一個勁兒地責怪我,說我寫了那麼多育兒文章,懂得那麼多育兒道理,怎麼就這麼輕易屈服孩子的無理取鬧?我告訴她,我不是屈服,孩子也不是在無理取鬧,孩子是在不安。如果你當時肯蹲下來抱他,就會發現,在孩子的視野裡,只有密密麻麻的大人的腿,沒有其他,只有腿。曾經,我也以為睿睿是在跟我無理取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