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改造導致業主摔傷,物業拒絕賠償!如何維權?

2020-09-15 上海法治報

胡先生出差回家,不知道小區內正在進行水池改造工程,當時天色已晚看不清楚路,而且改造的地方又沒有顯著醒目的標識,一不小心踏入坑內摔了一跤,導致肋骨骨折。事後,胡先生認為這是由於小區物業管理不善導致的事故,而物業卻表示已提前在小區單元出口處貼出了施工告示,事故是由於胡先生自己大意疏忽造成的,因此拒絕賠償相關的醫藥費及其他費用。對此,胡先生完全無法接受,他表示將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

律師分析認為,業主無意中進入水池維修道路導致摔傷骨折,對該小區進行水池改造的施工方應為義務主體。當晚小區未在施工區域開路燈或者其他照明工具,這對夜晚小區人員的通行帶來了更大的危險性,因此對於胡先生所遭遇的事故,第一承擔賠償責任人應為實際施工方。其次,如果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物業承擔改造工程的安全保障義務,實際履行時物業對施工方沒有設置維護欄及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的行為怠於履行職責,未及時指出及上報,則物業對該事故也具有一定的過錯,應承擔相對應的賠償責任。胡先生應及時固定報警、接受治療等材料,以證明事件的發生時間和地點以及受傷的事實,此外還可以就施工方未設置安全警示標記和採取安全措施的材料,比如小區監控、其他業主、業委會、居委會的證明等,受傷後進行治療的單據等可以證明因受傷所遭受的損失等材料予以保存。

【事由】

此前,居住在某小區的胡先生因公去外地出差。出差後第二天,小區物業在高層單元出門處貼出水池改造的告示,通知業主行走時需繞行(並未說明繞行路線)。3天後,胡先生回到小區時天色已晚,由於他並不知道小區正在進行水池改造,在經過水池維修道路口,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肋骨骨折。

據胡先生描述,事發時,進入水池的道路邊只放置了一個塑料提示桶,這種桶平時一般是作為地面防滑提示用的。在桶上面貼了一張大小約A4紙的告示,字跡較小,在晚上如果不貼近仔細看,根本看不清告示內容,而且塑料桶是放在路邊近綠化帶而不是道路正中間(道路約2米寬)。當晚,小區並未在施工區域開路燈或者其他照明工具,在沒有燈光的情況下,胡先生誤以為路面並無特殊之處,加上回家心切,一腳踏入改造的坑內導致摔傷。

事後胡先生與物業溝通,希望能對此次事故進行責任認定。但物業以在小區單元出口處已貼出告示為由不予賠償醫藥費及其他相關費用。對此,胡先生表示將固定相關證據,向小區物業索賠。

【律師說法】

上海想實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崔瑤律師分析認為,從胡先生的描述看,在維修道路口並沒有設置安全圍護設施,也未設置明顯的安全提示標記,以致其踏入坑中摔傷。這裡首先應分析設置安全維護設施的義務主體是誰?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在公共場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誌和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此,對該小區進行水池改造的施工方應為義務主體。居住小區的通行道路是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水池維修路口周邊沒有設置圍護欄及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這給該住宅小區通行人員或者他人帶來安全隱患。作為實際施工方應該知道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應該知道在其施工過程中給小區人員的出入和通行帶來的不安全、不方便。而且根據胡先生所述,當晚小區未在施工區域開路燈或者其他照明工具,這對夜晚小區人員的通行帶來了更大的危險性,在此情況下更應該做好安全防範措施,因此對於胡先生所遭遇的事故,第一承擔賠償責任人應為實際施工方。

崔瑤律師表示,對於小區物業的責任問題,根據《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據此,如果物業服務合同中約定物業承擔安全保障義務,實際履行時物業對施工方沒有設置維護欄及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的行為怠於履行職責,未及時指出及上報,則物業對此事故具有一定的過錯,也應承擔相對應的賠償責任。

崔瑤律師告訴記者,遇到胡先生這種情況,建議當時如有報警、接受治療等材料,應當予以固定,以證明事件的發生時間和地點以及受傷的事實,此外還可以就施工方未設置安全警示標記和採取安全措施的材料,比如小區監控、其他業主、業委會、居委會的證明等,受傷後進行治療的單據等可以證明因受傷所遭受的損失等材料予以保存。

記者 | 金勇

相關焦點

  • 單個或少數業主如何起訴物業公司?
    只有業主委員會,在經過業主大會的相關決議後,才有權起訴要求物業公司撤出小區。 但成立業主委員會的難度不是一般的艱難,如何在沒有業主委員會的情形下,結合現行法律規定,將物業公司起訴到法院,以維護業主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呢?
  • 小區162戶業主獲綠化賠償 維權團隊得8萬勞務費
    162戶業主獲得綠化賠償 維權團隊勞務費8萬元  業委會主任越權代理訴訟成被告  小區業主的綠化賠償款遭遇「三等分」,其中一份被當作「勞務費」,而作為維權代理人的業委會主任也從中分得一杯羹,因此在之後遭到了業主們的質疑。
  • 【普法講堂】物業管理有新規,業主維權不再難!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要實現社區的和諧穩定,就必須妥善處理好業主之間、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的關係。近年來,物業糾紛大幅度上升,主要有業主對物業服務不滿或因住房維修基金使用引起的拒繳物業費糾紛、公共區域使用不明引起的佔用糾紛等等,表現出「三難」: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成立難(表決難);公共維修資金使用難;業主維權難。
  • 自家小車停在小區內被枯枝砸壞 物業認為非停車位拒絕賠償
    均為周女士供圖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7月12日訊(記者 胡益虎 實習生 張惠)  96333來電顯示:我的小車停在小區內被枯枝砸壞尾箱,向物業公司索賠,但遭到拒絕。我告到法院,法院判定物業管理方全額賠償,物業方又進行上訴,但是還是維持原判。
  • 依法解聘後,老物業拒不交接和退場怎麼辦?|小區維權事業部
    ▌原創:黃妙靈 信榮(深圳)房地產律師團隊小區維權事業部秘書長▌主攻:小區業主維權、業委會顧問等物業管理非訴和訴訟法律事務推薦閱讀姊妹篇:《住宅小區如何依法合規解聘現有物業?》具體經過為:此前,深圳市羅湖區住建局於2020年10月20日對該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作出通報批評,並建議各小區在選聘物業服務企業時將該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列為不建議選聘單位。通報原文為:隨著深圳市社區治理水平日漸提高,通過業主大會決議依法解聘現有物業的小區越來越多。依法形成解聘現有物業的決議之後,往往還面臨執行難的問題。
  • 學好用好民法典 | 小區業主維權有啥依據?法官這樣說……
    ​小區業主維權有依據民法典為你撐腰【案例一】某小區業主認為現物業服務企業無法滿足業主需求,想設立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及解聘原物業服務企業,應該如何組織開展?   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六條規定業主依照法定程序共同決定解聘物業服務人的,可以解除物業服務合同。決定解聘的,應當提前60日書面通知物業服務人,但是合同對通知期限另有約定的除外。依據前款規定解除合同造成物業服務人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業主的事由外,業主應當賠償損失。
  • 【審判專家解讀民法典】物業管理有新規,業主維權不再難!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要實現社區的和諧穩定,就必須妥善處理好業主之間、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的關係。近年來,物業糾紛大幅度上升,主要有業主對物業服務不滿或因住房維修基金使用引起的拒繳物業費糾紛、公共區域使用不明引起的佔用糾紛等等,表現出「三難」: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成立難(表決難);公共維修資金使用難;業主維權難。
  • 3少年砸傷小區20多輛車,車主怒找物業賠償:保安晚上睡著了
    現在的小區都有專門的物業公司負管理,負責小區的安保以及環境衛生工作,而作為回報,小區業主需要向物業公司繳納物業管理費。那麼,如果業主財產受到了損失,能不能打物業公司賠償?最近,深圳一個小區的部分業主就因為這件事,與物業鬧起了矛盾。
  • 物業服務不好,業主就可以不交物業費嗎?
    如果還沒把相關法律研究明白的時候,千萬別動不動就維權。如果胡亂維權,輕則丟人現眼,重則還可能把自己扔到坑裡。有的業主,覺得物業公司的工作做的很差勁,甚至嚴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所以就拒絕繳納物業費,最後物業公司把業主告上法庭。我碰到的、看到的、聽說的類似案例,絕大部分最後都是以業主的失敗而告終的。為什麼業主明明有理,卻打不贏官司?根本原因就是學藝不精、沒有證據意識。
  • 【東關直播】物業糾紛頻發,業主如何維權?東關街派出所金牌律師直播!速圍觀
    和物業產生糾紛的時候該如何投訴維權呢?(三)業主共有權及其行使:我的地盤聽我的(四)小區車庫、車位分配:避免「漫妮」式尷尬(五)業主知情權:知悉重於一切四、維權(一)經典判例教你如何維權1、天災還是人禍?
  • 物業禁止未交停車費業主駕車進出小區構成侵權
    但民警出警後,物業仍拒絕洪先生駕車進入小區,並明確表示「要麼付錢,要麼別停車」。  此後,洪先生因無法駕車進入小區多次報警,也未交納停車費。雙方多次交涉,但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洪先生覺得出行不便,遂搬至另一套自有住房居住,並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決物業停止侵權、消除妨害,恢復兩輛車的通行自由,向其道歉並賠償其房屋空置租金損失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 事發秦皇島某小區!業主急了!物業公司回復……
    @***偉:堅決反對我們小區物業收取我們業主的車位費,我們停車的車位是綠化,物業沒有權利收費。@大*****:你好我是秦皇島市麗景華府業主,我們這的物業要在小區內收取停車費,他沒有任何批文,也沒有和任何一個業主協商這個事,直接就讓我們交費,我們不交的話有可能不讓車進小區,他這樣的做法合理合法嗎?
  • 地下車庫管道漏水致業主車輛受損 物業:找熱力公司維權
    近日,家住西安大興新區長興園湖曲的文女士向西部網民生熱線欄目反映稱,自己將車停在車位上長時間未使用,近日去小區車庫取車時,才發現車輛受損嚴重。文女士認為,小區物業對此事難辭其咎,「我購買了車位,因車庫漏水造成的車輛損失,物業應當承擔責任。」
  • 福州一小區物業和業主正面「剛」,到底為何?
    近期矛盾的集中點,出現在今年7月份,業主大會投票通過解聘舊物業長城物業,聘請新物業的決議。但物業公司認為業委會選聘新物業的流程不符相關規定,懷疑投票的真實性,因此拒絕退出小區。>02業主「斷臂求生」,掰斷自家小區道杆驅趕物業在多次溝通無果、多次努力無效的情況下,業主開始「斷臂求生」維權——
  • 物業惹怒業主!南京這個小區正在維權……
    業主們懷疑嘉成物業涉嫌套用公共維修基金,紛紛表示抗議。現在維修款已撥出去58萬,物業不見人影,全體業主正在全力維權中...... 業主告知我,當時是業委會同意選擇嘉成物業入駐小區的,並沒有經過業主選票,嘉成物業來了不久之後業委會成員便紛紛辭職,之後小區就再沒有業委會了。
  • 【審判專家解讀民法典】張東波:物業管理有新規,業主維權不再難!
    近年來,物業糾紛大幅度上升,主要有業主對物業服務不滿或因住房維修基金使用引起的拒繳物業費糾紛、公共區域使用不明引起的佔用糾紛等等,表現出「三難」: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成立難(表決難);公共維修資金使用難;業主維權難。
  • 小區公眾責任險保為何業主繳
    住建部門:物業費中不含此項保險費,投保需分攤保險公司:業主遇意外傷害和財產損失可獲賠償燕趙都市網滄州電(記者韓澤祥)最近,家住河北省滄州市天成郡府小區的幾名業主向燕趙都市報反映,小區物業公司收取2015年度的物業費時增收了一項「公眾責任險費」。
  • 【審判專家解讀民法典⑦】張東波:物業管理有新規,業主維權不再難!
    長期以來,物業公司與業主籤訂的物業服務合同條款約定不明,未詳細列載相關服務內容、收費項目、收費標準、質量標準等,是導致物業服務糾紛的原因之一。第281條第2款規定,「緊急情況下需要維修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可以依法申請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舉個案例,某業主因外牆漏水,要求物業維修,物業申請啟動維修基金,但表決比例要求過高,未能啟動,該業主因此拒絕繳納物業費。
  • 上海多個小區會所「不見了」 業主維權卻四處碰壁
    上海青年業委會委員聯誼會秘書長韓冰告訴記者,目前上海市面上大多數在會所問題上「維權」的業委會、小區業主都遇到了幾乎一樣的情況——誰也沒有會所的產權證,產權證在開發商手裡,他想賣給誰、幹什麼用,都與業主、業委會、物業無幹。
  • 法官說法:物業禁止未交停車費業主駕車進出小區構成侵權
    但民警出警後,物業仍拒絕洪先生駕車進入小區,並明確表示「要麼付錢,要麼別停車」。  此後,洪先生因無法駕車進入小區多次報警,也未交納停車費。雙方多次交涉,但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洪先生覺得出行不便,遂搬至另一套自有住房居住,並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決物業停止侵權、消除妨害,恢復兩輛車的通行自由,向其道歉並賠償其房屋空置租金損失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