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千葉蓮碗為何珍貴,碗上蓮花不僅有故事,而且因一件事絕跡了

2020-12-11 歷史店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佳士得專門為「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碗」舉行了一場極其隆重的拍賣會,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而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碗最終的成交價格竟是8720萬港幣,著實引人注目。眾人把目光放在這場名為「圓夢」的隆重拍賣會上的同時,也被如此高昂的價格震驚到了。你可知道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碗為什麼能夠賣到這麼貴的價格?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琺瑯。「琺瑯」又稱為稱「佛郎」、「法藍」。依據其加工工藝的不同,又可分為掐絲琺瑯器、鏨胎琺瑯器、畫琺瑯器和透明琺瑯器等幾個品種。其中掐絲琺瑯器就是俗稱的「景泰藍」,「景泰藍」在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心目中都是異常珍貴的藝術品。這是因為在15世紀中期,明代景泰年間的製品非常出名,而且製作精美,其美名傳播到世界各地,故此,景泰藍的名聲大盛。在清代時,西洋琺瑯從廣州傳入中國,廣州生產的琺瑯俗稱「廣琺瑯」,這種琺瑯質地的瓷器直接被壟斷,成為了朝廷的貢品,所以說琺瑯彩是瓷器的王者。

琺瑯彩既然珍貴,必然也會吸引大量的收藏愛好者對其進行收藏。而琺瑯彩當中收藏對象,是以景泰藍居多。因其工藝都是在晚清或晚清以前,用手工製作的,工藝非常複雜,每一道工序要求都很高,所以製作精良,可惜經過了漫長的時間洗禮後,國內遺存的景泰藍幾乎消失殆盡了。現如今,收藏家們手中收藏到的景泰藍數量著實稀少,這種稀少的數量也大大地提高了琺瑯彩的價值。

「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碗」上面所繪畫的荷花,還頗有一番故事。根據資料記載,1708年承德避暑山莊建成後,敖漢旗王府扎薩克羅郡王垂木丕勒為祝賀山莊建成,特意命令民工挖出蓮藕,將其連泥帶水的放入水缸中,再費盡心思地運送回府中池水內,悉心栽培,這荷花才在避暑山莊存活。而且,這荷花不是一般的荷花,而是最為珍貴、最稀奇的敖漢荷花。康熙皇帝也非常喜歡荷花,史書上曾經記載過一段,弘曆在觀蓮所前給爺爺康熙皇帝背誦周敦頤的《愛蓮說》的故事,就是為了討康熙歡心。康熙皇帝最喜歡的還是敖漢荷花,他命畫家蔣廷錫畫了《敖漢蓮》圖,並為此賦詩一首,足以見得這避暑山莊內敖漢荷花的稀奇之處了,「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碗」上面所繪的荷花圖,正是來源於此。

若是這等佳話流傳至今,必會賦予「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碗」的傳奇價值,也會賦予承德山莊內敖漢荷花的價值。可惜,這敖漢荷花早已滅絕,故此,「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碗」上面的荷花圖才會更加珍貴,早已成了絕版。

這種蓮花為何絕跡?據《清宮熱河檔案》記載,道光二十年,熱河檔案房副千總永茂上奏摺告發熱河苑丞黃鑑:「進水閘之設原為引大河之水入園,由出水閘而流行俾園內河水活波,蓮花茂盛,借河水以成盛景。近年以來荷花斷種,藕苗全無者何也?向例每年開銷此項銀兩,緣引水以大河擋壩及閘底挖淤用銀180兩。園內挖淤共用銀437兩5錢。三、四年來園外並未動工,其大河擋壩閘底挖淤盡成虛話,現今進水閘盡被淤泥壅塞又不擋壩引水,其外河之水無由得進,自然園內河淺,至有旱乾之處。因而河蓮盡枯,根株無存」。這個奏摺其實也側面解釋了,為何避暑山莊內的敖漢荷花會滅絕,因為管理避暑山莊的官員貪墨了清理水渠的工程款,致使河道堵塞,湖泊乾涸,湖裡的荷花死亡。本來敖漢荷花就稀少,不能用蓮子繁育,需要靠蓮藕生長,承德避暑山莊裡敖漢荷花種藕已經滅絕,現如今在這個世界上,哪兒都沒有了敖漢荷花。

「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碗」上面所繪的「千葉蓮」花瓣重重,緊密又貌美,正是康熙最愛的敖漢荷花。如此有故事的千葉蓮,被記錄在碗上,正因為如此,這才是這種器物,越發顯得貴重的原因之一。不過,隨著如今的考古技術不斷地發展,相信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敖漢蓮還會被復活和發現的一天吧。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相關焦點

  • 佳士得香港康熙御製琺瑯彩千葉蓮碗成交
    2019年11月27日,佳士得香港2019年秋拍特別為「清康熙御製胭脂紅地琺瑯彩千葉蓮紋盌」設置一專場,此盌便呈現了絕種千葉蓮花之綽約風姿,這隻琺瑯彩碗是康熙執政最後一年燒造的圓夢之作。拍品以諮詢價形式上拍,以5500萬港幣起拍,很快加價至7500萬港幣落槌,加佣金最終以8720萬港幣成交,超過2013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的成績,位居琺瑯彩瓷器拍賣榜第五名。
  • 琺瑯彩千葉蓮盌,估價1億港元 它是康熙執政最後一年的圓夢之作
    2019年11月27日,佳士得香港將單獨為一件拍品——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盌——呈現拍賣專場,專場名字就叫「圓夢」。這個盌,將以諮詢價(估價1億港元)上拍。和歐洲版本相比,它的含金量更少,成本更低,而且琺瑯彩的呈色更均勻,畫師下筆更能靈動揮灑」。除此之外,這個盌還帶有一抹幽藍,極為罕見。「對比試驗初期的那些琺瑯彩例子,它們或者是釉彩融熔不完全而造成顏色不勻及表面粗糙,又或者在不同釉層因釉面流淌有交迭的部分。但這個康熙琺瑯彩千葉蓮盌,從顏色到細節都優美異常。」
  • 精品推薦—松石綠釉刻花碗,鬥笠碗,五彩盤
    規格:一件品相:美品瓷器上刻劃花裝飾是指在已幹或半乾的瓷坯體表面上,用竹製或鐵製工具來刻劃出各種深淺、面積不同的紋飾。底部圈足較小,有元代鬥笠碗的風格,釉面光澤為漫反射光澤,十分溫潤,有如美玉,就好像是一件頂級綠松石所做,口緣有露胎的現象,而底足為滿釉,且無任何支撐痕跡,表面這件瓷器是倒著燒的,碗口朝下來燒制,這在瓷器中極為罕見,是一件十分珍貴的館藏級瓷器,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 古代溫酒器《汝窯蓮花碗》
    ,似宋代常見的注碗形制,宋代南北方瓷窯均有燒造,為宋代常見器型,此蓮花碗造型比例適度,器身隨花口亦呈十瓣,形似一朵盛開的花朵,凸凹與蓮口相銜接,顯得格外協調自然,美觀大方。Shape structure蓮花碗呈十瓣蓮花形,似宋代常見的注碗形制,宋代南北方瓷窯均有燒造,為宋代常見器型,此蓮花碗造型比例適度,器身隨花口亦呈十瓣,形似一朵盛開的花朵,凸凹與蓮口相銜接,顯得格外協調自然,美觀大方。充分表現出蓮花開放之勢,青釉勻淨之溫潤,頗具藝術風韻,集觀賞與實用為一體。現真品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所珍藏。
  • 鴛鴦蓮瓣紋金碗:唐金銀器中最華美的國寶
    鎮館之寶陝西歷史博物館珍藏有一件唐代鴛鴦蓮瓣紋刻花金碗,1970年陝西西安何家村窖藏內出土,共出兩件,代表了盛唐時期我國北方金銀器製作的高度成就。從現在掌握的資料看,這是唐代金銀器中僅見的最堂皇的金碗。
  • 唐代的一隻金碗,專家推測是用來盛酒的,不知何人有這等口福!
    人們對於金器的關注,就像黃金古往今來的身價一樣,從未改變(一直珍貴)。金器在各地博物館中都不少見,各色造型、各種深厚的寓意都有。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中,有這樣的一隻金碗,它的精美程度堪稱全國第一。這隻金碗名叫鴛鴦蓮瓣紋金碗,它比我們日常吃飯的碗稍小,又比一般喝茶的茶盞稍大。用純金打造,總重量達392克。
  • 千葉蓮花的家常做法,簡單易做而且營養豐富!
    千葉蓮花原料:草莓、黃瓜、千葉、糖、澇汁、鹽、味精。做法步驟:第1步、準備原材料千葉和黃瓜備用第2步、千葉切成長條狀對摺在對摺位置切成細絲但不要切到底(不要切段)切好後從一側捲起切成細絲的部位朝上擺成花朵形狀第3步、千葉切成6-7釐米的長條折成三角形切去多餘部分
  • 這隻瓷碗憑什麼稱霸宣德年間的所有碗
    此碗直徑約23釐米,為十稜菱口碗,燒制難度極大,故而又有被業內稱為「宣德碗之王」之名。 外壁繪蓮花塘水藻,遊魚四尾,碗心青花雙圈內繪蓮花、水藻及遊魚二尾,口沿內外各飾青線一道,圈足三道,底部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柔光溫藹,潤肌浹髓,讓人不禁傾心。
  • 蓮花有何魅力?為何如來和觀音菩薩都坐在蓮花臺上?有啥講究嗎
    許多人印象裡應該都會記得如來佛祖與觀音菩薩扥觀眾多神仙都喜歡坐在蓮花臺上修行打坐,而觀音菩薩有時出行都是站在蓮花臺上飛起來,那麼這個蓮花臺究竟有何好處能讓這麼多神仙們寸步不離呢?當我們走進佛教寺廟時,便可到處看到蓮花的形象。
  • 俗話說「捧著金飯碗要飯」,可這件金碗被發現後,誰捨得用它要飯
    何家村窖藏文物極為豐富和珍貴,1000多件文物之中,大部分是金銀器、玉器等,有一件被列為海內孤品,定為國寶級文物的就有三件(套),其中包括這對叫做「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剛剛被發現的時候,它們就金光閃閃,紋飾精美,充分顯示了尊貴的地位。不用多說什麼,大家都會很清楚它的價值。
  • 一件晚清民窯青花碗現已過百萬,你家有嗎?
    在明代,有幾個時期的瓷器製作是高峰。明早期的永樂以及宣德,這就是市場上常稱為「永宣」,這兩個時期的瓷器特別受市場的追捧,永宣的瓷器大氣,胎和瓷都特別的漂亮。尤其是成化的瓷器,非常的細膩及精美,而且當時對胎土的要求也非常精細,胎薄,紋飾講究,胎釉在燈光下看還會有點泛紅的色彩。
  • 蓮花水景、盆栽、藝術創作,古代「中國蓮」有著怎樣的精神含義?
    蓮花作為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它不僅具有極強的實用性,而且也因為它獨特的觀賞價值,而得到文人騷客們的大為讚賞。那麼你知道中國蓮在觀賞的過程當中到底有哪些形式或者說觀賞到的蓮,是有怎樣的獨特風味呢?像在宋朝時期的都城東京,有一條街稱之為天街,這條街在兩旁都有修築,以磚石砌成的河溝,在裡面種植了大量的蓮花,讓人們在春夏之際欣賞到如畫的美景。就連王羲之他在創作《蘭亭集序》的地方,也是江南地區一個著名的園林,而且園林當中也是種植了滿園的蓮花。
  • 八一八玉雕紋飾(二):蓮花的前世今生(上)
    把它養在水池中,畫在書卷裡,刻在青銅上,燒進瓷器中,雕在美玉上,時時攜帶在身側,仿佛自己佩戴的不是一個物件,而是一處花枝搖曳、清風徐來的景致,烘託的不僅是衣著上優雅的品味,更兼顧一份君子如玉的品行形象。
  • 北洋時代的「蓮花」,被成功復活,它和現代的蓮花有何不同
    眾所周知,七月到八月中旬是荷花開得最美的時候,每到這個時候,人們就會去河邊賞荷消暑,但各位讀者,你們是否知道,北洋時代的蓮花已被成功復活,它究竟和現代的蓮花有何不同呢?為何專家會說:100年的時間都哪去了。(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一件潘趣酒碗上繪有206個人物 「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將開幕
    圖說: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將啟幕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一件碩大的潘趣碗器內竟繪製了206個人物。有曾經登上《國家寶藏》的國寶級文物——「南海I號」宋代沉船出水的金項飾。據悉,「南海I號」是迄今發現的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出水文物數量最多的遠洋貿易商船。這件金項飾隨「南海I號」沉睡海底八百年,在考古發掘時第一個被打撈出水。此類物品在國內未曾出土過,可能是船上外國商人之物。此外,中國航海博物館新近徵集的「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也會在本次展覽中與廣大觀眾首次見面。
  • 佛與蓮花的有趣的事
    「堪稱詠荷的絕唱題中的「淨慈寺」指西湖邊的一座佛寺,詩中寫的是紅蓮,紅蓮也稱佛座蓮,與佛教有著淵源蓮與佛有特殊關係,進名剎古寺總是看到,凡大佛都坐在一朵碩大的蓮花上,稱蓮臺或蓮座。有的則立在一朵蓮花上,寺廟的建築、雕飾、壁畫蓮花那是最基本的圖形,傳統的說法把佛國稱蓮界,把佛寺稱蓮宇,把佛龕稱蓮龕,等等,佛教經典有一部很重要的著作就叫《妙法蓮華經》。
  • 驚豔全球的大唐第一金碗
    >郭沫若在《出土文物二三事》中考證這批文物「為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6月因安祿山之亂逃奔四川時邠王李守禮後人所窖藏」鴛鴦蓮瓣紋金碗兩碗內壁分別墨書「九兩半」>唐代金銀器掌管者為防止以輕換重每件器物上往往都以墨書標重有的直接鏨刻出重量雖然有著碗的外形但專家推測
  • 老人要價200萬賣一個玉碗,專家看到碗底的4個字,要少了!
    而河北曾經有一位大爺,他手中就有這樣一件自稱是溥儀用過珍貴的文物,而且還想將其以高價賣掉,專家最初不信,但是看到碗底上印的四個字卻不得不愣住了。這位來自河北的大爺是一位貧苦的農民,但是其家中卻不知為何珍藏著一件珍貴的玉碗,而且他一直對外宣稱這件玉碗是其家傳的寶貝,而且是末代皇帝溥儀用過的。
  • 盛唐作品——花口金碗一對
    金銀是貴重金屬,硬度適中,具有延展性,易錘打成形,又有亮麗的天然色澤,且不易氧化變色,是製作工藝品的良好材料。唐代是中國金銀器發展的繁榮鼎盛階段,這個時期,不僅金銀器數量劇增,而且品種豐富多彩,其器型與紋飾的風格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唐代金銀器的工藝技術也極其複雜、精細,當時已廣泛使用了錘擊、澆鑄、焊接、切削、拋光、鉚、鍍、鏨刻、鏤空等工藝。
  • 酸奶碗上的5個甜旋,不僅秀色可餐,而且名字也很好聽!
    酸奶碗上的5個甜旋,不僅秀色可餐,而且名字也很好聽! 五彩繽紛的創作,靈感來自這些美麗的配料為你的酸奶碗。1、Berry Crush:碎藍莓、覆盆子和黑莓、蜂蜜、姜和堅果。 在這裡(新鮮或冷凍)漿果被壓碎並加熱,以釋放他們的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