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的負面情緒是否影響到了你家人?
焦慮和恐慌情緒很容易傳染,特別是小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情緒的暗示。如果在居家隔離期間,父母每天焦慮不安、憂心忡忡,孩子就會產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緒。
那麼在居家學習的過程當中,家長和孩子相處時間長了,孩子有了焦慮情緒該怎麼辦呢?
急頭白臉一頓罵?No no no!
大嘴巴子連連看?No no no!
劈頭蓋臉一頓揍?No no no!
男女混合皮帶面?更是錯上加錯!
02
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
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情緒效應又稱情感效應,所謂情緒效應是指一個人的情緒狀態可以影響到對某一個人今後的評價。心理學上把生氣、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偏執、痛苦、恐懼等情緒統稱為負面情緒。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居家安全衛生防護的同時,樹立孩子的健康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同時,也應幫助孩子每日居家鍛鍊身體半小時至1小時,以此增強免疫力。特別是對於年紀很小的孩子來說,他們如果好奇,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告訴他們簡單明確的必要的可靠的信息,以免孩子趁您不備過分的去追尋、搜索所有關於疫情的報導。
對學齡前的孩子,家長的陪伴很重要。可以跟孩子一起設計一些互動的小遊戲。不要害怕孩子對疫情的好奇和提問,家長也更應該認真對待孩子的提問,借這個機會教孩子學習健康知識、讓孩子有安全感,安撫好孩子的情緒。
對上學的孩子和家長,有幾點具體建議:
1、家長和孩子在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礎上,一起討論制定這段時間的生活和學習計劃。
2、生活計劃中要包括娛樂和做家務的內容,最好是能夠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特別是家長延期上班,或者在家時間比較長,有時間陪孩子,這是難得的增進親子之間相互了解的機會。
3、學習計劃要按照學校的要求,通過空中課堂等在線教育進行學習。要像平時上學一樣,認真聽課和做作業。
4、家長的情緒很重要,儘量不要太焦慮,不要太著急,保持情緒穩定。對於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孩子來說,父母情緒的穩定性非常重要,對孩子的心理狀態影響很大。
5、對青春期以及剛成年的孩子,應當尊重他們對獨立和獨處的需求,多商量,少管制。成年人如果壓力很大或情緒狀態比較差,可以採用一些合理宣洩的方法,比如室內運動、唱歌、給朋友打電話等。但是,最好的應對方式還是把自己的生活內容安排得充實一些,讓自己動起來、忙起來,能夠感受到存在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
03
泰戈爾說,不是錘的打擊
而是水的載歌載舞讓鵝卵石臻於完美
為大家附上世衛組織的建議:
最後希望每一位孩子和父母都能身體健康,幸福平安!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合理飲食起居,作息規律;安全防護,保持身心健康愉悅,是抵擋一切病菌入侵的關鍵。
(來源: 古城喀什 策劃:杜彥志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