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大南山》山脈為線,串起疊翠人文

2021-01-14 浙江在線

2021-01-06 08:51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林蓓蕾 莊向娟 謝心一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讀到東晉田園隱逸派詩人陶淵明的這句詩時,一份閒適自然的心緒自心底「汩汩」流出。路橋的大南山不是陶淵明詩裡的南山,但其憑藉溫潤秀麗、古蹟羅布、人文疊翠,成為路橋人的「後花園」。

殊不知,陶淵明這首詩的開頭兩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把筆觸從離我們最近的地方開始落下:台州市總規提出「以山海為屏,將水脈相連,構建『一心六脈、三級公園、綠網相通』的綠地系統」,其中六脈中有一脈即為中央山生態綠脈,而涉及路橋、路南、螺洋、峰江四個街道的大南山區塊,則是中央山綠脈的延伸部分,路橋已經將該區塊列入規劃體系,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兩山一湖」戰略的具體落實。閒暇之餘,路橋人已然習慣深入大南山的佛寺、祠堂、禮堂、故居等,享受「而無車馬喧」的愜意,這是深刻在我們遙遠追憶裡的溫暖情愫。

陶淵明的這首詩落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最後一句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翻開這本《詩畫·大南山》,人峰山上,西周徐偃王小人尖祭天,播灑了中原文明之火;禪林寺中,唐代鑑真大師東渡,注釋講經教化世人,佛音繞耳;不論是螺洋街上葉適講學,還是峰江陶宗儀積葉成書,又或者是方國珍首義樹旗洋嶼山、御史楊晨放舟鑑洋湖……一幕幕徐徐展現在眼前,在畫與詩的交融中,清晰無比。閱畢,合上書,「此中有真意,欲辨不如再翻一遍」。

十二幅國畫,十二首詩作,由台州市路橋區政協策劃的《詩畫·大南山》紀念珍藏畫冊首發,向讀者緩緩呈現出大南山區塊豐富的人文資源、山水風貌和歷史名人,創造性地再現了發生在大南山區塊及周邊的歷史事件。這是路橋區政協繼《詩畫·十裡長街》《詩畫·飛龍湖》後,第三年推出的第三本紀念珍藏畫冊,第四本也即將啟動。文化從來都是在星火相傳中,徐徐溫熱著文明的傳承。

原創,是這本畫冊的底色

「這艘小船能不能把讀者引入大南山的幽深處?這個佛塔是路橋人一看就仿佛耳畔響起陣陣佛音的那個塔嗎?」《詩畫·大南山》初稿已經在路橋區政協副主席應再泉的案頭擺了好久,但他還是在和自己「糾結」,而「矛盾和糾結」幾乎是這本畫冊誕生的母體。

站在窗邊,放眼望去,在這個光線有些朦朧的初冬,大南山的線條並沒有那麼清晰,似乎又賦予了它一抹寫意。把淹沒在歷史塵埃裡的文化挖掘出來,成為所有參與人的共識。

2018年,路橋區政協推出了《詩畫·十裡長街》紀念珍藏畫冊。十二幅油畫,再配以十二首詩作,生動展現了路橋十裡長街的古韻。這種新穎的表達方式,讓熟悉路橋十裡長街的人回到過去,觸摸到厚重的歷史和溫潤的記憶,大受好評。

2019年,《詩畫·飛龍湖》又把距離十裡長街不遠的飛龍湖推到了世人眼前。這裡名雖不及老街,美卻不輸幾分,該區塊儼然是對城市文脈的繼承和延續。飛龍湖作為柵嶺汪排澇調蓄工程的主體工程,又地處台州市(區)幾何中心,其面向未來的高起調,讓畫家和詩人足以更清晰地勾勒她的樣貌。

對於創作團隊來說,怎樣推翻自己過去的成績,又能夠延續大家對這件事的期待,成為必然要面對的問題。一種更深刻的思考,進入了眾人的腦海。「最終我們決定把表現的重心放在歷史人文上,以人帶山,以史託地,讓大南山區塊在既有的優美自然山水外,增添一份濃濃的人文氣息。」一次又一次的座談碰撞,一趟又一趟的實地調研,大家逐漸擺脫了「矛盾和糾結」這個母體,孕育出了明晰的答案。

而這件事落到台州職業技術學院美術副教授張瑜生這裡,就只剩下兩個字了:原創。徐偃王祭天是怎麼祭的,到底是捧一杯酒還是雙手舉起伸向天空?鑑真弘法的時候,佛門弟子圍繞著他,那麼有沒有凡夫俗子在一旁傾聽?紅色星火在這裡誕生,但手頭只有標準像,怎麼能夠通過畫面就將故事感傳遞到讀者眼睛裡,同時讓他們深深震撼於瀟瀟風雨裡,那股熊熊燃起的革命火焰?首先在張瑜生腦海裡存在的,就是這一個又一個的「為什麼」。

「時間確實是最緊的一次,要不我們降低創作難度,畫得小幅些,能夠滿足設計、印刷就好?」路橋區政協專職常委王林堅專門對接張瑜生,面對83歲高齡的張瑜生,他有太多的於心不忍:「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也影響到我們這件事的進展,我們一開始沒法開展實地調研,也組織不了座談會,沒有這些,根本無法開展創作。」張瑜生真正著手創作,已經是5月份了。

「能夠參與這樣一次創作,對我來說,只有全力以赴,不打折扣。」83歲的張瑜生一生跌宕,曾有17年遠離家鄉,但他的生命坐標從來都以路橋為原點:「徐偃王祭天、鑑真弘法、葉適講學這些事我都是打小知道的,我要的是和專家、學者一起琢磨推敲,把每一個細節敲定下來,路橋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發生在我們路橋的事。我畫下去了,可能就會影響到一代又一代路橋人對這些事的理解。」不管改稿幾次,張瑜生堅持每一幅都是大製作,用盡心血一筆一畫去繪就。

扎紮實實的速寫功力,60多年的繪畫功底,多次在重要媒體上刊發作品的自信,這些都鑄就了張瑜生在短短幾個月裡,繪就10幅作品的信心。「從傳說故事到近現代人物,人最難畫,但他們的風骨和精神,都融在我的筆墨裡。」張瑜生說,這次創作激起了他更多的激情,但眼下最想的,是把一幅畫了三四千人的十裡長街草稿長卷變成力作。

精神,鑄就畫與詩的動人

大南山的美景何以描摹?在當代詩人澀水的詩裡,它是「人峰勢拔眾岡崖,下攬路城十萬家。登上浮圖觀曉日,茫茫東海出朝霞」。而台州市文化館書畫輔導老師徐世傑則提筆畫了這幅長卷,這也是串起這本畫冊的軸線。

大南山的美景之所以叫人魂牽夢繞,只因為有動人的故事為它點綴。即便是地道的路橋人,或許依稀聽聞徐偃王的傳聞,卻也存下一個疑問:都說他在小人尖祭天,播灑了中原文明之火,有何憑證?殊不知,在路橋區石浜山的小人尖遺址,於上世紀90年代就出土了各類文物78件,且這裡出土的青銅禮器及原始瓷豆在浙江地區古遺址中都較為罕見。由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學會主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當代文化專家志》裡,就寫下了「據地方文獻及周邊陸續出土文物引證,其地應為祭壇遺址」。而這些均成為《偃王祭天》詩與畫的有力註腳。在對畫冊進行設計時,這些出土文物乾脆成為「頁碼」,不失為一次極好且水到渠成的知識普及。

王伯敏是中國美術史泰鬥,他一生撰寫了7部美術專史,代表了我國美術史研究的學術高峰,填補了我國以至東方美術史研究的空白,堪稱「畫史通儒」「七史罕人」,他是20世紀下半葉中國美術史研究領域的奠基人和傑出帶頭人。路橋圖書館落成時,當地領導請他為之題字,儘管當時他身體抱恙,身臥病榻,依然一口允諾。一個多月出院後,即提筆寫下「路橋圖書館」五個大字,成為圖書館的精神燈塔。但民間卻有人問:王伯敏到底親路橋還是親溫嶺?而這也成為此次創作的一大「矛點」。但叫我們欣慰的是,這本畫冊裡有《伯敏望鄉》叫我們瞻仰先生的風採。更感動的是,這幅作品所配的詩句,正是王伯敏創作的《長浦吟·舞獅》:長浦千竿綠欲濃,堂前日麗臨春風。一村喜我團圓日,舞起雙獅又滾龍。先生生於長浦茅林,後因家裡窮,又養於溫嶺縣城王姓家,但此時此刻,他的精神築於我們內心深處。

畫冊裡,還有毛澤東為其賦詩的陳叔亮,創作團隊輾轉多人多時,從臺北故宮博物館目睹這首詩的真容。更有從山西博物館裡得來的柯璜草書《正氣歌》拓片,將我們帶回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之時的戰火紛飛,柯璜以筆為槍,寫下文天祥《正氣歌》四條屏,自費刻石碑贈全國師廳以上文武官員,鼓舞全軍抗日戰士鬥志。當我們看到楊晨泛舟於南官河上,我們便知道,這裡密布的水系,將這位先輩的精神,經由老街滌蕩到大南山的每個角落。

若說為何這些畫與詩如此動人?無非是自有精神滌蕩在其中。吾輩且閱且思,自擔吾輩今日之道義與責任。

(大南山·徐世傑)

人峰勢拔眾岡崖,下攬路城十萬家。

登上浮圖觀曉日,茫茫東海出朝霞。

——當代·澀水《人峰曉日》

(偃王祭天·張瑜生)

偃王逃戰為仁名,何必當初西發兵。

泗水河邊辭祖廟,大塘岙裡建新城。

人尖曉日祈天佑,濱野黃牛教畜耕。

石室龜蛇今走失,徐山不見舊王陵。

——當代·澀水《偃王祭天》

(鑑真弘法·張瑜生)

日本遣唐學問僧,揚州禮請大師燈。

許他東渡三番挫,隨我南來四度徵。

春到禪林弘戒律,浪傾大海望東瀛。

歷時十二年之後,六渡終傳佛法經。

——當代·澀水《鑑真弘法》

(國珍首義·張瑜生)

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

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元·方國珍《臺溫處樹旗謠》

(宗儀積葉·張瑜生)

移家正在小斜川,新買黃牛學種田。 

奏賦不騎沙苑馬,懷歸長夢浙江船。 

窗浮爽氣青山近,書染涼陰綠樹圓。 

樂歲未教瓶有粟,全資芋慄應賓筵。

——元·陶宗儀《次韻答楊廉夫先生》

(葉適講學·張瑜生)

禪房裡花窠,靜與水石會。

春禽更語默,夏日遞明晦。

紛然眾竅殊,趺坐凜無對。

——宋·葉適《幽賞》

(聖水雅集·張瑜生)

五載禪林結淨緣,又飛一錫過甘泉。 

曉池洗缽雲常潤,夜閣翻經月自圓。

碧眼誰參庭畔柏,赤身難伴社中蓮。

飽看勝景多佳句,好為閒人寄一編。

——南宋·林表明《寄聖水老法照》

(叔亮採風·張瑜生)

雨裡孤村雪裡山,看時容易畫時難。

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硃砂畫牡丹。

——毛主席《書贈陳叔亮同志錄古人作》

(楊晨泛舟·張瑜生)

扁舟散發欲何之,

早向煙波理釣絲。

一曲鑑湖雙槳臥,

四明狂客幾人知。

桃花浪暖魚初上,

蘆葦霜清蟹共持。

擬傍水仙祠結屋,

棹歌歸趁夕陽時。

——清·楊晨《湖墅》

(紅色星火·張瑜生)

瀟瀟風雨裡,長夜覓真言。

誓教星星火,燃紅萬裡原。

——當代·應允盛《紅色星火》

(伯敏望鄉·張瑜生)

長浦千竿綠欲濃,堂前日麗臨春風。

一村喜我團圓日,舞起雙獅又滾龍。

——現代·王伯敏《長浦吟·舞獅》

(南山寺·徐世傑)

南山桂子著新裝,十裡螺洋一片香。

月殿嫦娥閒不管,蜂飛蝶舞自匆忙。

——當代·澀水《南山秋魄》


(轉載請註明出處)


1609894299000

相關焦點

  • 江夏詩畫裡,「地鐵+」串起山水人文
    推薦線路:湯遜湖/大花嶺大學城—江夏中央大公園—譚鑫培公園/揚子江非遺文化館/蜜蜂探索館—八分山/白雲洞—熊廷弼公園/中山艦博物館—青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恆大科技旅遊城—山水田園景群武漢地鐵7號線一路向南直通江夏,伴隨這條加速奔跑的城市動脈,江夏山水人文相伴入畫,沿線景觀串珠成鏈,成就最美「地鐵+」
  • 2019深圳南山區有什麼好玩的 南山新八景公布
    大南山大南山佇立在深圳南頭半島,為南山一帶山脈的主峰,上有古廟和清代的烽火臺遺址,文化底蘊深厚。登山遠眺,青松翠柏,海天無垠,遠可眺望羅湖—福田中心區樓群、香港浮流山脈、元朗景色,近可俯視南山半島、建設中的前海蛇口自貿區,以及赤灣左炮臺、天后古廟、宋少帝陵等文物古蹟。
  • 「詩畫浙江」告訴你!
    詩畫浙江,風韻悠悠。一年四季,從頭美到尾。無論是山川還是大海,古鎮還是鄉間,都能讓人真切地感受到「詩畫浙江」的魅力所在。   日前,在杭州、寧波、台州等地的社區活動中心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各類戲曲的視頻、畫冊資料讓居民們看得津津樂道,詩畫浙江的美景、美食、美購、美宿讓現場觀眾流連忘返,人氣爆棚。
  • 詩畫中國行——「馬良書」詩的田園畫,畫的田園詩
    連綿的山脈、蔥蘢的竹林,抬眼望去,一片層巒疊翠。山頂上,是縹緲的雲霧;山腳下,白牆黑瓦的屋舍點綴其中。邁入山嶼海生態農莊的大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馬良書便不自覺地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一陣陣熟悉感湧上心頭。「實在是太親切,這裡的感覺跟我的畫一模一樣!」馬良書駐足良久,激動地說。
  • 詩中有景,景中有詩,四條詩路串起詩畫浙江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魯佳浙江的「四條詩路」貫穿浙東、浙西、浙南、浙北、浙中,串起多個地區的人文自然景觀,為浙江增添了別樣的山水人文韻味。8月25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浙報集團旅遊全媒體中心承辦的「詩心自在」2019「詩畫浙江」全國詩人作家重走唐詩之路暨百度詩路導航地圖上線儀式將在塘栖開啟,陳丹燕、那多、祁媛等作家詩人將沿著古人的足跡,看山看水,且歌且行。那麼,到底浙江「大花園」裡的「四條詩路」長啥樣,沿途都經過哪些地市呢?不如我們先來看一看。
  • 「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款款走來!
    「一江兩港三溪」串起總長約280公裡的詩畫風光帶,聚焦農村高質量發展,聚力鄉村大花園建設,將書寫衢州鄉村振興新篇章。」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和世界一流生態旅遊目的地讓衢州為「詩畫浙江」增色,重構鄉村振興大花園建設體系,成了這個時代風口上衢州的新命題。
  • 相約南山 傅天琳與重慶少年讀詩、品字、賞畫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當代著名女詩人傅天琳,與30名第六屆「紫荊杯」重慶賽區參賽選手、25名南山植物園小小講解員一起讀詩、品字、賞畫,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那個時候,傅天琳就感覺檸檬就像她一樣,所以她為檸檬葉子寫了很多詩。「奶奶雖然從農場出來了很多年,但是奶奶的心始終在那一片果園。這棵檸檬伴隨了我一輩子,我也希望同學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朵花、一棵草,從小和大自然親近,希望你們也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知細節。」
  • ​浙江「金海螺講解員「出爐 妙語連珠串起一路風景
    ​浙江「金海螺講解員「出爐 妙語連珠串起一路風景發布時間:2020-12-11 21:41:01 Fri  來源:杭州網12月11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全省首屆詩路文化帶景區講解員大賽決賽在浙江省旅遊職業學院舉行,經過市級選拔、初賽、複賽,35位選手在報名的500多位全省各地詩路景區講解員中脫穎而出
  • 素描|零基礎臨摹的圖文教程,畫出心中的「山脈一屋」,簡單易學
    冰山腳下,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風景怡人,是大家十分嚮往生活的地方,如果能在山脈有自己的一屋,那該多麼美好,今天我們就現象著畫出自己心中的美景,那麼讓我們一起學習欣賞「山脈一屋」吧。下面我們分步驟進行;構圖起形:(HB 2B 4B)1.上下左右比例關係確定,先用2B鉛筆進行畫面比例設計,在素描紙上畫出所要構圖的矩形框,矩形的長寬比例大概是4:3,數重用短直線勾畫出多邊形,同時找到地平線;2.沿著山脈輔助線畫出山坡的斜度,注意要用短直線畫出
  •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你知道南山奶粉的牧場在哪嗎?
    在湖南確實有這麼一片茂盛的綠油油的草原,她就是,南山牧場。在國內,有兩處南方牧場,一處是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一處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烏魯木齊縣。在此就來聊一聊,湖南的南方大牧場。湖南邵陽市城步縣南山牧場位於城步縣城西南80千米處,從縣城乘車可直達山頂。南山牧場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 山海經考:從崑崙山到崑崙山脈
    不過,地理學有一招比移山大法還管用,那就是「山脈」的概念。「山」只是一個孤零零的「點」,而「山脈」則可以是綿延數千裡的「線」或者「面」,所以,如果不是把古書中的崑崙理解為一座山,而是理解為一道山脈甚至是一片山系,東西兩座崑崙之間這場打了千百年的官司,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嗎?
  • 《詩詞詠越300首》旅遊讀本首發 用詩詞串起30多個景點
    會稽山大禹陵日前,由越城區文廣旅遊局編撰的《詩詞詠越300首》旅遊讀本首發,這也是紹興市首本以詩詞為主要內容的旅遊讀本。《詩詞詠越300首》旅遊讀本以浙東唐詩之路中的越城為中心,收錄了從南北朝至民國近300首詩詞。這些詩詞串起了30多個景點。今年以來,我省文化旅遊系統穩步推進浙東唐詩之路、錢塘江詩路、甌江山水詩路和大運河詩路「四條詩路」建設。
  •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南山在哪兒?
    有個謎語就是關於這個俗語的,是打一地名或者人名,謎底放文章最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馬放南山」的南山到底是哪座山?華山具有悠久的人文歷史,古代華夏文明主要聚集在華山為中心方圓500公裡範圍,軒轅黃帝在華山和各部落首領會盟,唐堯、虞舜多次巡狩西嶽,秦始皇始祭華山,漢武帝修集靈宮(西嶽廟前身)……趙匡胤、朱元璋等等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或多或少的和華山有些交集。無數的文人墨客、遷客騷人都曾為華山留下壯麗的詩篇,如李白的「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
  •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南山在哪裡?
    人們經常會參加朋友的生日宴會,如果朋友是年輕人,一般宴會上的最常見的祝福語就是「生日快樂」,若是給年紀大點的老人祝壽,最常用的祝福語莫過於「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了。小時候看到家裡牆上貼的畫,畫中是那個大額頭,渾身冒著仙氣的老壽星,兩邊對聯寫著:「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當時就在想,這個南山是不是我家村子南邊的那座山呢?
  • 「壽比南山」的南山在哪兒?很可能是這坐名山
    「壽比南山」的南山究竟在哪兒呢?帶著這個疑問,我查了下資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有這麼多南山啊。南山,顧名思義是泛指南面的山,像陶淵明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賀詩「鱸魚千頭酒百斛,酒中倒臥南山綠」中的南山都是這種用法。在我國廣袤的國土上有許多座南山,它們中有的本就叫南山,有的則是簡稱或別名。
  • 兩山一古寨 爍古又耀今-潮安打造三大人文景觀帶
    潮州市潮安區以鳳凰山、龍湖古寨、桑浦山為重要節點,著力塑造三大人文景觀帶,深入挖掘優質潛力,激發發展內生動力,把自然、生態、人文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優勢,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以鳳凰山區為核心,涵蓋文祠、歸湖、赤鳳、萬峰林場等片區,潮安北部形成了大鳳凰山生態文化旅遊區。 這片山脈間,不僅擁有中國烏龍茶之鄉、中國畲族發祥地、全國十大魅力茶鄉等美譽,還形成單叢茶製作技藝和以「習尚風雅,舉措高超」著稱的潮州工夫茶文化,以及畲族祖圖、畲歌、畲族招兵節等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更是革命戰爭時期「兩縱」的根據地,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
  • 常山的親 衢州6縣的美麗沿江公路來了,一路風景一路詩
    4月28日,衢州市美麗沿江公路全線貫通暨「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產業項目籤約儀式在衢江區沿江大草坪舉行。 」的思路,以「山、水、田、林、灘」為自然特色,以「文、史、民、宗、藝」為傳統底蘊,以「衢江十景」、「江山港十景」、「常山港十景」串聯全景,串起了沿線20多個3A級以上景區、60多個歷史文化村落,重構衢州空間「全市域景區化」。
  • 「詩畫中國行」大型採風活動走進「花滿婺城」
    11月23日上午,由《美術報》社和金華市婺城區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詩畫中國行」大型主題採風活動走進「花滿婺城」,國內眾多知名詩人、畫家、書法家和新聞工作者相聚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聚焦「花滿婺城」的建設成果,以詩書畫為媒,為幸福婺城畫像。
  • 武漢地鐵4號線實現全線動工 串起三大火車站
    當大家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2號線的時候,不知不覺間,地鐵4號線的建設已經全面鋪開。昨日,記者沿著漢陽大道探訪發現,地鐵4號線二期已動工。加上前期已動工的一期,4號線至此已實現全線動工。一期計劃明年底建成通車,二期計劃後年底建成通車。這是武漢第二條穿越長江的地鐵,屆時,武昌和漢陽兩鎮將被地鐵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