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撲克牌,搞定孩子從1歲到7歲的數學家庭教育

2020-12-15 寶寶知道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也是燕燕啟蒙孩子數學教育的親身實踐。

事實證明:效果非常好,一是孩子學習興趣高;二是學到了創新精神;三是學習成績好。

(PS:這是孩子這兩天的考試成績)

下面就把這個數學家庭遊戲的「秘笈」分析給大家:一不用擔心孩子不愛學;二不用花大價錢買各種學習工具,只需要一副普通的「撲克牌」(只要數字牌)就可以啦!

第一:6-10個月,用撲克牌跟孩子玩「躲貓貓」。

拿一張牌擋住眼睛,又拿開,嘴上說出這張牌的數字;然後換一張牌,以此類推。就是這樣特別簡單的遊戲,就能讓孩子「咯咯咯」笑個不停,伸出小手來抓你的牌,你就順便告訴他,這是「2」、「3」、「4」等。

第二:1歲-1歲半,互相指認撲克牌上的數字。

大家指一張寶寶認數字,寶寶指一張大人認數字,寶寶認不出來時,大人可以告訴他,這是數字幾。互相指認的目的,一是互動好玩,二就是大人示範。

第三:2歲以上,搶答撲克牌上的數字。

2歲以後,孩子已經會認識數字了,而且說話也清晰了,開始玩下一個遊戲「搶答」:大人從一堆撲克牌中隨機抽出一張,口中問:「幾?」孩子要在3秒鐘說出數字,或者大人問:「花色?」孩子要說出方塊、紅桃等。花色是開始教給孩子認識形狀、分類等知識了。

這個階段,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小貓釣魚」的遊戲,效果也是同樣的。

第四:3-5歲左右,快速比大小。

如果堅持玩上面的遊戲,到了3歲,就可以跟他玩「比大小」的遊戲了。

規則是:大人從一堆撲克牌中,兩隻手同時抽出兩張,面向孩子,孩子快速說出「左手大」或者「右手大」,或者「相等」。如果孩子答不上來,大人可以讓孩子數牌面上的點數,然後讓他自己明白「6比5大」這樣的道理,這個遊戲是教給孩子分清數字的大小。

第五:6歲左右,訓練加減法。

對以上4步遊戲玩熟練之後,就可以帶孩子玩加減法的遊戲了,規則是:大人面對孩子而坐,隨機抽兩張牌,說「加法」,孩子就給出兩數的和;說「減法」,孩子就給出兩數的差。

一開始,孩子可能會比較慢,需要掰手指頭,或者數牌面上的點數,大人要有耐心,給孩子充足的時間,不要指責,不要批評,相反,如果他通過這些方法給出了正確答案,就要給他肯定和獎勵,比如親一口。

慢慢地,當孩子逐步熟練以後,大人可以限制時間,比如3秒鐘或者5秒鐘給出答案等增加難度。這個遊戲一方面強化加減法,另一方面鍛鍊大腦計算速度。

第六:7歲左右,訓練乘法。

跟加減法同樣的道理,大人抽出兩張牌,孩子說出「兩數的積」,這個遊戲能強化孩子背誦乘法口訣的熟悉程度,到了後面,增加難度,就是限制時間,3秒內給出答案。

以上就是我對孩子進行數學教育的親子遊戲,簡單易行,孩子興致高,而且還能大大增強親子關係,這種學習方式是不是比死記硬背書本,或者強求孩子寫大量作業效果更好呢?!

【後記】我覺得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只要家庭教育引導得當,在再加學校老師的講解,孩子們都能學的很好。低年級學生成績的差異,我個人認為在家長身上。你覺得呢?歡迎給我留言討論。

另外,以後還會逐步整理出我在家中對孩子進行語文、英語、地理、歷史等科目的親子遊戲式學習方法。如果有興趣了解,記得點擊關注我哦!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兩位媽媽)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一副撲克牌,搞定一周親子遊戲,順便學了數學練了腦
    玩法多到玩一星期也不重複!而且,玩著玩著就學會了最難的數學!它就是↓↓↓你知道撲克牌裡的小秘密嗎1去掉大小王,請孩子數一數一套撲克牌有多少張?1將牌發完後,以「紅桃7」為中心牌,持此牌者先將此牌打出。,首先是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然後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
  • 怎麼教娃學數學?一副撲克牌、幾張A4紙就可以,超多玩法一文搞定
    跟大家分享一個八卦,我家倆孩子迷上撲克牌好多年了,現在在家裡,有空就一起組隊玩撲克,別看兩個孩子年紀小,玩起來可非常認真。其實還有很多好玩的玩法可以開拓,我今天繼續跟@餅乾一起,給大家分享在家玩數學的小妙招,一副撲克牌,幾張A4紙,就可以完成沉浸式數學啟蒙,一起來看看吧!
  • 撲克牌與數學啟蒙
    而對於孩子而言,撲克牌的顏色、圖案、數字都具有幫助孩子培養數學思維的作用。1 數數我們在第一篇中介紹了數數,數數不只是會從1念到10,念到100就夠了。這個問題撲克牌剛好可以解決。媽媽可以先找出同一個花色的1-10的牌,和孩子一起數數看每一張牌上面的圖案有幾個,對應的數是幾,這樣孩子就能慢慢理解抽象的數與具體實物的一一對應關係。
  • 隨手可玩的啟蒙遊戲,玩轉孩子數學啟蒙,撲克牌和A4紙就搞定
    ,一副撲克牌,幾張A4紙,就可以完成沉浸式數學啟蒙,一起來看看在家玩數學,要啟蒙什麼?那我們的撲克牌和A4紙遊戲,就圍繞著數和形來對這些能力做展開,從2歲寶寶的啟蒙到學齡娃的進階都有,準備好道具,一起玩起來~玩轉數學--撲克牌篇撲克絕對是數學啟蒙的「王牌教具」,
  • 15歲少女成世界記憶大師 2分鐘一副亂序撲克牌倒背如流
    今天快到北山中學了,一摸,果然還是忘了。這記性,和兩分鐘內就能記下一副撲克牌順序的世界記憶大師相比,不知要被甩幾條街……鍾群舉例,四大標準:1小時準確記憶1000個數字;1小時準確記憶10副撲克牌;兩分鐘內準確記憶一副撲克牌;比賽總分3000分及以上。此次全球賽,曾靖雅以總分3200分的成績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稱號。據了解,從首屆世界腦力錦標賽舉辦至今,全球共誕生世界記憶大師384名。
  • 數學遊戲:撲克牌比大小(適合多個年級)
    數學教育的重要原則就是「再創造」,個人的自己的再創造。老師要做的,就是引導每個孩子獲得相對他自己是「創造成果」的學習經歷和學習經驗。數學遊戲中,用撲克牌來玩的方式很多。特別是在家庭裡,找副撲克牌,跟孩子們一起來玩,既能鞏固所學的數學計算與數學知識技能,又能在親子互動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培養其樂融融的家庭學習氛圍。這裡就來介紹有關撲克牌的一般玩法和它的變式玩法。當然,聰明的孩子和家長也可從中得到啟發,發明自己的撲克牌玩法,不斷豐富地玩,不斷創造地玩!
  • 厲害的爸媽用一副撲克牌,玩出10種變聰明遊戲
    看看這位爸爸的心聲——其實,麻將解決不了的事情,一副撲克牌就能搞定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動靜結合、老少皆宜的撲克牌親子遊戲,包治各種陪玩沒招症。一副撲克牌可以玩出很多幼兒園數學領域要掌握的內容,比如分類、運算、比較、排序等。幼兒園去不了,但能在家學的就千萬別落下了。1.
  • 「辣爸」育兒:女兒四歲每天晨跑4公裡,五歲3分鐘內記一副撲克牌
    原來,讓家長們羨慕的,不僅是「別人家的孩子」,還有「別人家的父母」。38歲的任廣明一家就是這樣的存在。任廣明一家現在住在哈爾濱市松北區。之前他和妻子在北京工作,在北京人民銀行工作期間,因為表現傑出,他獲得了為期兩年半的清華大學在職碩士研究生學習的機會。學習期間,他接觸到國內外多元化的早教理念。
  • 0-6歲數學怎麼教?看這篇就夠了!
    快2歲時,會開始學數數,可以從1數到10,甚至更多,但通常只是單純的數字背誦,並不了解數字的意義。有些2歲的孩子會開始聽得懂「拿1個」或「選2個」這種簡單的指令。1歲半的孩子會開始尋找事物的規律和邏輯順序,例如:白天和黑夜會輪流交替。2-4歲1、數:掌握數字和實物的關聯2歲半到3歲的孩子,開始會數物品的個數。
  • 1分鐘內記住一副打亂的撲克牌?60歲的人也可學會
    「廣州是中國腦力運動的大本營」,時隔五年,第27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中國總決賽又將落戶廣州   文/圖 羊城派記者 宋昀瀟  實習生 陳荔雅  1分鐘內準確記憶一副打亂的撲克牌,1個小時內記憶1000多個毫無規律的阿拉伯數字,看似天方夜譚
  • 35歲男人賣燒烤,用「一副撲克牌」,搶走競爭對手顧客,實現致富
    現在的年輕人每天的工作壓力都很大,就像網上許多人說的那樣,上班就像是一個被霜打焉的茄子,無精打採,而一到下班的時間就活蹦亂跳,約著朋友出去吃個大排檔,吃個燒烤,喝點小酒,甚至還去蹦個迪,泡個吧,這就是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這也是為什麼說當下年輕人也是熬夜的一代。
  • 巧用數學撲克牌玩起桌遊課
    1、分家家目的:練習分類玩法:每人一副牌,教師用語言提供分類依據:1、按顏色給撲克牌分家(紅色牌、黑色牌等);2、按圖形給撲克牌分家(紅桃、草花、方塊等);3、按數字給撲克牌分家)3、按數字排序(1-2-3-4-5-6-7-8-9-10-1-2-……等)
  • 玩轉數學啟蒙,你只需要撲克牌和A4紙!
    ▼ 其實還有很多好玩的玩法可以開拓,我今天繼續跟@餅乾一起,給大家分享在家玩數學的小妙招,一副撲克牌,幾張A4紙,就可以完成沉浸式數學啟蒙,一起來看看吧! 我查閱了國家教育部的權威資料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年版),其中對數學認知的給出了3個學習目標: 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 感知和理解數、量和數量關係 3.
  • 玩轉數學啟蒙,你只需要撲克牌和A4紙
    ,一副撲克牌,幾張A4紙,就可以完成沉浸式數學啟蒙,一起來看看吧。學習規則、數感和數學運算、邏輯推理、問題解決策略 準備:根據孩子數學水平保留的撲克牌。撲克牌挑出從A到10共40張數字牌,色子2個。撲克牌遊戲小貼士1. 玩遊戲時,可以根據孩子能力調整難度,比如一開始是玩1-5(A充當1使用),再加入6-10,然後可以把J、Q、K也加入。
  • 小學生課堂上玩撲克牌學數學
    小學生在課堂上玩撲克牌?其實,他們是在用撲克牌玩24點算術遊戲,這也是數學老師張先彬教學方法裡重要的一部分。「比練習綜合算術好玩多了」上課前,張先彬先把3副撲克牌分發到了班上的12位同學手中,然後問了一個與課堂似乎不太相干的問題:「撲克牌,大家都聽說過哪些玩法?」問題一出,課堂上突然活躍了起來,「我知道乾瞪眼!」「我知道鬥地主!」
  • 想讓孩子數學變好,撲克牌這個小遊戲不可少
    當娃3歲左右,玩得多是啟蒙類的遊戲,現在大了,遊戲也進階了,更多側重點在培養數學思維和興趣上面。 今天選了5款比較有意思的撲克牌遊戲,大家可以發散思維,想到更多的idea要過來分享哦!
  • 巧用撲克牌玩數學遊戲—24個有趣的撲克牌遊戲分享
    老師和家長可根據需要,引導幼兒操作撲克,來玩數學遊戲,不僅能讓幼兒在玩中認數、數數、辨色、比大小、識圖、認相鄰數、加減運算等,還可以按某種特徵分類和有規律的排序,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遊戲化,讓幼兒玩得輕鬆,學得愉快。下面,介紹24種適合幼兒玩的撲克遊戲。
  • 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會數123,而是掌握撲克牌的正確玩法
    面談從自從介紹,到英語口語,再到邏輯思維等方面進行考察,其中的三個問題真是驚豔了小康君! 甜度問題: 而3~6歲就是寶寶的數學敏感期,如何告別填鴨式123數學,開始真正的思維訓練呢? 這不,小葉子媽媽在家和寶寶一起玩撲克牌就玩出了思維訓練的新高度,這是怎麼做到的呢?下面小康君就請小葉子媽媽給我們講講,如何利用撲克牌為寶寶進行思維訓練!
  • 8歲男孩迷戀畫畫 媽媽把他畫的54張怪獸製成撲克牌
    原來,陳女士在朋友圈曬出的是一副撲克牌,撲克牌上的54幅畫是她8歲兒子的作品。吳予辰的「怪獸畫」被媽媽陳女士製作成了撲克牌54幅「怪獸」畫製成「撲克」1月31日晚,記者在楊家坪西城天街見到了陳女士和她8歲的兒子吳予辰,同時他們還帶來了曬在朋友圈的
  • 8歲男孩迷戀畫畫 媽媽把他畫的54張怪獸製成撲克牌
    很多孩子都喜歡畫畫,孩子的作品家長是如何處理和展示的,是裱裝成畫框掛在家裡?還是直接壓箱底了?家住九龍坡區直港大道的陳女士喜歡在朋友圈「曬」生活,但最近,她曬出的一條消息在朋友圈引起了轟動,朋友們大讚「太有才,太有創意」。原來,陳女士在朋友圈曬出的是一副撲克牌,撲克牌上的54幅畫是她8歲兒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