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事第一
艾森豪法則,又稱四象限法則,是指處理事情應分清主次,確定優先級別,以此來決定事務處理的先後順序,這一法則是由傳奇將領、美國第34任總統(1953—1961年在任)艾森豪將軍提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艾森豪一人身兼數職。為了應付繁雜的事務,並且可以將這些事務迅速處理,不貽誤時機,他發明了著名的四象限法則——後來也被稱為「十」字時間計劃。
即將自己要處理的事務分成四個象限:重要緊急的、重要不緊急的、不重要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的。然後,根據「要事第一」的原則,將所有的事務分成四類:重要緊急的,最優先處理;重要不緊急的,可以暫緩完成,但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不重要緊急的,要儘快處理,可以安排他人來做;不重要不緊急的,可以推遲做,委派他人來做,甚至不做。通過這種高效的事務處理方式,他得以科學地處理、安排手邊的事務,大幅度提高了自身工作效率。
艾森豪法則提醒我們,只有將事情分出主次輕重,才能合理地處理事情,才能從紛繁複雜的頭緒中理出線索、分清重點、洞察先機。
裝水的罐子,然後又從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從罐口放進罐子裡的鵝卵石。當蘇格拉底把石塊放完後,他問自己的學生:「你們說這罐子是不是滿的?」「是!」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
「好極了!」蘇格拉底再一次稱讚這些「乖乖聽話」的學生們。稱讚完後,他從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來已經被鵝卵石、碎石子、沙子填滿了的罐子中。當這些事都做完之後,蘇格拉底正色問學生:「我們從上面這些事情中得到了哪些重要的啟示?」
聰明的學生回答說:「無論我們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滿,把時間擠一下,還是可以多做些事的。」蘇格拉底聽到回答後,微笑著說:「答得不錯,但並不是我要告訴你們的重要信息。」說到這裡,他故意停住話頭,用眼睛掃了一遍學生們後說:「我想說的重要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裡去,也許你以後永遠都沒有機會再把它們放進去了。」
古人云:「事有先後,用有緩急。」秉承「要事第一」的原則,先抓住關鍵之處,然後合理安排,按事情的要緊程度一步步執行。這樣做不但能夠節約時間、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能給自己減少許多麻煩——所有的事情就這樣一串串、一層層地排列開來,條理清晰,輕重緩急一目了然,完成後的效果自然不同凡響。
艾威豪威爾法則提醒我們,如果你把為自己節約更多的時間視為第一需要,而你計劃優先去做最緊要的事,那麼,你總能想出辦法,擠出更多的時間——也就大大增加了你做事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