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教授李淼教授到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演講。現場的女學生認為他演講中的段子對女性有所冒犯,遂現場質問李淼教授。
兩天後的11月26日,李淼教授微博回應稱,這個段子來源於霍金。隨後又展示了自己與港中深工作人員的聊天記錄,指責對方為「廢青」,並稱要與其「法庭見」。
李淼教授是誰?11月24日當天究竟發生了什麼?他講了一個什麼笑話,引發現場女生的不適?事後的回應又能看出什麼呢?聽繆老師來聊幾句。
一、李淼教授其人
李淼教授出生於1962年,今已經58歲了。他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天體物理學專業,碩士和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他曾於1989年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玻爾研究所學習,並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布朗大學任研究助理、研究助理教授,1996年在芝加哥大學費米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助理。1999年回國,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此後,於2019年11月加盟南方科技大學物理系。
曾經給馬雲、徐小平和羅振宇上過物理學課的他,在理論物理學界頗有威名,同時還是一名暢銷書作家。作品包括給《孩子講量子物理學》、《〈三體〉中的物理學》和《果殼裡的159個宇宙》等等,身上同時背負著科學家、作家、詩人、健身達人的標籤。
二、事發經過
事發當天,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演講中,李淼教授講了一個自認為很幽默的,關於黑洞(black hole)的笑話,引起了在場女生的不適。於是這位女生當場發起了質問,希望他能做出解釋。李淼教授在現場對該女生道歉,但兩天之後卻又發微博聲討「廢青」。
從事情發生到微博發生,兩天時間之內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很難知道真相,但依然可以就整件事情,做一個事後分析。
三、事後分析
李淼教授在科學研究領域和科學普及領域的貢獻的確很大。在學術領域,他曾經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過一百多篇論文,2012年他參與利用觀測宇宙觀測數據指出我們的宇宙很可能終結於一場大撕裂,也就是宇宙大撕裂理論。
在科普領域,他出版過很多部書籍,他參加《朗讀者》節目,朗讀1978年發表在《人民文學》第一期的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他還在知乎領讀《時間簡史》,引發追捧。
但是,但作為公眾人物,李淼教授在大庭廣眾之下打擦邊球、講葷段子,顯然既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也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在我看來,李淼教授事後表態「這個段子源自霍金」多少有些訴諸權威的意思。不討論這個玩笑是否合適和正確,卻試圖借用物理大神霍金的身份,來論證笑話的合理性。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常見現象,看看周圍,是不是經常有人引經據典,來論證自己行為的合理性,但卻很難建立起嚴謹的邏輯?
學生的質疑與「廢青」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在事後雙方的交流中,有什麼讓李淼教授聯想到了「廢青」這兩個字呢?我們期待李淼教授拿出實錘。
我認為,女生在現場提出質疑值得點讚。不是什麼人都敢於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引起自己不適的話題提出反對意見;也不是什麼人都敢於當著一眾同學的面,向學界權威提出質疑。
女生所述的事情經過和李淼教授事後的表態,都在文章開頭展現了,你認為李淼教授的言論出格嗎?你認為女學生的質疑過分嗎?來評論區聊聊吧。
為你帶來教育觀點,幫你規劃升學路徑。點擊頭像關注我,精彩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