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當教授引熱議 評:質疑是公民的權利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這一陣子,關於明星當教授的話題,人們爭論得很厲害,起因是2006年「超女」譚維維和2007年「快男」王錚亮日前一同被他們的母校四川音樂學院聘為了副教授。於是質疑聲四起。有人說這是「高校傍明星」,是在降低門檻兒藉機炒作;也有人稱這是「文化腐敗」,是「各取所需」的一個變種;另有人則擔憂,如若這種事情形成風潮,教授頭銜泛濫,像以前某些段子中所講的,樓上掉下一磚頭,砸了一堆「總經理」之類,勢必會嚴重損害教授的職業聲望。

    種種的質疑和憂慮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由近及遠,這兩年,明星當教授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近期的孫海英、畢福劍,遠一些的還有成龍、周星馳、趙本山、曾志偉、李湘、範冰冰等等,均掛著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的名頭。在這一點上,我一向不怎麼感冒。我以為,某些示範性和實踐性比較強的領域,比如傳媒、表演等專業,聘請一些成功人士到高校搞點兒講座,現身說法,互通信息,交流體會,碰撞思想,對學生創造力和發散思維的培養肯定會大有益處,但也不一定非得給受邀人弄個什麼桂冠或榮譽頭銜,才算正式,才算師出有名。因為一般來看,既然是成功人士,他們肯定在自己的專業內有較深的造詣,或擁有高級專業職稱,或有社會影響力,這就足夠了。我記得自己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念大學時,系裡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請上個把名人與學生們互動一番,那時還沒有「客座教授」這一說兒,但每個主講人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有些人甚至對我的工作選擇和人生之路產生了重大影響,因而我說,思想、學問、專業知識和負責的態度,才是第一位的,至於他是不是教授,並不重要。現今許多人之所以對明星當教授表示擔心,一方面是對某些人的綜合素質和人格有疑慮,為人師表當然很關鍵,不是有人在課堂上大講「潛規則」和圈內黑幕,並已在學生中造成了不良後果。另一方面,明星們多為大忙人,就算給他們的名頭為「客座」或「兼職」,但總要有些課時要求的,能否保證這些課時,還真不好說。不是有報導講,說有個學校,給聘為教授的某明星一年安排了七次講座,學生們開始還挺高興,但明星只東拉西扯地「演講」了一次,便黃鶴一去不復返,剩下的六次,學生只好躺在宿舍裡睡大覺,只能在夢中見他們的偶像了。這種有名無實的「空頭教授」,不得不令人懷疑他們是在聯手搞一場所謂「互利雙贏」的炒作。     

    當然,有的學校已站出來,對公眾的質疑表示質疑,甚至於憤怒,稱大家不了解情況跟著瞎起鬨。關於這一點,我前幾年曾寫過一篇小文,叫《質疑是一種進步》,我在文中說,那年的周正龍「華南虎造假案」,就是在公眾的質疑聲中被一點點揭穿的。質疑是公民的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社會進步。我並沒有將「周正龍事件」與「明星當教授」相併列的意思,只是想說明,公眾的質疑,並非都是瞎起鬨,他們能夠這樣做,只能說明大家更加成熟,也更加趨於理性。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杜平)

相關焦點

  • 明星朋友圈內容被賣引熱議,照片買賣成產業,普通人照片也可能被...
    虞書欣朋友圈被賣引網友關注「我太生氣了,居然有人在向我的粉絲賣朋友圈內容。」6月30日凌晨,女團THE9成員虞書欣在微博發文稱,其從出道開始發的朋友圈,每一次都有人洩露,現在竟然被公然售賣。事件迅速引發熱議,有網友不解:「買賣朋友圈的都是什麼心理?」去年10月,因登機受阻導致航班延誤,演員肖戰工作室致歉,並呼籲不提倡任何形式的接送機行為。隨後,肖戰後援會發布聲明,抵制機場代拍。事件引發熱議後,替粉絲拍攝明星照片及視頻的「代拍」群體走入公眾視野。
  • 德雲社南京商演一票難求,售票方式引熱議,有人贊成也有質疑?
    德雲社南京商演一票難求,售票方式引熱議,有人贊成也有質疑?日前,距離德雲社4月9日商演還有不到2天,德雲社突然宣布:2019年4月9日到2019年4月14日的演出門票,將不在網絡票務平臺上進行銷售。如果購票,請前往南京德雲社劇場。
  • 湖北民院邀美國教授全英文講座引師生熱議
    原標題:湖北民院邀美國教授全英文講座引師生熱議   人民網恩施11月1日電 (劉斐) 舉辦講座在大學裡通常是件司空見慣的事,然而,30日晚,湖北民族學院邀請一個黃皮膚中國人用全英文版PPT講課這 一方式,引起了師生們的興趣。
  • 「失足」公民也有監督權利 「中國法治評論」第86期
    繼而詳細分析了嫖娼與他的監督公車私用之間有什麼關係、他是否享有監督權利及其依據、如何看待他因此不享有監督權利的看法等問題,認為「失足」公民也有監督權利。這也是對輿論界的不同聲音的一種回應與解讀。內容概覽:問題在於,即便廣州區伯嫖娼了、違法了、墮落了、失德了,與他的監督公車私用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 武漢籍明星捐款,朱一龍100萬,劉亦菲20萬,王凱趙薇老公引熱議
    同時,娛樂圈中的明星們也發揮出力量,群星紛紛捐款支援武漢,如趙本山捐1000萬、趙麗穎馮紹峰捐100萬、汪峰章子怡捐100萬等,令人稱讚。朱一龍近照 隨著越來越多的娛樂圈明星為武漢捐資捐物,有網友注意到武漢籍明星捐款的狀況,有人受到稱讚也有人受到質疑,如近兩年來人氣大火的朱一龍便受到眾多網友的稱讚。
  • 美國公民的個人自由和權利正逐步縮小
    美國公民的個人自由和權利正逐步縮小 2008年03月13日 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三日電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十三日發表的《二00七年美國的人權紀錄》指出,美國公民享有的個人自由和權利正在逐步縮小
  • 李健結婚多年堅持不要孩子,丁克原因被扒引熱議,沒必要延續基因
    11月24日,李健的一段採訪突然引發網友熱議,採訪的內容主要是他對自己結婚多年沒有生孩子的回應。李健在採訪中透露,自己之所以選擇丁克,是覺得「沒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沒什麼了不起的,也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沒必要延續自己。
  • 「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是公民有的權利
    這就難怪該市一名政府幹部會說,蔣石林的做法純屬「多管閒事」,這位幹部說,因為這些事情有人大監督,有黨委、政府部門管理,有紀檢、司法部門查處,還需要一個普通公民來直接「叫板」嗎?問題是這些部門管了嗎?監督查處了嗎?如果監督查處了,還用得農民蔣石林「叫板」?  蔣石林起訴的理由是:他認為市財政局在2005年度違反常寧市的財政預算,違規購買了兩臺小車。
  • 南郵教授平均四天發一篇論文,三年灌水300篇
    最近,這所老牌的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桂冠被推上風口浪尖,這位發文章上「大神」級別的教授在網上被起底,僅3年半就發表了300多篇國際期刊論文,平均每4天就要「灌水」一篇文章,這般發文速度和數量讓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望塵莫及。
  • 泉州現閩南語「神翻譯」廣告牌 引網友學者質疑
    泉州現閩南語「神翻譯」廣告牌 引網友學者質疑 qz.fjsen.com 2013-07-30 08:10  陳瑩鈺 尤燕姿 謝明飛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從權利到知識:公民參與研究的視角轉換
    持積極觀點的研究認為,通過公民參與,能夠防止公共權力的濫用,促進公民利益的表達,改善地方治理績效,保障公民權利實現;而公民通過正面接觸政策制定者,「能夠減少猜忌和誤解」。持消極觀點的研究則認為,正是通過公民參與讓公民發現政府的目標與自身的利益有時是相衝突的,也讓公民看到了行政系統的「無能」或「不忠」,從而削弱或者瓦解了公民對政府的信任;抑或是政府為了調和多元主體的利益,在面對對政策議題持兩級甚至多級化觀點的公眾時,「左右為難」的政策制定者只好選擇中間化的方案,結果「得罪」多數公民,從而喪失了信任。除了對政府表現出不信任以外,公眾還對政策制定中的專家表示了質疑。
  • 「明星兼職教授」不能兼而無授
    如果明星在高校發揮自身專長,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傳道授業解惑,當然沒有問題。但近年來,「明星」兼職教授現象頻遭吐槽,其「槽點」在於,有些「明星教授」只管兼職、不管教授,實質上是無學術成果、無教學時間、無教師責任的「三無教授」。有的「明星教授」甚至坦言,「三年多來,只有受聘時去過一次學校」。
  • 李小璐曬最新動態,離婚仍戴情侶手鍊,用韓語說的一段話引熱議
    令觀眾和網友意外的是李小璐說的一段臺詞引起了觀眾和粉絲的熱議,這段臺詞也不知道用意何在,也不知道是向誰說的,也許是一個搞笑的段子,也許是碰巧而已,結果是引起了觀眾和粉絲的猜測。李小璐在視頻不是用漢語說的,而是用韓語說得,她說:你說你不喜歡我?提前警告你一下,錯過了這個村,我會在下個村等著你。
  • 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評卷作文組長被調查
    近日,網上流傳今年浙江省高考評卷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引發網民熱議。浙江省教育考試院8月13日發布通報:為做好每年的高考評卷工作,我省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製定了《評卷工作細則》與《評卷教師工作規則》。經調查,今年語文評卷組高考作文的成績評定過程符合評卷工作規範。
  • 八下3.1《公民基本權利》
    (1)政治權利和自由     (2)人身自由     (3)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①含義: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 重大疫情期間公民權利保障的立法完善
    本文將從立法層面對重大疫情期間的定位、可能侵犯的公民權利、公民權利保障現狀等方面進行分析,並在分析的基礎上就重大疫情期間從立法層面完善公民權利保障問題提出思考意見。  (二)限制健康公民「人身自由」疫情防控管控措施法律依據薄弱,容易受到「非法性」質疑  重大疫情期間採取的封鎖小區、要求未患病人員的居家隔離或指定場所隔離、對正常出行人員的交通管制等限制人身自由的疫情防控措施具有「超憲性」,對人身自由的限制屬於《立法法》規定的法律保留內容,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四章規定,相關機關在疫情防控期間可以採取的涉及人身自由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針對傳染病患者
  • 重大疫情期間公民權利保障
    公民行使權利可能發生利益衝突,其表現形式多樣,其本質是利益的衝突和價值的衝突,其原因是權利之間存在天然衝突、權利之間界限不清、權利順位不夠明確。保護公民權利須正確掌握利益衝突的協調原則,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作為最高原則,明確權利和利益的順位,通過對個案法益衡量而實現實質正義,適用比例原則限制公民權利。
  • 剝奪公民乘坐火車的權利,嚴重侵犯公民人身自由
    果不其然,這樣無知的「群眾呼聲」,竟然被採納,國家發展改革委、鐵路總公司等八門部聯合出臺意見,擬從5月1日起,對嚴重影響鐵路運行安全和生產安全的行為責任人,列入「嚴重失信」的「黑名單」,剝奪他們乘坐火車的權利。火車作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是公民長途遠行的基本選擇。
  • 在執法中如何關注公民的基本權利
    執法活動比立法、司法更直面社會,它更易與公民的權利,特別是公民的基本權利發生碰撞。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執法活動需在公共利益和公民個人權利之間作出平衡。我們既要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也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權利,尤其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公民的權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自己可以做或不做某件事的自由,或者要求其他主體作出一定作為或不作為的法律資格。
  • 英國免費醫保或對非歐盟公民收費 中國留學生熱議
    英國免費醫保或對非歐盟公民收費 中國留學生熱議 英國全民醫療保健服務可能會對非歐盟公民收費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