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穴龍坪鎮牛車村書記張建生盛讚回鄉能人張才富!

2020-12-24 荊楚正能量

《中國新聞365》新媒體記者田樹兵 胡均星 通訊員 張民主 湖北武穴報導

「龍坪,萬裡長江北岸的一個小鎮,小得在960萬平方公裡的版圖上連針尖大的標誌也難以找到。」昨日,當記者趕往武穴市龍坪鎮牛車村時,該村黨總支書記張建生和幾個村幹部正在值班,為村民辦理外出復工復產健康碼。

談起龍坪鎮,打開武穴版圖,扼吳頭、踞楚尾,背靠大別山,面朝匡廬,與九江市隔江相望,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被冠上了雞鳴三省,七縣通衢,交通四通八達,給這塊「小江漢平原」造就了千百年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正是在這裡被稱為龍坪鎮「第一富人」的張才富就出生在這裡,交談中,張建生還伸出大姆指盛讚張才富不僅自已富、還有聲有色地舉例他回鄉帶領鄉親共同打造美麗鄉村----牛車村。

「村裡是窮,但村民不窮。說實話,在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裡,我紮根牛車,傾心村民,讓我找到了生命的價值。此時正是2020年4月4日上午,武穴市龍坪鎮牛車村70後的黨總支書記張建生提起村裡變化感慨萬千,使3個小時的採訪顯得格外短暫。

在該村村民服務中心,從樓下到樓上,記者面前的張建生談起村裡的變化,一直眉飛色舞。據了解,張建生從村會計做起,牛車村的山,牛車村的水,不再是荒涼,不再是負擔,不再是艾怨,他從辦公樓上透過窗戶指著全村每個自然垸的別墅群、層層疊出,讓記者的視野豁然開朗。

此時,村幹部毛成漢和婦聯主席劉華芳看樣子對陌生人的記者沒有什麼好說的,他們心裡十分清楚,身為村黨總支書記的張建生很少把「為人民服務」大道理掛在嘴上,可他心裡始終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線,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鄉村人不喜歡表達感情,毛成漢和劉華芳這樣評價:「那就是違背良心的事不幹,扶貧濟困、損害群眾利益的高壓線堅決不碰,當面做人背後做鬼的事一律不幹。」這就是書記張建生做人的「三不」原則。

張建生的「三不」原則為牛車村營造了一種公燭無私光,民風有善揚的好風氣。採訪中,張建生把陽光財務時刻掛在心上。他說,多年來從會計做起到民主推選村主任和書記,在全村黨員、群眾面前始終堅持「多幹少說,多做少議,多為少憩,多予少取,多學少惑」良心底線。

在牛車村,記者看到沒有「一言堂」,只興「群言堂」大事小事,扶貧密方,交人大代表,交全體群眾討論「拍板」受到了全村5000多老百姓交口稱讚。

提起每屆選舉時,張建生一臉的笑容與虔誠,在村民的支持下,他每屆高票當選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會主任。「官」越做越誠實、頭銜越來越親民,張建生在牛車村成了村民「貼心人」,「主心骨」,同時,他還被稱為村民們眼中的「大能人」。

「群眾心裡有桿秤,誰輕誰重說得準。」大家千萬別小看村書記這個「品外官」?這場疫情,讓我親眼看到共產黨的偉大光明磊落,更讓我一家老小親身體驗基層黨總支書記張建生不容易,親民、愛民化作風,實事求是令人敬佩。此時,被張建生稱為「大富人」的張才富一語道出心裡話。

張建生告訴大家,憑良心說,牛車村有「才富」這樣的大能人得天地之靈氣,採日月之精華,你看,疫情兩個多月來,張總在這個世外桃源裡,強身健體,吃的無汙染,喝的純天然,清香入口,回味無窮,我們充其量也只是他一家人「跑腿」的共產黨員。張建生一席話給了「才富」老大哥當頭一棒,讓在座的客人和張才富哭笑不得。

作為「富人」的張才富,不但有大愛,更存家國情懷。他對記者說,我身上假若有1000萬元,我就想把牛車村建設好,假若我有1個億,我就想把龍坪鎮打造好,假沒我有100個億,我一定把武穴建設得更加美麗,讓全國人民刮目相看!

不等張才富說完,張建生激情四射,他望著「才富」的目光,渾身充滿力量。憑心說,每年就是幹部工資一項至少要得20多萬元,我張建生今生今世遇上了他,算是我的幸運。牛車村精準扶貧戶、困難戶和村裡的各種開支都有幸得到他的幫扶,解決了資金困難,張才富成了牛車人民心目中信賴的「」恩人。

帶看牛車村鄉間的泥土芬芳,張才富跟大家一起品茶,一起交談,他說:「縱有高樓大廈,我只睡六尺床。多年來,我一直銘記父母的教育,傾心家鄉,安於清貧,公司的『大權』都由兒子去打理,我在家鄉養老度餘生,喝點小酒、抽抽菸、垂涎三尺釣釣魚,縱有山珍海味,我吃青菜豆腐一樣香。」

「是的,人生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加一的數學運算,憑著意志和上下求索,不斷追求,一步一步向「才富」高峰攀登,最終回報家鄉,回饋鄉梓。武穴市紀委、監委領導肖律直截了當地說。

「能說會道,商海的歷練,成就了張才富的輝煌人生」肖律重申,今天現場聆聽大家生動形象的比喻,入情入理的分析,獨到超前的總結,引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實----圖文版》全國著名作家,原武穴市育才高中特級教師張民主的共鳴。

作為武穴市紀委、監委領導的肖律,張才富為自已的精神追求支付著別人看不到的代價,但他願意,並且無怨無悔。肖律認為,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幫助家鄉,快樂自已,張總退休回鄉把根扎在厚重的泥土裡,更扎在牛車村5000多老百姓平凡的心坎上,言語間,無不透露出他的睿智和聰明,佩服。

「我們村幹部好比種子,村民好比土地,種子在土地裡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只有依靠群眾,相信群眾,為群眾謀幸福,辦好事,才能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才能贏得全村人民的支持和點讚。」沉默了許久,張建生再次開口和大家交談堅信這一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無論角色、職務如何改變,好書記張建生總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掛在心頭,疫情期間,他日夜值班堅守、盡職盡責當好全村人民的「跑腿官」。用行動和作為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莊嚴承諾。

採訪結束時,張才富說,我們都是牛車村的兒子,張書記所做的這一切踏實的足跡,讓我和家人銘記在心,終生難忘。春風潤物細無聲,一枝一葉總關情。在張總心裡,歲月的年輪在他退休的軌跡上滑過,可是張才富的心理年齡卻委實又年輕許多。

你看他,說話雜而有章,放而又度,言不投機、句句扣人心弦,生生不息、奮鬥不已,為人低調,不事張揚。採訪結束時,書記張建生感慨地說,當村幹部,特別是一把手,人品最重要。人的品德是黨性的具體彰顯。

只要對黨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和人民就會相信你,信任你,支持你,理解你,有了這些,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呢?

激情燃燒歲月,青春放飛夢想。但願書記張建生帶領全村父老鄉親努力拼搏、心繫民生、真心實意為人民排憂解難,實幹興村,一個令人矚目的生態旅遊大村------牛車村已悄然聳立在武穴市東大門,讓越來越多的遊客將把目光投向這片秀水山莊,令人刮目相看。張才富自豪地說。

記者手記:一位優秀的成功者,往往就是出色的思想者。武穴市龍坪鎮牛車村黨總支書記張建生誇讚張才富,伴隨著張建生一字一句深情的口述,時間深處,面前的張才富一系列片斷在記者腦海中翩然而至------「才富」讓牛車人羨慕與驕傲!「才富」讓龍坪人讚嘆驚詫不已!歲月作證,久經商海歷練終究褪去一個鄉村熱血男兒的鄉氣和稚嫩,也讓張才富形成了成功企業家的幹練和卓越才能。

相關焦點

  • 湖北黃岡:風雅秀水武穴 大美餘川等著你
    《中國紀錄》記者 田樹兵 於境源 特約記者 馮怡紅 通訊員 劉世玉 發自 湖北武穴湖北黃岡武穴市餘川鎮地處武穴市東部,與黃梅縣、蘄春縣接壤,全鎮版圖面積202平方公裡,山區和丘陵平分秋色,境內大別山餘脈太平山的兩個主峰橫崗山和一尖山分別是該市最高的山脈。
  • 黃岡市政府門戶網站 今日熱點 黃梅能人回鄉創業熱潮湧
    鄉村振興呼喚能人回鄉。初步摸排,黃梅縣個人資產500萬元以上的在外能人有309人。如何精準吸引有雄厚經濟實力、有家鄉情懷的能人回鄉創業興業?「打好鄉情牌,引得大雁歸。」在全縣能人回鄉工作會上,黃梅縣委書記馬豔舟給出了明確答案。
  • 湖北黃石:他們是武穴的驕傲,老鄉盛讚「太優秀了!」
    《中國新聞365》《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 田樹兵 於境源 胡均星 通訊員 蔡建紅 柏婭 楊東升 湖北黃石報導天高雲淡,極目楚天。在加柯公司,黃石市委書記董衛民等領導深入公司調研。這一時刻,一場決勝脫貧收官,再創新輝煌的進軍號角,響徹天際。
  • 湖北京山縣能人回鄉投資千萬建觀光採摘園
    湖北京山縣能人回鄉投資千萬建觀光採摘園發布時間:2018年03月16日 10:39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  此項目是坪壩鎮漳河村建設美麗鄉村時引進的能人創業項目--漳河村生態觀光採摘園。由返鄉能人楊先波創建的京山森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預計總投資1000萬元,佔地500畝,計劃今年7月完工,主要種植精品葡萄、火龍果、黃桃等。  漳河村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在發展綠色生態種植的同時,大力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積極推動休閒、體驗等鄉村旅遊。
  • 團風淋山河服務能人回鄉有妙招
    黃岡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緒樂)「40萬元扶持資金我不要,鎮幹部曾應才幫扶我們就行」,團風縣淋山河鎮返鄉創業能人曹林元對鎮委書記張彩平提請求。淋山河鎮趙家寨村是典型的空殼村,被團風縣列為村級經濟「消薄村」,鎮、村幹部多次找到趙家寨村在外「爆破專家」曹林元,促其返鄉創業帶動家鄉發展,曹林元高興地接受邀請,要求點將上陣,跟蹤服務,鎮委書記滿口答應。 12月19日「敏瑞藥材」第一期基地200畝在趙家寨村建成,帶動23人在家門口務工,每年上交村集體3萬元。
  • 湖北省委書記應勇:發揮湖北中醫藥文化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中醫藥...
    12月8日至9日,湖北省委書記應勇赴黃岡市的麻城、團風、浠水、蘄春、武穴等縣市區,深入鄉村、企業、產業園區、醫院、市民之家和生態修復工程現場等,就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部署進行調研。
  • 團風新籤約能人回鄉項目111個
    2020年,在鄉情感召和政策吸引下,在外能人曹林元回到家鄉淋山河鎮趙家寨村成立藥材種植合作社,可幫助40餘名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務工增收。在團風,越來越多像曹林元這樣的在外能人,回到家鄉投資興業,為家鄉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截至10月底,該縣新籤約能人回鄉創業項目達到111個,全市排名第一,其中農業農村項目63個,工業項目29個,服務業項目19個,總計協議投資額161.08億元。
  • 能人回鄉先行者、龍潭寺村支書姚峰:返鄉創業帶民致富 村建扶貧兩手抓
    今年,政府幫我們推薦上了扶貧832平臺、中國扶貧網湖北特色館以及紅安三一良品消費扶貧網,疫情期間積壓的農副產品基本已經銷售完了!」姚峰感慨地說。:「這就是能人回鄉、產業扶貧的好典型!」劉雪榮書記強調,產業扶貧是提高扶貧質量的根本之策,全市上下要像招商引資一樣,招引一批能人回鄉投資興業,在脫貧攻堅中產生「頭雁效應」,達到「孵化」一批企業、帶富一方群眾的效果。而姚峰,就是能人回鄉的先行者。
  • 能人回鄉變藥農,點亮家鄉致富夢
    2019年5月,在家鄉情結的感召、「能人回鄉」的號召下,他毅然放棄大城市的繁華生活,回到大山深處投資1000萬元創辦了牌樓村中藥材產業園。他不僅修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廠房,還通過流轉荒山荒地等方式種植了上千畝藥材,帶動牌樓村200餘戶村民參與種植,引發中藥材種植熱潮,並輻射到龍門河、洗馬河等村,帶領貧困群眾一起搭建致富的快車路。
  • 武穴龍坪派出所二十四小時破獲手機搶奪案
    12月20日18時51分,龍坪派出所接到「110」指令:龍坪鎮移動手機店內三部新手機被三個戴口罩的年輕伢搶走,價值萬餘元,嫌疑人作案後乘車逃離了現場。接到指令後,龍坪派出所立即成立破案專班,所長劉燕軍、教導員周錦華指派年輕民警劉英主偵此案。
  • 中國油菜看湖北 春來武穴看花海
    春暖花開,面向花海;魅力武穴,散發光彩。3月23日,武穴市第七屆油菜花海壟上行農副產品展銷活動在主會場大法寺鎮上桂村舉行。這次武穴市商務局優選武穴農特名品,精心布展,以花為媒,努力增添武穴「油菜花海」品牌的經貿效應。
  • 湖北武穴四望鎮中學:領導關懷暖人心 砥礪前行加油幹
    《中國新聞365》新媒體 田樹兵 胡均星 通訊員 劉曉飛 發自湖北武穴>金秋九月,秋高氣爽,9月2日上午,武穴市委常委晏哲鋒、四望鎮黨委書記李娟、四望鎮中心學校校長魏茂正等領導來四望中學視察指導工作,四望中學校長範立華全程陪同視察。
  • 航拍湖北美麗武穴青山綠水山村人家
    圖為航拍湖北武穴境內最大水庫——荊竹水庫。新華網 歐陽小潔 攝荊竹水庫位於湖北省武穴市餘川鎮境內,壩址位於荊竹河上遊。據介紹,水庫位於大別山餘脈祟山峻岭之中,周邊自然景觀優美,山青水秀,環境優美,景色宜人。山上林深竹茂,巨石矗立,古樹參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在此築巢棲息。
  • 百年劉家巷留給武穴人的思考
    (圖:30年代武穴老照片)劉家巷位於武穴市正中心地帶,為舊城區老街,唐時已成街集,名為巷,實為武穴最古老街道,現社區命名源於這條古街。劉家巷現有住戶1000餘戶,居民近4000人,臨街商鋪近200個。據考,清末民初此街是武穴最著名的米市,而今的劉家巷百業俱興,仍是四鄉民眾樂於光顧,物美價廉的小商品理想購物地。
  • 連州龍坪鎮表彰優秀教師|有你認識的嗎?文明播報
    在第36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9日上午,連州市龍坪鎮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優秀教師表彰大會,龍坪鎮黨委書記陳義華,黨委副書記、鎮長唐建安等為龍坪中學鄧麗霞、龍坪鎮中心小學鄧衛英和龍坪鎮中心幼兒園鄧世東等17名優秀教師予以表彰。
  • 湖北武穴梅川鎮中心幼兒園:守望初心 最美綻放
    《中國新聞365》新媒體記者 田樹兵 胡均星 通訊員 劉海霞 發自湖北武穴湯海平園長上臺領獎(>第三項:湯海平園長致辭第四項:陶茂燦書記宣讀教師節表彰決定
  • 播州區樂山鎮:外出能人帶著7000萬 回鄉創業帶領群眾致富
    樂山鎮黨委書記倪曉雄介紹,為讓「城歸」回得來、留得下、幹得好,樂山鎮將返鄉創業人員納入招商引資範圍,並為他們提供便利,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落實對口幫扶計劃,將扶貧工作扶到關鍵處、扶在百姓中。  遊小用和任明輝,就是樂山鎮眾多回鄉創業帶著群眾致富的典型代表。
  • 湖北武穴四望中學:「一樣的教師節,不一樣的感動!」
    《中國新聞365》新媒體記者 田樹兵 胡均星 特約通訊員 餘秋平 劉曉飛 攝影記者馮怡紅 湖北武穴報導這一天,正在市裡開會的該鎮中心學校校長魏茂正特地委託四望中學校長範立華、黨支部書記餘秋平和全體班子成員陪同這10位老領導,老教師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暢談交流,會餐祝福!校長範立華說,時值金秋,我們迎來了第36個教師節,對此,我代表四望中學全體師生再次向在座的退休老領導、老教師致以親切地慰問和節日的祝福,祝大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家庭幸福!
  • 讓鄉賢能人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5月22日,秭歸縣「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座談會在歸州鎮白果園村召開,縣委書記盧輝參會並講話,縣領導徐本禹、廖良龍、宋俊華,白果園村新選聘支部名譽書記、產業發展顧問、文明新風使者及特邀嘉賓,各鄉鎮黨委書記,部分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歸州鎮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白果園村「兩委」幹部及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參加會議。
  • 黃岡啟動「教授回鄉」借智行動
    湖北日報訊 (記者王兵、通訊員衛松)12月7日,黃岡市啟動「教授回鄉」行動,計劃用一年左右時間,吸引1000名以上在外黃岡籍院士、研究員、教授(含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人才回鄉服務。這是該市繼連續3年實施「能人回鄉」行動後,創新推出的又一項招引計劃,意在借智在外人才,助力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