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365》新媒體記者田樹兵 胡均星 通訊員 張民主 湖北武穴報導
「龍坪,萬裡長江北岸的一個小鎮,小得在960萬平方公裡的版圖上連針尖大的標誌也難以找到。」昨日,當記者趕往武穴市龍坪鎮牛車村時,該村黨總支書記張建生和幾個村幹部正在值班,為村民辦理外出復工復產健康碼。
談起龍坪鎮,打開武穴版圖,扼吳頭、踞楚尾,背靠大別山,面朝匡廬,與九江市隔江相望,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被冠上了雞鳴三省,七縣通衢,交通四通八達,給這塊「小江漢平原」造就了千百年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正是在這裡被稱為龍坪鎮「第一富人」的張才富就出生在這裡,交談中,張建生還伸出大姆指盛讚張才富不僅自已富、還有聲有色地舉例他回鄉帶領鄉親共同打造美麗鄉村----牛車村。
「村裡是窮,但村民不窮。說實話,在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裡,我紮根牛車,傾心村民,讓我找到了生命的價值。此時正是2020年4月4日上午,武穴市龍坪鎮牛車村70後的黨總支書記張建生提起村裡變化感慨萬千,使3個小時的採訪顯得格外短暫。
在該村村民服務中心,從樓下到樓上,記者面前的張建生談起村裡的變化,一直眉飛色舞。據了解,張建生從村會計做起,牛車村的山,牛車村的水,不再是荒涼,不再是負擔,不再是艾怨,他從辦公樓上透過窗戶指著全村每個自然垸的別墅群、層層疊出,讓記者的視野豁然開朗。
此時,村幹部毛成漢和婦聯主席劉華芳看樣子對陌生人的記者沒有什麼好說的,他們心裡十分清楚,身為村黨總支書記的張建生很少把「為人民服務」大道理掛在嘴上,可他心裡始終有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線,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鄉村人不喜歡表達感情,毛成漢和劉華芳這樣評價:「那就是違背良心的事不幹,扶貧濟困、損害群眾利益的高壓線堅決不碰,當面做人背後做鬼的事一律不幹。」這就是書記張建生做人的「三不」原則。
張建生的「三不」原則為牛車村營造了一種公燭無私光,民風有善揚的好風氣。採訪中,張建生把陽光財務時刻掛在心上。他說,多年來從會計做起到民主推選村主任和書記,在全村黨員、群眾面前始終堅持「多幹少說,多做少議,多為少憩,多予少取,多學少惑」良心底線。
在牛車村,記者看到沒有「一言堂」,只興「群言堂」大事小事,扶貧密方,交人大代表,交全體群眾討論「拍板」受到了全村5000多老百姓交口稱讚。
提起每屆選舉時,張建生一臉的笑容與虔誠,在村民的支持下,他每屆高票當選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會主任。「官」越做越誠實、頭銜越來越親民,張建生在牛車村成了村民「貼心人」,「主心骨」,同時,他還被稱為村民們眼中的「大能人」。
「群眾心裡有桿秤,誰輕誰重說得準。」大家千萬別小看村書記這個「品外官」?這場疫情,讓我親眼看到共產黨的偉大光明磊落,更讓我一家老小親身體驗基層黨總支書記張建生不容易,親民、愛民化作風,實事求是令人敬佩。此時,被張建生稱為「大富人」的張才富一語道出心裡話。
張建生告訴大家,憑良心說,牛車村有「才富」這樣的大能人得天地之靈氣,採日月之精華,你看,疫情兩個多月來,張總在這個世外桃源裡,強身健體,吃的無汙染,喝的純天然,清香入口,回味無窮,我們充其量也只是他一家人「跑腿」的共產黨員。張建生一席話給了「才富」老大哥當頭一棒,讓在座的客人和張才富哭笑不得。
作為「富人」的張才富,不但有大愛,更存家國情懷。他對記者說,我身上假若有1000萬元,我就想把牛車村建設好,假若我有1個億,我就想把龍坪鎮打造好,假沒我有100個億,我一定把武穴建設得更加美麗,讓全國人民刮目相看!
不等張才富說完,張建生激情四射,他望著「才富」的目光,渾身充滿力量。憑心說,每年就是幹部工資一項至少要得20多萬元,我張建生今生今世遇上了他,算是我的幸運。牛車村精準扶貧戶、困難戶和村裡的各種開支都有幸得到他的幫扶,解決了資金困難,張才富成了牛車人民心目中信賴的「」恩人。
帶看牛車村鄉間的泥土芬芳,張才富跟大家一起品茶,一起交談,他說:「縱有高樓大廈,我只睡六尺床。多年來,我一直銘記父母的教育,傾心家鄉,安於清貧,公司的『大權』都由兒子去打理,我在家鄉養老度餘生,喝點小酒、抽抽菸、垂涎三尺釣釣魚,縱有山珍海味,我吃青菜豆腐一樣香。」
「是的,人生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加一的數學運算,憑著意志和上下求索,不斷追求,一步一步向「才富」高峰攀登,最終回報家鄉,回饋鄉梓。武穴市紀委、監委領導肖律直截了當地說。
「能說會道,商海的歷練,成就了張才富的輝煌人生」肖律重申,今天現場聆聽大家生動形象的比喻,入情入理的分析,獨到超前的總結,引起《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實----圖文版》全國著名作家,原武穴市育才高中特級教師張民主的共鳴。
作為武穴市紀委、監委領導的肖律,張才富為自已的精神追求支付著別人看不到的代價,但他願意,並且無怨無悔。肖律認為,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幫助家鄉,快樂自已,張總退休回鄉把根扎在厚重的泥土裡,更扎在牛車村5000多老百姓平凡的心坎上,言語間,無不透露出他的睿智和聰明,佩服。
「我們村幹部好比種子,村民好比土地,種子在土地裡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只有依靠群眾,相信群眾,為群眾謀幸福,辦好事,才能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才能贏得全村人民的支持和點讚。」沉默了許久,張建生再次開口和大家交談堅信這一為人民服務的理念。
無論角色、職務如何改變,好書記張建生總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掛在心頭,疫情期間,他日夜值班堅守、盡職盡責當好全村人民的「跑腿官」。用行動和作為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莊嚴承諾。
採訪結束時,張才富說,我們都是牛車村的兒子,張書記所做的這一切踏實的足跡,讓我和家人銘記在心,終生難忘。春風潤物細無聲,一枝一葉總關情。在張總心裡,歲月的年輪在他退休的軌跡上滑過,可是張才富的心理年齡卻委實又年輕許多。
你看他,說話雜而有章,放而又度,言不投機、句句扣人心弦,生生不息、奮鬥不已,為人低調,不事張揚。採訪結束時,書記張建生感慨地說,當村幹部,特別是一把手,人品最重要。人的品德是黨性的具體彰顯。
只要對黨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和人民就會相信你,信任你,支持你,理解你,有了這些,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呢?
激情燃燒歲月,青春放飛夢想。但願書記張建生帶領全村父老鄉親努力拼搏、心繫民生、真心實意為人民排憂解難,實幹興村,一個令人矚目的生態旅遊大村------牛車村已悄然聳立在武穴市東大門,讓越來越多的遊客將把目光投向這片秀水山莊,令人刮目相看。張才富自豪地說。
記者手記:一位優秀的成功者,往往就是出色的思想者。武穴市龍坪鎮牛車村黨總支書記張建生誇讚張才富,伴隨著張建生一字一句深情的口述,時間深處,面前的張才富一系列片斷在記者腦海中翩然而至------「才富」讓牛車人羨慕與驕傲!「才富」讓龍坪人讚嘆驚詫不已!歲月作證,久經商海歷練終究褪去一個鄉村熱血男兒的鄉氣和稚嫩,也讓張才富形成了成功企業家的幹練和卓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