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住投資H連鎖酒店入局:單體酒店萬億市場待挖掘,破局之法「連鎖化」

2020-12-22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秋「衛生差」、「隔音差」、「亂收費」、「服務員服務不熱情」、「網絡圖片與實際不一樣」……這些消費者的抱怨,恰恰是目前單體酒店還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阻礙單體酒店發展的原因。

但從去年開始,全球的單體酒店開始持續升溫,酒店企業、OTA企業紛紛入局,通過各自擁有的地推能力、酒店運營能力、酒店系統能力等方面優勢,為該市場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

「中國酒店行業已從早期追逐做增量市場,進入到深挖存量市場價值空間的新階段。」華住集團董事長季琦表示,中國酒店存量市場中有約92萬家單體酒店,佔比超過85%,可觸達的市場規模接近1萬億。然而這些單體酒店普遍存在生存壓力大,轉型升級難的問題:一方面,單體酒店缺乏專業的運營管理人才,獲客成本高獲客渠道少,無品牌化整體品質低,沒有集中採購優勢,導致整店獲利難;另一方面,相對嚴苛的加盟條件、高昂的加盟費等壁壘,也阻隔了單體酒店通過加盟傳統連鎖酒店集團,實現進一步發展的通路。

無論如何,單體酒店市場無疑是一塊新的蛋糕。5月30日,由華住集團和IDG資本戰略投資的H連鎖酒店在成都正式對外亮相。在季琦看來,幫助這些存量單體酒店破局的唯一辦法,就是將他們連鎖化。

預計今年加盟酒店數達3500家

夏青寧預計,2019年底加盟酒店數達3500家,2022年底達超過20000家。目前H連鎖酒店創立至今已有100天,已經覆蓋全國80個城市,加盟酒店超過500家。

而夏青寧坦言,「我現在最大的瓶頸是店長,加盟的每個店要派一個店長,今年我們開闢的3000多家店,就要儲備4000多個店長。」華住集團的模式是一個店長管理1.35家店,而我們未來是一個店長管1.5家店。

而由華住投資的H連鎖酒店,為其導流的情況也備受關注。夏青寧稱,華住的客人都是來自北上廣的客人,而我們的客人不是,我們的客人來自綿陽、成都的郊縣,會選擇性價比高的。

夏青寧透露,我們管理的500家酒店裡30%是來自網絡預訂,還有70%是線下,其中20%是顧客自己走進來的,還有50%是會議、旅行社。「即便是發展了這麼多年,中國酒店的銷售大頭還在線下」。夏青寧說。我們店長的工作分兩部分,30%的工作是內部管理,70%的工作是線下銷售,他需要跑企業,他需要拉旅行社等,而不僅僅是做線上。

同時,夏青寧表示會做自己的會員,會在7月底左右推出獨立會員體系。「未來的格局,OTA是第一大渠道,第二大渠道是自己的會員,這兩個加起來還不超過50%,還有很多在線下,不是變成純線上搶流量的生意。」

但當某一行業進入競爭階段,也不免會有一番價格戰。夏青寧表示,「C端的打折不太好做,目前主要的競爭在B端,我們看到一些友商跟我們搶優質資產,也有被他們搶走的,但我們看到的數據是,搶走一家店的成本達到百萬級,現在一個酒店平均月流水在20萬左右,一年就是240萬的流水,經營的好壞差異會很大。未來兩年就是100萬左右,所以你會發現要撬店成本很高。」

「地堆能力、酒店運營的能力、系統能力,這些事情才是最終需要爭搶的」。夏青寧強調。

解決方案

讓單體酒店業主們看到「春天」,也沒那麼簡單。隨著資本的入場,部分酒店管理公司忽視了以提升單體酒店整體服務質量為根本的創業初衷,簡單採用網際網路的燒錢玩法,這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中國旅遊協會副會長張潤鋼看來,整合單體酒店市場不是只靠簡單的「貼牌」,關鍵是要提升單體酒店的品質,幫助單體酒店進行專業化和標準化升級。

而對於針對住客和單體酒店業主,H連鎖酒店CEO夏青寧也提出解決方案,從住店客人出發,從安全、乾淨、位置、價格四個方面定義,且要求酒店必須具有消防許可證,建立一鍵報警中心等。同時,更看重業主真實需求,幫助其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收益。

要完成以上目標,就要對現有單體酒店市場進行再細分,「目前整個中國酒店行業呈現為橄欖型結構,」夏青寧說,不同於現有單體酒店的低端化管理模式,H連鎖酒店的目標市場,是平均客房價在120元至400元之間的中端品質單體酒店,我們稱為「輕連鎖酒店市場」。相較於傳統連鎖酒店,輕連鎖以更加輕量級的標準和模塊化的嵌入對單體酒店進行改造,對安全、衛生等核心要素制定統一標準,同時適度保留單體酒店的個性化元素。

核心動力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高速發展,酒店與科技智能化的融入也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充分運用網際網路技術,用數據和算法驅動運營,會讓酒店的運營管理更具智慧。

在夏青寧看來,一方面公司在進行單體酒店加盟規劃時,可根據後臺數據分析指導決策,選擇籤約合適的區域酒店、派遣合適的店長;另一方面,可根據住客反饋數據,進行門店的優化和改造,通過對住客畫像分析,提供個性化樓層、裝修、房型、洗漱用品等服務設計。

夏青寧稱,顧客在入住時,可使用人臉識別、自助入住系統進行快速辦理;入住後,可以在線獲取客房服務,客房服務機器人可以送貨品上門;離開時,可以自助辦理退房、發票列印。

但夏青寧認為,幫助單體酒店升級,最核心的抓手是人,即擁有專業的酒店管理人才,「從人出發,以智能算法驅動的智能店長模式是輕連鎖酒店市場的核心要點。店長是我們酒店行業的特種兵。所有先進的理念、強大的算法都要通過店長這個特種兵來落地。」

夏青寧表示,「智能系統將幫助店長實現工作任務的節點管理,並且把任務及完成狀況透明化、線上化。有了智能系統的輔助,店長和店員可隨時知道什麼時間點該去巡查布草間、檢查OTA房價、清潔地毯,而總部中央系統也可隨時監控到各任務完成情況。」 可以預見,未來兩三年,在科技的驅動下,酒店場景裡的人性化服務創新將層出不窮。

相關焦點

  • 華住投資H連鎖酒店 專業基因+科技賦能助單體酒店升級
    中新網5月30日電 30日,由華住集團和IDG資本戰略投資的H連鎖酒店在成都正式對外亮相。除發布「不一樣的好酒店」品牌slogan外,H連鎖酒店還為國內中小單體酒店量身打造了「智能店長」和「八爪魚中樞平臺」兩大核心產品,依靠專業基因、科技賦能,以及低成本的直銷解決方案,助力中國單體酒店升級,並致力於成為中國最大的輕連鎖酒店品牌。
  • 獲華住和IDG投資,H酒店如何爭搶酒店業存量市場蛋糕?
    爭搶酒店業存量市場蛋糕H酒店由華住集團和IDG資本戰略投資,華住集團董事長季琦現場總結了中國酒店業發展的三個階段:招待所、外資、連鎖。連鎖化率僅有26%,相比美國的70%非常之低,前三大集團只也只佔行業的7.5%。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主導的OTA成為中國酒店業非常重要的力量,在酒店銷售渠道中佔比約30%。而約26%連鎖化率更遠低於海外市場。據他介紹,即便是前三大酒店集團,份額合計也只佔據行業的7.5%,在市場集中度很低的背景下,OTA(在線旅遊平臺)已經成為中國酒店業的重要力量,在酒店銷售渠道中佔比約30%。
  • 專訪H連鎖酒店夏青寧:萬億下沉市場的「新酒店運動」
    其中,OYO 母公司估值已經逼近 100 億美元,據官方數據,入華 22 個月 OYO 整合了 1 萬多家酒店、54.6 萬多間客房;輕住成立 8 個月,已經拿到 3 輪融資;h連鎖酒店則含著金湯勺誕生,成立之初便得到了華住和 IDG 資本的數千萬美元的 A 輪融資,8 個月來進駐 200+ 城市,籤約上線 1300 多家酒店, 在職員工數量從十幾名增長到了
  • H連鎖酒店建立服務標準化,掀起「新酒店運動」
    作者 | 劉老師出品 | 創業最前線擁有萬億規模的單體酒店行業迎來了最關鍵的時刻。單體酒店市場的確有值得被挖掘的潛力。印度連鎖酒店品牌OYO率先掀起了一場關於單體酒店的戰爭,通過低門檻的合作方式,讓大量下沉市場的單體酒店實現連鎖化。不久前,OYO公布了2019年全年目標——拿下全國1500座城和20000家單體酒店,終極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酒店集團。應戰的是來自於中國本土、由華住集團和IDG資本共同戰略投資的H連鎖酒店。
  • 單體酒店脫單潮引發「團戰」,H連鎖酒店靠服務標準化突圍
    2018年以來,中國單體酒店行業迎來新一輪連鎖化浪潮,多家新興酒店管理公司入局。那麼,各玩家到底靠什麼從這場「團戰」中突圍?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文化旅遊會展研究中心主任何建民認為,中國已經達到中等偏上收入社會,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和文化產業的繁榮,原來連鎖化興起的一線城市變成紅海,更下沉的三四線城市成為藍海。下沉市場單體酒店潛力巨大,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 開學第一課:H連鎖酒店告訴你單體酒店為何需要「服務標準化」
    在現場,華住集團CEO張敏指出了行業未來的三個重要的趨勢:第一是走向連鎖化,從分散走向整合。第二是直銷,以擺脫對OTA的依賴;第三則是積極擁抱人工智慧。低成本輸出服務標準化是連鎖化關鍵連鎖化的優勢自不必說,一個好的連鎖品牌對於一個酒店而言,意味著更加充沛的客源,穩定的客源長久下來才能實現更高更穩定的RevPAR;但更關鍵的因素還在於,連鎖酒店的標準化管理,將最大化為業主降本減負,因而成為眾多中小單體酒店升級轉型的理想途徑。
  • 國內住宿業巨頭紛紛入局單體酒店圈地戰
    在印度酒店企業OYO在中國大肆吞噬中小單體酒店之後,國內酒店集團們也按捺不住,紛紛入局這一市場。4月21日,華住集團正式對外宣布推出了共享酒店預訂平臺「一宿」,欲藉此新品牌將更多中小單體酒店收入囊中。更值得關注的是,近段時間來,包括鉑濤、首旅如家、旅悅等酒店集團都紛紛加入戰局,且各自祭出新的「低價」加盟模式展開資源爭奪。
  • 單體酒店有必要連鎖化嗎?
    前兩年很火的OYO、輕住、OYU等等網際網路酒店品牌,到目前已經聽不到聲音了。目前國內單體酒店的數量還是很多,舉例國外85%的連鎖率相差甚遠,那單體酒店有必要去加盟到連鎖品牌內嗎?連鎖化對單體酒店有什麼優點?
  • 經濟型連鎖酒店好時光開始「褪色」阿里巴巴入局單體酒店圈地戰
    實際上,從最早開始與諸多大型酒店集團通過平臺服務到逐步打通會員體系,從而結成利益共同體,到喊出要為酒店行業帶來科技變革,提供更高效更好體驗解決方案,飛豬其實早已經從一個為行業提供交易平臺的中介者逐步入局成為實際的參與者,因此向單體酒店「下手」也是意料之中。從大約兩年前開始,在線旅遊業開始紛紛關注單體酒店市場。
  • 單體酒店掘金機會來了,看H連鎖酒店如何破局?
    同樣的邏輯,H連鎖酒店挑選優質的住宿房源,在共享下通過信息化系統、供應鏈運營管理、渠道銷售、會員體系、專業人才賦能、產品技術等多個方面為單體酒店賦能,以統一的「H」品牌去服務住客。創立至今僅僅100天時間,H連鎖酒店已經覆蓋全國80個城市,加盟酒店500家,總房間數超30000間,為單體酒店培訓提供超過10000個專業人員,入住客人超過100萬。
  • 《HOTELS》管理酒店數排行榜:華住蟬聯榜首 酒店連鎖化發展已成不...
    在單一酒店品牌排名中,華住旗下的經濟型酒店領導品牌——漢庭榮登全球酒店單品牌榜第4名,相比2018年排名上升1位。在過去的十年間,華住是中國少有的經營穩定卻又常年保持高速增長的酒店集團。華住集團總裁、華住中國CEO金輝認為,把中國市場做成世界規模,把世界上好的酒店品牌、管理、技術,拿到中國市場,這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國際化發展。
  • 華住目標2023年前中高端酒店至少500家 每年新增100家
    來源:新浪財經12月9日消息,華住總裁、華住中國CEO金輝談及未來戰略時表示,以經濟型酒店起家的華住將重點發力高端酒店市場,包括花間堂等,到2023年底,華住保持每年新增至少100家門店的增長速度,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高端品牌門店達到500家的布局
  • 單體酒店連鎖化進入藍海時代,酒店應當如何降本增收?
    突發事件是考驗品牌運營能力的試金石,一場疫情,讓單體酒店成為旅遊住宿行業的重災區,抗風險能力低,應急響應遲緩,資金鍊脆弱等固有弊端再一次暴露在行業面前。如何抓住當下旅遊市場復甦的機會,打破發展瓶頸,解決行業痛點,是國內中小單體酒店面臨的共同難題。
  • OYO和酒旅巨頭們競相入局,後單體酒店時代,出路在哪?
    第四個時期是最重要的時期,即現代酒店時期,始於20世紀40年代,直到現在。此時的酒店具有一些明顯的特點,如酒店連鎖經營用高科技(在客房裝上網際網路、使用新型的裝飾材料等);同時賓客要求酒店提供更為個性化的服務。酒店的市場定位更為專業化、各類型酒店充分。撇開古代和西方國家的酒店發展歷程,中國現代酒店的發展歷程基本上就是兩個發展階段,單體酒店時代和連鎖型酒店時代。
  • 輕住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 單體酒店連鎖領域如何突圍?
    單體酒店連鎖品牌進行了大調整。先有明星企業OYO大裁員,後有華住集團旗下怡萊品牌與你好酒店合併。然而,在此情況下,頗為低調的「輕住」卻傳出了融資的好消息。其中,輕住天使輪唯一投資方源碼資本,後續持續加碼Pre A和A輪。深挖單體酒店痛點在經歷前十年迅猛擴張後,各大經濟型酒店品牌快速崛起,但是在中國市場,連鎖酒店和非連鎖酒店在體量上存在巨大差異,80%仍然是分散的單體酒店。
  • 阿里巴巴進軍單體酒店市場,OYO們要顫抖了嗎?
    當外界以為熱鬧了一整年的單體酒店市場最終會一地雞毛時,阿里的入場為這個賽道又添了一把火。12月17日,在阿里巴巴旗下未來酒店——菲住布渴試營業一周年之際,飛豬宣布成立菲住酒店聯盟,正式進軍號稱萬億級的單體酒店市場。
  • 發力高端酒店市場 華住集團擬3年內達到500家店
    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王君「儘管都面對疫情衝擊,但單體酒店與品牌連鎖酒店在承壓能力上呈現明顯差異。因流量、品牌力、技術、供應鏈等方面的薄弱,大量單體酒店沒能挺過此輪衝擊波,從強化抗風險能力的角度出發,後期酒店業品牌連鎖化加速是大勢所趨。」對於酒店業在2020年遭受的疫情「黑天鵝」衝擊,12月8日,華住集團創始人季琦在「中國經濟新趨勢論壇暨2020華住世界大會」上表示,疫情是對酒店行業最大的壓力測試。受2020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酒店業出現階段性震蕩。
  • H連鎖酒店的對手是OYO,還是漢庭?
    近日,媒體報導稱,「OYO中國最大對手H連鎖酒店」正在瞄準存量市場,打造定製化解決方案。近一兩年來,單體酒店領域成了全行業關注的焦點,自從OYO酒店進入中國以來,其以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橫掃單體酒店,迅速擴展到1萬多家酒店規模和50多萬間客房。
  • 華住十五年:打造全球連鎖酒店品牌
    核心提示:目前,華住集團總市值突破百億美元,堪稱本土身價最高、最富市場競爭力的酒店集團。近年來,我國旅遊經濟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文化和旅遊部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旅遊市場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5%。
  • 打破「國際酒店」崇拜 華住加碼本土中高端酒店市場
    作為收官站,包括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華住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華住集團總裁兼華住中國CEO金輝、華東地區頭部企業代表以及數百名加盟商等出席大會,就酒店行業新趨勢和區域新格局展開探討和分享。但聚焦長三角,歸功於區域高效的城市管理體系及穩健的經濟基底,區域酒店業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在此背景下,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指出,中國經濟已進入後工業化的發展階段,經濟增長的動力從投資轉變為供給側的創新。企業依靠創新提高效率,開發新的市場,增加就業,提高民眾的收入。只有收入增加了,才能拉動消費需求。企業是確保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核心與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