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2019環球旅訊峰會&數字旅遊展」上,一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以零售總額近27億,正式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旅遊行業更是保持了高速增長。但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是,作為副行業的酒店行業,尤其是單體酒店,盈利狀況卻不盡樂觀。
如何應對行業的結構性挑戰?在現場,華住集團CEO張敏指出了行業未來的三個重要的趨勢:第一是走向連鎖化,從分散走向整合。第二是直銷,以擺脫對OTA的依賴;第三則是積極擁抱人工智慧。
低成本輸出服務標準化是連鎖化關鍵
連鎖化的優勢自不必說,一個好的連鎖品牌對於一個酒店而言,意味著更加充沛的客源,穩定的客源長久下來才能實現更高更穩定的RevPAR;但更關鍵的因素還在於,連鎖酒店的標準化管理,將最大化為業主降本減負,因而成為眾多中小單體酒店升級轉型的理想途徑。
然而目前我國酒店業的連鎖化程度不足20%,存在極大的整合空間,如何整合這80%的存量酒店?H連鎖酒店創始人兼CEO夏青寧認為,單體酒店市場不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市場,而是寡頭統治的市場,可以用最低成本做到服務標準化的公司將成為行業第一。
H連鎖酒店的「輕連鎖」模式便極好的印證了此觀點。輕準入、輕投入、輕起步、輕標準和輕連結,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投入。雖然是低成本、低門檻,但H連鎖酒店能夠在保持低成本、低投入的前提下,為酒店建立標準化的服務體系,並且通過落地酒店服務標準化,為住客帶來「好住不貴」的住宿體驗。無論是從業主角度,還是用戶角度,H連鎖酒店都做到了「標準化」。
「人」與「科技」為抓手
在模式之外,酒店連鎖化的管理也離不開「人」,是將服務標準化落到基層的關鍵角色。H連鎖酒店通過一系列智能工具賦能店長,使店長的工作節點化、流程化:什麼時候打掃衛生、打掃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布草、布草洗滌要求;前臺接待流程、怎樣減少住客等待。通過智能化手段讓店長的管理事半功倍,幫助單體酒店降本增效。服務標準化帶來了效率的提升,提升了住客住宿體驗,最大限度沉澱用戶,提升酒店經營業績。
在「人」與「科技」的雙重支撐下,H連鎖酒店的合作酒店都收穫了業績的大幅提升——廣州美領賓館收入上漲60%;浙江台州麗豪之星假日酒店收入增長超70%;昆明金色港灣商務鉑金酒店收入暴增90%。通過一系列數據,可以看到H連鎖酒店落地的服務標準化為籤約酒店帶來的改變。
通過人機協同,一方面可以讓店長的工作更加智能,效率最大化;另一方面,由於店長成本佔到了總成本的1/3,管理上的智能化與標準化,也使單體酒店逐漸擺脫對店長的強依賴。未來,在標準化運作成熟之後,H連鎖酒店可能會從目前的「一店一長」發展到「主副店長」,幫助酒店在保證服務品質的前提下減少人力成本。
服務標準化是單體酒店提高整體服務水平的重要方式,而優質的服務才能夠更好地吸引用戶、沉澱用戶。因此,H連鎖酒店的服務標準化,無疑是撬動單體酒店轉型升級的一劑良藥。「H連鎖酒店在12個月內可以實現單店盈利,36個月內將實現整體公司盈利。」對於未來,夏青寧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