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該不該給新生兒添加白開水這件事情,很多新手爸爸媽媽都比較疑惑。很多寶媽都會在坐月子的時候聽過醫生和長輩的吩咐:「六個月內的寶寶只需要喝母乳就行了,不需要再額外餵水」。其實,這樣說是有科學依據的。
為什麼不需要給寶寶額外補水呢?
1、因為母乳中已經含有大量的水分,足夠滿足新生兒在正常情況下對水分的需求。其次,因為新生兒的腸道器官與消化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腸道壁上還沒有形成保護層,在水質存在過多變素的情況下,母乳是新生兒最佳的選擇。
2、母乳中所含的乳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很適合嬰兒胃腸道消化吸收,這些都是普通飲用水無法相比的。
與此同時,剛出生的寶寶因為腸胃系統尚處於稚嫩階段,消化能力有限。新生兒的胃容量僅相當於一個車釐子大小,吃奶尚且有限,如果在日常額外補水的話,容易造成新生兒在有限的消化額度內,無法吸收更有益的母乳,容易引起寶寶貧血等症狀。
3、給寶寶喝水可能會讓母乳變少
母乳是身體自身所賦予的一種營養品,而母乳本身在不同的階段,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另外,母乳還會因為寶寶的吮吸次數、吮吸頻率來進行母乳量的調節供給,這其實就是身體對於寶寶的吮吸做出的反應,而如果寶寶一直喝水,就有可能導致腸胃負擔加重,不想去喝奶,那麼母乳的量也就隨之越來越小。
哪些情況下必須給寶寶餵水
1、流汗或大哭後,需要補充水分
不給新生兒額外餵水,是個相對的理論。由於寶寶汗腺不發達,睡一覺都可能滿頭大汗,如果父母覺得寶寶流汗了,或是在寶寶大哭之後,都可以適當的補充一些水分,以免寶寶體內水分流失過多。
2、打嗝喝水,緩解不適
新生兒經常會有毫無徵兆打嗝的現象。這時,父母可以給寶寶適量餵一些水,能緩解寶寶打嗝的不適感。
3、生病喝水,排出病毒
在寶寶生病時多喝水,有利於體內病毒的快速排出。所以,無論是多大月齡的寶寶,只要是生病了,都可在遵醫囑的基礎上,依據實際情況適當給寶寶餵水,這樣有利於寶寶身體的恢復。
4、寶寶嘴幹起皮
雖說新生兒不容易缺水,但是有時候嘴上的幹皮可引起寶寶的不適感,這時可以適當的給寶寶餵水,並潤一些水在嘴唇上,以緩解寶寶嘴唇的乾燥情況。
5、寶寶尿液呈深黃色,要適量補水
通過尿液的顏色判斷是否該餵水,是一種科學的育兒方式。判斷尿液的顏色,需將晨尿排除。如果在其它時間段內,寶寶的尿液依舊是偏深的黃色,那就是寶寶身體缺水了,父母需及時給寶寶餵水。
6、添加補劑,可適當餵水
如果寶寶出生在陽光不充足的月份,醫生可能會要求給寶寶添加退黃疸衝劑。在寶寶出生15天左右,也會要求補充鈣和維生素D3。添加補劑後,父母可適當給寶寶餵水,幫助寶寶漱口。這點不做強制要求。
另外一點,奶粉餵養的寶寶是必須要補充水分的,否則就很容易引起寶寶上火、便秘等情況。但要注意的是,儘量避免在白開水裡加糖、蜂蜜等甜味的東西,對寶寶的健康發育會有影響。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的是,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在月子裡儘量不要喝白開水,但如果寶寶有需要喝水的情況,也是要適量補充水分的,要注意餵水的量。但如果寶寶不想喝就不要硬是強迫寶寶去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