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紐約道場東初禪寺:聖嚴法師在此完成珍貴著作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文/梁欣

編者按:2019年10月10日至14日,2019中美加三國佛教論壇在美國召開。鳳凰網佛教受論壇組委會邀請赴紐約全程報導本屆論壇。論壇期間,中、加、美三國佛教界和學術界濟濟一堂,共論「覺悟在人間:禪的精神與實踐脈絡」。經過20世紀的百年發展,伴隨著美國全球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佛教的每個支派在北美都有充沛的展現,而漢傳佛教也一直是北美佛教的重要資源,構成了北美佛教的絢麗華章。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法鼓山紐約道場東初禪寺。

法鼓山紐約道場東初禪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保華)

臺灣法鼓山紐約道場東初禪寺始建於1979年,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首建的道場,也是法鼓山在美國發展的原點。寺院舊址為一棟三層樓的舊式磚造公寓,門前是川流不息的交通要道;紅塵與淨土,只在一門之隔。聖嚴法師就是在這棟小樓三層的狹小屋內完成了絕大部分廣為流傳的珍貴著作。

雖然西方社會尚未對佛教有足夠的了解與接納,但聖嚴法師堅信「無論哪個時代,不論東西方社會,禪都是人心所需」,因此始終要求四眾弟子將道場紮根在西方人士為主的社區,從而讓禪法更好地影響美國主流社會。

目前,東初禪寺正在開展整建及擴建工程,擴建之後的道場將比原址擴大三倍。雖然面臨諸多困難,但道場四眾共同努力,希望將其建為漢傳佛教國際弘化的重鎮,將中華禪法傳播給全美、甚至全世界需要佛法的人。

伴隨著漢傳佛教道場日益增多,近年來美國聯邦政府將佛教列為制定政策必須聽取建言的宗教團體。然而,目前美國本土佛教學修團體「去僧團化、去宗教化和去傳統化」傾向十分明顯。又由於西方長期物化思維模式的隔膜,修行者難以跳出腦科學與思維意識經驗的理解範疇,故多有將禪修進行工具化應用的傾向,對禪宗「見物便見心」的「不二」智慧難以契入。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美國信眾無論從經教還是禪修方面,均需要更為深入的學習與實踐。隨著西方人對於禪修的深入,單憑技術無法解決的實踐中的困難,會促使他們向佛法教理中尋求答案。

如何使禪法傳入西方社會?聖嚴法師生前所提倡的方法就是教坐禪。聖嚴法師在美國弘法期間,所教授的內容非常深入,早期同時運用話頭禪與默照禪的方法,但西方受眾對默照禪更為相應,因此1998年之後的禪七,聖嚴法師將話頭禪和默照禪的修行方法分開教授,應機施化地接引信眾。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 「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 緬懷聖嚴法師教澤 法鼓山各道場將同步傳燈
    點燃心燈(資料圖由法鼓山提供)法鼓山各道場將同步傳燈,緬懷聖嚴法師教澤 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灣法鼓山除元宵節時在各地分院舉辦燃燈供佛法會外,也將於2013年2月23日晚間7時至9時30分,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以及十多處海內外分支道場,同步舉辦「傳燈法會」,
  • 2018年2月3日 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圓寂紀念日
    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2018年2月3日,禪宗曹洞宗第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第五十七代傳人、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圓寂紀念日。 因為有感於美國弟子們的求法熱誠,所以於1979年在美國紐約創立「禪中心」,後來擴大遷址更名為「東初禪寺」。此後,聖嚴法師便固定往返美國與臺灣兩地弘化,經常在亞洲、美洲、歐洲等地著名學府及佛教社團宣揚佛法,不遺餘力。
  • 緬懷效法聖嚴法師 法鼓山農禪寺各道場同步舉行傳燈儀式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6年2月20日晚間7點,法鼓山農禪寺以及各分支道場,同步以「傳燈」的莊嚴儀式,緬懷並發願效法聖嚴法師為弘法利生,以生命實踐、體驗佛陀教法,所開展出的慈悲與智慧。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開示時表示,聖嚴法師說:「我的生命,是一場實踐佛法的歷程。」我們何其有幸,能夠追隨聖嚴師父修學佛法、實踐佛法。感恩今生與聖嚴師父有約,相信這份法緣,不僅是今生有約,而是生生世世與師父有約。 果東法師強調要緬懷聖嚴法師的教澤,讓佛法永遠不斷,便是要傳承、傳持、分享法鼓山的理念、精神,以及具體實踐的方針、方法。
  • 法鼓山:1989年,聖嚴法師將金山的新道場命名為「法鼓山」,為一般信...
    一九五九年,退下戎裝的聖嚴法師來到中華文化館,在東初老人的座下二度出家。一九七七年,東初老人無疾坐化,囑聖嚴法師繼承法業,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住持,致力佛法弘化與禪修推廣工作。  由於信眾日增,為了要尋找一個具有長久性、安定性和未來性的道場建築用地,前後費時八年,卻苦無結果。
  • 【預告】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上)
    因著這樣一個單純的信念,聖嚴法師創辦了法鼓山。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曾獲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的聖嚴法師,回顧其一生,其實充滿了顛沛流離,考驗與轉折。就象是一個旅人剛完成一趟豐富的行旅,歸來後對友人分享,或也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留印一片訴說;就在分享之時,所有的旅程會經由旅行者的心靈觸動、意會與交融,而整編成若干具特殊意義的畫面停格。
  • 為什麼有很多學佛的人,都尊敬「聖嚴法師」?
    聖嚴是臺灣佛教宗派法鼓山之創辦人,也是禪宗曹洞宗的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五十七代傳人,為一代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是臺灣第一位獲得碩、博士學位的比丘,法鼓山的弟子信眾尊稱為「聖嚴師父」。我沒有詳細讀過聖嚴法師的著作,也不愛看那些俗世所加給他的名頭。
  •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圖)
    智慧的話語、通俗易懂的著作,便他成為無數民眾的心靈導師。  向時代周報記者談起聖嚴法師的圓寂,北京潭柘寺副監院昌悟法師語調悲涼,心情沉痛。  「聖嚴法師對佛教貢獻很大,但無緣一見,很遺憾。聖嚴法師不僅學位高,修為更高,我們常翻印他的書,如《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免費送給遊客。聖嚴法師的書不是佛經,是介紹佛法入門書,通俗易懂,對想信佛又不知從何入手的人,大可啟迪。」
  • 名言啟示錄:走進聖嚴法師
    像聖嚴法師講,只有通過教育的方式,佛教教育的方式來完成,這個教育包括對出家人的教育,對在家人的教育,對在家信眾的教育。所以我覺得這個佛教的教育這個方面,是你建立正信佛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聖嚴法師:我們主張的是人間的佛教,希望這個佛教是屬於人間化的,不是屬於世俗化,屬於人間大家共同需求的一種教育,因此我們法鼓山教壇成為一個教育的園區,我們做的就是教育的工作。
  • 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
    法鼓山創始人聖嚴法師(圖片來源:法鼓山提供)聖嚴法師(1930—2009),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也是禪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第五十七代傳人、臺灣法鼓山的創辦人。又創辦法鼓山國內外禪修,文教、慈善體系的人文社會大學、僧伽大學、僧團道場、七個基金會、中英文四種定期刊物。他以中、日、英三種語文在亞、美、歐各洲出版的著作近百種。他的著作之中發行量最多的是《正信的佛教》,已超過三百萬冊,譯本最多的是《信心銘》,已有十種,系列冊數最多的是《寰遊自傳》及《禪修指引》,這些著述均受廣大讀者的歡迎。
  • 邱惠敏:聖嚴法師與觀音菩薩的因緣
    聖嚴法師法相(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開創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一生與觀音菩薩有著特殊的因緣,就連法鼓山開創、建設的過程中,一路都受到觀音菩薩的庇護。出生在大陸長江北岸南通現狼山廣教寺山腳的聖嚴法師,記得小時候,村子裡便流行「觀音會」,從小看著母親與鄰居婦女聚在一起拜觀音,誦《觀音經》、《心經》,那木刻板印的觀音畫像,早已烙印在他的腦海裡。十三歲,一場雨也許是觀音灑下的甘霖吧!讓他出家當了和尚,來到狼山再與觀音菩薩續緣。
  • 法鼓山網絡共修零距離 你在哪裡水陸法會就在哪裡
    法鼓山水陸法會兼顧傳統、創新與環保改革,讓眾人在清淨的氛圍中修行。(圖片來源:法鼓山) (圖片來源:法鼓山) 「網絡共修零距離!」法鼓山運用現代網絡影像技術,讓時間和空間不再是問題,於水陸法會期間開放「雲端祈福」、「網絡共修」,讓因工作或其他因素無法親至現場的民眾也能參與共修,或透過網絡為自己和親友寫祈福、超薦牌位,並於全球設置32個「分處共修」點,由當地法鼓山道場的法師帶領修行。
  • 聖嚴法師簡介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於一九三○年出生於江蘇南通,十四歲在狼山廣教寺出家後,歷經了經懺、佛學院、軍旅等生涯,一九四九年到了臺灣,在軍中服役期間,因緣際會,巧遇靈源老和尚,得到禪法的入手處。之後,於三十歲時在東初老人座下再度披剃出家。其後,無論是六年閉關苦修、日本留學、美國弘法,或是開創法鼓山等,總是在無路中找出路,在艱辛中見其悲願,在堅毅中見禪慧。
  • 法鼓山將舉辦國際研討會:紀念聖嚴法師圓寂10周年
    聖嚴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2019年6月28日至30日,臺灣法鼓山僧團將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漢傳禪法之當代流傳座談與禪修體驗」與「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6月29日至6月30日,為紀念聖嚴法師圓寂10周年,法鼓山和臺北大學、法鼓文理學院、聖嚴教育基金會共同合辦的「佛法與社會科學國際研討會」,將透過心靈環保與經濟學、公共治理、財務會計企管、社會學的結合,延續聖嚴法師跨領域對話、弘法的願心。每個單元均有專題演講,發表論文近50篇,上百位學者參與交流,會議精彩可期。
  • 法鼓山在臺中盛大舉行寶雲寺動土典禮(圖)
    寶雲寺動土典禮現場果東法師致辭護送分院大殿三尊佛像與廣大民眾結緣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1年1月9日上午,法鼓山在臺中市盛大舉行寶雲寺動土典禮、遷佛迎佛、千人皈依等活動,法鼓山四眾自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於24年前(1988年)首次應邀到臺中弘講,法鼓山就以「提升人的質量,建設人間淨土」為理念,接引了許多中部民眾成為三寶弟子,並陸續成立了禪修、助念等團體,開辦了各項終身學習的教育課程,深獲地方民眾認同。為了創造更加開闊的弘法環境,法鼓山在分院的原址上規劃重建寶雲寺。該寺將以成為一所教育中心為目標,預計於三年後落成。
  • 臺灣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舉辦「2016年兒童生活教育寫畫創作活動...
    臺灣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舉辦「2016年兒童生活教育寫畫創作活動」北區頒獎典禮合影留念佛教在線臺灣訊  12月18日上午10點,臺灣法鼓山聖嚴教育基金會在法鼓山農禪寺舉辦「2016年兒童生活教育寫畫創作活動」北區頒獎典禮,現場首次舉辦獲獎作品展覽欣賞,並安排活潑的兒童戲劇演出與農禪寺導覽,共有數百位來自雙北
  • 佛門高僧大德眼中的淨空老法師---聖嚴法師篇【02】
    聖嚴法師和淨空法師是戒兄弟,1961年兩位法師同在基隆八堵海會寺受具足戒,得戒和尚是淨土導師道源長老。佛門中有句話:「同戒如同命」,兩位大德是非常好的朋友,聖嚴法師在一九九九年訪問新加坡的一次講話中,談起了和淨空法師的友誼並對淨空法師大為讚嘆。
  • 聖嚴法師:我們早就統一了,統一在中國佛教
    2月15日,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追思法會暨植存在法鼓山舉行。圖為參加追思法會暨植存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蕭萬長隨眾僧和信眾送聖嚴法師舍利函前往植存區。  2月15日,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追思法會暨植存在法鼓山舉行。圖為參加追思法會後,法鼓山眾僧與信眾及馬英九、蕭萬長等送聖嚴法師舍利函前往植存區植存。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聖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圖]
    窮畢生之力宣揚佛法的聖嚴法師,長年因腎病所苦,在堅持不換腎的情況下,二月三日下午四點圓寂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左二)在座談會上宣布,法鼓山要為四川災區重建做六件實事:為綿陽市安縣秀水鎮重建二所小學;為秀水鎮建一所中學;在秀水鎮建一所醫院;為秀水鎮重建自來水廠;重建新村,為村民蓋房子;設立獎學金幫助受災青少年完成從小學到中學的學業。曾主持臺灣「九二一」地震重建的蕭萬長(左一)及著名影星李連杰(右二)也出席座談會。
  • 《風雪中的行腳僧》—聖嚴法師第一本英文傳記
    《風雪中的行腳僧》是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第一本英文傳記。這本採訪體傳記的出版,緣起於2000年。一位剛接觸禪宗的文字工作者威普納(Kenneth Wapner),在拜訪東初禪寺,閱讀聖嚴法師的著作後,決定出版法師的傳記。獲聖嚴法師同意後,威普納與聖嚴法師的英文翻譯李世娟(Dr.
  • 聖嚴法師首本英文傳記《風雪中的行腳僧》在美出版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08年10月21日,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第一本英文傳記《風雪中的行腳僧》(Footprints in the Snow: 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Buddhist Monk)在美國出版。聖嚴法師在歐美地區傳法20多年,出版了10餘本英文著作,但多以禪修開示為主,介紹他生平的文字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