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地下通道吊頂用紙糊膠粘 「紙糊金獎」能救急?

2020-12-22 人民網

原標題:曝地下通道吊頂用紙糊膠粘 「紙糊金獎」能救急?

  [華聲在線導讀]日前有網民曝光,曾被評為「湖北省市政金獎工程」的武漢常青路長港路地下通道,吊頂用紙糊膠粘。面對遭質疑的「紙糊金獎」,相關責任部門表示,通道內天花扣板從去年開始經常脫落,多是因人為破壞所致。「紙糊膠粘」只是臨時救急,將儘快全面修復。

  [新聞拾碎]

  1、日前有網民曝光,曾被評為「湖北省市政金獎工程」的武漢常青路長港路地下通道,吊頂用紙糊膠粘。常青路長港路地下通道於2010年6月竣工。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處地下通道約300多平方米,吊頂距離地面約3米,20多塊吊頂嚴重破損或脫落。部分空缺吊頂被白紙蒙住,外面沾著一條條透明膠帶,膠帶多達200條,看起來很簡陋。

  2、武漢市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站工作人員介紹,這處工程耗資1216萬元,建設單位是武漢市橋建集團有限公司,施工單位是武漢市政特種集團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為武漢市南亞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工程確曾被評為「湖北省市政金獎工程」,現由武漢市城管委橋梁維修管理處負責維修。

  3、武漢市城管委橋梁維修管理處設施科楊科長告訴記者,通道建成後移交城管維護,4年間未出現嚴重質量問題。但從2013年開始,天花板扣板經常脫落。調查後發現,多因人為用雨傘和扁擔等物品故意破壞。這位負責人表示,用紙糊膠粘只是「臨時救急」。今年大年初二,通道內的天花板大面積脫落,露出了內部混凝土和天花板龍骨。春節期間聯繫不到供貨商,搶修隊員只好用紙糊膠粘代替。目前已經聯繫到供貨商,將在材料到齊後全面修復。

  [媒體論調]

  「紙糊金獎」是救誰的急?

  文/老癸

  堂堂的市政工程300多平方米地下通道吊頂,不僅事關老百姓的安危,也關乎著一個城市的形象,這麼一個公共場所吊頂壞了,竟然用白紙加膠水就進行「施工」了。這樣一種施工態度明顯就是在矇混過關敷衍了事,「工程」更不會起到任何實際性的效果。但是更奇怪的是這樣的「紙糊工程」不僅通過了合格驗收,還被評為「湖北省市政金獎工程」。

  不奇怪市政部門的弄虛作假紙糊吊頂,奇怪的是這樣的工程怎麼能通過驗收,又是怎麼能「評為」金獎的?按說用這種白紙加膠水糊出的「吊頂工程」,別說是專業技術人員,就是鄉間的普通泥水匠也「忽悠」不過去。更別說評獎要通過建築專家和相關領導了。正如一位網友所說,這些所謂的驗收和評獎的專家和領導們,如果能在現場仔細的看上一眼,恐怕也不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

  據相關部門介紹,原來他們「紙糊吊頂」也是事出有因,就是為了「救急」。如此匆匆忙忙「紙糊吊頂」到底要「救」什麼「急」呢?相關人員語焉不詳,但從其他人的介紹來看,就是為了驗收和評獎。春節剛過,眼看要驗收評獎了,通道內的天花板都已經脫落嚴重,無疑會影響到檢查驗收及評獎。無奈只好請白紙膠水來「客串」裝潢材料「吊頂」了。事實證明,這樣的「救急」不僅非常好用,相關部門也許壓根就沒有把吊頂脫落當回事,甚至人們有理由懷疑,這個「金獎」更是早就內定的,所謂的「評為」不過是一個說詞而已。

  由此也能看出為什麼有些名為「金獎」、「銀獎」的工程會劣跡斑斑,甚至不堪一擊。那些所謂的「百年大計」及取得了各種榮譽的工程項目建成沒幾年,就已經「未老先衰」甚至「英年早逝」,這個「紙糊的金獎」也許就能說明一切。過去紙加膠水能粘橋縫,如今又能糊吊頂。有這樣一幫「神仙」般的驗收和評委們在,說不定將來要建高樓大廈就再不要鋼筋水泥了,只要白紙加膠水,足矣。

  [微言大義]

  @我的音樂只有GDragon權志龍:我們的官方為何這麼屌?救急?一句話什麼事都木有。

  @whzwg:信了官方的邪。臨時救急就可以用紙糊?紙糊得住?

  @藍天雲上88:1200萬、紙糊、獲省級金獎?

  @前度牛郎:吊頂紙糊金獎需要一個圓滿合理的解釋。

  @菊花小渣:不徹查不足以平民憤。

  華聲在線綜合三晉都市報等

(來源:華聲在線)

相關焦點

  • 紙糊莊嚴神像 葉永析藝把罩
    為重現紙糊神像之美,紙藝師葉永析六年多前自學紙糊技術,不斷摸索中學習,結合自身建築背景專業,用紙糊出一尊尊型態莊嚴又慈藹的「紙糊神像」,高超技藝獲得嘉義樸子配天宮肯定,特別邀請他為媽祖娘娘製作紙神帽。配天宮總幹事丁廣穎表示,宮廟旁原本種植了一棵四季蘭樹,但後來因病枯死,經向媽祖指示後,廟方決定將樹身製作成媽祖神像,並委託葉永析投入兩個月時間,用紙雕方式製作媽祖頭上佩戴的金色神明帽「平天冠」,用紙製成的神明帽不僅輕巧,不易壓傷神像,精緻細巧的好手藝,更讓不少信眾讚嘆不已。
  • 古代的窗戶大多是紙糊的,颳風下雨怎麼辦?
    在紙發明之前,古代的窗戶有的是其他東西遮擋,富貴人家用的是一種天然的礦產雲母,然後用薄薄的一片片來糊窗,這樣達到既遮擋又透光的效果,然而因為雲母在當時並不普遍,因此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的。普通人家有的用窗貝,用一種薄薄的又能透光的貝殼來糊窗,以達到透光遮擋的效果。也有用竹草遮擋的,當然這種就只能遮擋,不能達到透光的效果。
  • 古代用紙糊窗戶,為什麼風颳不破,雨打不溼?古人智慧不可小瞧
    我們經常能在電視劇中,看見古代人家裡的窗戶是用紙糊的,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有疑問,為什麼用紙糊窗戶嗎,是因為窮嗎?有這種想法也不奇怪,眾所周知,紙是一種很脆弱的東西,沾上水就會變溼,也不抗風,是很薄的。但是在過去皇宮裡的窗戶也是用紙糊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是不是沒有錢才用紙糊窗戶了。那這又是為什麼呢?
  • 古代窗戶真是用紙糊的,遇到颳風下雨怎麼辦,原來都被小說被騙了
    所以問題就來了,這些電視劇裡的窗戶都是紙做的,就不怕颳風下雨給它扎破了,其實事情的真相很簡單,用紙做窗戶的人不多,都是些有錢人,別被小說裡的情節給騙了。不過還是要來探討一下紙窗戶,紙呢,密度非常小,一沾水就會破,在漢朝的時候就已經有造紙術了,再由蔡倫改進,可惜技術不成熟,在後期才慢慢發展起來的,不過能用紙來糊窗戶,也是個大戶人家了,畢竟在古代能解決溫飽都算不錯了,誰還有閒錢去搞這些。
  • 大化地下通道商業街開工 總投資3億元
    大化地下通道商業街開工 總投資3億元   大化訊 8月31日,大化瑤族自治縣紅河北路地下通道商業街(兼人防地下室)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在該縣銅鼓廣場隆重舉行。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人民幣,建成後可接納就業崗位2000個。
  • 古代窗戶大多是用紙做的,人們不怕下雨被淋透嗎?看完長見識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沒有玻璃,所以房子的窗戶都是用紙糊的。大家都知道,紙的硬度很小,容易破裂。那麼在下雨的時候,窗戶會不會被雨淋透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古代的紙窗戶並不怕被雨淋。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
  • 慈禧葬禮照,紙糊的新軍如同真人,送葬隊伍人山人海,空前絕後
    已經燒過的大量用紙糊的冥財這些東西都代表了她所心愛的財物,做工精巧逼真,惟妙惟肖。它們包括鐘錶、梳妝檯、煙杆,以及一大群紙糊的假人,後者將在冥間伺候慈禧太后。當年在直隸總督端方的命令下,從紫禁城到清東陵平整道路的巨大工程早就已經開始,給太后送葬的隊伍在這條道路上要走整整五天。事隔百年,這一組老照片可看出當年的國葬場面:紙將紙兵,紙轎紙馬,大小如真,不細看,還真分辨不出。
  • 蘇州鋁方形吊頂與鋁格柵吊頂的區別
    蘇州鋁方形吊頂與鋁格柵吊頂的區別鋁方格吊頂和鋁方格吊頂的區別在於鋁方格吊頂排列整齊,而鋁方格吊頂是同色的格子,可以做成白色、黑色、灰色、藍色等。有一百多種特殊色卡可供選擇。鋁方形吊頂和鋁格柵吊頂是近年來流行的吊頂。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機場、地鐵站、地下通道、辦公室等大型商場、大型場合越來越多。總的來說,大型商場一般要求通風和氣體分散性好,鋁方形和鋁格柵也比較受歡迎。鋁方形吊頂和鋁網格吊頂不僅僅是因為這些,主要是因為鋁方形吊頂的裝飾效果極佳。
  • 古代人家窗戶都是紙糊的,那麼颳風下雨怎麼辦?老一輩人給出答案
    並且在一些古裝劇中都能發現,但是這些窗戶和現在來比未免有些太過於破了,因為當時的時候,窗戶一般都是用紙糊的,像現在大家在看一些經典的古裝劇的時候都有發現。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一開始很多房屋都是沒有窗戶的,只不過是後來人們的需求越來越高,希望讓房間更加亮堂,並且要透氣一點,這時候人們才發明了窗戶,而且從那以後窗戶就成了人們居住環境中不能缺少的一個部分。
  • 古代窗戶大多是紙糊的,颳風下雨怎麼辦?古人的智慧令現代人折服
    於是,在那之後,在很多的事情上,紙張開始發揮自己的作用,其中就包括糊窗戶。 因為紙張的生產提速了,價格上也就不貴了,因此,這古代的窗戶,大部分都是紙糊的,老百姓用紙還是用得起。
  • 濟南一小區地下改建商場,多個消防通道被鎖住,最新進展來了
    今天,小編推送了天橋區清雅居公租房地下改建商場,存在消防隱患一事。詳情↓↓地下改建商超,濟南這兒的居民卻多了擔憂!多個消防通道被鎖住,消防回應了最新進展來了該商場存在6處消防隱患,消防現場下整改通知書上午,記者跟隨天橋消防部門參與聯合檢查,發現該超市6處區域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現場下責令整改通知書。
  • 東北八大怪之窗戶紙糊在外,你了解嗎?
    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說一說東北八大怪之一怪——窗戶紙糊在外。這裡邊說窗戶紙為什麼要糊在外?這個怪,跟東北氣候有關,這是一個禦寒的一種方式,東北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使一年四季極致分明。為了禦寒,東北人真是想盡了辦法,外邊比較冷,屋裡比較熱,如果糊在裡邊,裡邊有水氣,會把紙給弄破。
  • 古代窗戶紙那麼脆弱,古人為何還敢糊床上?其實我們都想錯了
    玻璃工藝傳入中國較晚,因此在觀眾心中留下了一個固有印象:古代的窗戶都是紙糊的。紙張是一種非常脆弱的物品,用它來糊窗戶,既不能保證人們的隱私,遮風擋雨更是一件難事。在古代沒有玻璃的情況下,古人是如何給屋內遮風擋雨,保暖採光的呢?
  • 東街口地下通道開放
    地鐵5號線兩座車站全部實現封頂;地鐵1號線東街口站地下連接通道開放;地鐵6號線車站已全部封頂,車站設計效果圖曝光!此外,上周六福州地鐵免費乘坐首日,地鐵客運量超30萬人次!5號線兩座車站全部實現封頂!7月25日下午,隨著福州地鐵項目金林路站二期最後一塊頂板澆築完成,至此車站主體結構工程順利封頂,標誌著項目兩座車站全部實現封頂。
  • 大媽佔火車站地下通道跳廣場舞
    【網友提問】大媽佔火車站地下通道跳廣場舞【律師解答】火車站的地下通道毫無疑問屬於公共場所根據視頻中的情況,現場已經聚集了近百人,通道已經被站滿,常有人行道過差點被撞倒!而在火車站的地下通道樓梯上跳廣場舞,我認為不僅是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甚至可以評價為是有過錯的!【律師提醒】火車站的地下通道作為公共場所,不僅人流量巨大而且還有樓梯等設施,絕對能在不適合廣場舞的場地排名中名列前茅!
  • 貴陽大西門地下通道建成投用
    下一步,地下通道內還將打造2000多平方米的熙街商業街。11月1日下午,記者來到大西門地下通道,發現該通道建築內部交通組織形式採用了環狀路徑形式,每個出口都設有指示標牌。地下通道6臺自動扶梯正常運行,為方便市民,正對市西商業步行街方向設有一個垂直電梯,通道內還設有空調系統以及公共廁所。不僅如此,大西門地下通道內還設置了很多貴州元素。記者發現,通道的牆壁上設有貴州民族服飾、臉譜等裝飾櫥窗,並建有木質條椅供市民休息,別具一格。
  • 廣場地下通道自動扶梯為何停用?
    近日,饒城市民潘先生致電本報新聞熱線諮詢,市中心廣場地下通道的自動扶梯為何停用?何時能重新啟用?6月17日下午,記者來到市中心廣場地下通道,只見該通道共配有三部自動扶梯,但都未啟用,來往的行人只能走樓梯進出。
  • 福州鼓山大橋地下通道積水成塘 男子通道邊釣魚
    東南網8月1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郭麗娟 夏雨晴 海都記者 張超暉 文/圖) 地下通道居然成了「池塘」,不僅有小孩戲水,還有人釣魚。近日,有市民撥打本報新聞熱線968111反映,福州鼓山大橋靠近林浦路一側的橋下,有一處地下通道積水嚴重,幾乎變成了池塘。 對此,福州市市政建設開發公司一名工作人員稱,該地下通道為預留通道,已經對該地下通道的二次裝修問題進行了探討,預計下個月招標,10月份施工,爭取在年底前投入使用。
  • 南門外將建地下人行通道 地下停車場與地鐵站互通
    原標題:南門外將建地下人行通道 地下停車場與地鐵站互通        南門外除了要修建下穿式立交外,還將修建地下人行通道,方便行人出行。  據了解,此次將在南門外即將建設的下穿式立交南北兩側,各建一個東西向地下人行通道。建成後市民走北側的地下通道,可以實現東北角苗園、西北角松園互通。同時,苗園、松園下面即將建設的停車場,也將與現有的地鐵站實現互通。這就意味著,建成後市民從南門外任一角的地下通道下去可從其他三個角的口上來。
  • 網絡問政|貴陽大西門地下通道廁所為啥不對外開放了?
    【市民反映】貴陽大西門地下通道商場的廁所,之前公眾都能入廁,現在怎麼成內部使用了?【部門回復】貴陽市城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大西門地下通道商場廁所不是市政配套設施,是由公司自籌資金建設,屬於商場配套設施並由公司自行管理,僅供商場內部人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