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說理】在這個「超長假期」,孩子們獲得哪些成長

2020-12-14 央廣網

  2020年註定是令人難忘的一年,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在新春伊始,突如其來的災難給我們老師和孩子都上了生動而又深刻的一節社會課。心理學的實踐和研究也表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降臨會加速孩子的心理成熟和能力提升。

  根據疫情的情況,教育部門提出延期開學,也希望孩子們在家「停課不停學」。空中課堂、網絡直播課迅速成了家長們討論的熱門話題,在家學習,大勢所趨。我們知道,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雖然在家學習時沒有了老師同學在身邊陪伴,少了課堂上的樂趣,但新的學習形式也會給孩子們帶來新的收穫。那麼,經歷這次疫情,在家中生活和學習的孩子們收穫了哪些成長?

  生活更加獨立

  我們知道,許多孩子的家長都是雙職工,白天需要去上班、工作,甚至有的家長還是醫護工作者,需要到一線去抗疫。在延期開學期間,孩子們白天沒有家長陪伴,有的孩子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就需要慢慢成長,在生活上更加獨立。

  在延期開學期間,為豐富學生居家學習生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疫情轉化為教育契機,學校堅持「五育」並舉,在線上課程中開設了「勞動能手」欄目。通過各種家務勞動小視頻,以及美食製作的小視頻,引導孩子們在家庭中開展各種勞動實踐。通過各種動手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關注身邊人、身邊事,為家人服務,為家庭作貢獻。

  我們看到孩子們的反饋,在家學會了獨立去幫家長做家務。孩子們在家中每天早起幫家長掃地、拖地,吃完飯後主動收拾桌子、洗衣服,幫爺爺奶奶洗碗,和奶奶在家中學習廚藝,蒸饅頭、蒸包子,幫奶奶擇菜洗菜,自己也學會了做自己最愛吃的飯菜,每一次做飯都是那樣的樂在其中……

  更有一些孩子,不僅僅可以照顧好自己、幫助家長做家務,還可以照顧好自己的弟弟妹妹,為父母減輕負擔的同時,也為弟弟妹妹做了一個良好的榜樣。

  學習更加自主

  當孩子在家學習,一開始許多家長都很焦慮,會擔心孩子上網課的效率不高,然而這恰恰是一個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時機。對孩子來說,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學會學習」,這種自主學習能力將貫穿在孩子個人發展的各個方面。在家學習過程中,沒有了老師的監督、沒有了在教室裡的各種約束,孩子可以藉助各種網絡課程資源進行學習,這時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了。

  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自主學習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剛開始學習,學生們都是聽聽視頻看看就過了,沒有任何學習痕跡。後來在老師的建議下,紛紛開始準備筆記本開始學習,從一開始的寥寥幾行,到後來的清晰詳細,甚至有的同學還繪製出思維導圖,作出圖文並茂的筆記;課後,同學們還會依據老師的引導,進行自主的拓展。

  在假期中我將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提煉,錄製了一系列《朝實微課堂》的視頻,主題為「學好數學並不難」,旨在教會孩子學習數學的方法,提高孩子學習的樂趣、興趣和智趣,讓孩子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能力。這系列的視頻一經發布,也收穫了家長和孩子們積極的反饋。

  學生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紛紛探索出了最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的方法,學習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我們收到很多家長的反饋和孩子的分享,在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引導下,孩子們在家中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自己規劃時間,安排在家的生活,學著做時間的主人。比如:每天6點30起床,早上7點準時開始英語晨讀,8點開始在線學習、讀書口算,到鍛鍊身體、家務勞動……每件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在這個超長假期中,孩子們按照計劃,讓每件事情都有序地進行。在自律的學習與生活中,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慢慢得到提升,相信這會對孩子未來的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人們的心理壓力大,加之個別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問題,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環境,導致一些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心理比較脆弱,表現在性格上,就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如:無法集中注意力、膽小靦腆、容易焦慮等等。而家庭是孩子性格養成的搖籃,家是讓他們身體和心靈感到安全的地方。在居家期間,家長有大量的時間陪伴和教導孩子,家長和老師通力合作,通過正確的引導,有助於孩子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克服性格上的弱點。

  我們有一個學生小穎,在上學期的學習中表現不太好,學習能力較低,對許多知識掌握不好。在這個特殊疫情期間,小穎的媽媽抓住機會,利用假期時間,及時和班級老師進行一對一的溝通,想通過難得的機會,幫助孩子改變孩子學習狀態不理想的現狀。

  老師和家長經常進行溝通。從孩子的學習狀態、書寫情況、完成度、心理情況等方方面面交流,分享經驗。老師溝通一方面鼓勵孩子,更重要的一方面肯定、鼓勵媽媽,疏解媽媽的焦慮情緒,在後續反饋時對孩子的問題及時提出解決方法,並及時追蹤。現在孩子已經從一開始的潦草、敷衍、牴觸學習,到了能獨立用20分鐘完成40分鐘的練習,並且正確率大大提升。孩子的媽媽也從一開始的煩悶愁苦到現在的言語輕快。

  還有的孩子,平時在學校課堂裡比較羞澀、不善於表達,而在疫情期間,表達方式就由用語言表達轉變為用文字表達,通過屏幕來和老師同學溝通。老師們發現,這個不善於口頭表達的孩子,文字表達時特別積極活躍,這種情況下孩子跟老師的交流增加了,也便於老師更好地了解和引導孩子。面對老師的關愛,他會回復老師、感謝老師的鼓勵。孩子每天不斷努力著,不僅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成果、體育鍛鍊項目,還積極展示自己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相比之前在大家面前的羞澀,這段時間以來,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個陽光快樂、積極進取、自信大方的小少年。看到孩子的進步,作為老師也感到欣慰和快樂。

  收穫和諧、美好的親子關係

  假期延長,讓孩子和家長們有了很長的相處時間。可是隨著相處時間的越來越久,親子關係中也出現了許多矛盾和「危機」。我前段時間在北京衛視《老師請回答》節目中為家長們提供了一些維護良好親子關係的方法。如「圖片管理法」可以鼓勵孩子完成每天任務;「抽籤法」讓家庭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分區法」讓宅家的生活充滿儀式感……這些活動都需要家長的參與,在活動中進行交流、溝通、合作,不知不覺中家長和孩子的關係就會更加親密,能夠有效地減少親子矛盾。

  許多家庭實施了這些方法之後,孩子們在家中的學習與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也更加地理解和愛自己的父母。一個孩子說:「真的特別感謝爸爸媽媽,我宅在家中,依然會有不同的體驗。在看電視節目的時候,陳校長還說到了,『人生900格』,也讓我很感動。原來把人的一生劃分為900個格子,那麼我和爸爸媽媽能在一起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兩格,我一定要好好地愛他們,珍惜這些美好的時光。」

  縱觀漫長人生,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是難得且珍貴的,特殊時期,不僅要注意身體健康,守護好「親子關係」也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有深遠的影響,親子之間共同創造的美好回憶,也值得我們用一生珍藏。

  提升人生格局,培養家國情懷

  在疫情期間,在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時時刻刻關注疫情、關注時事新聞。孩子們通過這次疫情看到了國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更加理解了中國人民的團結、國家的強大,明白了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在家中隔離的同時,一線工作者正冒著生命危險負重前行。

  在延期開學期間,我校高度重視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利用班級微信群,開展網絡班會活動。一方面是教育學生在與災難抗擊中學習成長,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與抗疫主戰場同舟共濟,弘揚民族精神。

  在班主任老師的引領下,各年級、各班級,所有學生全員參與,分別以「關注疫情、為中國加油」、「我眼中的鐘南山」、「向一線白衣戰士致敬」、「特殊時期學會自我管理」、「親子活動創建融合家庭」等各種弘揚主旋律和正能量的話題為契機,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討論和實踐,引導學生在這樣一個特殊時刻,學會關注自我,關注他人、關注社會。看著孩子們親手為抗疫工作者製作的手抄報、畫作、工藝品,一首首生動真摯的詩歌,一篇篇充滿感恩與敬佩的文字,一個個清晰詳細的疫情統計圖,仿佛看到了孩子們一顆顆熱切的赤子之心。

  相信孩子們通過親身參與線上抗疫活動,將會懂得敬畏生命、感恩生活,學會成長,不僅提高人生格局,也在心中樹立起了家國情懷。

  2020年初的疫情來勢洶洶,孩子們雖然在家中隔離,卻也沒有停下自我提升的腳步。在家校的共同協作下,孩子們從生活技能、學習能力、心理品質都得到了提升,「獨立自主」是他們在特殊時期的成長關鍵詞;美好的親子關係讓愛在父母與孩子的心間流淌,滿滿的家國情懷讓孩子們更加熱愛祖國、感恩社會、敬畏生命……特殊時期孩子們有特殊的成長,相信這將是他們人生道路中難忘的一程,這個時期的收穫與成長將為他們以後的人生鋪墊美好色彩。

  (作者:陳立華,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

相關焦點

  • 「凱叔講故事」 與孩子們發起知識戰「疫」!
    為了助力孩子們「停課不停學」,在這個超長假期裡快樂地長知識,「凱叔講故事App」 不僅設立「戰『疫』免費學」公益活動頻道,推出2400+免費故事和課程內容,更依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理解和知識需求,提供分齡學習「課程表」。
  • 「戰「疫」說理」戰「疫」彰顯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
    這一方面同大學生居家狀態有關,疫情暴發,戰「疫」總體戰阻擊戰打響,同學們和父母、家人在一起有利於克服恐懼感。另一方面,同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疫情,採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抗擊疫情並取得顯著成效有關。    參與戰「疫」:既服從大局又積極參與,展現家國情懷    疫情防控中,全國各地援助醫療隊奔赴武漢、湖北,成千上萬醫護人員作為逆行者投入抗疫戰鬥中。同時,全國各地也成為更大的戰場,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都積極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信念激勵著每一個人。
  • 讓孩子們在戰「疫」中成長
    讓孩子們在戰「疫」中成長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通訊員 李莉 羅初延遲開學期間,我省各地中小學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居家學習活動,提取全民抗疫的生動素材,給孩子們帶去一堂堂難忘的社會生活課,讓孩子們在戰「疫」中成長。
  • 【戰「疫」說理】科技戰「疫」強化自主創新信心
    戰「疫」中,處處閃耀著科技之光、創新之光,也充分彰顯了科技創新的關鍵利劍作用。科技創新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提供了戰略支撐,並凝結成全球戰「疫」的中國經驗、中國方案。我們應把戰「疫」科技創新的成功實踐作為生動教材,常學常思、悉心領悟,從中體悟科技創新的硬核力量,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的信心,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
  • 同心戰「疫」 公益課堂助成長|線上家庭家教家風影視教育寒假專題...
    同心戰「疫」 公益課堂助成長|線上家庭家教家風影視教育寒假專題(一) 2020-12-30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亦莊戰「疫」日記:變身「網絡主播」的教師日記
    在疫情陰霾的影響下,最近的亦莊似乎與往日有些不同,但好像又沒有什麼不同,在這座平靜的城市裡,一切都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為了打贏這場戰「疫」,每個人都在努力經營著自己的生活,「普通」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 經歷了這個特殊假期的孩子們:懂得擔當 收穫成長
    這個假期也變得特殊而厚重,奉獻與犧牲,堅守與執著,生命與健康,責任與擔當,科學與真知……千千萬萬個孩子,響應號召,足不出戶,卻接受著或將影響一生的教育;千千萬萬位老師,叮嚀囑咐,責任到人,架起一道護衛學生身心健康的「城牆」。師生們都說,多少年後,再回望這個2020年初的寒假,一定會發現,我們上了一堂特殊的課程。小小的肩膀,自此懂得了擔當、收穫了成長。
  • 和而不同,花樣戰「疫」——洪家樓小學開展綜合實踐(勞動教育)戰...
    2020年初春,隨著「新冠病毒」的到來,洪家樓小學的學生們足不出戶、宅家戰「疫」也精彩!他,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用自己的雙手與智慧譜寫了一曲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教育)的戰「疫」新篇章!
  • 戰「疫」情中,快速成長起來的90後
    每一次的戰「疫」,總是讓人們有許多的感慨!比如說,我們總是不放心的年輕人,但是他們卻是未來的主人,所以,我們應該放心。這一次的戰「疫」事實,就是再一次的證明,我們的年輕人,是值得我們信賴的!「走在戰「疫"前線的90後,03年你們保護了我們,17年後的2020年,換我們來守護你們!」慷慨激昂的文字,沒有比他們在現實中的表現更加讓人們感動。在我們許多人的記憶裡,也許他們還是17年前,那場疫情裡的孩子。在我們記憶中,還是他們上學讀書的樣子。那個小可愛,還是那麼的清晰。
  • 【戰「疫」說理】人與自然關係理論對戰勝疫情的啟示
    然而自近代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發展的大量經驗事實證明:人類在自然界中主體地位幾乎獲得最大程度的彰顯,而人類對自然本身價值、需求的關注依然極為有限,使得當今世界的生態危機和生態環境問題,以海嘯地震、洪水泥石流、物種滅絕、資源枯竭、土壤沙漠化、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乃至各種疫病、傳染病的肆虐橫行等更加複雜多樣,且愈加劇烈的形式爆發出來,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 開學延期,成長如期∣十五中少年戰「疫」行動
    點擊播放 GIF 0.1M自立自律有規劃爭做戰「疫」小先鋒無不透露出他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逆行者」的致敬自主自覺有擔當爭當戰「疫」小天使一個不尋常的假期註定了我們要做一件平凡的事九(17)班趙若彤她2011年獲得由阜陽公益天使大賽總冠軍,獲得了6萬元的獎金全部捐給了市紅十字會,成立趙若彤公益基金。疫情當頭,她與父母商議向基金注入一萬元,用於抗擊疫情。她說: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很自豪在國難當頭時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與抗疫前線的戰士們共同抗擊疫情,希望我們能夠早日戰勝新冠病毒!
  • 鶴琴幼兒園分部大三班「超長假期宅家樂」
    開學延後,假期延長,在這個超長假期裡,孩子們不能出去玩,不能和好朋友見面,不能走親訪友,但是這並沒有停止孩子們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在「足不出戶」的日子裡,可以做點啥呢?這也是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孩子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 【六 • 一兒童節】"童語,童畫,同成長" 雲端六一書畫作品秀!
    【六 • 一兒童節】"童語,童畫,同成長" 雲端六一書畫作品秀!超長的假期還未結束,快樂的「六一」兒童節如約而至。同學們以筆凝志,以畫抒情,傳達戰「疫」的決心與勇氣,一字一句,一筆一畫,表達了自己的美好祝願,凝聚了強大的精神力量。讓我們相約雲端,感受孩子們傳達的美與善。翰墨飄香書心意色彩斑斕繪心聲六一國際兒童節別樣「六一」別樣情。
  • 【戰「疫」說理】從戰「疫」中學思踐悟科學思維方法
    戰「疫」中,處處彰顯和閃耀著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等科學思維方法,為我們觀察事物、分析問題,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供了豐富的寶藏、生動的教材。黨員幹部理應認真學習、悉心體會,掌握精髓要義,改造思維、提升能力。一是高瞻遠矚、駕馭全局的戰略思維。
  • 開學在即,這個超長的假期,我們收穫了什麼
    那麼,「神獸」們,在這個超長的假期,你們學到了什麼呢?我覺得,在這超長的假期,我們必須要應該學會自律。愛爾蘭著名劇作家蕭伯納曾說過:「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兒時的我們,誰沒有一個強者的夢?誰不希望自己能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身上的稜角逐漸被歷史的長河磨平。
  • 超長假期怎麼過?學習、鍛鍊、調心態
    無論如何,這將是一個超長的寒假。這個超長假期,學生們怎麼過?老師們做什麼?家長怎麼辦?(1)在線學習不能照搬慕課教學如何做好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學生居家學習與生活,是全國老師、家長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1月28日,湖北黃石二中的老師們開始召集黃石當地醫護人員的孩子們,同時建立了答疑QQ群,為醫護人員的孩子們在線上答疑解惑。除了答疑群,黃石二中已經開始了QQ群線上授課。
  • 特殊假期後的孩子們:懂得擔當 收穫成長
    原標題:經歷這個格外不同的假期的孩子們 懂得擔當 收穫成長「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對不起,昨天媽媽騙了你們,媽媽還是去武漢了。媽媽是醫生,在疾病到來時一定要站到最前面,望能理解……」落款是「愛你們的媽媽」。
  • 難忘的超長假期——獻給最親愛的警察媽媽
    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父母的陪伴,但由於父母工作的特殊性,「警娃」們的童年和同齡孩子相比總是多了幾分孤獨和成熟。一年一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到來,一名小警娃也為自己的警花母親送上了一份獨特的禮物……親愛的媽媽,您好!我好想您啊!
  • 戰「疫」說理:在抗擊疫情中讀懂「中國答卷」
    人民論壇網4月6日發布趙海星評論文章《戰「疫」說理:在抗擊疫情中讀懂「中國答卷」》,文章內容如下: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 超長「待機」假期,大學生在幹嘛?
    大學生的假期生活就像是一條過渡帶,前腳踏入了嶄新的職場環境,後腳留在了青澀的大學時光。八月你好超長假期從前,最期待的是放寒暑假。現在,被迫宅在家中「閉關修煉」,最期待的卻是能收到學校的開學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