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配速的跑步算是快跑,那對於馬拉松選手呢?

2020-12-12 跑步吧

長輩都說不會跑就想要飛,其實想要跑步跑得好,或者要挑戰馬拉松,一開始你要的不是學習如何跑得多快,而是要先學會如何慢跑。慢跑中「慢」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每個人慢的定義都不太一樣,可能對於一般人而言5分速的跑步速度是快跑,但對於專業馬拉松選手來說5分速算是熱身而已。小編要告訴大家,所謂的慢跑,就是指剛剛好,剛剛好的心率、剛剛好的速度、剛剛好的步伐以及剛剛好的節奏。

剛剛好的心率

對一般民眾而言,運動時心跳達到最大心率的60%~70%之間算是剛剛好的運動狀態。在這個狀態間,我們不會感到太喘或是太累,而是很舒服、很剛好的狀況。如果你覺得這樣子還是有點喘有點累,那麼你可以再慢一點,讓自己在跑步時可以處於最舒適的心率區間。如果不知道自己在慢跑時最舒適的速度與心率區間大概是多少,很簡單,在跑步機上跑步就可以同時測試自己的心率以及最喜歡的速度。

剛剛好的速度

如果想要更清楚地掌握自己在跑道上的最佳慢跑速度以及最適心率的話,坊間流傳的「微笑速度」,也就是可以邊跑步邊保持笑容或是聊天的速度,也是一個簡單的自由心證量測方法。一旦發現自己跑著跑著已經漸漸笑不出來了,那代表你速度快了膽;當你跑著跑著,覺得輕鬆到甚至可以笑到露出牙齒,那代表你真的太慢該加快速度了。隨著跑齡的增加,你的微笑跑步速度也會逐漸變快。大多數的跑步初學者一開始慢跑半小時大概只能跑大約兩公裡左右的距離,但隨著練跑時間的增加,你會發現體能會大幅度進步,5公裡半小時跑完的目標很快就有機會達到。所以提醒大家一開始不要急著加快速度,讓自己以更慢且當下不會感到太累的速度來慢跑,確實是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一段時間下來就能明顯感受到身體的變化與進步。

剛剛好的步伐

對於想要真正體驗慢跑的朋友來說,縮小步輻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比起一般的跑步,大多數人會儘可能地把步伐跨大,但是過大的步伐只會使身體產生不必要的晃動以及更大的衝擊,同時更會大幅拉高心率,進而造成疲累情形發生。慢跑時建議大家儘量縮小步幅,彷彿就像是日本忍者的小碎步跑步,以更小的步幅前進,你會發現雙腳的衝擊更小、可以透過更低的心率以穩定速度跑步前進。

剛剛好的節奏

許多人在跑步時有聽音樂的習慣,音樂節奏其實非常容易影響跑者的跑步節奏,也因此如果能夠選對音樂,可以幫助自己維持更好的跑步節奏。建議大家慢跑時可選擇130bpm的音樂,透過歌曲的節奏來帶領自己的跑步節奏,更能有效地維持穩定的速度。如果覺得130bpm太快,那麼就降低從100bpm的音樂開始,如果想要再更快一點,就上網上可以找到許多130bpm以上的歌曲,網路上也可以輕鬆地下載陪伴你跑步專用的音樂。

慢跑,是一個輕鬆又可以達到運動效果最簡單的方法,一開始只要花10分鐘來慢跑,輕鬆養成慢跑的習慣。小編提醒如果你不是要成為一名專業馬拉松選手,其實不用追求更快速度或者要求突破自己的PB,只要每天給自己短短時間慢跑運動,就能讓自己更開心、活得更久也活得更健康。

相關焦點

  • 4分配速算慢跑?5分配速是快跑?究竟什麼樣的速度才是慢跑呢?
    在跑圈裡,大部分都喜歡炫耀自己的速度,畢竟一旦曬出自己那3分多的配速,必將收到無數的點讚和誇獎,虛榮心能夠得到大大的滿足。而慢跑,被大部分人忽視了,畢竟跟別人說我跑8分配速,會遭到很多人的恥笑。但是,比起跑得快,慢跑才是跑步的主流跑法。跑得快固然拉風,但是對膝蓋腳踝的壓力很大,很容易把自己傷了。
  • 4分配速是慢跑嗎?慢跑的速度究竟是多少?
    在跑圈裡,大部分都喜歡炫耀自己的速度,畢竟一旦曬出自己那3分多的配速,必將收到無數的點讚和誇獎,虛榮心能夠得到大大的滿足。而慢跑,被大部分人忽視了,畢竟跟別人說我跑8分配速,會遭到很多人的恥笑。但是,比起跑得快,慢跑才是跑步的主流跑法。跑得快固然拉風,但是對膝蓋腳踝的壓力很大,很容易把自己傷了。慢跑雖然很悠哉,但是它卻能很好的鍛鍊到自己的有氧基礎耐力,可以讓你在比賽中跑得更快更久。那麼,什麼樣的速度才算是慢跑呢?
  • 跑步配速六分鐘算是慢跑嗎?
    跑步配速六分鐘算是慢跑嗎?其實你只要是跑起來,就是慢跑。
  • 幾個你關心的關於跑步配速問題
    具體如何試跑呢?你可以以目標速度試跑目標賽事賽程的一半或四分之三,感覺一下這個配速,並記錄一下這個速度跑完目標距離耗時有多久。建議每兩周進行一次這樣的試跑,通過這樣的試跑,你就了解自己在這種配速下,呼吸、心率和強度感覺具體是什麼樣的。2、跑步當天心理和身體狀況會影響配速嗎?
  • 跑步5公裡需要多少分鐘?堅持跑步的人,會有什麼好處?
    堅持跑步5公裡,需要多少分鐘?如果你是以10公裡/小時跑步速度計算的話,5公裡的長度需要30分鐘才能跑完。如果你是以5公裡/小時跑步速度計算的話,那麼5公裡需要跑1小時左右。所以,5公裡需要耗時多久,這是由你的跑步速度決定的。
  • 跑步時我究竟應該跑多快?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配速!
    強度,也即配速是馬拉松訓練的核心,想要更高效的進行馬拉松備戰,金字塔訓練是最佳訓練模式;其本質是在備賽訓練中,合理安排不同配速、不同跑量的訓練,那麼究竟應該怎樣掌握適合自己的配速呢?金字塔訓練模式是最佳馬拉松訓練模式著名跑步訓練專家丹尼爾斯出版的丹尼爾斯經典跑步訓練法已被翻譯成中文版,是國內讀者能夠閱讀的經典馬拉松訓練方法;書中以表格的形式告訴跑者不同馬拉松水平,在平時訓練中應當採用什麼配速去跑步,才能達到最佳訓練效果。
  • 馬拉松比賽配速的計算
    2019年10月13日在芝加哥馬拉松比賽,以2小時14分04秒封后,打破英國跑者Paula Radcliffe維持16年 (2003年創立) 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比賽一起步,Brigid Kosgei就保持領先,至半馬分段時已領先約1.5分鐘,最後的破世界紀錄成績,比第二名選手快了超過6分鐘!
  • 青年女演員趙今麥曬半馬跑步成績,配速7分44秒,網友:有點慢
    趙今麥於2002年9月29日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曾經參演過多部著名作品,在國內算是小有人氣,也是前途無量的青年演員之一。從她個人社交平臺的動態來看,經常參加跑步的活動,算是一名跑步的忠實愛好者。她這次跑步距離為21.14公裡,總共用時2小時43分21秒,平均配速為7分44秒。
  • 5公裡的配速如何提升?附5公裡配速等級表,對照參考
    ……每位初跑者都應該從5公裡開始5公裡,對於所有新手跑者都是一道坎。還記得當年在學校被體測支配的噩夢嗎?短短1公裡就能讓不少人感到絕望,更何況是5公裡?5公裡對於跑步大神來說只能是熱身,但是對於新手跑者來說,絕對算是一個裡程碑式的目標。
  • 跑步配速到底有多重要?怎麼提升配速?
    長期進行跑步訓練的跑友對於跑步配速這個名詞都不會陌生。配速,是指在完成一段跑步過程中,每跑1公裡所用時間的平均值。簡言之,就是你跑步時的速度快慢。比如說,你淨耗時350完成了一個馬拉松,那麼平均配速就是:(3×60+50)/42.195=232分鐘/42.195㎞≈5.5分鐘/㎞ 。但寫出來或者說出來,一般不會說配速是「5.5分鐘/公裡」,而是折算成分秒制,也就是跑友們俗稱的「配速530」。
  • 馬拉松比賽中,經常聽到「跑崩了」是什麼意思呢?
    馬拉松從實行全民參與以來,每年的報名人數簡直就是翻倍增長,2018年的上海國際馬拉松報名人數達到了137965人,而參賽規模只有30000人,這樣的數字背後也反映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熱愛跑步而加入到馬拉松大軍中來,但是很多的業餘跑者因為平時的訓練量不夠,肌肉力量跟不上,尤其是沒有跑步經驗的新人
  • 跑步配速要多快,取決於跑步的初衷
    同樣的速度,對於不同的人而言,意味著不同的訓練強度。即使對於同一個人而言,在不同的天氣、不同的身體狀態下,跑同樣的速度,都意味著不同的訓練強度。 因此,當你跑步時,配速只是一個表面數值,心率是反映你費力程度的真實數據。它會告訴你:你現在是不是跑得太快啦(心率很高)、你是不是還可以再加速(心率適中)、你是不是可以繼續跑很久(心率平穩)。 如果你是一位馬拉松跑者,如何確定自己的配速,以保證順利輕鬆完成一場全馬?平時都跑6分配速,比賽就可以6分配速跑完嗎?
  • 盲目最求配速?就算跑的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跑步訓練配速標準,讓大家有更明確的跑步計劃可以借鑑。 LSD訓練 很多跑友都知道LSD訓練,它是以"低強度"和"長距離"為特點進行的有氧訓練,屬於一種持續訓練法,對馬拉松的跑者而言更是一項重要的訓練。
  • 馬拉松成績對照配速表
    馬拉松跑是一項以有氧代謝為主的中等強度周期性運動。特點是運動時間長、能量消耗多。要調高馬拉松的成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根據馬拉松比賽的特點,科學的進行訓練。一般在訓練的時候跑者都會進行配速,這個是馬拉松成績需要,也是跑者訓練的目的,跑者可以用各種跑步軟體詳細記錄。
  • 最新2019跑步等級標準,最全馬拉松配速表,你在哪一級?
    點擊「超級俱樂部」可快速關注 隨著馬拉松項目的蓬勃發展,有的跑者是享受跑步的快樂,但也有的跑者會去追求速度。中國田協修訂的最新大眾選手等級評定實施辦法,根據全程馬拉松、成績,劃定了非專業選手的等級。
  • 馬拉松跑步鞋推薦?看這一篇就夠了
    對於熱愛跑步,特別是跑馬拉松的運動健兒來說,最在意的裝備肯定是跑鞋。與平時慢跑的鍛鍊不同,跑馬拉松對鞋子的要求更嚴格。很多人都問過有沒有馬拉松跑步鞋推薦,要輕,在長跑中儘量少消耗能量;要緩震,降低腿腳的負擔;還要顏值高舒適度好。
  • 關於配速的幾個常見問題!
    Deena Kastor,2004年奧運會馬拉松銅牌得主,曾這樣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比賽前幾個月就找好自己的調子。」 2009年,美國著名跑步運動員Dathan Ritzenhein參加半程馬拉松前幾周以半馬目標速度跑了一次10英裡(約16公裡)的試跑。
  • 為何很多馬拉松的男選手會在比賽中貼乳貼呢?
    隨著馬拉松賽事的推廣,如今的馬拉松深受體育迷的喜歡,特別是在馬拉松比賽中高顏值美女的出現,也讓這項賽事引發了很多體育迷的關注。因為比賽時間長,在馬拉松平臺上很多草根得到了一夜爆紅的機會,比如說被跑友稱為「最美馬拉松女孩」的毛豆李雪。
  • 從2小時10分到5小時,各階段馬拉松訓練項目配速表
    隨後就有好幾位跑友留言問,有沒有具體的訓練計劃呢?雖然不確定下半年是否有賽事,但對於在跑步方面有成績追求的跑友來說,這個夏天的訓練,還是不能鬆懈的。平時跑步訓練中,總有一些跑者不知道自己該用什麼配速訓練,有氧跑、間歇跑、長距離跑到底應該跑多快,是個大問題。
  • 跑10公裡能提高馬拉松成績嗎?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10公裡這個馬拉松比賽中的「配菜」,卻總是受到資深跑者的熱愛和重視呢?跑步入門者把它作為首選目標,距離適中,容易達成,進步明顯。10公裡相比於馬拉松來說,是個短距離的路程,對於速度和體力的分配反而更加細緻和嚴苛,因此需要合理分配每公裡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