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浪費驚人

2020-12-19 中國紙業網

在中部某省一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車間內,有40多噸教材。隨手撿起一本教材翻看,發現品相完好、乾淨整潔。公司負責人說,旺季時每月回收的教材數量是現在的3倍,絕大部分被送到造紙廠。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教科書用量巨大,教材印製越來越高檔,若不能循環利用,會造成極大浪費。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美術、體育等免費教材已實現了循環使用,但從數量上看,尚不及教材總量的零頭。而義務教育階段的大部分教材、高中以及高等教育階段的教材循環仍依賴市場交易,因產業鏈梗阻、供需成本高等問題,尚未實現有效循環。

國家新聞出版署數據顯示,近5年全國中小學課本及教學用書、大中專教材、業餘教育課本及教學用書的零售數量,平均每年約28億冊、金額超200億。這些教材若循環使用一年,節約費用可援建約4萬所希望小學。

循環使用1年可節約200多億

一方面,產業鏈梗阻加大供需匹配成本。二手教材市場缺乏完善的平臺和服務體系支撐,供需兩端匹配低效。教材更新版本時間參差不齊,制約其循環使用。而且分揀、管理二手教材,將信息上傳各電商平臺,需要很強的數據處理能力,一般的書商難以完成。

另一方面,政策法規不完善,二手書銷售平臺及賣家或遭遇法律風險。根據《出版管理條例》和《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通過網際網路從事出版物發行業務的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應取得《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從事出版物發行業務的單位、個人,必須從依法取得出版物批發、零售資質的出版發行單位進貨等。

多舉措建設共享平臺

「建立教材循環使用制度,既可節約資源,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責任心。」江西省宜春市官園學校副校長朱嬪說,作為工具性圖書,教材內容相對穩定,且教材印刷質量越來越好,有循環使用的基礎。

朱嬪所在的學校專門制定循環教材管理制度,上課前由備課組長按編號發給學生。課後由任課老師回收,放在年級組,學期末交給學校圖書室保管。為了保證衛生狀況,每周定期對循環教材消毒。

針對非免費教材,學校可建立教材回收機制,對符合循環使用條件的教材折價回收,探索相應激勵機制,鼓勵學生捐贈二手教材。

在共享時代,建立全面系統且操作性強的覆蓋中小學甚至高校的共享平臺,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需要企業、教育部門、個人多方努力。相關部門可修訂完善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依法規範出版物發行活動的同時,區分商戶和個人賣家、新書和舊書,因類施策,鼓勵二手教材流通。

據《瞭望》新聞周刊

「賣了一麻袋的書,最後只能買得起一個麻袋。」「定價1000多的書10多就賣給了廢品站。」網絡上不時能看到畢業生的留言。

每年5月至7月是廢品收購站收購教材的旺季。被當廢紙回收的教材,最後去哪了?公司負責人說,這些教材多用於生產再生紙,但再生紙處理工序複雜,成本甚至高於原漿紙。

在中部某省一再生資源公司的車間內,一座近兩層樓高、如沙丘狀的「教材山」異常醒目,幾乎涵蓋了中小學所有科目的教材。

國家新聞出版署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僅中小學課本及教學用書,全國零售數量為29.30億冊、總計259.89億。根據這一數據,如果全國當年零售的中小學課本及教學用書能全部循環使用,1年可節約200多億。按照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官網的捐贈標準,捐贈50萬則可援建一所希望小學。

線下教材當廢紙賣,而線上二手教材交易則日漸火熱。一位舊書網站負責人介紹,該網站二手教材交易額近3年年均增長超30%,今年銷售總額已超1400萬。二手教材市場潛力巨大的背後,是大量教材未被有效利用。

二手教材難「轉綠」

在義務教育階段,部分免費教材循環使用已經展開。2008年起,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美術、體育、健康、科學、信息技術等免費教材已實現循環使用。

但已循環使用的教材數量仍不及教材總量的零頭。特別是在高中、高等教育階段,教材由學生自費購買,教材循環使用更依賴市場交易,存在產業鏈梗阻、供需匹配成本高、二手教材賣家或遭遇法律風險等堵點。

責任編輯:王磊

相關焦點

  • 教材浪費驚人:全國教材循環使用1年,可節約200多億元
    ◆ 如果全國當年零售的中小學課本及教學用書能實現全部循環使用,1年可節約200多億元◆ 在共享時代建立全面系統且操作性強的覆蓋中小學甚至高校的共享平臺,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需要企業、教育部門、家庭共同努力教材驚人浪費背後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賴星 閔尊濤在中部某省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
  • 教材浪費驚人:「賣了一麻袋的書,最後只能買得起一個麻袋」
    1在中部某省一再生資源公司的車間內,隨手撿起一本初中歷史教材,品相完好、乾淨整潔教材驚人浪費背後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賴星 閔尊濤在中部某省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3500平方米的車間內,一座近兩層樓高、如山丘狀的「教材山」異常醒目,幾乎涵蓋中小學所有科目教材。
  • 「教材浪費」引熱議 部分學校需要提前購買教材 兩套教材家長覺得...
    11月15日,微信公眾號「瞭望」發表了一篇名為《教材浪費驚人:全國教材循環使用1年,可節約200多億元》的推文,引發網友熱議。20日上午,都市時報記者走訪舊書市場、新華書店,採訪多位學生家長發現,部分學校需要提前購買教材,學校開學再發一套,兩套教材有些浪費。而每年的寒暑假,舊書市場、新華書店等,教材銷量驟增。
  • 中小學教材一年「浪費」2百億,為何不用電子教材
    而現在呢,這麼多金錢,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多可惜呀!其實,中小學教材,完全可以循環使用!比如小學現在的美術、音樂、科學、道德與法治等教材,這些書普遍印刷質量高,定價特別高。看上圖,網友們的評論,確實有道理,中小學教材之所以浪費嚴重,其實主要是因為難斷利益鏈。這條利益鏈,牽涉到書商、出版社、書店等等,都想通過中小學教材這個「暴利產品」來掙錢,年年印刷,對於他們來說,是最開心的事情,管它浪費不浪費呢!而且,印得越多,就越好!
  • 教材浪費驚人:全國循環用1年可省200多億,二手教材難轉綠
    公司負責人趙德華說,旺季時每月回收的教材數量是現在的3倍,絕大部分被送到造紙廠。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教科書用量巨大,教材印製越來越高檔,若不能循環利用,會造成極大浪費。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音樂、美術、體育等免費教材已實現了循環使用,但從數量上看,尚不及教材總量的零頭。
  • 教材循環,靠譜嗎
    《瞭望》新聞周刊《教材驚人浪費背後》一文列舉數據,如果全國當年零售的中小學課本及教學用書能實現全部循環使用,1年可節約200多億元。教材循環使用,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呼聲不斷。為何時至今日依然浪費驚人?教材是門生意,養活這些產業但在中國,教材、教輔等要想循環使用,得先問問某些產業答不答應。
  • 教材浪費引關注,孩子的課本該被循環使用嗎?
    全國教材循環用1年可省200多億!因為這一數據,教材浪費現象近日再次引起公眾關注。#教材該被循環使用嗎#這一話題也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全網討論。「這裡有40多噸教材,都是這三四天收來的,全部變廢紙了。」公司負責人趙德華說,旺季時每月回收的教材數量是現在的3倍,絕大部分被送到造紙廠。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教科書用量巨大,教材印製越來越高檔,若不能循環利用,會造成極大浪費。
  • 中小學生營養餐為何浪費驚人
    家有學童,家長們總會擔心孩子中午吃得不好,這個答案恐怕要讓家長們更擔心了——學校營養餐浪費嚴重,主食和蔬菜浪費尤其多。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近日公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城市餐飲浪費總量驚人,而中小學生的食物浪費明顯高於城市餐飲浪費的平均水平。學生營養餐人均浪費216克,約佔供應量的三分之一。
  • 「糧」言警示:學生營養餐為何浪費驚人?
    近日,國家對於餐飲浪費做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此外,還強調了,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 小學四年級英語教材配磁帶 家長質疑浪費資源
    漫畫/王啟峰[摘要]磁帶早都成古董了,錄音機都很少能見到了,怎麼孩子的教材還發放了英語磁帶?「磁帶早都成古董了,錄音機都很少能見到了,怎麼孩子的教材還發放了英語磁帶?」讀者許先生說,孩子上小學四年級,拿回來了一盒英語磁帶,因為家裡沒有錄音機,所以磁帶從未聽過,他覺得現在還發磁帶是一種資源浪費。華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大多數學校的英語教學都採用課件的方式,磁帶確實不怎麼用了,但在一些農村學校,磁帶還在使用。
  • 3年教材賣了十元 高校舊書回收火爆背後是教材隱性浪費
    中安在線 圖­  3年的教材,就賣了十塊錢。近日,安徽某高校畢業生小潔告訴記者,眼下正值畢業季,她和同學們都在賣書,1000塊錢買的教材只賣了10塊錢。­  記者走訪省內多所高校發現,近期,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教材隱性浪費。­  三年的書賣10塊錢­  小潔是我省某高校研究生畢業生。
  • 3年教材賣了十元,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火爆背後是教材隱性浪費
    中安在線 圖3年的教材,就賣了十塊錢。近日,安徽某高校畢業生小潔告訴記者,眼下正值畢業季,她和同學們都在賣書,1000塊錢買的教材只賣了10塊錢。記者走訪省內多所高校發現,近期,高校舊書回收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後是多年存在的教材隱性浪費。
  • 食物浪費驚人 中國食物浪費量每年1700萬至1800萬噸
    目前,項目組正在組織專家編寫中小學營養健康教材。「食育是對孩子全身心的塑造。」趙豐平說, 271教育集團從2015年起就開設了「義務幫廚」「種植課程」「家政課程」「自助餐」等課程,2016年又進行了系統豐富和完善,教學效果非常理想。
  • 實現教材循環使用還需努力破題
    原標題:實現教材循環使用還需努力破題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教科書用量巨大,教材印製越來越高檔,若不能循環利用,會造成極大浪費。
  • 裝修材料浪費驚人 「餘料倒爺」均有不菲收入
    【業內說法】   裝修餘料浪費驚人   近日,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於北京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曾表示,近年來,中國每年住宅裝修造成的浪費高達3000多億元人民幣,將裝修餘料進行利用非常必要。   向記者報料的某裝修公司設計總監告訴記者,其實對於業主來說,**實用的方法還是儘量對廢物進行利用。
  • 英語「小磁帶」背後的「大浪費」 教材「減塑」需更多行動
    ­  ◆ 卡式磁帶依靠教材捆綁仍有市場,到底是「必需品」,還是「擺設」?­  ◆ 「小磁帶」背後有「大浪費」:若1000萬人每人每年買兩盒磁帶:①相關教育開支將達數億元;②其總重量約2.4億隻塑膠袋,約覆蓋約200個足球場;③磁帶總長可達170多萬公裡,可沿赤道纏繞地球40多圈­  ◆ 教材「減塑」需更多行動:讓教材與磁帶、光碟「解綁」,有組織地開展「回收行動」­  數字時代本應成「老古董」的卡式磁帶、複讀機,靠著與英語等教材的
  • 水加工企業浪費水資源驚人
    一桶純淨水竟然喝掉20桶自來水,這種令人驚訝的浪費水資源現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些水加工企業內。
  • 教材可循環嗎?教育部回復
    12月24日,教育部在發布會上就「教材循環」問題回應新京報記者稱,這種做法在理念上是先進的,但調研發現,此前下發的教材循環政策在試行後還需多方面改進和完善,包括教材修訂、不適應學習習慣、印製質量等問題,接下來將進一步研究改進措施。
  • 綠色行動|崇尚節儉 身體力行 從我做起——南師附小「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倡議書
    節約水電,珍惜資源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看似微不足道,棄去毫不可惜,但時間和數量累積的結果卻是驚人的全體師生作為綠色辦學的「形象大使」,關注並落實:隨手關燈、關水龍頭,杜絕燈光長明,跑冒滴漏現象;使用完計算機、印表機等電子設備後及時斷電,減少待機損耗;廢舊電池及各類紙張定期分類回收;節約學習用具,節約紙張,愛護圖書,循環使用教材。只有落實了行動,校園才會因此更美麗。
  • 部分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費數據驚人:日均「吃倒」多少樹?
    ——部分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費驚人新華社太原12月10日電 題:一日三餐免費用,日均「吃倒」多少樹?——部分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費驚人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劉翔霄、馬誌異十幾個開放窗口一溜兒擺放不少一次性筷子,走進食堂的師生隨來隨取,有的學校半年購買百萬雙……近年來,一次性筷子背後的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