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營養餐為何浪費驚人

2021-02-23 光明日報

家有學童,家長們總會擔心孩子中午吃得不好,這個答案恐怕要讓家長們更擔心了——學校營養餐浪費嚴重,主食和蔬菜浪費尤其多。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近日公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城市餐飲浪費總量驚人,而中小學生的食物浪費明顯高於城市餐飲浪費的平均水平。學生營養餐人均浪費216克,約佔供應量的三分之一。

中科院地理所博士王靈恩分析,學生對校園餐飲滿意度較低,良好飲食習慣和食育教育缺失是造成食物浪費的主要原因。

校園餐飲浪費有多嚴重?王靈恩表示,數據看起來「觸目驚心」。

中科院調研組通過問卷、訪談、實地稱重等方式走訪了某大型城市的中小學、學生和營養餐公司。通過學校餐廳的樣本獲取和測算得出結論,該城市中小學生人均糧食浪費量約為每餐130克,浪費率為22%。在浪費食物的構成上,主食和蔬菜是主要品種,分別佔總量的45%和30%;肉類和湯水分別佔15%和10%。

王靈恩表示,如果以此為基礎推算,該城市中小學生每年校園餐飲的浪費總量約7780噸,折合經濟損失1.6億元,而浪費掉的這些食物所佔用的耕地面積約為28萬公頃。

「這只是個平均數。」王靈恩說,「中小學校園餐飲供應方式大致可分為盒飯、自助餐和組合套餐三大類型,其中營養餐盒飯浪費最為嚴重。」

「盒飯的人均食物浪費量高達216克,相當於一份營養餐倒掉了三分之一,作為校園營養餐的主要供應方式,盒飯的巨大浪費與以改善學生體質為目標的校園營養餐計劃的初衷相背離。」王靈恩告訴記者。

在調研中,他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儘管校園營養餐搭配合理,而且很方便,但是很多中小學生寧願走出校門,吃外賣、烤串等味道濃烈的食品。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學生都傾向於在校外用餐。38%的學生選擇大眾餐館,27%的學生選擇西式快餐店,17%的學生選擇中式快餐店。

為什麼捨近求遠?王靈恩表示,「不愛吃」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校園餐飲滿意度調查中,只有14%的學生對校園餐飲表示滿意,53%的學生認為餐飲口味、質量有待提高,33%的學生更是直接填「不滿意」。

營養餐「不好吃」,是有原因的。「中午的營養餐一般都是早上9點多鐘就製作完成了,配餐公司由於成本原因大多在城外,10點多準備完畢就開著車往城裡趕,經過一兩個小時的運輸才能到達學生的手中。儘管有保溫的設施,還是熱的,但燜出來的『飯盒味』也是有的。」王靈恩說。

同時,由於健康原因,營養餐味道清淡不濃鬱,也讓一些挑食的孩子覺得不合口味。

營養餐種類少、不夠靈活,是原因之一。調查顯示,39%的學生選擇「種類過少」,30%的學生選擇「口味不佳」。「此外,食物價格、衛生情況、菜量大小等都對學生的就餐滿意度產生一定的影響。」王靈恩說。

不喜歡營養餐,轉而投向校外。「這樣讓學生的飲食行為不能得到有效監督,有可能帶來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風險隱患。」王靈恩說。

「我們曾經調研過,如果分成小份,浪費的比例會相對小一些。目前一些配餐公司也開始改進菜品,比如增加涼菜的比例,省去熱菜的二次燜熟,增加食品的品種等等。」王靈恩說。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東陽表示,一方面,餐飲業可根據個人身體需求,提供精準化、定製化的學生營養配餐;另一方面,需要培養中小學生的科學膳食觀念,從供需兩側發力,減少校園餐食浪費。

在走訪中小學校的時候,調研組還發現一個現象:不少中小學生眼界開闊,三山五嶽、名山大川都走過看過,卻對糧食作物分不清楚。「這一課是很欠缺的,很多學生分不清小麥、韭菜等作物,對食物短缺的現狀更是知之甚少。」王靈恩說。

同時,「家庭在養育過程中盲目滿足和過分遷就子女的飲食口味和偏好,忽略了對健康飲食習慣和營養知識的培育,也造成了青少年在食物選擇上缺乏合理的判斷標準。」王靈恩說。

根據被調查學生的飲食行為發現,44%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挑食和偏食,其中,女生的偏食率高於男生。

而且從行動上看,僅有19%的孩子有打包食物的習慣,在通過自身行為減少浪費上,「這一課還差得較遠」,王靈恩說。

這一課應該如何補?中國營養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孟慶芬表示:「食育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很重要,讓孩子們認識食物、珍惜食物、學會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食育教育的本質任務。家長是孩子飲食習慣形成的第一責任人。不挑食、不偏食、合理膳食的良好飲食習慣需要家長、學校、社會持之以恆共同努力,食育應該成為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我國的食育教育工作正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孟慶芬說,「從兒童會說話和簡單交流起,就要有意識地灌輸所有飲食的來源、製作、營養價值,以及怎樣吃,吃多少等知識。潛移默化地使他們認識偏食的危害,並自覺做到膳食平衡。兒童接受『食育』後,能將健康的飲食習慣延續終生。」

孟慶芬介紹了日本、美國等國家的經驗,「在日本,2005年頒布的《食育基本法》規定日本人從幼兒園到中學階段都要接受食育教育。該法的序言指出,應把食育作為生存的根本,看成智育、德育及體育的基礎。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採購更多的當地食物,並為學生提供強調食物、農業和營養的配套教育活動,個別州禁止中小學向學生出售高熱量碳酸飲料和薯條等垃圾食品。食育不僅僅只是飲食教育,更是以食養德的教育,是值得推廣的教育理念。」孟慶芬說。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2018年4月3日

相關焦點

  • 「糧」言警示:學生營養餐為何浪費驚人?
    但根據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公布的《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城市餐飲浪費總量驚人,而中小學生的食物浪費更明顯高於城市餐飲浪費的平均水平。學生營養餐人均浪費216克,約佔供應量的三分之一。專家分析,學生對營養餐的滿意度較低,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食育教育缺失是造成食物浪費的主要原因。
  • 學校每天給學生發放營養餐,卻成了學生手裡的「浪費餐」
    去年湖南一小學,有學生把營養餐中的奶倒入水溝中,引發社會爭議。後來該學校表示說,被倒掉的奶是政府免費發的營養餐,天氣太冷時學生們喝不完,再加上學校規定不能帶到家裡,又擔心時間長了奶會變質、過期,才統一把奶倒到水溝裡。
  • 食物浪費驚人 中國食物浪費量每年1700萬至1800萬噸
    2005年日本頒布了《食育基本法》,將其作為一項國民運動推廣,通過對食物營養和食品安全的認識、對食物的感恩之心等教育,培養國民終身健康的身心。成升魁對國內近年興起食育實踐活動感到欣慰。2015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開展了「城市中小學生營養狀況與幹預策略研究」,提出要開展營養教育、膳食管理。
  • 國外學生營養餐怎麼做?(七)——芬蘭、瑞典、法國的營養餐
    (七)——芬蘭、瑞典、法國的營養餐 2013-12-29 來源:全國學生營養辦 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3年12月29日  芬蘭:50年實現營養餐全免費  芬蘭政府十分重視本國學生的營養和健康狀況
  •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營養餐上見行動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安嶽縣各中小學學校裡,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從課堂教學延伸到了中午營養餐的食用,讓學生們真正懂得米粒雖小,但粒粒皆辛苦。近日,記者來到嶽新中心小學時,正逢午間用餐時間。據介紹,嶽新中心小學自2018年將營養餐由「牛奶+X」模式轉換成食堂供餐模式後,一直秉承著勤儉節約不浪費原則,在學生營養餐上下功夫,總結提煉出「食無言、餐吃完、愛衛生、會感恩」12字方針,通過規範餐前準備、領取午餐、文明用餐、餐後整理等環節,加強對學生勤儉節約好習慣的培養,努力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良好氛圍。
  • 貧困縣學生倒掉營養餐牛奶,「浪費」觀念竟是學校教的?
    於是為了保證貧困地區學生有充足的營養供應,國家選擇免費為貧困縣定製營養午餐,保證孩子們能夠吃到營養配比均衡的午飯的同時,也能夠擺脫受食品安全問題的影響。 按理說,國家已經拿出了措施,來保障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午餐營養安全問題,學校應該配合國家教會孩子們感激食物,不浪費食物來對。但是這一所學校的的行為,卻讓人非常疑惑。
  • 縣教體系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從營養餐開始
    新學期開始,縣教體系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從營養餐開始。營養餐是安徽省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所供應的完整午餐,也是我縣33項民生工程之一。本學年全縣供餐學校共計325所,惠及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十萬餘人,實現100%食堂供餐,每日供餐搭配科學、營養、健康。
  • 小學生倒營養餐「溢出垃圾桶」:難吃也是種浪費
    營養餐口味「實力勸退」,垃圾桶都顯得不夠用了。據澎湃新聞報導,安徽阜陽一農村小學學生因味道差,將營養餐傾倒在垃圾桶內,其中一桶內的麵條已經溢出桶外。對此,該小學校長表示「眾口難調」,「我覺得味道還行」,並稱學校將會改善營養餐口味,針對浪費食物現象加強宣傳教育。
  • 全國學生營養辦:在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中制止餐飲浪費
    中新網8月26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教育引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中小學生養成健康飲食習慣,8月25日,全國學生營養辦印發通知,提出在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中堅決制止餐飲浪費。通知要求,要結合秋季開學、世界糧食日、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中國農民豐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深入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教育。
  • 學生營養餐僅半碗素麵 營養餐決不能成為「營養貪」!
    河南省教育廳發文:嚴禁剋扣和浪費同時,河南省教育廳官方微博@河南教育 發文稱,河南省學生營養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相關省轄市教育局、直管縣(市)教育局、各試點縣營養辦定期公布配餐食譜、數量和價格,嚴禁剋扣和浪費,確保4元膳食補助全部吃進學生嘴裡。
  • 如何為中小學生搭配一份營養餐?10套搭配方案及食譜,趕緊收藏
    杭州市學生營養監測結果中小學生肥胖、營養不良等問題未見改善當日,杭州市衛健委發布了學生健康狀況綜合監測結果,監測顯示,杭州市中小學生營養不良、超重肥胖雙向的營養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居高不下,營養不良總體發生率為7.08%,超重率12.88%
  • 學生營養餐如何「暖胃」又「暖心」?
    精心提高中小學生配餐質量,落實本市中小學校外供餐管理辦法,採用保溫容器運送學生餐食,加強出餐配送時間和車輛情況監管,確保學生吃到安全、保溫、營養、可口飯菜,讓學生「暖胃」又「暖心」。王蕾委員建議,本市應該建立區域性的中小學營養餐網際網路管理平臺,特別是將營養專家納入平臺中,隨時為營養餐菜譜支招,家長和社會還可以全程監控學生就餐情況。「中小學營養餐供應可引進同等競爭機制,由兩家或多家餐飲企業同時參與學校營養餐供應,時刻存在競爭就可以保證學生營養餐質優價廉。」
  • 全國學生營養辦:倡導「光碟行動」在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中制止餐飲浪費
    中國網8月26日訊 據教育部網站今日消息,為教育引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中小學生養成健康飲食習慣,8月25日,全國學生營養辦印發通知,提出在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中堅決制止餐飲浪費。通知要求,要結合秋季開學、世界糧食日、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中國農民豐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深入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教育。
  • 先談好吃,再談營養,讓學生愛上吃飯,這個解題思路值得提倡
    眾所周知,學校是餐飲浪費的重災區,而據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餐飲食物浪費報告》顯示,城市餐飲浪費驚人,而中小學生食物浪費明顯高於城市餐飲浪費的平均水平,學生營養餐人均浪費216克,約佔供應量的三分之一。造成浪費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愛吃」、「不好吃」。儘管學校營養餐搭配合理,而且很方便,但是很多中小學生寧願走出校門,吃外賣、烤串等。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學生傾向校外用餐。
  • 跟著專家學「吃飯」——學生營養餐調研手札
    >《襄陽市中小學生三年營養食譜編制項目》2020年12月8-11日我們隨營養專家進入襄陽五中進行學生營養餐帶量食譜的「實戰演習」這幾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濃縮於調研手札分享給大家這樣就會導致學生脂肪和蛋白質攝入過多,而維生素攝入不足,不利於營養均衡。學校食堂配餐分量過多,對營養餐的量沒有正確的概念,所以導致學生存在吃不完導致食物浪費的現象或者攝入太多以至於營養過剩。而大米飯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吃太多的大米飯,就很有可能導致胃部消化不好,或者是身體出現肥胖,也會使學生在後續學習中易產生睏倦感,不利於學習的進行。
  • 要聞丨全國學生營養辦:在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中制止餐飲浪費
    為教育引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中小學生養成健康飲食習慣,8月25日,全國學生營養辦印發通知,提出在營養改善計劃實施中堅決制止餐飲浪費。《通知》要求,要結合秋季開學、世界糧食日、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中國農民豐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深入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教育。要指導試點學校加強食堂精細化管理,強化對供餐企業的監督管理,努力讓學生既「吃得飽」又「吃得好」。
  • 「開學季」防疫「光碟」兩手抓 確保營養餐不被浪費
    記者得知,為做好疫情防控,該校實行錯峰分區就餐,同時班主任及學校領導陪餐。據該校校長袁道川介紹道,1-2年級學生11:05分就餐,3-6年級學生11:30就餐,7-9年級學生12:00就餐,學生都是先洗手然後測體溫,沒有異常情況才能進入食堂就餐,同時各個取餐窗口也貼有間隔一米的標語。
  • 中小學生應注重營養均衡與合理膳食
    中心學生不但處於增長知識的關鍵期,而且正處於身體生長發育、形成健康體魄的關鍵期,中小學生的健康關乎我們民族的未來。目前,我省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尤其是零食的豐富,中小學生超重、肥胖比例急劇升高;另一方面中小學生中生長發育遲緩、貧血、微量元素缺乏比例也不低,甚至已經出現慢性疾病低齡化跡象,說明我省中小學生營養過剩與營養缺乏同時存在。
  • 學生在校午餐午休,學校供餐應知道的《學生餐營養指南》
    對於學生兒童飲食健康,其實國內已出臺相關的營養標準準則。學生要如何吃得營養又健康?學生營養餐又應該怎麼吃?雖然我國已經逐漸實現小康社會,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相比國外學生營養幹預對比,我國對學生營養的幹預還是顯得不足。特別是對於偏遠地區的兒童,他們的營養攝入量依然處於較低的水平。
  • 轉給全市廣大中小學生的倡議書: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合肥市望湖小學學生致全市廣大中小學生的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近日,習近平爺爺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爺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我們在此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以下倡議:一、珍惜糧食,光碟行動。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