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申請變更監護人 法院:有利於保障被監護人權益 同意意定監護...

2020-12-13 瀟湘晨報

日前,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靜安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申請變更監護人糾紛。

【案情回放】

家住靜安區83歲的孫老伯不久前因為自己的監護權著急上火,原來孫老伯婚後與妻子沒有生育子女,只有一個過繼的養女孫某亞,但養女和孫老伯感情基礎一般。7年前,養女離婚後便在孫老伯居住的老房樓上落腳,可是孫老伯表示養女一直不怎麼在生活上照料他。2019年,孫老伯的房子動遷了。這本是一件好事,但令人震驚的是,據孫老伯的侄女孫某莉稱,孫老伯的養女竟然在孫老伯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以法定監護人的身份去徵收事務所要求代領孫老伯300多萬的動遷安置款。其實在此之前,孫老伯就在公證處辦理了意定監護公證,委託侄女孫某莉作為其意定監護人。於是孫老伯決定委託其侄女向上海靜安法院提交變更監護人的申請。

【以案說法】

上海靜安法院經審理後認為,監護權對監護人來說,既是一項權利,更是一項義務,設立監護制度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認定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考慮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繫情況等因素綜合確定。從有利於被監護人孫老伯的角度出發,法院對孫老伯的侄女孫某莉要求變更監護人的申請予以支持。希望孫某莉能從維護被監護人利益的角度出發,依法行使監護的權利,認真履行監護職責,切實保護孫老伯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維護孫老伯的利益外,不得擅自處理孫老伯的財產。若孫某莉存在侵害被監護人利益的情況,孫老伯的養女孫某亞等其他願意擔任孫老伯監護人的個人或組織亦可申請法院變更監護人。綜上,上海靜安法院一審判決同意孫老伯的變更監護人訴訟請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意定監護就是具備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根據自己的意願與他人訂立監護協議,待其因疾病、智力、年老等因素喪失行為能力,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時,由自己選任的監護人,代替自己管理或者處分財產等事項的一種制度。

意定監護相較於法定監護來說,著重實現被監護人的自我意願,儘可能保障公民在失去或部分失去行為能力後相關的人身和財產權益得到妥善處理。

【法辭典】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保障並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幹涉。

第三十六條 監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據有關個人或者組織的申請,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安排必要的臨時監護措施,並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依法指定監護人: (一)實施嚴重損害被監護人身心健康行為的; (二)怠於履行監護職責,或者無法履行監護職責並且拒絕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託給他人,導致被監護人處於危困狀態的; (三)實施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的。 本條規定的有關個人和組織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前款規定的個人和民政部門以外的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

(案例編寫:上海靜安法院 白雲 劉曉麗)

【來源:上海高級人民法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意定監護:自主選擇監護人
    並出示了除了「意定監護」公證材料外的另一份關鍵材料——「遺贈扶養協議」材料。而老人的親屬對於意定監護的有效性表示質疑,同時對於老人未來能否得到有效照顧表示擔憂。此案中公證處出具的意定監護公證成為焦點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什麼是意定監護意定監護《民法典》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
  • 意定監護:替自己找個監護人
    焦點1辦理意定監護的主要是哪些人群?「老年人來辦意定監護的情況最多」「老年人來辦意定監護的情況是最多的,在我們公證處大概佔80%以上。」上海市普陀公證處公證員李辰陽,是國內辦理意定監護公證經驗最為豐富的公證員之一。
  • 秦小妹說法|第39期 老年人權益保障視角下意定監護之審視
    [1]《民法典》第33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6條規定:「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係密切、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
  • 意定監護人是什麼,要怎麼辦理?
    網友諮詢意定監護人是什麼,怎麼辦理呢?北京市中友律師事務所孫英實律師解答:意定監護制度,是指本人已死能力健全時可以預先選定監護人,有關監護的設立、監護的內容等均由當事人自我決定的制度,意定監護的效力優於法定監護。為了與法定監護相對應,在學理上,通常稱之為意定監護。
  • 《民法典》:意定監護的「是是非非」
    01入「典」經歷2012年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借鑑外國法上的持續性代理權、任意後見制度,於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確立了老年意定監護。《民法總則》第三十三條繼承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並作三處改動:1.主體範圍擴大到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2.強調書面形式3.將「承擔監護責任」變更為「履行監護職責」這些改動擴大了意定監護的適用範圍,規範了意定監護的形式及職能
  • 意定監護讓「空巢老人」無憂備老
    別擔心,您可以了解一下民法典中「意定監護」的規定。該條關於成年人意定監護的規定,系吸納並完善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條「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係密切、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的規定。
  • 淺析「意定監護」的適用問題
    它與「法定監護」有什麼區別?普通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如何依靠法律保障自己的權益呢? 一、什麼是「意定監護」? 早在2017年,太原市城南公證處便完成了我省首例意定監護公證。九旬老人指定自己的鄰居作監護人,在自己因病或其他情況喪失行為能力時由沒有血緣親屬關係的鄰居全權代理他的事情。
  • 「養老監護人」可以自主選擇,這是啥情況?「意定監護」了解一下→
    老人還可以提前設定「意定監護人」照顧自己的晚年生活啥是「意定監護」?>是否可以尋求「意定監護」呢?上海市普陀公證處公證員表示「意定監護」效力優先於法定監護如此看來「意定監護」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多了一份選擇也多了一份保障還有哪些情況
  • 民法典學習筆記——意定監護的「是是非非」
    01入「典」經歷2012年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借鑑了外國法上的持續性代理權、任意後見制度,於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確立了老年意定監護。該條款首次規定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預先確定自己將來的監護人,基本確定了我國意定監護制度的框架。
  • 讓「意定監護」成保護老人權益的屏障
    文/李英鋒獨居老人,一旦出了什麼事,送到醫院要做手術,沒有監護人籤字,是很麻煩的事情。還有的老年人想住養老院,也需要預設監護人籤字。根據《民法總則》第三十三條: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與近親屬、其他個人或組織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監護人。這就是「意定監護」。
  • 皇姑法院宣判瀋陽首例民政部門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案
    2020年7月28日上午,瀋陽市皇姑區人民法院不公開開庭審理了瀋陽市皇姑區民政局申請撤銷劉某監護人資格一案。該案系檢察機關出庭支持起訴的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也是瀋陽市首例法院判決民政部門擔任未成年人監護人的案件。考慮到受害兒童母親在監獄服刑及當前疫情現狀,皇姑區法院家事審判庭積極利用網際網路庭審雲平臺進行遠程庭審,充分保障了各方當事人的訴訟權益。
  • 人民直擊:熱議中的意定監護,到底怎麼回事?
    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廣東普羅米修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群表示,意定監護是相對法定監護、指定監護而言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自行設定監護人。除民法總則外,涉及意定監護的法律還有現行有效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 因其父母監護不力 叔叔起訴變更侄子監護人
    日前,湖南省石門縣人民法院依法開庭審理了一起申請監護權變更一案。一名小男孩的叔叔以自己的哥哥和嫂子在對侄子的監護期間未盡到監護責任為由提起訴訟,要求將侄子的監護人變更為他本人。法院經審理後,支持了他的訴訟請求。  張明與張峰是兩親兄弟,1996年,哥哥張峰與嫂子孫欣登記結婚,1997年10月27日生下一子,取名張凱。
  • 「糊塗」之前先選定監護人!看民法典如何保護老年人權益
    對於廣大老年人來講,這部法律更是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從完善意定監護制度、增設居住權規定,到尊重個性化繼承,擴大遺贈扶養範圍,《民法典》將老年人的權益保護進行了全方位的提升。​01意定監護免除後顧之憂,
  • 「意定監護」緣何成熱詞?它可以為養老兜底嗎?
    2012年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修訂過程中,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楊立新教授提出建議,將老年人的意定監護納入其中,最終形成了第二十六條,即「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自己關係密切、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監護人在老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依法承擔監護責任」。
  • 老人之殤(一)——如何利用意定監護安享晚年生活
    案例意義:2015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首次提出了意定監護制度,2017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將意定監護的適用人群範圍擴大至所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如果在訂立意定監護協議時,被監護人對財產如何進行處分有明確指示條件,則按照被監護人個人意願處分,否則不得任意處分;如沒有明確表示,而在監護開始後,監護人私自處分該財產,對被監護人的現實利益造成損害,那麼被監護人的近親屬或基層組織就可以根據《民法總則》第36條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的監護資格。
  • 七問七答,講明白「意定監護」的那些事兒→
    Q2  哪些人適用意定監護?  目前設定意定監護的人群以老年人居多,他們希望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能夠有所養、有所依。  Q3  籤意定監護協議  需要法定監護人同意嗎?  不需要。  在被監護人喪失或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意定監護髮生效力。意定監護人而非法定監護人就要根據協議的約定承擔監護職責。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 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撤銷監護人的監護資格?民法典給予了詳細規定
    第1款確立了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原則,就是按照最有利於監護人的原則來履行,這裡確定的最有利原則主要是指監護人在履行監護職責時,應該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或者損失的最小化,應該最有利於保護被監護人的身心健康為原則。
  • 長壽法院快速高效審結兩起申請變更監護人案
    長壽法院快速高效審結兩起申請變更監護人案 2020-06-21 0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確立意定監護制度 老人可書面指定監護人養老
    因老人名下有房產,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爭相贍養自己,並且矛盾越來越尖銳,甚至訴訟到法院,要求鑑定老人無行為能力,並爭奪老人的監護權。天津北方網訊:趙奶奶已經86歲高齡,曾患腦梗,有兒女三人,近期卻為子女贍養照顧自己的問題犯了難。因老人名下有房產,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爭相贍養自己,並且矛盾越來越尖銳,甚至訴訟到法院,要求鑑定老人無行為能力,並爭奪老人的監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