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討論」合作教學是教學改革中一種新的合作教學方式,是對傳統教學策略的一次革新,它的出現大大發展了傳統教學策略,擴展了教學策略的設計思路,是對教學組織形式的新探索、新發展。它採用了班級授課和小組活動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關注了課堂中的主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兼顧了教學的個體性和集體性特徵,把個別化與人際互動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它強調了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合作學習小組活動為主體,體現了集體性與個體性的統一。
「問題討論」合作教學改進了師生關係,並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實現了思維、智慧的碰撞,從而產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觀念更加科學和完善,有利於達成教學的目標。
「問題討論」合作教學兼容了主體教育、創新教育、情感教育和愉快教育等各種現代教學論的思想,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方略。它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精神,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活力和可持續發展力。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在運用「問題討論」合作教學時容易出現以下一些問題:
1.對學生的知識基礎估計不足
教學中,教師會有意或無意地以一種成人的思維去思考某個問題,想當然地估計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而對學生面對具體問題時,所具有的知識基礎不能正確把握,結果創設的問題出現偏差。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儘量了解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並針對學生知識基礎選擇恰當的內容設計問題,同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準備情況和學習特點,還要考慮到儘量讓學生的思想、觀點充分體現出來,把學生的能力儘量發揮出來,並對學生可能產生的問題進行詳細深入的思考。
2.對問題本身的內涵與外延認識不夠
對於某個具體問題或事物,可以從哪些角度提問,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教師事先的準備不夠,就可能導致由於問題設計過於寬泛,使得學生泛泛而談;或又因為過於狹隘,讓學生無言以對。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探究教材,利用各種參考資料對教材進行深入探究,明確教材要點,理解教材主旨,在此基礎上進行備課設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盡力避免問題創設的寬泛與狹隘。
3.提出問題情境的方式比較單一
在教學中,一些教師主要以小黑板的形式或口頭表達來展示教學內容,座位靠後的學生不容易很好地看到小黑板上的內容,致使教師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意願被大打折扣,問題的討論交流效果不如意。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對創設問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處理,並結合各科知識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查閱資料、分析信息解決問題,多角度開拓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利用課內外知識進行解疑釋惑,豐富學生知識內涵,突破課堂對教學活動的限制。
4.問題與課堂知識聯繫不緊,學生產生茫然
在「問題討論」合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的問題如果與課堂知識聯繫不緊密,學生思考問題就會不深,就會一味地聽取他人的意見和見解,就不會思考或者不知道從哪一個地方下手,表現出然。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問題的目的要明確,設置要根據學生的具體體驗,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始終圍繞教學主題,引導學生往預先設計好的問題思路上走。
同時,教師對問題的創設要立足教材,深入挖掘,為學生的質疑提供契機。在揭題、審題時可讓學生提問,於教材的疑點處讓學生提問,圍繞重點問題讓學生提問,挖掘教材的「空白」點讓學生提問,在拓展延伸時讓學生提問,等等。
實施「問題討論」合作教學雖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不足,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培養和加強學生的思考能力、交際能力、合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對「問題討論」合作教學進行完善:
1.問題的展現巧用媒體。多媒體的介入,使課堂教學更有活力,也更有張力。多媒體的作用除了激發學生興趣,在「問題討論」合作教學中,還能發揮它聲形合一、動靜結合的優勢,創設出良好的問題情境,從而有利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開展活動解決問題。教師積極組織各種課內外活動,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發現問題,大膽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各種方法合作解決問題,並通過問題的解決培養自信心與面對問題探究解決方法的魄力。對於自制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小的問題時時激發他們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儘可能地保持在對課堂知識的學習上。(本文節選自上海特級教師李春華的專著《合作教學操作全手冊》,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作者簡介:李春華,網名「江尾楚人」。上海市特級教師,校長職級高級一等。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優秀科研工作者。中國教科院教育調研員,上海市教委重大項目特聘專家,上海市中學高級教師語文學科論文鑑定專家、職稱評定委員會評委,上海市普教系統「優青工程」研修班主持人,嘉定區首批高層次創新創業和急需緊缺人才,嘉定區學術技術帶頭人,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正式出版專著二十餘部,在全國專業刊物發表文章100多篇。多項教育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省市級一二等獎。學術著作被《中國教育報》推薦為教師暑期閱讀書籍,入選「影響教師的100本圖書」。曾獲全國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多次應邀在全國學術會議上做專題報告,執教示範課、觀摩課。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學習》《語文教學通訊》《語文教學與研究》「封面人物」「專欄人物」。曾先後擔任幾所中學校長、上海市嘉定區教育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