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當作朋友(續)

2021-02-19 智尚律合

把時間當作朋友(二)

全文2614字,閱讀需要12分鐘

王牛群同學供稿

王氏家族萬代強,一代更比一代棒。

加油!王氏家族成員們!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的引領作用,哥哥們家的孩子都很優秀,一個個都能考上本科,比我當年考的要好,這是他們這代人的機遇和機會,條件好了,都知道好好讀書的重要性了,在盛行「讀書無用論」的農村,他們能走出了讀書實屬不易。請珍惜讀書時光,緊跟時代發展脈搏。王牛群是其中的一個孩子。

王牛群同學是2019年鄭州財經學院金融學本科專業大二新生,對他來說是人生新的開端,祝願他在大學四年把時間當作朋友,不斷磨礪自己,不斷學本領,不斷練本事,常說: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你欠圖書館的時間要還,希望不要欠圖書館時間。

以下為正文: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懷著好奇心去讀的,我想到底怎麼樣才能把時間當作朋友呢?後來是這本書的內容令我愛不釋手將其讀完,我讀完這本書大概用了三個星期,但讀完後感覺腦子裡空空如也,感覺好像是什麼都講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講,幾乎是沒有什麼印象,於是我又花了一周時間快速的讀了一遍,覺得這本書給我最深的印象是這本書的作者,本書作者可謂是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本書內容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並非輕而易舉就能寫出來的,我查過作者的相關資料,曾做過銷售、教書、寫書、開公司,成為若干創業公司的創始合伙人,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書中的內容寫的很實在,有很多案例支撐,決非泛泛而談,書中的很多案例與我自身是相符合的,這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當我看完這本書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麼簡單的道理我怎麼沒想到呢?總之,正如作者所強調的:時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無論你是什麼人,無論你做什麼,它都不會多給你一分一秒,它不會憐憫任何人,因此,時間是不可管理的,我們能管理的只有我們自己。

在書中多次強調過「心智」一詞,然而到底何謂「心智」,作者所說的「心智」就是其過往獲得的一切知識及經驗的總結(包括基於這些知識和經驗造就的思考方法及思考模式),因此,要想開啟心智,一方面就是多讀書,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嘛,另一方面就是多參與實踐,只有參與實踐才有經驗可談,其實,讀書也是獲得經驗的方法,只不過他人的經驗對自己來說可能說服力不太強而已。

第三章寫的關於「估計時間」那段對我來說是似曾相識的。錯誤的估算任務所完成的時間是最常規最致命的錯誤,我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完成一個任務實際花費的時間總會超過計劃花費的時間,就算制定計劃的時候考慮到「侯世達法則」(做事所花的實際時間總是比預期的時間要長,即使你在預期的時候就考慮到了侯世達定律),也不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作者提到過這樣一個例子,學英語時初學者以為自己詞彙量不夠,便買來各種詞彙書來啃,啃著啃著就放棄了,少數堅持下去的人發現只背詞彙不懂語法也枉然,又只好買來語法書來啃,可是啃著啃著又有很多人放棄了,少數堅持下來的人痛苦發現依然看不懂文章,原來是自己的邏輯訓練不足,文章懂了但內容理解反了,接著又一邊訓練邏輯一邊練閱讀,這時又有很多人放棄了,少數堅持下來的人發現還是看不懂文章,最終明白是各種知識積累不夠,包括學科背景,文化背景,歷史背景等,於是接著開始新的「徵程」,這就是我們做事時的真實境遇,一旦開始就會發現「意外」接踵而至,我想這就是能堅持到成功的人所剩無幾的真正原因吧。

管理一章中還提到了在接受到任何任務之後要及時行動,最好是「現在就開始」,我想拖延症的毛病在大學相當一部分學生中是存在的,做什麼事拖三拉四,效率極低,一方面是因為不知如何下手,另一方面是怕做錯事,現在很多拖延症的人都有這種心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可是我們沒想到的是任何人只要做事就一定會出問題,這是現實-無論何人做何事,如果說在做事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問題,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夢,沒有一個人不會犯錯誤,因此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經歷不斷的「試錯」,我曾經的一位老師說過「今天你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去嘗試、去鍛鍊自己,那麼明天你一定會犯錯」這句話說的是有一定道理的,成功從哪裡來?當然是從失敗中來,所以不要因為怕摔腳而不去學走路。

我們在做事時還要敢於直面困難。為什麼有的人一直在忙,而總是拿不出成績來呢?原因是效率太低了,表面上看著挺努力的,但實際上並不努力,只是做出努力的樣子罷了。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經常迴避困難。我們可以把任務分成相對簡單和相對困難兩個部分,應該把簡單的部分迅速做完,之後把節省出的時間放在困難的部分上來,然而現實當中我們效率低下的原因就是把幾乎全部的時間放在簡單問題上,對於困難的問題卻視而不見,所以我們做事情可以提前制定計劃,把任務分成多個步驟,分得越具體越好,具體到分秒最好,但切忌制定不切實際天馬行空的計劃,因為真正執行到底的計劃都是目標切實可行,所謂的「成功」就是達到預期效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計劃失敗的原因往往就是因為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到底或者就是制定的計劃目標不現實,而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廢、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於從未想過給自己執行任務時的表現制定一個驗收機制。而作為學生的我,驗收機制往往就是考試了。

本書第四章介紹關於學習這一方面,事實上,學習是投資回報最高的行為,但是如果拒絕學習,那就是拒絕進步、拒絕成長、拒絕成為一個不斷走向完美的人,任何一個人如果曾經有最終習得某種技能的經驗,就會知道在習得那一瞬間,整個世界就會為之改變,那時就會有種成就感和幸福感。另外還要培養一種自學能力,自學能力的強弱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人生路能走多遠,不斷提高自學能力,使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後面幾章介紹了關於思考、交流、應用及積累的重要作用,遇到任務我們不能立即的去完成,首先應該思考該任務的目標、實質意義,再據此思考完成該任務的方法,這樣做的效果肯定會事半功倍的。關於交流,交流使人成長進步的方法之一,而交流的關鍵在於學會傾聽,可以不誇張的講,一個人傾聽能力的強弱,幾乎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此學會傾聽對方的話語是交流雙方成功達到交流目的的關鍵所在。至於應用嘛,那自不必說了,學會了就要應用就要實踐,學以致用才不白學,而積累的重要作用眾所周知,「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可現實很多人做不到積累的原因就是不能堅持到底,做事時剛開始積極性還挺高,熱乎勁一過就不行了。

以上是我讀過《把時間當做朋友》後的感想,想要管理時間,必須從管理自己開始,要多讀書,多思考,多傾聽,多交流,多積累,多參與實踐。

廣納賢才公告

上海市浩信(鄭州)律師事務所智尚律合團隊(團隊發起人:王金合律師,系聯合創始人,科技與大數據工作委員會主任)。

因業務發展需要,特招聘人才如下:

1.業務助理一名

2.內容助理一名

3.營銷助理一名

4.技術助理一名

業務方向:商事創意訴訟、房地產與建設工程、金融業務

願景:以創意+科技為手段,立志從事創意律師業務,致力於律師內容輸出,致力於傳播律師價值,引流業務。

要求:計算機專業,軟體工程,房地產與建設工程相關專業,創業設計相關專業優先錄用。
歡迎各位朋友推薦優秀人士加盟。

相關焦點

  •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書筆記!
    最近讀到一本好書,羅輯思維公眾號(羅振宇)推薦介紹的《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是李笑來。
  • 把時間當作朋友
    把時間當作朋友全文2248字,閱讀需要
  • 把時間當作朋友(一)
    今天我們來解讀一本書,名叫《把時間當作朋友》。
  • 時間管理到底管什麼——《把時間當作朋友》
    陷入對未來和自我的思考,並且會因為過去浪費的時間產生後悔。進而開始改變自己,覺得時間不夠用,開始管理時間,對以後的人生進行重新構建。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中提到「改變自己,就意味著屬於自己的那個版本的世界將會隨之改變,其中也包括時間的屬性」。只有當一個人開啟了心智、提高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之後,才能將那些「時間管理的技巧」在自身進行靈活的應用,而不是照搬照抄。才不會發生看了大量時間管理的技巧,可是對自己好像都沒什麼用。只有懂,才能更好的用,進而才有可能與時間做朋友。
  • 讀《把時間當作朋友》:運用心智,獲得解放
    好多人都沒有聽過,但它確實存在,這家銀行的名字叫做「時間」。時間對每一個人都很公平,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86400秒,大家都一樣,不管你是誰。時間就是金錢。02 提高心智,做時間的朋友時間對於每個人都是絕對公平的,所以對於時間,笑來先生並不支持用「管理」「計劃」等詞彙去規範,與其強迫性地管理,不如嘗試與時間做朋友。與時間做朋友第一步,你必須學會去感知時間。
  • 點擊閱讀《把時間當作朋友》
    《聖經》裡說上帝僅用6天時間就創造了這個世界,而後就迫不及待地休息去了。事實上,應該是人類創造了上帝才對,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這個上帝擁有人的基本特徵——浮躁,做什麼事都想速成。期望速成,從微觀層面上看,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馬上得到滿足的天性。一個確定的事實是,幾乎每個人都有無窮無盡的欲望。
  • Vol.002 不斷積累就是成長的過程 |《把時間當作朋友》
    ▲久等啦~今天開始我們就正式展開對《把時間當做朋友——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如果說遇到一件嶄新的事情,在時間和精力允許的情況下,你可以選擇先去了解和接觸一下這件事情,並不是本能地排斥說:「這個事情對我沒有用,我用不到。
  • 《把時間當作朋友》讀書筆記第二十三期
    作者葉子,授權轉自公眾號「葉子的博客」(ID:yezi_blog)和豌豆媽媽一起關注孩子成長今天的讀書筆記是《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是李笑來。同樣的24小時,有的人覺得時間很充足,有的人卻覺得時間不夠用。尤其是帶娃的媽媽,被高需求的娃整天磨性子,一天都處於焦慮與崩潰的狀態。
  • 書香哈鐵 | 《把時間當作朋友》
    很多人都覺得成功的基本條件是時間管理,但這本書會告訴我:時間不可能被管理,不管如何利用時間,它總是一分一秒地流逝。想用有限的時間做有意義的事,首先要學會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正視自己和行動力。首先要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一開始完成目標的時間可能會比計劃長,但是要直面初始能力和困難,一點一點慢慢積累,不斷增強自我約束力,最後才能證明自己。
  • 盲打究竟是否值得學會:李笑來《把時間當作朋友》
    然而,到了將近25歲,我依然不會盲打——儘管連學校裡都有專門的打字課(那個時候很多學校的計算機課,實際上就是練習王碼五筆中文輸入而已)。  我還經常振振有詞地給同學們講,練習打字完全是浪費時間。我認為王碼五筆中文輸入法只不過是給打字員用的。準確地講,五筆輸入法是一種抄寫法而已,因為,你只能邊看邊打。而對真正創造內容的人講,先用紙筆寫出來,再抄錄到電腦裡,還有比這個更荒謬的事情麼?
  • 《把時間當作朋友》張凱解讀 你能管理的是你自己
    你可以把它當作一本詞典來用,書裡的內容以詞條為主,比如「估算時間」「勤於思考」,每一個詞條的篇幅少則幾十字,多則幾百字,通過對這些常見基本概念的解釋,我們能對一些概念有更清晰地認識,能讓我們學會正確的自我管理方法,用更聰明的方式對待工作、學習和生活。
  • 解讀《把時間當作朋友》8、聰明絕非天生,我們要習得聰明(下)
    解讀《把時間當作朋友》8、聰明絕非天生,我們要習得聰明(下)今天的這期節目是解讀《把時間當作朋友》的最後一起,那我們最後再跟隨李笑來打磨幾個我自己覺得極其有價值的概念,那我們就直接開始。比較前兩天有一位同學在QQ上找我聊天,他說因為我節目中的一句話,讓他下決心戒掉了手機遊戲,他很感謝我。
  • 續修家譜的義例和間隔時間
    所謂「義例」就是續修家譜的指導思想。千百年來,封建家譜在其承繼和發展中歸納出一條準則,即「揚善隱惡」、「為親者諱」,具體說來就是,「揚善」,即「譜以正宗派,篤恩義,故獨以書善也」,簡言之就是寫「好人好事」,祖先族人的壞事不準寫進家譜。
  • 《把時間當作朋友》——心智力量的差異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我對這樣的問題極為不耐煩,總是皺著眉頭的同時儘量顯得心 平氣和地說「那——你覺得呢?」學生通常都是愣了一下,轉身走掉——估計是帶著失望呢。我幾乎都能感覺到他們心裡的那個小人肯定是緊閉雙眼使勁搖了搖頭然 後睜開眼睛還是一臉迷惑。 那時候,我覺得自己真的無能為力。不管什麼方法,都要通過實踐才能獲得效果。有沒有用,不去做怎麼會知道呢?
  • 在朋友圈用這四個「暱稱」稱呼你的女人,只是把你當作好朋友!
    女人在朋友圈用這四個「暱稱」稱呼你,不要誤會,她只是把你當作好朋友!一、兄弟有些女人比較大大咧咧,絲毫不介意與男人的距離,稱兄道弟一套口上很順溜。如果她經常在朋友圈稱呼你兄弟,時不時分享東西給你看,在難過傷心的時候也會來找你訴說,說明她確實把你當作兄弟一般的存在。
  • 為了喝酒後去不去ktv續攤兒 他把朋友砍了
    important}男子趙某與朋友一起喝酒,酒後卻因為是否去KTV「續攤兒」發生口角,進而引發肢體衝突,趙某持菜刀將朋友蔡某砍傷。2019年12月27日17時30分許,趙某和朋友一起喝酒。酒後卻因是否去KTV「續攤兒」與朋友蔡某發生口角,進而引發肢體衝突。隨後,趙某用菜刀將蔡某頭皮、背部劃傷。經鑑定,蔡某頭部所受損傷屬輕傷二級。
  • 男人只是把你當作普通朋友,自然就會有這些舉動,看懂了就別逗留
    很多女人分不清楚普通朋友和好朋友的區別。其實當男人把你當普通朋友的時候,你在他心目中是沒有多少作用的。你說什麼,做什麼,其實他都不會太關心,畢竟你們兩個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如果一個男人把你當作好朋友,情況就不一樣了。他會什麼事情都依著你,或者說哄你開心。
  • 把時間當成朋友,你能得到什麼?
    每天大概需要 30 - 60 分鐘閱讀時間,閱讀完成後,撰寫並提交讀書感悟至每篇領讀末尾的「寫作業」。5. 歡迎大家對「進化共讀」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讓我們一起慢下來去精讀一本書,一起精進。6. 任何時間,大家都可以開啟共讀,領讀內容將持續向大家免費開放。第一次讀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是 2011 年,我還在讀研一的某個午後。
  • 男子新店開張,朋友送8毛錢當作賀禮,看清數字後,不淡定了!
    湖南的小李,最近幾個月一直在為自己的新店奔波著,終於在昨天的時候,小李的新店開張了,而前來祝賀的朋友也是非常的多,其中送來的賀禮也是種類頗多的,但是在這些賀禮裡面,有這麼一位朋友,竟然只送了8毛錢當作賀禮,但是當小李看到這8毛錢上面的數字後,頓時不淡定了,這到底是什麼樣的8毛錢呢?
  • 鄭板橋一生清廉,把竹當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來看待
    鄭板橋一生清廉,把竹當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來看待縣學裡的孩子放學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讓人給送飯,又想到孩子們走泥路容易壞鞋,就讓人找些舊鞋送給他們。其慈悲之心,由此可見一斑。遇到災荒之年,鄭板橋更是具實上報,力爭救濟百姓,他還帶頭捐出自己的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