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國際學校:出路還是「不歸」路?

2020-12-14 騰訊大申網

[摘要]2014年8月,號稱上海最貴的國際學校—上海惠靈頓國際學校開學。據計算,如果一名學生在這裡從幼兒園讀到高中畢業,總計需要花費約300萬元。

2014年8月,號稱上海最貴的國際學校—上海惠靈頓國際學校開學。據計算,如果一名學生在這裡從幼兒園讀到高中畢業,總計需要花費約300萬元。

而隨著親子節目在螢屏走俏,眾多明星子女也被頻頻曝光就讀學費高昂的國際學校……

近年來,這些「洋學校」在中國市場數量不斷攀升。因為與「富二代」「星二代」、豪華設施、天價學費相關聯,也成為了熱門的社會話題。據統計,在過去12年裡,在中國大陸註冊的國際學校數量由22家激增至338家,就讀學生人數達到18.4萬多人,上漲了25倍。

瘋狂擴張

哈羅英國學校、楓葉國際學校、惠靈頓國際學校……這些名字聽起來「高大上」的學校,越來越受到北京、上海富裕家庭的歡迎,甚至蔓延到一些富庶的二三線城市。以加拿大某國際教育集團為例,1995年該集團在大連創辦了其第一所國際學校,如今已經在武漢、天津、重慶、洛陽等9個城市建立校區。該集團官網顯示,短短20年間,幼教至高中階段在校生已近15000人。

據了解,內地提供國際課程的學校有三類。第一類是傳統意義上的國際學校,是為外國僑民提供其母語教育的學校,如北京順義國際學校。第二類是中外籍學生都招收的雙語學校,如北京私立匯佳學校等。第三類,主要是公辦或民辦學校開設的國際班。

對於數量猛升的內地富裕家庭來說,國際學校每年數萬元到二三十萬元的開銷,顯然是一筆划算的投資。有家長表示:「在北京、上海這麼嚴格的戶籍限制下,與其花幾百萬買學區房還不如投資在出國留學。」

以海嘉國際雙語學校為例,初中部每年的學費為13萬元,高中部為14萬元,另外學生還需交納適當的申請費、建校費等。南京的吳女士,選擇讓女兒入讀了金陵中學劍橋國際班,「一年的學費是6萬,書本費2000多元,加上服裝費、活動費等,一年下來也要十幾萬元」。

在江蘇常州,曾就讀過國際學校的江川說:「2001年,我在國際學校讀初中的時候,學費和建校費平均一年是18000元。」隨著學費水漲船高的,還有這些「洋學校」的入學要求。吳女士說:「幾年前只要捧著錢去就可以了,但是現在還要參加學校的英文、數學等科目考試,英文面試也能刷掉一大批人。」

「精英教育」

高昂的學費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內地的國際學校受到如此青睞呢?對家長而言,國際學校提供給孩子接受西方精英教育的機會。

「我很清楚自己孩子的性格,他有個性,適合『散養』,而國際高中的教育方式更適合孩子的全面發展。」江川的父母向記者說。

對很多家長來說,這些國際學校為孩子提供了另一種選擇,能夠從國內競爭激烈的應試教育模式中脫離出來,「更好地發掘天性,更加快樂地成長」。也有家長提到:「讓孩子上國際學校,可以接觸到不同的文化,接觸到不同圈子的人,為今後發展積攢人脈。」

在記者走訪的幾家國際學校,除了校園環境、教學設施、隨處可見的外教老師之外,相對西化的管理方式和教育理念更是那些招生處的老師最津津樂道的地方。一位招生處老師說:「我們的學生從小學開始,學的就是美國加州當地的課本。此外,還有馬術、定向越野、家庭日等豐富的活動。」江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國際學校學習二胡和高胡,「經常有國內外的領導人來參觀,我們就演奏平時練的曲目給他們聽」。

在很多「洋學校」裡,教師和學生圓桌式討論或是在草地聊天的情景隨處可見,一位參加開放日的家長說:「上課的形式很豐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而不是知識的灌輸。」

也有家長擔心國際教材會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缺乏了解,但是孩子的變化讓吳女士覺得:「歷史不會丟的,相反,國際班的孩子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會有同齡孩子不一樣的見地,並且他們還多了一種了解世界歷史的渠道。」

此外,適應力、獨立能力的提升是很多國際學校畢業生最大的感受。徐森畢業於上海平和雙語學校,目前在美國加州讀大學的他對記者說:「高中三年全英文的教學環境,讓我過來後沒有了語言障礙,更主要是在那裡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為人處事,是來美國的一個很好過渡階段。」

理性選擇

「國際學校就像是一條不歸路,無論在金錢投入還是孩子的人生規劃上面。」一位教育機構的負責人這樣感慨。

無論是傳統意義上的國際學校還是雙語學校、國際班,讀了國際學校也就意味著他們將不能參加中國內地的高考[微博]。

此外,採訪中,國際學校的學生向記者談到最多的一點就是學校裡的攀比現象。一位培訓機構的人士透露:「現在國際學校的攀比現象嚴重,自制力差的容易被其他人帶動。所以有越來越多家長前來諮詢,想把孩子儘早送到國外去。」

另一方面,各所學校都強調,雖然學生不用參加國內的高考,但並不意味著可以順利畢業。徐森說:「並不是輕鬆的,還是靠自己。託福[微博]、SAT等等都是要自己來考。」國際學校的學生在申請國外大學時,需要相應的託福雅思[微博]、國際課程、課外活動成績,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國外大學在錄取新生時最為看重的一點。

據記者調查,在申請國外大學時,國際高中的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並不存在「特權」,雖然在生活適應能力、思維方式上可能存在差異,但國際學校的背景並不能在錄取環節加分。北京某重點高中的老師說:「國際學校並非適合每個學生,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學生在語言、學習方法、思維方式上可能會面臨壓力。」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長熊丙奇[微博]認為,出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家長在考慮經濟情況的基礎上,要綜合職業發展需求、各國教育制度等因素理性分析,而不能盲目跟風選擇國際學校。尤其是要徵求學生的意見,防止孩子產生逆反情緒。


相關焦點

  • 國際學校迷思:我的孩子適合讀國際學校麼?
    但對於走國際學校這條路,必需設定合理的期望值,有些期望未必現實。比如做上國際學校,做國際化人才。如果純粹從基礎教育來講,中國一線城市的基礎教育其實水平非常高的,而所謂國際學校一般來講在學術上是拼不過各種外國語學校的。杭州外國語學校,南京外國語學校,成都外國語學校都是一些牛的一塌糊塗的學校。這些學校算是國際學校麼?嚴格來講不能算吧。這些學校裡面培養出來的人才非常非常多的。
  • 互動話題:「@Hao 普通學校畢業的工設學生在設計這條路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當然不否定以後將來的社會改變了,對工業設計重視起來了,但是對於普通學校畢業的工業設計的學生還是有很大的挑戰(不否定個別特殊情況)。你要知道,每年普通工設學生畢業生轉去平面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設計的人數非常巨大!@Xing志yuan:工設的一大優勢就是評判標準就是拿實力拿作品說話,不完全看你來自什麼學校。
  • 蘇步青學校(昆陽校區)現「天價校服」,2480元!
    這種權利被剝奪的無助感和不公平感,比花2000多元購買一全套校服本身更難以令人接受。如果學生和家長的權利依然是鏡花水月,那麼今天有「天價校服」,明天的「天價教輔」、「天價春遊」將是絡繹不絕。當今社會撫養、培養一個孩子成本本來就很高,敢問平陽蘇步青學校(昆陽校區)難道238元的校服穿在身上就很丟人?
  • 考不上高中,中考普高線下的學生出路在哪裡?附選擇學校攻略
    2020年西安中考成績將於近期公布,該上一個什麼樣的學校的選擇題就都擺在了考生和家長的面前,尤其是一些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選擇職業高中、技校還是另謀出路就成為他們的兩難之選。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中考普高線下的學生都有哪些選擇:選擇1:繼續復讀教育局發文不允許復讀補習,國家不鼓勵復讀,專家也認為一般最好不要復讀,而且並不是所有中考成績不理想都要選擇復讀這條路,具體情況具體來看,對於平時成績一向較好,但中考發生意外的學生可以考慮復讀
  • 俞敏洪:孩子應該在公立學校長大,還是國際學校?
    選擇公立學校,還是國際學校?這個是大部分現代家長遇到最難的教育選擇題。如今家長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都是希望能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快快樂樂成長,而且從小培養英文,對將來的工作或社交都提供長遠的幫助。但在國際學校的自由教育下,和對中文認知的淺薄,也讓家長猶疑讀國際學校到底好不好?北京新東方集團創始人俞敏洪,用親身例子來告訴你孩子從小應該在公立學校還是國際學校長大?
  • 「天價班」變網課遭遇退費難,家長不滿學校「甩鍋」
    因疫情無法線下開學,近日,北京、深圳、南京等城市的多所國際學校和高端幼兒園因拒絕退還天價學費問題,遭到家長投訴。而不是強制大家都必須轉在線,還不退費用差額。 家長投訴:天價學費交給學校 孩子卻自己看護 未來網記者梳理發現,近期遭投訴的幼兒園和國際學校都是民辦學校。
  • 家有留學生:花14萬元上「天價網課」,140萬人前路迷茫
    再後來,再多錢也買不到一張票,爸媽急得不行,只能用國際快遞給我寄了四大箱口罩,讓我一定小心防護。 現在學校全部改成了在線授課,非必要情況我也很少出門。今年上半年,黑人運動、疫情各種事情相繼爆發,不少地區還出現了排華的情況。
  • 不考研,本科畢業生還有什麼出路?有4條路可以走
    對於很多家庭條件不好的大學生真的承受不來,不過不考研的情況下,學長認為,還有4條路可以走。一、直接就業,這條路應該是多數大學生選擇的,最起碼這條路,不僅僅能夠讓父母減輕負擔。運氣好找到個前景不錯的公司,慢慢的還可以給家裡寄錢。有網友覺得,年齡越早在社會碰壁越多,但是得到原諒的概率也越大。
  • 俞敏洪:孩子該去公立學校,還是國際學校?這一篇說清楚
    ,還是國際學校?如今家長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都是希望能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快快樂樂成長,而且從小培養英文,對將來的工作或社交都提供長遠的幫助。但在國際學校的自由教育下,和對中文認知的淺薄,也讓家長猶疑讀國際學校到底好不好?北京新東方集團創始人俞敏洪,用親身例子來告訴你孩子從小應該在公立學校還是國際學校長大?
  • 花了200萬後,他還是放棄了國際學校.
    為了申請好學校,還要參加各種競賽。打工人996,娃熬起來周周都是711,時間還是不夠用。學業繁中只是一方面,學校各種課外活動也不能不參加。數學讓他最發愁。老師幾乎不布置作業、鄙視布置作業,因為他們覺得孩子應該天然會(家長懷疑這是老師不負責找藉口)。好吧,事實是孩子並不會,所以只能從外面繼續學。一年學費也就二十多萬,但一對一輔導、各類考試,加上做項目的錢花了一小一百萬。
  • 我們想為這部叫《出·路》的紀錄片尋找出路
    疫情持續了4個多月,影院停業、學校停學、高考20年來第一次延期:對年輕的父母來說,親子教育變得空前迫切;對初三、高三的孩子來說,這個只能居家備考的春天將終生難忘。大型企業裁員,中小企業倒閉,2月份的失業率達到6.5%。程式設計師、影院從業者為了生存去開滴滴、跑外賣的新聞屢見不鮮。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就業的出路也異常嚴峻。
  • 探訪"天價飯店":門口菜單不天價 內部菜最為貴
    天價飯店  15個人吃一頓飯花了4.5萬英鎊 ,還是奧運官員幹的?  媒體懷疑收銀條有偽造的嫌疑  最初報導此事的大西洋電訊網認為,該條消息根本無法確定是真還是假。大西洋電訊網的編輯們認為,這張收銀小票上面丟失的信息太多了,所以大家不應該衝動地將手指戳在奧運官員們的鼻子上。「上傳該條消息的發帖人很快就刪除了他的帳號,讓人無法對他的身份進行核實。據爆料者表示,這是他一個做服務員的朋友給他看的。」
  •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得上天價幼兒園?網友:洗洗睡吧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就得上天價幼兒園?網友:洗洗睡吧!為什麼如今年輕人都會認為一個孩子都養不起呢?如今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非常的,吃穿用度,寧可自己少了,也不會缺了孩子的那份。
  • 代課教師:轉正無望,其實還有三條最現實的出路!
    代課教師是教師群體中的特殊組成部分,學校離不開這個群體,因為學校總有臨時缺員的時候,有老師生重病不能上班了, 有女老師休產假了,有老師接到通知參加中長期培訓了……都得用到代課教師。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是離不開代課教師的。
  • 教室的煩惱,奮豆免費贈送天價山水黑板,結果學校變成旅遊景點了
    導語:本次的文章主要想講述的故事內容是在冬瓜小學裡,古老師很煩惱,學校舉辦最美班級活動,古老師這次又要墊底了。奮豆這次勇敢地站了出來,還免費給班級贈送了一款天價山水黑板,一開始演示效果的時候還挺順利的,雖然這新黑板只能拿來關上不能上課。
  • 王孫歸不歸
    一個孩子忽然抬頭問道:「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是誰寫的?   我說:「動不動就寫『王孫』的人,可是不多!」  她靈光一閃,脫口而出:「是王維嗎?」    我不急著給出答案,讓她分析、回想、琢磨,再查查看。百度一搜,果然是!我們說不出的高興,趕緊把全詩背熟: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 鄧魯平評論:表演系「準明星」的N種出路
    你能同時大受多個國際導演的青睞並藉此打入國際影壇嗎?你能以一部電影為起點完成人生和事業的三級跳嗎?  章子怡的成功,不僅是由於聰明和運氣,她也算是時世造英雄吧。中戲畢業生一堆一堆的,但像章子怡這樣蓋過鞏俐風頭的,卻鳳毛麟角。  當然,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三五年。
  • 到底是選擇國內體制學校還是國際學校?
    作者:Ace老師考慮讓孩子進入國際教育體系的家長一般都會遇到這個靈魂拷問:到底是選擇國內體制學校還是國際學校?遇到這個問題,家長不免網際網路上一頓狂搜。今天,ACE老師帶大家認真分析一下國內體制學校和國際學校之間的選擇問題以及就讀問題。一、選擇的大方向:國內教育體制還是國際教育體制?要講清楚k12階段選擇國內體制學校還是國際學校,首先要明確的是未來的教育體制選擇,尤其是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教育體制選擇。
  • 讀國際高中未必能成功留學 學生出路問題引關注
    出路探析  國際高中情況有別  雖然目前留學市場中國際高中眾多,但每個國際高中的情況也有所不同。  國際高中學生出路何在?  對於國際高中的畢業生而言,出國留學是其首選出路,但讀國際高中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夠成功留學,其中仍有諸多不確定的因素存在。因此,家長們對於國際高中學生的出路問題尤為關心。
  • 花天價買房,上倒數學校,素質教育又「翻車」了?
    過去一個月以來,中高考成為了全社會的熱點,無論是應屆考生和父母,還是各路吃瓜群眾都盯著「成績」看。每年出成績的時候,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成績理想而敲鑼打鼓的,也有馬失前蹄而黯然失意,甚至引起口誅筆伐的。而網紅學校深圳灣學校就因為首屆中考成績太差,眾多考生難以上公立高中而被推上風尖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