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位專情的人,特別是在對待自己的皇后,孝賢純皇后時可謂是夫妻情深。從各方面看乾隆對這位皇后都是情深意切,可是這位受帝王寵愛的皇后卻命運多舛,活得並不久。就在這位皇后去世的葬禮上,乾隆皇帝可能是因痛失愛妻而變得有些恐怖。
乾隆在為皇后辦葬禮時,很多大臣都腦袋搬家,這是為什麼?
這位皇后出生於名門貴族,與皇帝可謂是門當戶對,大家閨秀是滿洲鑲黃旗。這樣的家族小姐自然是小就開始學習琴棋書畫,所以書法和詩畫都是上乘功力,懂禮法規矩,十分端莊賢惠。雍正在位時,就看上了這位孝賢純皇后,指定她當弘曆的嫡福晉。
雖說繼位後乾隆納了許多後宮妃嬪,可是沒有一個女人能夠真正地走進乾隆的內心世界。唯獨孝賢皇后,乾隆與她伉儷情深,可能是孝賢皇后真的很懂乾隆的心思。後來在這位皇后死後,乾隆寫了許多詩詞來紀念這位妻子,可以看出乾隆是如此深愛這位皇后。
孝賢皇后在嫁給乾隆的這段時間為乾隆誕下兩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可是不幸的是二位皇子都夭折了。這對身為人母的孝賢皇后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她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差。就在她三十七歲時,死在了和乾隆東巡的路上。深愛妻子的乾隆在她死後,極度悲傷,給她舉辦了一場異常豪華的葬禮。就在這場葬禮中,很多大臣因種種原因被流放和判死刑。
阿克敦身為刑部尚書,要為死去的皇后製作冊文,乾隆對待這個葬禮是事無巨細,每個環節都親自過問,在看過阿克敦為皇后寫的冊文後乾隆立馬龍顏大怒。翰林院的人把滿文皇妣給翻譯錯了,乾隆認為刑部的人對皇后的大不敬,就把阿克敦給收監並且砍頭。這還沒結束,刑部很多官員都被乾隆革職查辦。
準備祭祀用的祭品的部門光祿寺,準備祭品時沒得到乾隆的要求。祭品未達到他要求的標準,因此官員全部被降職。
給皇后準備冊寶的部門是工部,冊寶主要是給皇后選尊號加以歌頌。冊一般得用條玉製作裡面的字用金填充。當冊寶完成後,工部讓乾隆過目乾隆這一看又大發雷霆,乾隆覺得冊寶製作的太過粗陋無法使用。覺得工部並沒有盡到指責又被全部降職處理。
不僅只是大臣們被乾隆指責和處罰,連皇子們難逃。有兩位皇子在葬禮上的表現的不夠穩重和懂禮節被乾隆指責,說他們不知道禮數,基本的規矩都不懂。因此乾隆宣布這兩個皇子不允許參加繼任大統的名單,連教他們的師傅都受到了懲罰,被罰了三年的俸祿。
滿洲入關之前有個說法,就是在帝後服喪期間,官員百日不許剃頭。然而就在上朝期間,有一些大臣剃頭了,乾隆再一次大發雷霆,覺得他們不重視皇后。因為自清朝入關後,雍正死時,都有不少大臣剃頭,所以就沒有那麼重視這樣的規矩。
可是帝王生氣,有人肯定要倒黴。有些人就舉報說有大臣在百日內剃頭,因此被刑部收監,秋後問斬,可是這並不是乾隆的意思。乾隆後來知道了這個事情把刑部的負責人叫到跟前罵了一頓,說他濫用私刑,把他也丟進了牢裡。
隨後又有滿洲大臣在百日內剃了頭,漢人不遵守老祖宗的規矩就算了,可是身為滿洲人還不重視,那就罪該萬死了,於是也被處死。
乾隆這樣表達愛意的方式有些草率,把自己悲傷建立在別人的性命之上。處死了那麼多大臣,大臣們是無辜的,皇后也不會因為得到這些人的尊重而起死回生。乾隆本不是一位隨意草菅人命的皇帝,可是痛失愛妻讓他變成了因為小事就處死了那麼多位無辜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