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高考成績下滑:素質教育會不會本來就是錯的?

2020-08-08 深度生活八卦

據近日新聞報導,作為南京當地的老牌名校,近年南京一中學生高考成績呈下滑趨勢。

高分進校,低分高考,南京一中失去昔日光環,高考400分以上學生與學校名氣不匹配,被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平息。學校的回應、家長的滿意,被指責為素質教育的低頭、應試教育的勝利。

於是很多人開始哀嘆:從素質教育回到了應試教育,這真是開歷史的倒車,簡直是教育的墮落,時代的罪惡!

真的是歷史倒車嗎?我們現在的很多評論家、教育家們, 一聽到要「加強考試」的說法,馬上痛心疾首涕淚俱下,憤世嫉俗、悲天憫人的POSE馬上就擺起來了,口中念叨的臺詞幾十年不變:「我們的教育該反思了」,「我們的高考選拔制度必須改革了」,「我們的家長太短視了」

基本上他們還沒張嘴,公眾們就已經知道他們要扯什麼了。


01


口號畢竟毫無卵用。喊素質教育喊了幾十年,但最終並不能真正實現——那麼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所謂的「素質教育」其實根本不存在,它只不過是一個幻想和意淫的產物?

很多人特別喜歡拿「外國都是素質教育」來說事。但所謂的「外國」,真的有「素質教育」這種東西嗎?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走出國門,親自體驗、深度體驗了傳言中的「外國教育」後,發現也並不像國內「專家」們所吹捧的那麼回事。

發達國家高等級的精英教育,一樣非常重視訓練、考試和難度,其強度和艱苦程度並不比國內的重點中學低;而發達國家中低等級的基礎教育,也就是公知們所熱捧的「快樂教育」、「自由教育」,實際上培養了大批不學無術,無所事事的混子——根本體現不了任何「素質教育」的優越性。

還有人說,國外的「素質教育」,從小就學鋼琴、馬術、射箭、高爾夫……這些高大上的東西,哪像中國教育這樣只會死讀書?那麼,鬥膽問一句,這些「高大上」的教育要花多少錢?在「6億人月入1000」的中國,多少家庭能夠承受這種級別的教育成本?

當然,我知道有一些「素質教育」的信徒們會說,你所說的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都沒有領悟素質教育的精髓。那「真正的素質教育」到底是怎樣的呢?其實根本沒人見過,大家都憑著自己的理解借題發揮,標準莫衷一是。


02


我之前出席過一些名頭宏大的「素質教育研討會」,各類先鋒學者、人文學者、「良心」學者雲集一堂,他們有著一拍即合的共同語言:批判現行「應試教育」體制。但如果你反問他們,素質教育如何實現?他們馬上就開始互相拆臺了。

有人說,恢復古典私塾才符合素質教育的真諦;又有人說要全盤西化才是素質教育的精髓……他們分別搞了一堆國學班、德行班、禮儀班、西學班、素質班,各自都宣稱自己才是「素質教育」真諦的真正繼承者,別人的都是贗品,都是掛羊頭賣狗肉。

親眼目睹了眾多「素質教育」的倡導者們的醜態之後,我終於恍然大悟,所謂「倡導素質教育聯盟」其實更多是「反對現行教育體制聯盟」——利用部分家長和學子對應試教育的厭惡情緒,推行自己私辦教育項目行牟利之實的投機者居多。

所以,「素質教育」從一開始就不是什麼嚴謹的學術概念、教育概念,反而更像是在商業和趨利動機下應運而生的產物。


03


還有一種流行觀點是:要施行素質教育,就得先改革「高考選拔制度」,使之和「素質教育」相匹配。

這是建立在「素質教育」本身是正確的、合理的前提之上的,如果「素質教育」這個前提一開始就是錯的,那改革高考選拔制度,不就成了緣木求魚、捨本逐末嗎?

很多人說,要施行「素質教育」,高考就得重點考察批判性思維、特長、領導力、組織力、溝通能力等等。問題是,這些能力的評估,充滿了主觀色彩,根本沒有可靠的、可量化的評測機制。倘若這些「標準」真的落到全國性的高校招生選拔之中,那簡直就是進一步增加既得利益集團徇私舞弊、權力尋租的灰色空間。

即使是在被眾人捧作「素質教育模板」的美國,以「素質、特長」為渠道而施行的招生腐敗也並不鮮見。比如,「你的家長給學校捐款,你就能以某某特長為名由入讀名校」這種玩法,早就是美國常青藤名校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


04


任何制度都是基於成本、資源、現實等因素博弈、權衡考量的結果。無可置喙的現實是,以「分數」為評判標準,用紙和筆進行考試,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就是最公平的。

上至城市權貴,下至鄉野村夫,都可以進行機會公平的考試;都可以通過一張試卷,直接反饋出可量化、可排名的成績,高考雖然不完美,但它的確正是現階段最適宜、最「不差」的。

必須清晰認識的一個點是:我國目前仍是發展中國家,我國的教育資源十分緊缺。在很多人念叨為什麼高中不能搞多元化教育、個性化教育的時候,其實還有很多適齡人群,連獲得「教育」本身都是一種奢求。

要知道,我國只有50%的適齡學子能夠讀高中——我國基礎教育的普及程度遠遠低於許多人心目中的印象。對比發達國家,我國的教師數量和學校數量都處於極度緊缺的狀態。在這樣捉襟見肘的基礎條件下,要求全面推行只有在「小班教學」、「一對一教學」中才能實現的「素質教育」,簡直是一種「何不食肉糜」。


05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素質教育」這個提法,反映了廣大學子廣大家長對現行主流教育機制的不滿,過度強調分數和應試,的的確確曾經引發過不少弊端和悲劇,迫使在應試的高壓之中不堪重負的人們努力尋找更優質的替代教育選項。應該說,這種反思和探索不乏積極正面之處,但也隨之衍生出了很多更加負面的東西。

迄今為止,「素質教育」這個美好的名詞,因其「能在快樂中學習」這種誘人屬性,仍然蠱惑著一代代年輕人心馳神往,可惜,30年的「素質教育」探索,並沒有帶來更先進、更出色的教育實踐,而是創造了一大批奇葩班級和教育怪胎。

而那些家境貧寒的學生一旦信仰了「素質教育」則更是一場巨大的災難,他們質疑、反對「應試教育」,甚至不惜以輟學的方式相對抗。他們另闢蹊徑地把理想和心願寄托在「素質教育」之中,期望以此而擺脫家長和老師的監督和束縛,卻反而付出了更多的代價和風險,賠上了自己的整個青春。

這個世界上,一些最初起源於美好理想的東西,最終完全走向了它的反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素質教育」本來就是錯的,那麼往「應試教育」的方向「開倒車」,那正是及時的懸崖勒馬,及時的改邪歸正。

相關焦點

  • 素質教育會影響高考成績嗎?由南京一中高考「考砸」事件說起......
    按一些家長的說法,他們之所以抗議校長,是因為「他搞素質教育,不抓學習,輕視高考」。對南京一中今年高考的情況我不清楚,該校是否或如何「搞素質教育」我不知道,對學校方方面面的管理比如是否真的「不抓學習」「輕視高考」我也不了解。但說「素質教育會妨礙高考成績」我倒有話要說。
  • 南京一中「認錯」,素質教育沒錯
    高考成績出來,到現在,好多天過去了,南京一中高一高二年級學生家長圍堵校門要求校長下課的消息一直在刷屏。我有幾個問題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應試教育,又稱填鴨式教育,是我國現行教育制度的實質,通常被視為一種以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於考試成績、背誦與解題的教育制度,與素質教育不是相對應的兩個概念。
  • 南京一中「認錯」,是素質教育的失意嗎?
    近日,南京一中正式發布《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對家長圍堵學校、要求校長「下課」一事進行了間接回應。今年高考分數公布後,南京一中校長被該校高一、高二學生家長點名批評,眾多家長冒雨圍堵在校門口,手舉「一中不行」「校長下課」等抗議標語,理由是該校2020年的高考成績不甚理想。
  • 南京一中,忽視高考,不抓成績,錯了嗎?
    高考成績公布後,南京一中校門口就有眾多家長聚集抗議。7月28日上午,一群憤怒的家長冒著大雨,聚集在南京一中大門口,手舉抗議標語:一中不行!校長下課!並且高喊:校長下課。家長們之所以聚集抗議,原因是南京一中今年的本科錄取率低,讓家長們大失所望。南京一中,錯在哪兒啦?
  • 南京一中校長認錯道歉?到底是素質教育輸了,還是應試教育贏了?
    但是自江蘇省2020年高考分數公布至今,南京一中高考成績下滑,不少家長聚集在南京一中門口,喊話校長,要求校長下課事件在網絡上持續引起熱議。這種教育比較重視人的的思想道德素質。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互相對應,但並非絕對對立的。在這裡Y老師說句公道話其實素質教育沒有任何錯誤,家長也沒什麼錯因為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出一個好成績以後好出人頭地。
  • 高考成績不如同類學校,南京一中別甩鍋素質教育,校長該負全責
    高考成績不如同類學校,南京一中別甩鍋素質教育,校長該負全責!江蘇省高考成績揭曉後,南京一中高一高二部分家長舉牌圍堵學校大門,打出「一中不行,校長下課」的標語,一時間「南京一中」「校長」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不明就裡的吃瓜群眾可能以為南京一中今年高考成績慘不忍睹,其實南京一中今年高考成績還是比較優異的。
  • 南京一中為「低分高考」認錯:素質教育還要被誤解多少年?
    「素質教育」與「應試高分」兩難全的問題,很早就引發輿論關注。最近,南京一中事件再次把「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爭論推向風口浪尖。高分進校,低分高考,南京一中因學生高考成績上400分的不多,被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平息。
  • 南京一中為「低分高考」認錯,搞素質教育是在玩火?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檀傳寶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任何學校都應反思自己的高考成績下滑,但完全沒必要為堅守的正確的教育觀道歉。學校和全社會都應反思,但目前反思的方向完全不對頭。高考成績放榜後,南京一中校門口遭家長圍堵,並手持上述抗議標語。一本升學率達到95.34%,成為該校歷史上的最好成績,南京一中今年的表現可圈可點。
  • 南京一中「高考成績」引發爭議,對於素質教育,我們的看法是?
    最近,南京一中的「高考成績」引發了各種爭議,各種爭議真的讓人耐人尋味。該事件發生時,先是有部分的家長對「高分進校,低分高考」這種表達不滿,有一些家長認為是素質教育惹的禍,接著,南京一中就發布了相關改進教學和管理的消息,後面又被有些人看作是向應試教育低頭。真的是這樣嗎?
  • 高考成績不如家長所願,南京一中發出回應,是素質教育的失敗嗎?
    南京一中高分學生少,遭到高一高二家長的不滿近日,南京一中遭到了很多家長的埋怨,具體原因是由於南京一中原本招生的生源中考成績非常高,但這一屆學生參加2020年高考之後,高分學生非常少,引發了高一高二家長的不滿。
  • 南京一中高考成績引爭議,今天我們該如何看待素質教育?
    最近南京一中高考成績引發的爭議耐人尋味先是家長對「高分進校,低分高考」表達不滿,有家長認為是素質教育惹的禍;接下來,南京一中發布改進教學和管理的消息,又被很多人看作是向應試教育低頭。在筆者看來,簡單拿考分高低、拿學校改進措施來辨識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穿靴戴帽」的做法,太過簡單化。
  • 素質教育和衡水模式悖論:高考家長不滿意,南京一中應該認錯麼?
    近日,南京一中正式發布《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對家長圍堵學校、要求校長「下課」一事進行了間接回應。今年高考分數公布後,南京一中校長被該校高一、高二學生家長點名批評,眾多家長冒雨圍堵在校門口,手舉「一中不行」「校長下課」等抗議標語,理由是該校2020年的高考成績不甚理想。
  • 南京一中為「高考成績不理想」認錯,搞素質教育是在玩火嗎?
    2017年,南京一中中考錄取分631分,位居全市第三,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只有589分。三年後高考,後者達到400分以上學生人數高達68人,南京一中只有10個人,一本率也超過了南京一中。南京一中被指責「高分進校,低分高考」。高考之後,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家長的矛頭,直接指向南京一中校長尤小平。雖然尤校長是江蘇省名師,但他搞素質教育,不狠抓學習。
  • 南京一中為「高考成績不理想」認錯,搞素質教育真的是在玩火嗎?
    高分進校,低分高考,南京一中因高考400分以上學生不多,被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平息。這究竟是否是以素質教育的低頭、應試教育的勝利作為以分數為升學剛性依據的最佳處理結果,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否能夠相容?搞素質教育真的是在玩火嗎?關於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我們首先要明確二者的含義。
  • 南京一中校長被喊「下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沒有「中庸之道」
    儘管成績出現一定的波動是自然現象,今年沒考好說不定明年就考好了。可對於孩子參加今年高考的家長來說,恐怕就不會有這樣的理性認知,他們會傾向於認為名校就該有名校的成績,類似的邏輯在當下的應試教育體系中無疑是成立的。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名校在高考成績上基本都有穩定的輸出,好生源等於好成績的推論通常沒有什麼問題。
  • 南京一中高考成績令部分家長不滿遭堵門,素質教育真的不出成績嗎
    7月28日,因南京一中高考成績令大批學生家長不滿,家長朋友們聚集於一中門口要求校長下課。此事一時間引發熱議,不少網友都在討論素質教育、應試教育和縣中模式的利弊,我結合了大家的觀點,來讓大家理解理解,上面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
  • 南京一中校長被喊下課?素質教育的遮羞布最終被撕掉!校長錯了嗎
    但是今年南京一中在高考中慘敗,可能對普通學校來說考得還挺好的,但是對這四所拔尖的學校來說,南京一中確實是慘敗。尤其是與南京二十九中高考成績相比,後者的高考分數段是南京一中的兩倍之多,這很快就引起了強烈的不滿,因為並沒有達大家長和社會的期望。在中考入學時,南京一中的分數631,遠遠高於589的南京二十九中!
  • 南京一中VS南京二十九中 素質教育全面落敗於應試教育?
    提起南京的高中名校,不少人第一會想起南京外國語學校,這所學校每年保送國外名校人數數不勝數,保送清北人數更是常年穩居江蘇第一;也有人會想起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這所百年名校培養了57位兩院院士,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然而我們今天要聊的是南京一中和南京第二十九中,其中南京一中推行的是素質教育,南京二十九中推行的是應試教育,不少南京家長也稱之為「縣中模式」。
  • 南京一中認錯,但素質教育本身沒有錯,天津一中學子講述真實自己
    導語:高考分數公布後,南京一中校長就被該校高一高二學生家長點名批評,眾多家長冒雨圍堵在校門口,手舉抗議標語:一中不行!校長下課!而理由則是2020年該校高考成績。近日,南京一中眾多家長雨中手持標語要求校長下課的新聞燃爆網絡,引發了無數學生和家長以及眾多教育界人士對於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思考!
  • 素質教育錯了嗎?高分學生少遭家長圍堵,南京一中認錯,稱將加大應試
    似乎離開了分數素質教育什麼都不是高分進校,低分高考,南京一中因高考400分以上學生不多,被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平息。學校的回應、家長的滿意,被指責為素質教育的低頭、應試教育的勝利。在以分數為升學剛性依據的當下,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依舊難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