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成績的全部公布,各地也進入了準備填報志願的工作,學長也非常期待考生能夠去到一所自己理想的大學。
近日,南京一中遭到了很多家長的埋怨,具體原因是由於南京一中原本招生的生源中考成績非常高,但這一屆學生參加2020年高考之後,高分學生非常少,引發了高一高二家長的不滿。
而南京一中也做出了相應回應,發布了《告2021屆高三家長書》。在告知書中,學校強調2020年高考整體成績還是比較良好的,但也承認高分考生少,因此學校會推出一系列的改進措施。
在這其中包括了研究2021年江蘇高考改革,做好明年新高考應對,加強對學生學習的要求與管理,比如延長晚自習到十點,加強尖子生培養,比如分層教學,組建尖子生團隊等等。
總結來說,就是要加強學生的學習,爭取創造機會,讓更多的學生考上名校。這不難看出,上述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就是為了應對高考,重視學習,培養高分考生。
但大家可能也不知道,這與之前南京一中倡導的素質教育理念是矛盾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一個學校很難專注於自己的教學改革,任何形式的教學改革都將面臨大型的考驗。
而家長只認可最後的分數,對孩子在改革過程中的收穫和改變視而不見。這就導致了出現如今的狀況。
首先我們要知道,二者的區別在於,應試教育是以考試和成績為核心,素質教育是在不放棄高考答題的基礎上做一些調整,希望教育能更加快樂,個性化。其實二者並不矛盾,相反還是遞進關係,素質教育要求更高的學習方法和更智慧的時間管理,以及更高水平的師資力量,他不反對多讀書,只是建議讀好書。
學長認為家長的不滿可以理解,但對於家長來說,不能將這次高考頂尖成績不佳歸於學校,重視與學生的素質培養,忽略了知識的學習,這點學長不能認同。
同樣的學長不認為素質教育在高中階段實行是錯誤的,但我們距離成功的素質教育還有很遠的道路。
而目前看來,城市與鄉村,甚至於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的教育資源不夠平均,想要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在很多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是不可能實現的,而越是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越傾向於讓孩子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會考試和考到高分上面。
目前的家長大部分都看重於考試的分數,如果我們的教育體系足夠包容,能讓學業成績足夠突出的孩子考試雖然不大行,但綜合能力突出的孩子還擁有某種特長的孩子都被發掘和篩選,並且賦予優質的教育資源,那麼,教育的改革就算是完成一大步了。
目前的家長理念就是讓孩子多學習,應試學習。滿大街的培訓班用提前教學,滿足了家長的焦慮,但這也扼殺了孩子對於學習的愛好和興趣渴望。
題海訓練名義上說是訓練孩子的應試能力,但實則讓學生失去了身體健康和對知識的渴望。在很多時候,很多地點,很多環境中,學校,老師和家長三方全部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不斷擠壓著孩子的生存空間,這對孩子真的很不公平。
學長認為素質教育沒有錯,並非比不過應試教育,只是如何在應試教育的基礎上擴大素質教育,這是目前急需解決的一點。當然,我們也更加期待日後的教育改革更加成功,這樣對更多的孩子來說,他們有更美好的明天也有對學習的動力。
本期文章就到這裡,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是白槿學長,關注我,了解最新的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