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入院即是4/5期腎病的患者,血肌酐已經接近或超過707μmol/L。
任何腎病都可以治療,但越到後期,治療效果會越差,尤其是慢性腎病發展到4期之後,不可能治癒,治療只是延緩腎功能下降,推後尿毒症的到來。
有什麼辦法改變現狀嗎?
真到尿毒症了誰都沒辦法治好,目前來看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在早、中期積極治療,不讓腎病進展到晚期。
積極治療,不只是找資深的專家、吃最好的藥物,更重要的是規範的住院診治:經過全面檢查、精確診斷後進行精準治療,每天監測病情變化,隨時依病情變化調整用藥。待病情穩定後,再出院回家進行鞏固治療,並且生活飲食方面的禁忌事項。
哪些腎友需要及早住院治療?
一、血壓長期超標的腎友
慢性腎臟病患者中,60%的患者伴有血壓升高。腎功能正常的患者,血壓高的佔四成,而腎功能下降的患者大部分都有高血壓。
血壓長期未能控制達標,更容易出現高血壓急症或惡性高血壓,心腦腎均可受到損傷。伴有血壓升高的患者,腎病進展速度明顯更快,需要及時住院治療。
二、24小時尿蛋白定量長期1g以上的腎友
尿蛋白超過1g,即是中等蛋白尿,對腎小管的慢性損傷就會比較明顯,一兩年內可能看不到腎功能會下降,但發病十年到二十年內,大部分患者會發生腎衰竭。尤其是腎病症候群患者,尿蛋白超過3.5g,且容易復發,更需住院接受規範治療。
膜性腎病患者的尿蛋白有一兩克,或是三四克,對腎病的最終結局影響還小一點,可用常規藥物控制。但其它患者,必須積極治療中等以上的蛋白尿。
以上患者,如果腎小球濾過率還在60ml/min以上(血肌酐177μmol/L以內),則是一件幸事,經過規範治療後,非常有可能終生與尿毒症無緣。
而血肌酐超過256μmol/L後,治療難度就大很多了。肌酐256μmol/L是慢性腎臟病3a期和3b期的分界,即腎功能不可逆的節點。一旦慢性腎衰竭患者(無急性因素)越過這個邊界,即使沒有外界的腎損傷因素,腎臟也會因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影響下逐漸衰竭下去,無法逆轉,能做的只是延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