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腎病,有患者一輩子沒到尿毒症!你們之間的差距在於這3點

2020-12-19 天天說腎的石頭醫生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個不同」。同樣都是患了腎病,有的病友腎功能延續了二三十年,有的數月之內就發展到透析。更有幸運的病友們,終其一生也沒發展到尿毒症階段。為什麼同樣的疾病預後情況卻天差地別?

那些一輩子都沒發展到尿毒症的患者朋友,與你們的差距就在於下面3點!如果腎病患者朋友努力做到,一樣能趕得上這批幸運患者的腳步。

發現苗頭的早與晚:治療越早,預後越好

腎病越早發現、治療,預後情況會越好,發現得太晚或是病情拖得太久,腎功能損害會進展到嚴重透支的地步,尿毒症的到來也會越來越快。因此那些沒有進展到尿毒症的病友,很可能在腎病早期就第一步搶佔了先機。

那麼腎病怎樣才能及早發現?這兩點是很關鍵的。

1. 定期體檢

一個簡單的血尿常規,就能篩查出早期腎臟異常,比如尿蛋白、尿潛血、血腎功能等,發現異常時能及時給出對應方案,將腎損害程度降到最低。因此定期體檢對於發現早期疾病有很積極的作用。

2. 關注異常

患者自己也能做到腎病自查,雖然腎病早期症狀較少,也比較輕微,但留心觀察還是能發現異常的。如尿中有泡沫、尿液渾濁有異味、眼瞼水腫、夜尿增多等。出現這些異常情況時,最好多觀察一陣兒,確定是持續性的還是一過性的,並及時就醫診斷。

對待併發症的態度:積極治療,保護腎臟

沒發展到尿毒症的幸運病友,對待腎病症狀和併發症的態度也很明確:堅持治療、積極糾正,不讓其持續損害腎臟。尤其是下面這兩種,對腎臟造成的損害最為典型,要重點糾正。

1. 高血壓

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容易發展成高血壓腎病,原發性腎病的病友隨著病情發展也會出現高血壓症狀,互相影響互相促進。血壓長期居高異常會引發腎動脈硬化、血流灌注減少,最終導致腎臟供血不足,腎功能減退。堅持服用降壓藥、保持穩定的情緒是穩定血壓的法寶。

2. 蛋白尿

蛋白尿對腎病的影響更是人人皆知,一方面它代表著腎小球基底膜的缺漏程度,另一方面大量蛋白尿還會誘發低蛋白血症等併發症,對腎功能的損害不可估量。對抗蛋白尿的方法包括應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避免炎症感染、低鹽低脂飲食,還要清除體內沉積的免疫複合物,避免基底膜進一步受損。

飲食與用藥更嚴格:避免傷腎,減少損害

」病從口入「這句古訓不無道理,對於腎病患者來說,飲食和服藥都要嚴格按原則進行,稍有差錯就可能傷及腎臟。飲食對腎臟的影響有代謝負擔加重和代謝廢物蓄積,藥物則會存在腎臟毒害性,造成腎功能急速減退。因此嚴格秉承下面兩項原則很重要。

1. 清淡飲食

清淡飲食不是清貧飲食,患者朋友在忌口刺激性食物的同時,要遵循低鹽低脂優質低蛋白飲食原則,多攝入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將鐵元素、優質蛋白和纖維素的補充放在重點位置。尤其要注意限鹽,腎病三期後的患者朋友日攝鹽總量要控制在3g以內。

2. 謹慎用藥

在藥物選擇上腎病患者朋友更要謹慎。首先要堅決拒絕偏方藥、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以及不明來源和成分的保健藥;其次,在醫囑指導下根據病情程度調整用量和種類,不要自作主張;最後,出現炎症感染時,在應用抗生素等藥物方面,要儘量選擇肝代謝藥物,減輕對腎臟的藥性損害。

腎病患者離尿毒症的距離,就看能不能做到上面3點。做到了,把尿毒症甩在後面;做不到,就可能要陷入與尿毒症的鬥爭。我們希望每位病友都能幸運地拉開差距。您身邊有沒有這樣幸運或不幸的病友呢?分享給大家吧!

相關焦點

  • 腎病患者這5項指標不強調全都達標,同樣也能避免尿毒症!
    周遜 腎內科主任得了腎病之後,腎友都怕會逐漸發展成尿毒症,因此,患者也好,醫生也好,在治療腎病過程中都會特別關注與腎病有關的各項檢查指標,總覺得把所有相關指標都治到完全正常,腎友才放下心來,否則總擔心哪一天尿毒症會突然降臨到自己身上。
  • 腎內科醫生直言:這3類患者最易尿毒症,想治還來得及!
    對腎病了解不多的人,或是剛患上腎病的患者,部分人可能會這樣認為:所有腎病,都會發展成尿毒症。其實並不是,我國慢性腎病患者1億2千萬,而尿毒症患者大約為100餘萬,如果人人都得尿毒症,那是不可能的。那麼這100萬人,都是哪些人呢?或者說,哪些腎病患者容易發展成尿毒症?有這3種:一、尿蛋白,24小時定量持續大於1g,沒有採取治療措施,或是治療不規範。
  • 腎病多久會到尿毒症?答案讓人欣慰,做好3點時可延緩腎衰竭
    慢性腎病按照腎小球濾過率的高低分為5個時期,從腎病1期到5期是濾過率開始下降,意味著腎功能損傷越嚴重,離尿毒症也就越近。腎病1屬於安全期,腎臟沒有任何的損害及變化,2期開始出現輕微的炎症反應,到3期腎臟內的細胞出現實質性的纖維化甚至硬化的情況,腎功能的作用不能再完全發揮,稱為腎功能不全。腎病3期是整個病情發展過程的中點,也是轉折點,肌酐在180-450之間,腎小濾過率在60以下,30以上。
  • 腎病怎會有蛋白尿,離尿毒症有多遠?記住4點,或與尿毒症無緣!
    腎病患者一般都會檢測出蛋白尿,即尿中蛋白質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表現之一。在談論與尿毒症的關係及距離尿毒症有多遠時,咱們得先了解一下蛋白尿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其實,蛋白尿的形成與腎小球的「濾過屏障」的功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有三層結構組成,包括「內皮細胞層、腎小球基膜層及上皮細胞層」。
  • 對尿毒症說不!慢性腎病患者的自我修養
    要控制好高血壓 如果腎友們有高血壓要積極調控血壓平穩。高血壓是導致腎臟損傷的重要原因,血壓控制的好不好,與腎病發展的快慢有明顯關係。長期高血壓 的患者,肌酐、尿蛋白都會居高不下,腎功能迅速下降。所以腎病患者控制血壓,要正確服用降壓藥、低鹽飲食、保證合理體重、限制飲酒並進行血 壓監測。
  • 為什麼有的腎病患者沒幾年就患尿毒症了,有的卻幾十年都沒有進入...
    腎病是尿毒症的終末期,在大部分人意識中認為尿毒症就是絕症,其實不然。隨著醫學發達,可通過血液、胸膜透析和腎移植的方式來延長患者生存期。這讓人們納悶的是,為什麼有的腎病患者十幾年依舊沒有進入尿毒症期,但有的人短短幾年內已經達到尿毒症階段。
  • 患上腎病,不一定會尿毒症:嚴格管理2點,壽命不比常人差
    腎病的最終結果是尿毒症無疑,但不代表很多人有生之年就一定會尿毒症,也可能在腎功能不全階段或炎症反應時期,維持一輩子,這樣的患者也大有人在。慢性腎病類型多,大部分腎病都表現為腎病症候群,即伴有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低蛋白血症等。如果能將尿蛋白持續穩定住,腎功能惡化其實沒那麼快,更不用說尿毒症了。
  • 當尿毒症進入晚期後,患者會有這5個表現,別忽視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尿毒症,有人將其稱為「不死癌症」,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正確,尿毒症同樣也可能致人死亡,即便是有透析、腎移植等方式來延長生命。患者後期的生活質量、生存期也有可能打折扣,而且對於普通家庭而言,即便有醫保減輕負擔,治療花費也仍不在少數!
  • 得了腎病、尿毒症,還能活多久?(附長壽建議)
    不同階段的腎病患者,差異非常大,比如無症狀血尿患者和尿毒症患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存活年限也有很大差距。腎病患者從腎實質發生損害開始到進展到尿毒症(進展為尿毒症的是少部分人),通常需要10-30年的時間;到尿毒症進行透析,多數患者可以再透析約10-20年,世界上透析時間最長的人已經透了約半個世紀。所以腎功能正常、輕度受損的患者,只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並不會影響壽命。
  • 腎病多久之後,才會進展為尿毒症?
    腎病多久之後會進展為尿毒症?每一位腎病朋友都想知道。 腎病的種類有很多,包括慢性腎炎、隱匿性腎炎、腎病症候群、IgA腎病、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等,它們發展成尿毒症短則數年,長者幾十年,更多的腎友終生不會發展到尿毒症。
  • 慢性腎炎到尿毒症到底有多遠?
    從事腎病研究治療多年,在過去診治的腎病患者人群中,發現有很多情況類似的患者:剛開始是輕微尿檢蛋白異常,也就是出現了腎臟炎症,因為不注意治療,自我感覺良好,時間長了腎功能就惡化了,引發尿毒症。王先生,現年52歲,18年前因為「泡沫尿」、面部水腫發現尿蛋白,但是24小時尿蛋白定量1.98g,腎功與血壓基本正常,13年前進行腎穿刺活檢,確診為膜性腎病,此後一直堅持治療,按時複診複查,規律用藥,現在尿蛋白基本控制在0.2g-0.7g範圍內,腎功能沒有出現惡化的跡象,血壓穩定。為什麼同樣都是慢性腎炎,可是結局卻有天壤之別。從慢性腎炎到尿毒症到底有多遠呢?
  • 腎病尿毒症眼底表現有哪些?
    腎病尿毒症眼底表現有哪些? 時間:2020-12-01 11:02 北京華爾醫院 急性腎炎大多數患者眼底正常,偶見視網膜動脈痙攣變狹細,或有輕度水腫,晚期可出現出血及滲出等視網膜病變。
  • 糖尿病腎病到了終末期尿毒症,一般還能活多久?
    咱們每天不見不散~ 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亦呈上升趨勢,最新數據顯示,北京市常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為9%。各種慢性腎病在透析病人中佔比為30%—40%,糖尿病位居第二,但也佔到了20%—30%,而且這個比例正在向原發性腎病靠近。但是,在老年人群和大城市中,糖尿病所致的腎衰竭已經遠遠超過了慢性腎病。
  • 慢性腎病發展成尿毒症需要多久?專家:建議關注這3個預警信號
    慢性腎病大國,需引起足夠重視 目前,就中國大陸而言,慢性腎臟病患者已達1.3億,大約每10人中就有1位是慢性腎病患者。 腎病問題很複雜,尤其是慢性腎病,可以說囊括了與腎臟有關的原發病,以及影響到腎臟功能的繼發病。
  • 這4類腎病能「自愈」!恭喜你,到老不會尿毒症
    有哪些治療方法能阻止腎功能的發展?如何在有生之年不遭遇尿毒症?  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患者尤為關心的問題,也是腎病治療過程中我們不斷探索的內容。  綜合多方面因素,其實並不是所有腎病都不能治好,有部分腎病及時治療可以達到臨床治癒如慢性腎炎1、2期,狼瘡性腎友早期等等,同樣是這些病理類型但如果發現的晚,腎功能已出現明顯的損害,治癒難度也自然會增加。  此外,還有一些腎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可以慢慢地自行緩解,患者不會留下一些腎病的後遺症,也就是達到所謂的「自愈」。接下來看看哪些患者是「幸運者」?
  • 腎病是輕還是重?有4個衡量標準,其中2點決定是否會尿毒症
    有些腎病相對沒那麼嚴重,及時治療尚可以控制住,比如膜性腎病、微小病變性腎病、IgA腎病等等,但有些類型腎病相對嚴重,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等,多種疾病同時存在,對腎功能的損傷無疑是加倍的。判斷腎病病理類型,一般需要腎穿刺檢查來診斷,對於病理類型複雜的腎病,腎友更要及早明確,才更有助於治療。
  • 糖尿病腎病進展迅速,如何阻攔尿毒症?穩住這2點,還有機會
    為什麼我們說糖尿病腎病進展速度非常快,堪稱尿毒症的「禍首」? 多數原發性腎病,早期就已經出現了輕微的尿蛋白和尿潛血,當肌酐升高後基本到了3期,也就是腎功能不全階段。而糖尿病腎病剛剛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的時候,就已經發展到3期了,肌酐升高後基本為腎衰竭階段了。
  • 看好這些指標,多數患者不會到尿毒症
    個患慢性腎病#說到腎臟疾病,由於多數腎臟疾病,尤其是慢性腎臟疾病是無法痊癒的,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病情是否會持續發展,最終導致尿毒症,其實這不僅僅是患者關心的問題,也是醫生在治療時也會考慮的情況。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我國慢性腎病比率是10.8%,也就是每10個人有1個人患病,而慢性腎病轉化為尿毒症的比例並不高,大約在2%左右,只要能控制腎功能損傷,避免腎病持續快速加重,很多腎病患者都能跟正常人無異。
  • 3類常見腎病有「自愈」機會!早重視2點不毒的概率更大
    腎病種類較多,多達數十種。不同類型的腎病預後的結果會有所差異,但大致相同。但並非所有腎病都會走向「尿毒症」的路,任何腎病只要發現的足夠早,治療的及時,都有一定完全「治癒」的機會。所以說腎友們發現腎病後,應該積極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不要只盯著「腎衰竭」「尿毒症」這些不好的結果看。
  • 腎病遇到這2種情況,進展到尿毒症風險大,不能呆在家裡了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入院即是4/5期腎病的患者,血肌酐已經接近或超過707μmol/L。 任何腎病都可以治療,但越到後期,治療效果會越差,尤其是慢性腎病發展到4期之後,不可能治癒,治療只是延緩腎功能下降,推後尿毒症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