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內科醫生直言:這3類患者最易尿毒症,想治還來得及!

2020-12-17 鮮果健康

對腎病了解不多的人,或是剛患上腎病的患者,部分人可能會這樣認為:所有腎病,都會發展成尿毒症。

其實並不是,我國慢性腎病患者1億2千萬,而尿毒症患者大約為100餘萬,如果人人都得尿毒症,那是不可能的。

那麼這100萬人,都是哪些人呢?或者說,哪些腎病患者容易發展成尿毒症?有這3種:

一、尿蛋白,24小時定量持續大於1g,沒有採取治療措施,或是治療不規範。

部分患者明明蛋白定量已經超過1g了,還跟沒事人似的;亦或者激素、免疫抑制劑已經宣告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了,還未採取中西醫結合的,就要當心了。

二、高血壓居高不下者

慢性腎炎合併高血壓通常預示著更嚴重的病理,血壓高患者腎功能更容易惡化。

三、病理類型不好

相對差一些的有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

預後好一些的有微小病變、輕度繫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處在中間的有IgA腎病、膜性腎病。

當然,這只是統計學上的分類,病理類型好的患者也有腎衰的,病理類型差的患者也有一輩子沒事的。關鍵還是看你治療是否正確,是否堅持治療。

被扣上慢性腎病的帽子,預示著你要更加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腎臟。

容易發展到尿毒症的患者是這3種,最後同樣給大家3個建議來防止自己發展到尿毒症,按優先度排列:

1.治療的規範性

腎病是大病,千萬不要找小醫院或個人診所「湊合治」,甚至是放棄治療。對於慢性腎病的治療,關鍵在於清除血液內毒素,只有清除掉血液內毒素,細胞內的氧化應激反應才會被抑制,細胞才不會分泌異常的蛋白質和有害的細胞因子,此時血液內的免疫過激反應會停止,抗原抗體複合物和補體才不會產生,臟器的損害逐漸停止,從而使得腎臟的逐步自愈才有了基礎,肌酐也就沒有了進一步升高的基礎。

2.治療的及時性

越早治療,越容易治好。亙古不變的真理;

3.自身的保養

凡是慢性病,都和生活作息相關,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作為治療的一部分。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解決)

相關焦點

  • 「偷吃」枇杷和櫻桃 七旬老人暈倒在醫院門口 尿毒症患者任性吃...
    原來,這位暈倒的方大伯是長期在市紅會醫院接受血透治療的尿毒症患者,今年70歲。 醫院門口暈倒後心跳驟停老人為什麼會暈倒在地?為了查明病因,在大家的幫助下,方大伯被火速送進市紅會醫院急診室。 急診化驗報告顯示,大伯的血鉀高達7.5mmol/l,幾乎是正常人的兩倍。醫生一邊用藥物降血鉀,一邊緊急聯繫血透室。可還沒來得及進行血液透析,方大伯的心跳突然停止了。
  • 較真丨臉色黑黃身材臃腫是得了尿毒症?腎內科主任帶你一文讀懂
    第一期較真邀請到了天津市泰達醫院腎內科主任李青醫生,請他來講講尿毒症那些事。 尿毒症早期的4個表現,若一個不佔,值得恭喜,你的腎臟還算健康 年輕人的6大傷腎習慣,請別再做了,不然尿毒症早晚「盯上你」! 尿毒症到底是什麼病?真的治不好嗎?我們邀請到天津泰達醫院腎內科主任李青醫生為大家科普相關知識。 一、什麼是尿毒症?
  • 腹膜透析在家就能洗腎 景市一院腎內科助腎病患者迎來新生活
    而尿毒症最主要治療方式就是透析,它包括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換句患者能夠聽懂的方式:就是代替腎臟把本該完成的排洩、調節、促進等功能完成。但是,血液透析了解的人比較多,但是腹膜透析了解的人就比較少了。相對於血液透析來說,腹膜透析有很多優勢。
  • 腎內科常用的這類胃病藥,還能顯著延緩腎衰竭
    長期服藥結果就是會影響到腸胃系統,對胃部有一定的損傷,為調養胃內部的環境,腎內科常會用到一類胃病藥,它就是碳酸氫鈉。想必大家對這類藥應該不是很陌生,除了腎病患者,本身有腸胃病的患者也會常用到這類藥物。碳酸氫鈉主要是起到中和調節胃酸的作用,以緩解胃酸過多出現的燒心、反酸的情況。平平無奇的胃病小藥片,竟能保護腎功能!
  • 長沙市中心醫院完成了首例腹腔鏡下腹膜透析置管術,為尿毒症患者...
    提到尿毒症大家都會想到透析治療,腎臟的替代治療即透析成為挽救尿毒症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質量的主要手段。12月2日,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腎內科聯合普外科完成了首例腹腔鏡下腹膜透析置管術,為不適宜用傳統手術方法進行腹膜透析置管的尿毒症患者帶來了希望。
  • 腎病患者這5項指標不強調全都達標,同樣也能避免尿毒症!
    周遜 腎內科主任得了腎病之後,腎友都怕會逐漸發展成尿毒症,因此,患者也好,醫生也好,在治療腎病過程中都會特別關注與腎病有關的各項檢查指標,總覺得把所有相關指標都治到完全正常,腎友才放下心來,否則總擔心哪一天尿毒症會突然降臨到自己身上。
  • 3種情況,腎衰竭或尿毒症會突然降臨,腎友應糾正這5種做法!
    周遜 腎內科主任筆者發現,在這三種情況之下,腎衰竭與尿毒症常常會「突然降臨」:一是認為已被治好的既往患有腎病的患者;二是一直在不正規治療中的腎病患者;三是體檢或因罹患其它疾病作相關檢查時的患者。第一種情況,指的是患者於多年前患有腎病,經當初的治療,患者的症狀消退和/或相關檢查指標已恢復,或已痊癒或被認為已治癒。比如患者於10年前患有IgA腎病,經當時的治療,患者的水腫消退、尿蛋白轉陰,也無其它不適。可於近期檢查發現患者的血肌酐達到數百或更高,診斷為腎衰竭或尿毒症;第二種情況,指的是發現患有腎病這段時間一直在用藥治療,病情還算穩定,腎功能等各項指標也還好。
  • 腎內醫生:女性尿毒症先兆,有這些趕緊查!70%是尿毒症
    另外,女性尿毒症的先兆還包括食慾減退,看任何食物即使自己再喜歡,也是沒有胃口的,除此之外,還會感到腰膝酸軟乏力,還會有代償性多尿,夜尿現象,頻繁的起夜等等。 為什麼要說尿毒症的先兆?由於如此嚴重的疾病,現在只有「早發現,早治療」的治療原則,才能使您遠離尿毒症的困擾。提示病人應及時到腎內科行尿常規、腎彩超檢查。
  • ...患者撐起一片藍天——記生命活水醫療集團總院腎內科腹膜透析團隊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曹俊霞報導:2020年的冬天,新冠肺炎在華夏大地上肆虐,每日不斷增長的患者數看著讓人揪心,全國各地都嚴陣以待,嚴密防守。醫院作為感染防禦的最前線,少了往日的喧鬧,多了些凝重。  在新冠肺炎的疫情期間,有這樣一群特殊的人群不容忽視,他們就是長期靠腹透來維持生命的腹透患者。
  • 患者出院 1 年後,因其他科室疾病把主刀告了,為什麼醫生被判半責?
    他還表示,自己清楚地記得當時確實口頭告知了張虹,還記得張虹回覆說,她出院後就會去專科門診就診。 醫生患者各執一詞,法院又會怎麼判? 「不適隨診」還是漏診漏治?
  • 人民醫院腎內科服務病人的故事 
    「多虧了腎內科的醫生護士,她們經常關心我,還上門看望我。沒有她們,我哪能活得這麼長久。」王阿姨樸實的話語中透著滿滿的感激之情。相依相伴 給了腎友家的溫暖腎內科醫護人員交班小竺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尿毒症患者,因為孩童時期的小兒麻痺症,導致他在智力發育上存在一些障礙。不認字的小竺每每與腎內科的醫護人員交流都靠動作比劃。
  • 全市首例,清遠人醫給尿毒症患者植入「人工血管」
    近日,清遠市人民醫院腎內科成功完成該院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這標誌著市人民醫院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術邁上新的臺階,成為清遠市首家獨立開展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成形術的醫院,也是清遠唯一全面開展血液淨化血管通路全部技術的醫院。
  • 28歲小夥剛考上公務員就被查出尿毒症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韓立山 通訊員 錢順妮)28歲小夥經過幾年奮鬥剛考上公務員,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誘因竟然是高血壓。昨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的專家提醒,我國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約300萬人,其中有一半與高血壓有關。據調查顯示,全國有近六成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
  • 膜性腎病能治好麼,會發展成尿毒症嗎?
    周遜 腎內科主任醫師在那些需要住院診治的腎病患者中,腎病症候群最為常見。而在腎病症候群患者中,膜性腎病的比例最高,大約佔1/3。另外,表現為腎病症候群的還包括微小病變、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IgA腎病、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及腫瘤與重金屬相關性腎病等。也就是說,腎病症候群或膜性腎病既包括原發性,也包括繼發性,其中原發性膜性腎病佔比約為3/4。今天,筆者專門討論原發性膜性腎病,即通常見到的膜性腎病。咱們很多腎病朋友可能有這樣的疑問:既然膜性腎病如此常見,它能治好嗎?
  • 對尿毒症說不!慢性腎病患者的自我修養
    尿毒症,讓人恐懼。其實,人不會突然患上尿毒症。尿毒症是在各種慢性腎臟病基礎上,經年累月,出現腎功能衰退,導致身體內代謝的尿毒症毒素 和水分不能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而引起的全身毒素性反應。
  • 腎友別總擔心慢腎衰或尿毒症,這5種情況不會,更談不上要透析!
    周遜 腎內科主任作為從醫多年腎科大夫,接觸的患者眾多,對腎友的內心所思所想會有更多的了解。絕大多數早中期慢性腎臟病患者出現的高血壓,都可以首先選擇使用沙坦或普利類降壓藥,若血壓仍未控制達標,再加用鈣離子拮抗劑或β或α受體阻滯劑類降壓藥,必要時還可以加用利尿降壓藥。根據尿蛋白量的不同(少量蛋白尿、中等量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及原發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治腎病降蛋白藥物。
  • 尿蛋白越高越好治?腎內科醫生揭曉答案,內附3點降蛋白方案
    先來看看前幾天一位腎病朋友給我發的消息:醫生,我腎穿刺確診膜性腎病,大量蛋白尿12g,經過治療1個月,蛋白尿已經降到了5g多,我覺得不是很理想,為什麼我們那醫生說尿蛋白越高其實好治?還有什麼好方法降蛋白更快嗎?
  • 6年時間,鄭女士從尿蛋白2+到尿毒症,是這樣形成的!
    周遜 腎內科主任說起尿毒症,都知道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腎臟疾病,是各種慢性腎臟病逐漸發展到終末期而作出的診斷。尿毒症,其主要治療手段只能靠腎臟替代治療,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等。尿毒症,即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晚期階段,屬於終末期腎病。
  • 忠告:這3類人不提防,尿毒症可能「說到就到」
    說到尿毒症,很多人都很害怕聽到這種病,這是因為尿毒症的治療比癌症更難治。最近幾年,尿毒症的發病人群越來越多,很多人因為尿毒症而失去了生命。那麼,尿毒症是怎麼引起的?能治好嗎?首先來看看什麼是尿毒症?尿毒症是腎功能出現障礙,不能及時代謝出身體裡面的有毒物質,所以造成這些物質在體內的血液累積,很容易造成體內的水電解質和激素失調。尿毒症是腎病的晚期症狀,所以尿毒症也許就是腎臟出了問題。什麼人容易得尿毒症?第一:喜歡憋尿的人容易得尿毒症。
  • 40歲男子全身疲倦,查出尿毒症,醫生直言:2件事做的太多了
    醫生了解後,直言:2件事做的太多了! 若患有高血壓,還經常熬夜,會使血壓水平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這樣一來,也會增加腎臟的損傷。 此外,經常熬夜加班,精神處於緊張狀態,過度疲勞,易出現腰酸腰痛、浮腫等表現,也會損傷腎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