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家長在平時在給寶寶洗澡、有沒有注意過寶寶的腿紋和臀紋,小寶寶肥嘟嘟的屁屁和腿上這些紋路有時候也是一種反應寶寶健康狀態的信號。
為什麼這麼說呢?
寶寶腿紋臀紋不對稱,看起來只是因為寶寶脂肪分布不均衡,所以肉肉擠出來的紋路不同。
但是在某些時候,腿紋和臀紋的位置、數量如果對不齊,很有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徵兆。
什麼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是指寶寶在發育過程中以髖關節不穩定為特徵的一組疾病,包括髖臼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及髖關節脫位。
大約每100個足月新生兒就有1個髖關節不穩定,每1000名兒童中就有1-2個是髖關節脫位。
這樣說未免太過學術,很多家長不懂這意味著什麼。
通俗來講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會引起寶寶走路姿態異常、脊柱畸形。
它的可怕之處還在於寶寶嬰幼兒時期並不會感覺到疼痛,我們家長自然也很難察覺到異常。
但是這些寶寶到了青少年或者成年的時候,就會出現疼痛的關節炎,以及成年下後腰痛,或者有髖關節退行性病變等,嚴重的還會造成殘疾。
很多家長在寶寶會走路很長時間才慢慢發現寶寶走路的姿態有些異常,但這個時候有可能已經錯過了寶寶最佳的治療時機。
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寶寶嬰幼兒時期,提前了解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家長觀察觀察寶寶的狀態,先進行自查,一旦發現可能的症狀,儘早去醫院做檢查,排除寶寶風險。
下面貝比醫生為大家整理了寶寶髖關節發育不良可能出現的症狀,方便家長自查。
這些症狀可以自查:
1、臀紋腿紋不對稱
就像我們上面說到的寶寶腿和臀兩側皮紋的位置高低、深淺程度和數量。寶寶發育不良的一側皮紋位置比較高,數量也多。
這裡要注意,實際上很多的腿紋臀紋不對稱都是正常的,不過臀紋腿紋確實有依據的,具體還要醫院檢查確認。
2、寶寶腿部伸展有困難
比如我們給寶寶換尿布或者穿衣服的時候,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寶寶發育不良的那一側是不能充分伸展的,當家長給寶寶伸展時寶寶總是不自覺把腿合上。
3、兩條腿蹬踩的力量不同
如果髖關節發育不良,寶寶兩條腿蹬踩力量是不一樣的,一條腿肯定弱於另一條腿。家長可以讓寶寶踩踩感受一下。
4、兩條腿長短不同
可以試試讓寶寶仰臥屈膝90度,看看兩腿膝關節高低是否一樣。如果寶寶一側發育不良向後脫位,那一側的腿是會看起來短一些,膝蓋也低一些。
5、走路搖擺
如果寶寶一側髖關節發育不良,那麼走路時就會搖擺,出現跛行或者長短腿的情況。
6、脊柱彎曲
當寶寶兩側髖關節發育不良時,背部和臀部的曲線就會形成一個「L」形。
7、髖關節出現彈響聲
雙腿打開、閉合時聽到髖關節「咯噔」一聲悶響。
但出現彈響聲不一定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因為寶寶髖關節內有很多韌帶,活動時一些特定姿勢也會引起彈響聲,而究竟是不是還要進一步檢查才知道。
也許有的家長要說危言聳聽,但對於寶寶的發育,尤其是0~6歲的發育,我們一定要慎之又慎,很多發育問題難就難在,家長發現時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所以提前預警必不可少!
最後,如果家長懷疑寶寶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狀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認,醫生會通過詳細的檢查判斷。
即使寶寶真的患有髖關節發育不良,也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作出針對的治療方案。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儘早發現寶寶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