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總叫印度人阿三,別笑,這是有歷史依據的

2021-02-08 魚羊史記

魚羊史記.看新鮮的歷史

#01.


隨著中國與世界交往的密切,很多國人都會關注各種國際大事,並作為茶餘飯後的消遣。而有個國家還因著各樣的奇葩事跡,成為大家調侃的對象。


這個國家就是中國的鄰邦印度,網上充斥著印度種種奇談怪事,從沿街大小便、火車上掛人、荒唐的考場作弊、研發劣質武器,到對中國出言不遜,經常口出狂言等等都成為國人的笑柄。


由於印度經常做一些讓人難以置信的事情,因此國人送給他們一個有趣的綽號——印度阿三。「阿三」這個帶有蔑視、調侃的貶義詞,很快成為了中國人稱呼印度的代名詞。


其實「阿三」這個詞並非當代國人所創,早在近代時期,精明的上海人就用這個詞彙稱呼印度人了。


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紛紛在中國不少地方建立租界。為了維持租界的秩序,他們將西方警察制度傳入了中國。這些租界的警察除了部分中國人外,也有不少來自西方殖民地。比如法租界就用了不少安南巡捕(越南人),而英美主導的公共租界裡,出現了頭上纏著紅頭巾,留著大鬍子的印度巡捕。


大英帝國是近代時期的「日不落帝國」,他們控制著全球廣袤的殖民地。為了維護其全球霸權,鞏固殖民統治,就需要建立強大的軍警部隊。但本土的英國人畢竟有限,於是他們就從殖民地徵兵,擴充軍隊的規模。


在英國軍隊的亞洲人中,有兩股重要勢力,一個是來自尼泊爾的廓爾喀士兵,另一個就是自印度旁遮普邦的錫克教戰士。在近代英國的侵華戰爭中,都能看到印度人身影,他們是英軍的重要組成部分,佔了較大比例。比如火燒圓明園、庚子事變等等事件中,印度兵就充當了急先鋒的角色。而在英國管理的租界中,使用了大量的印度巡捕,也都是出自錫克教徒。


印度巡捕在租界,免不了要跟當地人打交道。而在英國警務的用語中,人們都稱呼警察為「阿SIR」,在香港的警匪片中,也常能聽到這個稱呼。而上海人使用吳儂軟語,他們又喜歡使用「阿」這個字,就這樣久而久之,就把「阿SIR」的諧音念成了「阿三」。


當然,由於印度巡捕常有欺負中國人的舉動,比如不少中國作家、外國傳教士都記載過印度人拿著警棍毆打國人的事。因此當地人非常厭惡他們,加上他們又是英國人的奴僕,因此又多了一分蔑視。而在上海話中,「三」這個字又往往帶有貶義,是罵人的話。我們熟悉的,癟三、十三點、豬頭三等等都是上海方言。因此,這個「紅頭阿三」(他們帶著紅頭巾)詞彙就成為了老上海印度巡捕的代名詞。




#02.


到了當代,有些國人看到「阿三」這個詞充滿娛樂性,就拿它來調侃印度人。隨著網絡傳播的迅速,這個詞彙很快深入人心,「阿三」成了更多國人諷刺印度的詞彙。


「阿三」起源於錫克教徒,那麼他們又是怎樣一個族群呢?鮮為人知的是,錫克教徒只是印度的少數族裔,而且產生的時間非常短,距今也就500多年而已。


印度自古就是多宗教的國度,除了絕大多數的印度教徒,還有產生於本土,後傳至東亞、東南亞等地的佛教。以及從國外輸入的基督宗教、伊斯蘭教。此外,還包括只在印度流行的耆那教、瀕臨消亡的祆教(即拜火教、產生于波斯)以及少數猶太教徒。


多元宗教混雜的局面,為新宗教的產生提供了豐厚土壤。15世紀時,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成為印度重要的兩種宗教,彼此之間的紛爭不斷(今日也是如此)。因此就有人想綜合兩種教義,創立新的學說。


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區,有個叫那納克的思想家,他出身於印度的剎帝利種姓(僅次於婆羅門的第二種姓),但強烈反對種姓制度。於是他綜合印度教中的吡溼奴派和伊斯蘭教蘇菲派的教義,創立了錫克教。


那納克及其繼承人撰寫了《阿底·格蘭特》,記錄了錫克教的重要教義。他們奉行嚴格的一神論,反對任何偶像崇拜。強烈反對種姓制度,提倡人人平等,尤其提高婦女地位。他們還尊崇祖師,認為他們是神的代言人,傳遞純正的教義。當然作為印度產生的宗教,與其他亞伯拉罕系的一神論宗教不同,他們相信業報輪迴的說法,並認為只有藉助神和祖師的幫助才能徹底解脫輪迴之苦。


不過錫克教徒最有別於其他人的地方,還是在其外在裝飾,讓人可以一眼就認出他們的信仰。他們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包著頭巾、留著大鬍子。根據戈賓德·辛格於1699年制定的,錫克教徒必須遵守的為正義而進行聖戰的五條「卡爾薩戒律」,又稱為「5k「標誌:kesh(終生蓄長鬚發),kangh(包頭巾),kacch(穿短褲),kirpan(身佩短劍),kara(戴手鐲)。




#03.


儘管今天的錫克教的男子已經很少穿短衣褲、佩短劍了,但蓄髮、包頭巾、戴鋼手鐲仍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梳好頭髮之後,再包上一條長長的頭巾,成為錫克教徒的典型形象。比如,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在任何場合中,頭上總是裹著藍色頭巾,這是錫克教徒的典型標誌。


錫克教徒講求實幹,反對消極避世,因此他們都熱心各種社會事業。加上他們忠誠可靠、驍勇善戰,於是成為近代英國軍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英租界中得力的警察。而在今天的印度軍隊中,錫克教徒仍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他們也比很多印度人更加講求文明、衛生,各種奇葩舉動也較少。


目前印度國內的錫克教徒,也就2000多萬左右,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僅僅佔到總人口的2%左右。遠遠低於印度教徒(82.7%)和穆斯林(11.2%)。可以說他們是印度國內的少數族群,


但有趣的是,由於近代與國人打交道的印度人多為錫克教徒,加上他們特殊的打扮。裹著頭巾、留著長鬚的印度人形象深入人心,便由此產生了「紅頭阿三」這綽號,並在今天成了國人調侃印度人的代名詞。


只是,假如印度人知道他們在中國被稱為「阿三」,而其起源又是來自其國內少數的錫克教徒。真不知道他們看到被極少數的「異教徒」「代表」了,心裡會作何感想呢?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印度人叫阿三? 原來與大上海有關
    我國史書中,最初稱印度為「身毒」,後又有「天竺」、「忻都」等稱.我國用「印度」這個詞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書中載。如今,大家更願意稱印度叫阿三,叫印度阿三或者乾脆叫三哥。很多人就覺得奇怪,為什麼稱印度為「阿三」呢?
  • 為何印度人總覺得自己比中國人富有?主要有2個方面的原因!
    如今出國旅遊的中國人是越來越多了,旅遊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心境,是發現自我認知自我的一個過程,中國也是世界上的旅遊大國,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中國人多,看起來中國遊客就比其他國家的遊客要多多了,中國人在世界各地都刷著存在感,這樣更多的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也就越多了,許多國家的人都認為中國人肯定是比較富有的
  • 印度人的奇葩比較:中國人比印度人聰明嗎?是要比智商的節奏嗎?
    中國人自信,但不盲目,這種自信是骨子裡來的!中國人勤勞,這是流在血液裡的!我覺得印度人問這個問題反而失去了競爭優勢,這是沒有自信的表現。下面來看看國外網友的回答!華人通常佔主導地位(即在得分最高的學生群體中佔一半或更多),或者接近統治地位,而佔總人口7%的印度人卻無處可尋,華人約佔馬來西亞人口的25%。
  • 揭秘 | 藤校畢業的中國人在美國給印度人打工! 為何在職場上中國留學生完敗?
    曾幾何時,矽谷有句讓許多中國人自豪的名言:矽谷是在印度人和中國人的背上建立起來的。但是現在,華裔的程序猿和工程師恐怕再也不敢這麼自豪地說出這句話。越來越多的印度人正進入全球頂尖企業擔任高管,印度裔國際CEO的數量更是多到不可思議,在矽谷三大IT公司中(谷歌、微軟和蘋果),前兩者的CEO都是印度裔。
  • 有關阿三邊境挑事耍無賴的另一種解讀
    印度,中國人暱稱其為阿三,英文名India,發音為「印地亞」;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英文名為Indonesia,發音為「印度尼西亞」。而印尼人本身也喜歡把自己國家縮寫為Indo,前三個字母完全一樣,後面的o和a也比較疑似,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很多人會搞混了。據說不僅是中國人,就是印度人,他們自己也對此鬧出過笑話。
  • 印度人比中國人聰明嗎?英國人:中國人平均智商105,印度人82
    那麼中國人的智商是多少呢?根據英國相關調查顯示,中國人的平均智商是105,而與我們人口相近的印度人,平均智商是82。但奇怪的是部分印度人一直覺得他們國家的人口的智商要高於中國人。那麼這麼盲目自信的理由是什麼呢?原來,美國作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美國的很多企業在國外都有分部,而且運營非常高,比如:蘋果等企業。
  • 印度人為什麼在西方比中國人更能爬上去?
    什麼叫全球影響力、軟實力?這就是全球影響力和軟實力!在國際論壇上,我們常常看到印度面孔的嘉賓,侃侃而談、振振有詞,而很少見擁有中國人面孔的嘉賓。還好我們有馬雲Jack Ma,幫我們扳回了好幾局!印度人不僅在歐美企業界脫穎而出、嶄露頭角,在學界也同樣鋒芒畢露!比如,哈佛大學商學院院長尼汀·諾裡亞、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院長蘇什·庫馬爾也都是印度人。在美國的印度裔教授那就真是成群結隊而來啊!·印度人為什麼在歐美商界、學界甚至政界比中國人更出挑?
  • 阿拉丁是印度人嗎 主人公竟然還有中國人
    阿拉丁是印度人嗎 主人公竟然還有中國人時間:2019-05-31 11:33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阿拉丁是印度人嗎 主人公竟然還有中國人 愛秀美 很多人認為阿拉丁是印度人,其實沒有這麼簡單,說阿拉丁是印度人沒有錯,但是也不完全對,這個問題得從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世界觀說起
  • 印度華裔發表怒了,聲稱:我不是中國人,我是印度人
    中國人口眾多,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中國人的影子,我們國家又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在國外的居民們都被稱之為華人和華裔。就在我們國家落後的那個歲月裡面,很多人都為自己或者孩子能夠有個好前途,因此選擇舉家遷到國外。當時國外的條件確確實實挺好的,可是我們國家也並不是一直都停滯不前的。
  • 印度人為什麼在矽谷混的比中國人好?背後原因竟是這樣
    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印度人在矽谷或者歐美的大公司混了給華人更好這個話題,普遍都認為在歐美的大企業裡面印度人混的僅次於白人,遠遠比咱的華人強,其實這個印象相信大家都有,因為別的不說,現在中國人最熟悉的歐美大公司像谷歌和微軟,這兩家大企業的現任ceo都是印度裔的。
  • 中印人民智商對比,英國教授:中國人平均智商105,印度人只有82
    二戰之後,英國從印度撤離,但殖民期間,也給印度創下了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這點看來,印度也有著不低的起點。可如今,印度的現狀卻有點不盡人意,這又是為何呢?現在的印度,總給人們一種髒亂差,摳門的感覺,在人們看來,相比於中國印度可以說是有點失敗。
  • 日本人喝粥,印度人喝粥,中國人喝粥,有什麼區別呢?
    大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種主食之一,中國人種植水稻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由於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關於大米的吃法,中國人更是研究的很通透,其吃法也是花樣百出,我們可以用大米做成米粉、涼皮、糯米粉、白果、各類糕點等。
  • 在美國,印度人是否比中國人更有優勢?外國網民道出了原因
    隨著我國的綜合實力不斷變強,很多國家對我國都是有一種刮目相看的態度。雖然中國這些年的影響力提高了很多,但是還是有很多國家是沒有正視過我國在不斷變強這個事實,很多的國家甚至還認為我國處於一個很落後的位置上。
  • 為什麼香港街頭遊蕩著許多印度人?網友這些解釋很有道理!
    為什麼香港有很多印度人?他們是做什麼的?其實香港有印度人群體一點都不奇怪,因為香港和印度曾經是英國在亞洲最重要的兩個殖民地,所以這兩塊土地之間的人員往來曾經長期非常頻繁。在香港殖民地建立早期,被英國人殖民歷史更長的印度人曾經發揮比較大的作用,印度金莫赫和盧比甚至曾經一度成為香港的法定貨幣。而在香港滙豐銀行在公元1864年成立時,其13名創始成員裡就有3人是印度人。而早期香港的貿易中,和印度的貿易也佔據了很大比例。
  • 清華教授為何說華佗是印度人,而不是中國人?他拿什麼證明?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位教授不僅否定了華佗中國人的身份,更是將華佗劃給印度,聲稱華佗為印度人。這位教授是誰?為什麼這樣說呢?他又有什麼依據? 其實,這位教授就是近現代時期的國學大師陳寅恪,也被稱為百年清華四大哲人之一。
  • 印度擁有全球最高雕像,卻是出自中國人之手?印度人:被迫無奈
    說到印度,我相信我的朋友們都不是陌生人,印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雖然它的陸地面積不算太大,但人口卻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現在已經突破13億的門檻,向14億邁進,現在即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說明印度人口多,今天我要說的是印度擁有全球最高雕像,卻是出自中國人之手?
  • 中國人比印度人更聰明?印度網友承認:確實如此
    ▲中國人 vs 印度人之前界通小編看過一個熱議的話題,說的是中國人在算術上是否比西方人要強。注意是算術,不是數學。貌似中國人對數字的記憶優勢上要遠超西方國家的人。這是由語言決定的。比如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5、4、8、1、7、3、9。
  • 在美國,印裔人才幾乎碾壓華裔,這是為啥?中國人沒印度人聰明?
    在美國就業的人可能會發現,現在中國人在外發展的時候好像很容易受限制,而印度人在美國企業裡卻很吃香,難道印度人的智商普遍比中國人高嗎?答案是否定的。若想究其原因,還要從兩國與美國的淵源講起。眾所周知,印度有自己的一套種族等級制度,而高種族的人的膚色幾乎都比較白皙,由於他們有「高種姓不得與低種姓的人通婚」的規定,所以基本上保存著比較純的血統。而這些高種姓人其實就是歐洲移民過來的,換言之,其實這些人才是印度的入侵者,那些低種姓人反而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
  • 中國人喊外國人叫老外,印度和俄羅斯叫我們是什麼?俄羅斯最亮眼
    中國人喊外國人叫老外,印度和俄羅斯叫我們是什麼?俄羅斯最亮眼相信生活在大城市的朋友,經常能夠在街道上,看到一些外國人在我們中國逛街,而很多朋友看到這些外國人以後,都喜歡喊他們一句老外,這是對所有外國人的統一稱呼。
  • 以一個印度人的視角出發,我們會有哪些「奇怪的現象」呢?
    說起印度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家,人口比美國多的多,卻自詡為世界第二大民主國家。印度歷史非常的悠久,近些年在經濟建設方面也取得不錯的成績,令世界矚目。印度曾在2017年評選的最有價值「國家品牌」表現出眾,只落後於美、中、德、英、日、法等國排第七名。這著實給世界各地人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