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陰白骨爪、降龍十八掌…..金庸筆下的這些武林招式用英語怎麼說...

2020-12-11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中國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式,用英文怎麼說?英國廣播公司(BBC)11月25日給出了答案——可以去問瑞典姑娘郝玉青(Anna Holmwood)。郝玉青花五年時間為《射鵰英雄傳》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並找到一位香港姑娘張菁接著翻第二卷。雖然自知給《射鵰》貼上中國版《指環王》的標籤並不足以概括這部作品,但著迷於中華古文古詩之美的郝玉青還是懷著謙恭敬畏之心,將這部被出版社編輯「咬定」的作品譯成英文。至於金庸的江湖情仇故事能否打動西方讀者,那要等書出版上架後才能知道——好故事長腳,不脛而走。

「射鵰三部曲」英譯本明年起問世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從2018年起,倫敦的MacLehose Press出版社要陸續出版「射鵰三部曲」英譯本,每部4卷,共12卷。第一部《射鵰英雄傳》(Legend of the Condor Heroes)的第一卷《英雄誕生》(Hero Born)將於明年2月面世。三部曲裡的另兩部是《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

金庸60多年前寫的「現象級」暢銷書,因無人翻譯,在英語世界默默無聞。沒人翻譯,據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師的作品文化深奧,語言獨特,這兩大難關令許多人望而生畏。

「語言是真難」

「我是無知者無畏。」郝玉青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電話採訪時,笑著承認這一點。「剛開始不知道翻譯金庸那麼難,後來才知道,但沒有退路了。」

郝玉青1985年出生在瑞典。她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瑞典人。她本人從小在雙語環境裡長大,小時候就嚮往「山那邊」的異域,那股別樣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後來,她在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臺灣學習中文,包括文言文,又在中國生活工作了幾年。她在中國做過書籍版權代理,為電視臺和廣告公司當過顧問,還嫁給了一個臺灣男生,並在兩年前有了個小寶寶,現已全家回瑞典定居。

郝玉青說,她不是武俠小說迷,也不是「金庸粉」,只是學中文時朋友們敦促她一定要看金庸。誰曾想,看著看著就喜歡上了,翻著翻著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她也就此成為「金庸粉」。

郝玉青在電話中對英國廣播公司表示:「翻譯《射鵰》也是我自己變成熟的過程,我了解到自己的優缺點。隨著人物打來打去,我自己也在矛盾糾結,自己跟自己打來打去。最後,當然還是給自己打氣,一定要堅持。」

「心懷謙恭」

報導稱,郝玉青對之前的金庸小說英譯表示「尊重」,但她希望以自己的方式來詮釋。郝玉青說,原汁原味或許難以企及,但至少可以營造一個自成體系的「英語版金庸」世界。

翻譯金庸(的作品)難——這是翻譯界公認的。獨特的「金庸體」語言半文半白,還夾有律詩、四字格和成語典故,讓人感覺像是傳統話本小說。除此之外,譯金庸之難,還在於要翻譯文化,翻譯意境。

報導說,郝玉青的《射鵰》英譯項目消息傳出後,許多中國讀者擔心那些五花八門的武功招式會把她和另一位翻譯打趴下。但郝玉青認為,「其實名稱不難翻,難的是要讓那些招式在譯本裡『打』得流暢,沒有違和感,讀來不生澀」。

在郝玉青眼裡,情節、故事在翻譯時要忠實細節到什麼程度,應該視情節而定。金庸的中文讀者或許陶醉於他描述高手交鋒場面的語言,這在英語譯本裡或許達不到十全十美,那就只能抓重點,也就是故事情節。

自己先比劃一下

「翻譯們都知道,要把動詞譯出原文的神韻來,是會令人抓狂的。」郝玉青透露了一個小秘密,就是她在翻譯時,會自己在屋裡比劃這些招式。

有了親身體驗,郝玉青才確定是該用「砍」還是「削」,才敢確定把「懶驢打滾」直譯成Lazy Donkey Roll能更加形象直觀,而且能直接把讀者帶入金庸的武俠世界。

至於「九陰白骨爪」,金庸筆下最突出的展示是骷髏頭蓋骨上能正好插入五個手指的五個洞。郝玉青用骷髏(skeleton)代替白骨(bone),把這恐怖招式譯成Nine Yin Skeleton Claw。

為流暢、易懂,不一定非死摳字眼,逐字硬譯。一場惡鬥,紙上描述最好一氣呵成,栩栩如生。郝玉青這般認為。

亥時三刻是幾點?

在翻譯過程中,令人抓狂的時刻也不少。比如,中國古時候一天按子醜寅卯……依次劃分12個時辰,那對於約好「亥時三刻」在哪兒碰頭這個時間點,翻譯時可以用午夜替代嗎?

郝玉青為這個亥時三刻的時間轉換查閱資料時發現,唐宋年間時辰制度有一個變化,結果還得再查更多資料,以防弄錯時辰。當然,也有一些地方的細節不那麼關鍵,對情節發展、人物刻畫無大礙的,就可以不那麼叫真。

至於著作中的人物,郝玉青最喜歡的人物是江南七怪,因為他們很滑稽、好笑,他們的互動誇張,外表無法恭維,有各種各樣的小毛病,但仗義、善良。郝玉青將「七怪」翻譯成Seven Freaks。郝玉青還用「是個好人,但刻畫得不像七怪那麼豐富」來形容郭靖。

郝玉青說,在一年半的翻譯中,她跟這些人物朝夕相處,同喜怒共哀樂,「現在他們就像我的老朋友,就熟到那樣」。

據報導,郝玉青的譯本對四字格、成語、專用名詞的處理是視上下文直譯,武術招式有既定譯法但較晦澀難懂需要解釋的,反而意譯更好,容易理解,就算聽起來有些奇怪也無妨,因為可以避免譯本東方元素盡失。「讀者應該感到在讀金庸,而不是讀郝玉青。重點是金庸,而不是郝玉青翻譯金庸。」郝玉青說。

不迷武俠迷金庸

英國廣播公司在報導中提到,碰金庸是需要勇氣的,金庸武俠小說自成門派,金庸研究也幾乎演變成「金學」。郭靖、黃蓉等一幹英雄大俠問世60年,在華語天地風靡數十載,怎麼現在才由一個80後瑞典姑娘將他們帶入英語讀本圈?這篇英媒報導也給出了一個回答——反正不會因為這件事很容易。

據報導,郝玉青2012年開始為《射鵰》英譯本找西方出版社,而且要找面向大眾市場的非學術專業出版社。她學中文時看金庸上了癮,「欲罷不能」,再加上從事圖書版權代理工作,她發現金庸在西方市場有潛力。西方書店裡缺武俠小說,而網上眾多非授權翻譯又說明有市場需求,於是,她就決定要做這個項目。

選擇面向大眾市場、有全球商業營銷的出版商,可以避免定價過高、目標市場過窄、跟通俗作品閱讀大眾脫節的問題。報導稱,出版社在做前期市場調查時,請了兩位懂中文的西方人讀中文版《射鵰》,他們都說好看,其中一位看了部分英語翻譯草樣的英國姑娘也覺得武俠不難懂,可讀性不錯。但其實,這家出版社編輯早就「咬定」要出這本書,誰都別想搶走。

郝玉青認為,金庸並非通俗武俠,他寫人物,而且武功依附於人物和情節,故事嵌在歷史動蕩的大背景裡,虛實交織,有質量,有地位,是經典,同時,金庸會講故事,故事有樂趣。

可有一個問題是始終逃避不了的,對於無法讀原文領略「原汁原味」的西方讀者,尤其是不怎麼喜歡打打殺殺的人,金庸的江湖情仇故事還能有那麼大魅力嗎?郝玉青說,這要等書出版上架後才能知道,好故事長腳,不脛而走。

文化不是障礙

在郝玉青看來,把金庸武俠「東學西漸」,文化不是障礙。「中國版《指環王》」這個說法儘管不足以概括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但至少可以說明兩點:第一,西方文學世界裡有類似中國傳統「俠文化」的位置;第二,如果《指環王》能移植到華語世界,那麼《射鵰》也同樣應該能移植到英語世界,當然,很多中文讀者是先看了《指環王》電影才知道這本書的。

英國廣播公司寫道,在歷代翻譯的幫助下,跨越中西文化藩籬,進而登上中文書架的西方英雄有不少,比如,西班牙騎士唐吉珂德、蘇格蘭民族英雄華萊士、英國的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還有劫富濟貧的綠林好漢羅賓漢。

據報導,金庸從1955開始寫武俠小說在報紙上連載,到1970年代停筆,一共寫了15部;除《越女劍》,其餘14部每一部書名第一個字連起來即成一個對子: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些作品風靡東亞和東南亞地區,一次次被改編成電視劇和電影,除授權正式譯本,也有不少非正式譯本在網絡流傳,韓國、越南、日本等地也曾連載、翻譯金庸作品。

報導稱,已有授權英譯本的另外三部金庸小說包括:《書劍恩仇錄》(The Book & The Sword,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把原文二捲縮減到一卷,由Granham Earnshaw譯;《雪山飛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由莫錦屏(Olivia Mok)譯,後來有其他出版社再版發行;《鹿鼎記》英譯三卷本(原文五卷)由漢學家閔福德(John Minford)在香港理工大學任教期間組織翻譯。這些譯本主要面向西方學術研究機構和圖書館。網上有不少金庸小說的未經授權翻譯的英文譯本。

郝玉青說,許多人是在年輕時讀金庸,也成為金庸的粉絲,金庸在他們心目中佔據了特殊地位,不容冒犯。所以,她始終保持謙恭敬畏之心。

相關焦點

  • 九陰白骨爪用英文怎麼說?
    原標題:九陰白骨爪用英文怎麼說?真正翻譯起來才知道,要把金庸作品推介到英語世界,最難就是其中深厚的中國文化傳統,整部《射鵰》都是半文半白的文體,其中的奇門八卦、術算五行、經史子集、佛法禪機、詩詞歌賦更是多如牛毛。在《射鵰》裡,郭靖「降龍十八掌」有「飛龍在天」「亢龍有悔」「震驚百裡」這些招式,都是出自《易經》,其中是有特定的內涵意蘊的。
  • 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 金庸筆下招式英文怎麼說?
    「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2007年6月28日,金庸先生在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中新社記者 任海霞 攝  去年11月,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了瑞典姑娘安娜•霍姆伍德(Anna Holmwood,中文名郝玉青)。
  • ...十八掌…..金庸筆下的這些武林招式用英語怎麼說?瑞典姑娘告訴你
    【環球網綜合報導】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中國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式,用英文怎麼說?英國廣播公司(BBC)11月25日給出了答案——可以去問瑞典姑娘郝玉青(Anna Holmwood)。郝玉青花五年時間為《射鵰英雄傳》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並找到一位香港姑娘張菁接著翻第二卷。
  • 「九陰白骨爪」英語咋說?老外艱難翻譯金庸小說
    「九陰白骨爪」英語咋說?BBC談外國人翻譯金庸小說艱難路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英媒稱,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此外,碰金庸也是需要勇氣的——金庸武俠小說自成門派,紅樓夢研究發展成「紅學」,金庸研究也幾乎演變成「金學」。  因此,郝玉青的《射鵰》英譯項目消息傳出後,許多中國讀者擔心那些五花八門的武功招數會把她和另一位翻譯打趴下。  「我是無知者無畏,」郝玉青用十分流利的中文笑著承認,「剛開始不知道翻譯金庸那麼難,知道的時候已經沒有退路了。」
  • 除了九陰白骨爪之外,九陰真經中還有什麼武功?備受武林高手追捧
    各位武林人士好,在金庸武俠作品之中,很少有武功能被成為天下第一,如天龍八部中的降龍十八掌,則被公認為天下第一的絕學,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介紹的這門武功,也曾是天下第一,備受武林群雄的追捧,它便是由黃裳所創的《九陰真經》,
  • 《射鵰》英文版明年歐美上市 九陰白骨爪這樣翻譯
    原來「打狗棒」「九陰白骨爪」這樣翻譯)  近日,美國媒體報導,金庸小說《射鵰》三部曲的英譯版將分12卷陸續出版,擬以「中國版指環王」的名號把「射鵰」三部曲介紹給歐美讀者。在他們心中,筆名為金庸的路易斯·查(金庸原名為查良鏞)是華語世界最暢銷的作家。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魅力非凡,不亞於英國作家J·R·R·託爾金(《指環王》作者)的幻想世界。兩位作家的作品在創意、廣度和深度上不分伯仲。然而,由於語言的鴻溝,金庸在英語國家不太知名。現在,金庸最受歡迎的作品——《射鵰》三部曲,在他93歲高齡之際,終於被翻譯成了英文。這部小說首次出版可是在1957年。
  • 郭靖、楊過棄用的武功,九陰白骨爪與蛤蟆功,因何不入他們法眼?
    有朋友問,郭靖、楊過武功高強,為何各自棄用「九陰白骨爪」和「蛤蟆功」?郭靖與楊過都是金庸先生筆下武功最高的主角之一,同樣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主角之一。二人武功高強,博採眾家,都是江湖上極負盛名的大俠。這個問題,咱們可以分為兩個來講,郭靖為何棄用「九陰白骨爪」?
  • 金庸經典《射鵰英雄傳》將出英文版 「九陰白骨爪」如何翻譯?
    郝玉青自小便熟練掌握英語和瑞典語。2005年第一次來到中國後,她很快對中國文化產生了興趣,回英國後先後獲得牛津大學「當代中國研究」和倫敦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學位。她曾多年從事中文圖書版權代理工作,與諸多知名中國作家如餘華、遲子建、劉震雲、麥家、徐則臣等都有過合作。金庸則是郝玉青一直想引介到西方的一位作家。她說,當年學中文時,身邊就有朋友推薦她「一定要看金庸」,結果一看就上了癮。
  • 「九陰白骨爪」英語咋說?BBC談外國人翻譯金庸小說艱難路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英媒稱,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或許可以去問瑞典的翻譯姑娘郝玉青(音)——她給《射鵰英雄傳》貼上中國版《指環王》的標籤,花5年時間為它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又找到一位香港姑娘接著翻第二卷。
  • 「降龍十八掌」英語咋說 金庸小說翻譯太難了!
    (BBC)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英媒稱,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或許可以去問瑞典的翻譯姑娘郝玉青(音)——她給《射鵰英雄傳》貼上中國版《指環王》的標籤,花5年時間為它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又找到一位香港姑娘接著翻第二卷。
  • 「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亥時三刻」咋翻譯?金庸的小說被譯成...
    10月30日下午,當代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鏞)病逝。但他不分地域、貫穿時代的影響力,將永遠為後人留下寶貴的財富。今年2月22日,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安娜霍姆伍德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
  • 九陰白骨爪、降龍十八掌等武林招式用英語怎麼說?
    比如,中國古時候一天按子醜寅卯……依次劃分12個時辰,那對於約好「亥時三刻」在哪兒碰頭這個時間點,翻譯時可以用午夜替代嗎?­  郝玉青為這個亥時三刻的時間轉換查閱資料時發現,唐宋年間時辰制度有一個變化,結果還得再查更多資料,以防弄錯時辰。當然,也有一些地方的細節不那麼關鍵,對情節發展、人物刻畫無大礙的,就可以不那麼叫真。
  • 降龍十八掌英語咋說?外國人翻譯金庸小說路艱難
    英媒稱,九陰白骨爪、懶驢打滾、降龍十八掌……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筆下的這些招數,用英文怎麼說?或許可以去問瑞典的翻譯姑娘郝玉青(音)——她給《射鵰英雄傳》貼上中國版《指環王》的標籤,花5年時間為它的英譯本在英國找到一家出版商,花一年半時間完成了第一卷《英雄誕生》的翻譯,又找到一位香港姑娘接著翻第二卷。
  • 《射鵰英雄傳》出英文版 這樣翻譯"降龍十八掌"
    討論最多的,還是各種武功招式和人物名號如何翻譯。「打狗棒法」、「降龍十八掌」、「九陰白骨爪」、「碧海潮生曲」、「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這些意蘊無窮的詞彙,真的能被完整地翻譯和傳達嗎?虛構出來的那些蓋世神功、無敵招式是這樣的:「降龍十八掌」,被譯作「the 18 palm attacks to defeat dragons」,擊敗龍的十八掌擊。
  • 金庸筆下八位《九陰真經》練習者,他們的武功高低如何?
    周芷若練習的時間更短,練習的也是速成的一些招式,內力根基有限。所以,這三人的排名從高到低依次是梅超風、陳玄風和周芷若。五、黃衫女《倚天屠龍記》裡的黃衫女,化解了丐幫的內亂,而且制服了周芷若的「九陰白骨爪」。「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表明她是楊過的後人。
  • 降龍十八掌咋翻譯啊?
    「打狗棒法」、「降龍十八掌」、「九陰白骨爪」、「碧海潮生曲」、「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這些意蘊無窮的詞彙,  真的能被完整地翻譯和傳達嗎?  然而,  從產生翻譯的念頭到最終出書,  她用了將近6年時間。    她說,  她的翻譯不追求「字字對應」的準確,  而是更注重通順易懂,  希望達到「就像金庸在和讀者用英文講話」的效果。
  • 射鵰英雄傳英文版發售降龍十八掌譯名超霸氣 黃蓉梅超風名字亮了
    也正是基於各類網絡小說的強勢表現,一位瑞典姑娘將金庸的代表作《射鵰英雄傳》翻譯成了面向全球發行的正式英文版,而且已經在大年初七當天開始出售。縱觀整本書,讓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諸如「降龍十八掌」「九陰白骨爪」等武術招式的翻譯了。
  • 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咋翻譯?
    「打狗棒法」、「降龍十八掌」、「九陰白骨爪」、「碧海潮生曲」、「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這些意蘊無窮的詞彙,  真的能被完整地翻譯和傳達嗎?  她說,  她的翻譯不追求「字字對應」的準確,  而是更注重通順易懂,  希望達到「就像金庸在和讀者用英文講話」的效果。
  • 金庸筆下,練成降龍十八掌的幾人中,誰最強
    金庸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多姿多彩的江湖,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各種各樣的門派和武功,讓無數少年人為之痴迷。而金庸創作的所有武功中,降龍十八掌無疑是最頂級的武功之一。據介紹,降龍十八掌,招式名稱取自《周易》。
  • 金庸筆下的武俠世界咋翻譯?
    討論最多的,還是各種武功招式和人物名號如何翻譯。「打狗棒法」、「降龍十八掌」、「九陰白骨爪」、「碧海潮生曲」、「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這些意蘊無窮的詞彙,真的能被完整地翻譯和傳達嗎?虛構出來的那些蓋世神功、無敵招式是這樣的:「降龍十八掌」,被譯作「the 18 palm attacks to defeat dragons」,擊敗龍的十八掌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