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百期經典文化傳播系列《詩行天下》,由湖北之聲與「詩詞世界」聯合出品。
潼關歷史悠久,早在周朝時,便有了周武王滅殷後「歸馬於華山之陽,牧牛於桃林之野」的傳說。
桃林,即是如今的潼關。
此外,潼關還是古時帝王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地點之一。相傳秦獻公時,曾在潼關祭祀白帝,天降金雨(隕石雨),秦獻公以為是「得天下之吉兆」,此後便年年來此祭拜。
後來秦始皇果然滅六國,平宇內,統一了天下,潼關從此也成為了金瑞吉祥之地。
或許是受此影響,民間流傳的許多神話傳說,如盤古開天地、巨靈造山河、女媧鍊石補天,都與潼關有著密切的聯繫。
潼關有八景,其中一景為「風陵曉渡」,神話傳說裡,風陵是女媧氏之墓,位於潼關故城東門外黃河岸河灘。
風陵處的渡口叫作「風陵渡」,據傳女媧姓風,風陵渡因此得名,潼關由此被尊為天下第一風水寶地。
因著潼關城地處黃河、渭河交匯處,早在春秋時期,就是交通樞紐,水路要衝。長日裡,南來北往客商熙熙攘攘地集結於風陵渡口,水聲譁譁、櫓聲吱吱,號子聲高亢,鳥鳴聲清幽,共同交織成一幅人世喧鬧的景象。
淡文遠有一首詩詠風陵渡,作《風陵曉曉》:
洪波一片接天時,幾葉扁舟渡曉晴。秦晉漫雲南北限,此陵自古達潼城。
潼關縣方圓不足五百平方公裡,然而縱橫交錯著的卻有大小溝壑八百餘條。關於這一現象的解釋,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亙古之時,盤古開天地,潼關原本是一片平野,土地肥沃,人民安居。
人們都以為日子會繼續平靜下去,卻不料一年盛夏時節,人們正聚集在街頭巷尾的樹蔭下乘涼時,半空濃雲中忽走出一隻兩頭八腳的怪物。
他不止面目猙獰,肩上還挑著一副又粗又大的水桶,裡邊盛滿了水,朝百姓厲喝道:「你們這些大膽生靈,去年竟不給河神祭祀,大王震怒,命我來水淹了你們,雞犬不留。」
一時人人都驚恐萬狀,正在這時,一個陌生的老太婆對怪物道:「給我老太婆一口水喝吧,我快渴死了。」
怪物心想,我擔的可是五湖四海、九江十八河的水,給你一口又如何。哪知老太婆不慌不忙走近一個水桶,只一口,就將滿滿一桶水喝個精光。接著就要去喝另一桶。
怪物大驚失色,驚恐中不慎將另一桶水踢翻,剎那間,大水鋪天蓋地而來,田野間一片汪洋,泗州城危在旦夕。
老太婆一看,連忙拔下頭上金簪,左右前後各一划,霎時雷電交加、天搖地憾,百姓紛紛嚇得閉上眼睛。等他們睜開眼睛時,驚奇地發現,地上出現了一道道深溝,遍野的洪水都被引入深溝中。
後來人們才知道,那怪物是黃河龍門口蛟龍手下的一員蟹將,而那位老婆婆則是南海觀世音菩薩。蛟龍被罰往南海,永遠不準再回龍門。而潼關民間則至今仍流傳著「水淹泗州,衝下禁購」的神話故事。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更是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地勢重要非常,歷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所謂「雞鳴聞三省,關門扼九州」,說的便是潼關之險要。
潼關建關雖晚,卻是四關之首。從公元196年,曹操在此設立關城以來,潼關便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古以來,凡佔據關中者,必堅守潼關;欲西取關中者,必先克潼關。
數千年間,戰事無數。
公元617年,李淵李世民父子舉旗反隋,便曾命李建成率軍數萬,南渡渭河,進取潼關。
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戰亂,哥舒翰因失潼關,導致平叛戰局急轉直下,玄宗倉惶西逃,叛軍長驅佔領長安。
公元880年,黃巢率領起義軍,攻破潼關重鎮,再次直搗長安城。
經歷著無數歷史風塵的衝刷,潼關的一磚一瓦都是滄桑的模樣。
元代散曲大家張養浩,應召赴陝西行臺中丞任,曾路過潼關。
天曆二年(1329),關中大旱,饑民相食,張養浩將家產散盡來救濟災民,遇有死者便代為收葬。到官四月,為百姓四處奔忙,終於積勞成疾,病故任上。
在陝西賑災時,張養浩用《山坡羊》曲調,寫下了九首懷古曲,其中《潼關懷古》是其最有名的一首,也最感人心。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開頭幾句突兀而來,氣勢磅礴,起調不凡。「山河表裡潼關路」,山,指華山;河,指黃河。此一句點名了潼關地勢的險要,內有華山,外有黃河,通向潼關的道路更是崎嶇難行。
嚴重的災情、繁重的公務,攪得他心緒不寧。那奔來眼底的華山,重巒疊嶂,聚集起來,正像他的重重心事啊。那耳畔飄來的黃河濤聲,正像災民的怨怒聲,聲聲催人。
詩人駐馬潼關,放眼河山:這雄踞山腰的潼關,下臨黃河,扼秦、晉、豫三省要衝,有「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之險,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為奪天下爭潼關,帝王們發動起了多少次戰爭?潼關大戰獲勝後,帝王們才得以定都西都長安。
然而詩人望著長安,內心卻不禁感慨萬千,「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在這一場場帝王之位的廝殺中,百姓們又究竟得到了什麼呢?
他回想沿途見到的秦漢兩朝遺留下來的歷史遺蹟,當年那千萬間巍峨聳立的宮殿,都是千萬百姓的血淚與白骨做成,而今宮闕萬間,也不過化作一片焦土。
原來呀,無論王朝興也好,王朝滅也好,受苦的總是老百姓呀!
詩人的喟嘆,一針見血,石破天驚,以其雷霆萬鈞的悲劇力量,給人以深深震撼。
往期精彩
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
每天一首古詩詞|李商隱: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裡最犀利刻骨的6句話,字字刺心
每天一首古詩詞|溫庭筠: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每天一首古詩詞|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