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說的智能經濟時代,可能不會出現新的「美國工廠」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隨著昨天下午一眾網際網路大佬陸陸續續到達烏鎮,第六屆烏鎮網際網路大會在今天拉開帷幕,今年的主題是「智能互聯,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考慮到今年的經濟和大環境的嚴峻性,大佬們都多了一些憂國憂民的情懷,少了一些表演和套路。

事實上,今年也是比較特殊的一年,在人工智慧,5G,物聯網,雲計算等概念紛紛落地之際,今年的烏鎮行業演講某種意義上也隱含行業風向標的作用。在今天的演講中,李彥宏就首次提到「智能經濟」新趨勢。

什麼是智能經濟新趨勢?

李彥宏給出的答案是:「數字經濟在經歷了PC的發明與普及,PC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這三個階段新的活力,正在進化到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智能經濟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

簡單來說,智能經濟將在三個層面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首先是人機互動方式的變革,其次是IT基礎設施層帶來巨大的改變,最後是產生新的業態。

如果說過去20年是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的20年,那麼未來20年將是人們對手機依賴程度不斷降低的20年。原因在於,隨著5G和雲計算技術的普及,大量的智能終端將會進入人們的生活,比如智能門鎖,智能攝像頭,甚至包括窗簾,熱水器。而這些設備都將具備一定的智能性,迄今為止,谷歌,蘋果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臺,這意味著未來智能終端的應用也好,服務也好,都會發生與之對應的變化。

從長遠來看,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巨大的變化。

在去年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如果說李彥宏談AI覆蓋國民經濟三大產業還是「前菜」的話,到了今年,正餐「智能經濟時代」已經登場了。

李彥宏甚至還表達了對「永生」的嚮往和期待:他說, 「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幹的每一件事兒,甚至你的記憶、情感、意識等都可以數位化存儲下來,放在網盤或者其他的雲端,你的思維方式可以被機器學習出來,遇到新問題,通過技術進行現實還原,就可以與後人進行超越時空的對話。」

我不知道李彥宏先生是否看過《超驗駭客》,這部由德普主演的電影說的正是一個男主肉體消失,但卻在虛擬世界重生的故事,也許在不久的未來,真的可以實現思想和意識的永生。

01 智能經濟時代與美國工廠時代的終結

在美國人史蒂文·博格納爾拍攝的《美國工廠》結尾,曹德旺去視察工廠時,陪同的工廠管理層介紹工廠的效益和產能,還不忘指著不遠處的一個正在作業的機器介紹說,現在這裡已經是自動化的智能設備,再過一段時間,這幾個工人也會被機器替代掉。

《美國工廠》是一部講述了美國和中國製造業差異,包括文化衝突的紀錄片。在這部紀錄片,導演刻畫了兩個不同國家不同文明的製造業工人是如何應對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以及不同的工作方式。很多網友看完指責美國人懶,中國人勤勞,其實不完全是那麼回事——俄亥俄州代頓市經濟不算發達,對應到中國也是一個普通小城市,年輕人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而福耀作為行業翹楚,所在的工廠能吸納全國最優秀的工人前來工作,拿中國的特種兵和美國的民兵相提並論,顯然有失公允。

後來曹德旺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回應時解釋說,機器人使用的修理費、折舊費等可以抵扣稅了。而使用人工的話,費用是不能作為成本抵扣稅的,相當於要付雙倍的錢。出於成本考慮,以後能夠用機器人替代的,會全部用機器人。

美國工廠說的是現在美國,其實也在說未來的中國。說白了,資本還是尋求廉價的勞動力。耐克,阿迪等美國品牌紛紛到東南亞開廠就是一個例子。沒辦法,越南的工人一個月工資只要2000人民幣不到,並且同樣的勤勞能幹。而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人工成本不斷上漲已經不是秘密,那麼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未來的某一天,中國的製造業工人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低下,中國的工廠會不會也會變成「美國工廠」?

李彥宏的說的智能經濟時代,這種情況可能不太會發生。

要了解這個,我們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內捲化發展。

所謂內捲化發展就是低效率的不停的重複勞動,比如一個工廠需要更高的產能,A工廠的解決方案是研究科技,最後研發了效率非常高的機器。B工廠的解決方案是僱傭更多的人,那麼長此以往,B工廠就是陷入了「內捲化發展」的陷阱,永遠不會進步。

而智能經濟社會正在改變這種情況。

我們暢想一下未來基於人工智慧的社會到底是什麼樣的?現在打車已經可以呼叫無人駕駛的計程車了,百度推出的AI眼底篩查一體機已經在500個貧困縣幫助當地的醫療機構篩查發現青光眼、黃斑病這些病症,並且檢測準確率達到有10年左右經驗的專業醫生的水準。人工智慧正在醫療,交通,農業,工業等領域全方位落地,在這樣的情況下,基於數位化的新消費需求,新的商業模式將層出不窮。

一個簡單的例子,未來的工廠會有更多的崗位會被人工智慧代替,人工智慧技術非常適合解決製造業面臨的挑戰,如不穩定的質量及良率,生產線設計缺乏靈活性,產能管理困難以及生產成本上升。AI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改善質檢流程,縮短設計周期,消除供應鏈瓶頸,減少材料和能源浪費,並且提高產量。

百度此前展示了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去鑑別鋼材的質量的能力,去年10月26日,百度又宣布和寶武鋼鐵達成合作,藉助百度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搜索、地圖等技術領域的優勢,幫助傳統鋼鐵企業完成AI化。

過去煉鋼需要大量工人去生產和品控,但現在可能工程師的一段代碼就可以搞定,這並不是說人要被機器取代了,而是說,過去那些危險環境下的工作,比如幾千度高溫,以及放射性環境以及危險的工具機流水線,都可以用機器去替代,這樣其實是保護了工人的生命安全,提高了安全性。

02 智能經濟社會是大趨勢

AI對人類社會就業的改造將會是一個長期而漸進又不可逆的過程,資本、勞動力、技術三股力量將會相互制約,技術躍升期和技術平臺期將交替出現。

李彥宏所言:「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宣稱,自己和AI沒有關係。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重要的是率先擁抱AI,儘快使自身AI化。」

至於是否未來大量的人將無工作可做,我並不這樣覺得。AI每「攻陷」一個工作環節,都會在這環節的上下遊產生一些新的職位,正如過去並沒有所謂的AI訓練師,每一項技術的興起,都意味著產業上下遊會產生更多的工作。

以《美國工廠》為例,那些撿玻璃,操作叉車的工作會被機器取代,但對應的是,操作AI,維護AI以及訓練AI的崗位也出現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最關鍵的就是創新,可以說,在數字經濟的年代裡,新產品的迭代速度都是以月甚至以天為單位,大公司也需要非常快速敏捷的迭代,在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的面前,新科技帶來了重新洗牌的機會。

正如李彥宏所說的「我們看到,人工智慧正在滲透不同的產業,切切實實融入我們的生產、生活,看得見摸得著。」智能經濟時代背景下美國工廠,可能並不會出現。

相關焦點

  • 理解李彥宏的智能經濟說,為什麼要先讀懂3I模型和經濟三要素?
    「如果說過去十年,我們中國經濟有一個非常亮眼的標籤的話,我覺得這個標籤可能應該叫做『網際網路經濟』。未來十年,如果我們現在預先給它貼一個標籤的話,中國的經濟應該叫什麼經濟?我覺得應該叫『智能經濟』。」12月20日, 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2019崇禮論壇上,再次對智能經濟進行了布道。
  • 李彥宏:聽說一些專家給領導寫信,說人工智慧被誇大了
    李彥宏強調,在國家政策依靠「網際網路+」帶動整體經濟增長的今天,網際網路自身的增長同樣需要新的動力。他認為,足以改變網際網路行業、甚至可以稱為「網際網路下一幕」的正是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全新時代。李彥宏提出,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更需要非常關注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及時利用最新技術來升級產品和製造能力。怎樣才能抓住新技術的機遇,而非被人工智慧帶來的變革淘汰?
  • 為什麼說飛槳宣告百度「倒金字塔」智能經濟布局徹底成型?
    「倒金字塔」下的百度飛槳,帶來「智能經濟」產業註解?王海峰認為,飛槳這樣的平臺「支撐人工智慧進入了工業大生產的階段」,他是站在人類歷次產業革命的背景下說的。第四次智能革命,正需要深度學習這樣的「蒸汽機」式的標誌性技術,來推動智能經濟時代的全面來臨。
  • 依舊樂觀的李彥宏,十年尋光的百度AI
    在李彥宏看來,今天我們正處於從經濟智能化的前半段向後半段過渡的時期,AI已經證明或者初步證明了其對所在行業的顛覆和重構潛能。而走向真正的智能經濟過程裡,必然會出現行業洗牌與產業考驗,這是悲觀者的情緒來源,也是樂觀者繼續向前的動力。在演講中他提到,自己對於AI的信仰,沒有一絲絲改變。
  • 3年、40次演講、14萬字,李彥宏的AI簡史
    在烏鎮大會的企業家高峰論壇上,李彥宏分享道:數字經濟在經歷了PC的發明與普及,PC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這三個階段後,正在進化到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新階段,智能經濟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新的活力,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
  • 段永朝:互聯互通——智能經濟的核心問題
    作者:段永朝,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2019年,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提出「智能經濟」的概念,數字經濟在經歷了從PC的發明和普及,到PC物聯網,再到移動網際網路,將會進入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驅動力的智能經濟的新階段。李彥宏預測,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新標籤。
  • 智能經濟,當人類社會安上智能的翅膀
    智能經濟作為人工智慧和經濟相交叉的產物,作為數字經濟和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的融合,既能刺激消費、又能促進生產,對加大內循環將發揮獨到的貢獻。2020年9月份,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的新書《智能經濟》在中信出版社出版,這是數年前李彥宏提出「智能經濟」以來,對此概念進行的一次系統闡述。李彥宏指出,未來的新基建更多基於軟體、數字孿生和虛擬空間,重點是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數據中心等。
  • 李彥宏(The Innovator)登上《時代》封面
    百度ces發布會 《時代周刊》(Time)又稱《時代》,創立於1923年,是半個世紀多以前最先出現的新聞周刊之一,特為新的日益增長的國際讀者群開設一個了解全球新聞的窗口《時代》是美國三大時事性周刊之一,內容廣泛,對國際問題發表主張和對國際重大事件進行跟蹤報導。
  • 李彥宏:開源開放 以「樂高模式」創新智能經濟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在主論壇上發言表示,未來10年,智能化的發展趨勢至少包括產業智能化、人機互動智能化、基礎設施智能化三個方面。以下為發言摘錄:  我們暢想一下未來10年,數字經濟的標籤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標籤?我們認為未來10年中國經濟新的標籤應該叫做智能經濟,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個方向上都要向智能化去發展。
  •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李彥宏的智能家居版圖終於曝光
    李彥宏在現場演示了搭載DuerOS的智能電視,同時表示AI讓中國製造邁上一個新臺階,成為中國智造,意味著會有許多新物種出現,「越來越多的AI新物種,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未來,人不再需要學習工具,而是工具學習人。此外,AI也會對供給端產生深刻影響,傳統廠商會有更多機會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
  • 李彥宏:人工智慧正在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的真問題
    如今,「人工智慧(AI)」已然成為時代的關鍵標籤,全球都在關注AI的發展對社會產生的影響。9月15日,2017年全國雙創活動周在上海拉開帷幕。在啟動儀式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作為惟一企業家代表進行了發言。在談及AI的作用時,李彥宏表示,「人工智慧正在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真問題』。」
  • 李彥宏談「SMART智慧創新倡議」:創新是經濟增長主要動力
    原標題:李彥宏談「SMART智慧創新倡議」:創新是經濟增長主要動力央廣網杭州9月4日消息(記者高藝寧 李佳)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9月3號至4號,G20峰會的重要配套活動,2016年B20峰會,也就是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在杭州舉行,各國工商界就「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推動包容聯動式發展」4方面提出20
  • 未來10年技術發展方向 李彥宏給了這樣的預判
    正如比爾·蓋茨所說:「新冠疫情將會帶來一個全新的格局。」疫情無法阻擋科技的進步,反而放大了科技與生活的關聯程度。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如何確保高質量經濟復甦和重建是一個問題。於中國而言,如果說過去四十多年經濟的高速成長,主要得益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所釋放出來的紅利;那麼未來很多年,中國經濟的中高速成長,將主要依靠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效率提升。
  • 李彥宏對話中科大學子:在我有生之年,人工智慧不會控制人類
    「您選擇先去華爾街、再去矽谷然後回國創業,是計劃之中還是意料之外,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一次,是不是可能選擇一畢業甚至沒畢業就開始創業呢?」對話沒多久,李彥宏就遇到了主持人這樣的問題。不少人對李彥宏的經歷並不陌生,李彥宏坦誠地說,自己一步步創業的歷程,是逐步清晰起來的,並非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了。
  • 李彥宏:AI時代司機、翻譯和金融分析師會被挑戰
    11日下午,李彥宏回到故鄉山西省,進行了一場主題為「技術改變世界,共啟AI新時代」的演講。他表示,AI時代人才要更懂創意,更懂跨界,更懂開放、合作與共享。11日下午,山西省太原市,百度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在山西大學發表演講。圖為現場。
  • 李彥宏談文化消費新機遇:是時候講好我們的「中國故事」了
    90秒get李彥宏聯盟峰會演講最最最最乾貨5月23日,第十五屆百度聯盟峰會在重慶召開。作為大會的重頭戲,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的演講備受期待。本次,李彥宏的演講以「AI時代的思維方式」為主題,暢談人工智慧時代下的創新思考路徑。在李彥宏看來,網際網路時代提升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效率,但並沒有打開人和物的溝通之門。
  • 【巨頭打卡智博】李彥宏:我們對人工智慧有三個誤解(附演講全視頻)
    在上午舉行的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發表了題為《智慧城市的AI新思維》的主旨演講。  我們對人工智慧有三個誤解  李彥宏在演講中指出,人工智慧畢竟是一個新的事物,有很多具體的方向,大家的認知還非常不一樣,有不少誤區在裡面。
  • EveryoneCanAI後 李彥宏宣布百度智能雲首個金融數字人
    承載AI to B發展的智能雲業務首次亮相大會主論壇,成為大會的新主角。豐富多彩的智能雲落地案例,簡單易用全面的一站式開發者服務,雲和AI共同成為貫穿全場的主旋律。這也意味著,將積累多年的AI領先技術通過智能雲在中國產業加速落地,已經成為百度在AI時代裡的新發展主題。
  • 李彥宏登《時代》周刊封面:有一天我會證明中國也有強大的計算機
    現在,再也不會有人去問李彥宏,中國是否有電腦了。編者按:在將於 1 月 29 日發行的《時代》周刊中,百度公司創始人兼 CEO 李彥宏成為封面人物。這位「創新者」如何引領中國贏得 21 世紀的科技大戰?
  • 李彥宏預測,未來10年這八大技術將顛覆我們的生活
    正如比爾·蓋茨所說:「新冠疫情將會帶來一個全新的格局。」疫情無法阻擋科技的進步,反而放大了科技與生活的關聯程度。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如何確保高質量經濟復甦和重建是一個問題。於中國而言,如果說過去四十多年經濟的高速成長,主要得益於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所釋放出來的紅利;那麼未來很多年,中國經濟的中高速成長,將主要依靠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