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8月23日11時45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記者 周曉雪)今(23)日,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在上午舉行的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發表了題為《智慧城市的AI新思維》的主旨演講。
我們對人工智慧有三個誤解
李彥宏在演講中指出,人工智慧畢竟是一個新的事物,有很多具體的方向,大家的認知還非常不一樣,有不少誤區在裡面。
第一個誤區就是,人工智慧長得不應該像人,我們的精力不應該花在怎麼去造出一個機器來長得像人,不應該花在解決讓這個機器怎麼學會走路、怎麼學會跑步、怎麼學會上下樓梯,這是一個機械時代的思維。如果要讓這個機器去替代人的體力,我們在工業化時代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要解決的是讓機器能夠像人一樣思考。
第二個誤解是什麼?李彥宏說,就是機器怎麼像人一樣思考,現在有很多的研究是研究人腦怎麼工作。他認為,這條路也走不通。人工智慧不是仿生學,現在的人工智慧技術,各種各樣的算法,近些年的創新跟人腦的工作原理其實沒有太大關係。事實上,我們人類根本還沒有搞清楚人腦是怎麼工作的,又何談用機器來模仿人腦的工作原理。所以人工智慧不是模仿人腦的工作原理,而是要用機器的方式實現人腦能夠實現的價值或者作用。
在李彥宏看來,第三個誤解就是人工智慧「威脅論」。很多人擔心有一天人類會被機器所控制,有一天我們自己造出來的技術會毀滅掉我們,「這個我覺得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擔心。因為我們在做每天的技術方面的研究時,會發現比我們想像的要難很多,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就是所謂的AGI實現,其實還離我們非常遠。」李彥宏說。
現在看到的很多人工智慧是假的
李彥宏指出,其實「AI」這個詞如果仔細去琢磨,它是人工的,其實也有假的意思,所以它離真的人的思維方式、能力以及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還非常遠。因此我們更應該擔心技術成熟得不夠快、會出問題,比如自動駕駛其實還有很多技術難題沒有解決,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的這種智能,很多時候還是假的。
他談到,智能音箱今年賣得很火,網上有各種各樣的視頻去逗這種智能音箱,這種插科打諢讓大家覺得很有趣,但它真的理解你的意思嗎?大多數時候是沒有的。你問它唐朝是怎麼滅亡的,它能回答嗎?
所以我們努力的方向不是造出一個長著腦袋、有四肢的機器人,我們努力的方向是當你跟機器說話的時候,它首先得明白你是什麼意思,才能夠按照你的意思為你提供服務。我們在不停向這個方向努力,但其實離理想狀態還差得很遠。
自動駕駛的市場不會來得那麼快 但首先可以改變交通
百度也在聯合諸多車企推進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對產業的發展,李彥宏怎麼看?
在演講中,李彥宏表示,自動駕駛或者說無人車除了技術上的挑戰之外,產業本身也有自己的規律,我們做網際網路的、我們做人工智慧的,通常會覺得說原來的手機是一個功能鍵,我把它變成電腦之後就改變了整個世界。但是人們換手機的頻率大概是18個月一次,人們換一臺車的頻率是多少?一臺車會在路上跑十幾年,所以,即使你的技術到了,市場不會那麼快。
不過,李彥宏表示,這並不是說我們可做的東西不多了,恰恰相反,我們要做的東西非常多,能夠改變的東西非常多,我們能夠改變的交通。據美國統計,人們開車有30%的時間是用來找停車位的,中國有可能更長,我每天可能用來找車的時間並不多,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每天上下班要開五個小時,住得近的同事跟我講,他如果晚上九、十點鐘回到小區的話,在小區裡找停車位得轉30分鐘。如果我們用機器來實現這個東西,給人們時間的節約、效率的提升、感知上滿足是非常明顯的。所以我們非常希望能夠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通過用技術的手段,推動技術產業、推動交通、推動各行各業向智能化發展,提升人們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