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聽說一些專家給領導寫信,說人工智慧被誇大了

2021-01-14 第一財經

8月25日,2016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峰會在西安召開,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出席並以「網際網路的下一幕」為題發表演講。從人工智慧技術的「前世」「今生」談起,李彥宏分享了自己對於人工智慧改造各行業的思考,為在場企業家們描繪了一幅被人工智慧改造的未來圖景。

李彥宏強調,在國家政策依靠「網際網路+」帶動整體經濟增長的今天,網際網路自身的增長同樣需要新的動力。他認為,足以改變網際網路行業、甚至可以稱為「網際網路下一幕」的正是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全新時代。

李彥宏提出,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更需要非常關注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及時利用最新技術來升級產品和製造能力。怎樣才能抓住新技術的機遇,而非被人工智慧帶來的變革淘汰?以自動駕駛為例,李彥宏闡釋了人工智慧與傳統行業結合所帶來機遇,並以AI對醫療、娛樂等行業的重構向全場展現了人工智慧技術更加廣闊的創新可能。

演講的最後,李彥宏號召在座企業家共同擁抱人工智慧技術。「我的想像力是有限的,但如果在座的各位對你們所在的行業足夠了解,同時又了解一點人工智慧技術的話,相信你們能夠想出更多的創新空間」,李彥宏說。

李彥宏

以下為李彥宏在2016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夏季峰會演講實錄:

講一點大家都能聽懂的話,講一講網際網路的下一幕。

因為有「下一幕」這個詞,我們就必須要要看一看「這一幕」和「上一幕」是什麼。其實非常簡單,上一幕就是PC網際網路。應該說,網際網路從90年代初期開始商業化,一直到大概四、五年之前,一直是一個基於PC的網絡、或者說體系。在這段時間裡,產生了絕大多數今天大家耳熟能詳的網際網路公司。大家知道,在美國,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等這些網際網路公司都是在PC網際網路時代誕生的;在中國,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等這些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也都是在PC網際網路時代誕生的。

最近這四、五年,可以說是網際網路的第二幕,也就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移動網際網路和PC網際網路是非常不一樣的。在這個時代也誕生出了一些新的公司,像美國的Uber、Airbnb;在中國,像今天美團的王興也過來了,還有滴滴、今日頭條等等,也有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出來。但是無線網際網路這一幕的時間其實比很多人想像得都要短,只有四、五年的時間,未來我們大家再去看,靠無線網際網路再誕生的新的商業模式和再去催生創新型網際網路公司的可能性,其實是越來越小了。

今年夏天我在矽谷待了幾個星期,也和一些風險投資人聊了聊。在矽谷,我觀察到,這些風險投資人基本已經不再投網際網路的項目了,因為覺得網際網路這塊兒的機會已經不多了,轉而去投一些非常單純在做技術創新的公司,比如投資量子計算。

這幾年,中國經常講經濟進入了「新常態」。「新常態」的意思,第一就是增速不會像以前那麼高了;第二,我覺得從國家政策的導向來講,也是希望能夠通過所謂的「網際網路+」來提升傳統產業的運營效率,用網際網路的方式、網際網路的思維和網際網路的質量,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

但是我剛才也講到,網際網路的第二幕,也就是移動網際網路,它的增長也在迅速地放緩。尤其對於中國來說,我回國創立百度的時候只有不到1000萬的網際網路網民,十幾、二十年的時間,今天已經有7億多網際網路網民了。整個增長趨勢僅僅靠著網際網路人口的增長,會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增長趨勢,但是這樣的增長趨勢在未來不會再有了。7億多網民已經是50%以上的滲透率,以後再靠越來越多的人上網,這事兒就靠不住了。同樣,在過去兩三年的時間,幾乎所有的人都換成了智慧型手機,再靠新智慧型手機用戶上來也不行了。

所以國家政策依靠「網際網路+」帶動整個經濟,來推動「新常態」繼續保持增長,但是網際網路的增長要靠什麼?這就是我所說的網際網路的下一幕,這是我們需要考慮、需要思考的問題。

前幾天有人跟我講,美國資本市場現在市值排名前五的的公司,全部都已經變成了網際網路公司,他們是微軟、蘋果、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當然,這其中微軟和蘋果其實在嚴格意義上並不是在網際網路時代誕生的,他們在前網際網路時代、也就是PC時代就誕生了。今天的他們當然是因為運轉得很好、管理得很好,趕上了網際網路的大潮,趕上了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潮,所以是非常的不錯。

那麼在未來,在什麼領域還會誕生大型的公司、創新型的公司、高速成長的公司呢?這是同樣需要我們思考的。其實答案也非常簡單,最近、尤其是今年以來,這個詞非常熱,簡單講就是四個字「人工智慧」。我認為網際網路的下一幕就是人工智慧的時代。

人工智慧並不是一個新概念,60年前的那個夏天,在MIT麻省理工學院,幾個計算機系的教授,在一個相對輕鬆的環境中第一次提到了人工智慧這個詞。那個時候他們以為,人工智慧這個問題用一個夏天的時間就足夠了,就可以解決了。但事實上,這個問題不僅一個夏天沒有解決,連續幾十年、半個世紀的時間,人工智慧都是一個沒有被解決的問題。一直到今天,人工智慧還是一個很難很難的問題。

但是過去幾年,人工智慧確實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進步神速。以至於我們看到有一些非常有影響力的人,像Bill Gates(比爾•蓋茨)、Elon Musk(伊隆•馬斯克),都開始呼籲大家要關注人工智慧有可能帶來的風險,即機器有沒有可能去控制人類。

當然,對於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技術、或者說技術現象,一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聽說,最近有一些專家給中央領導寫信,就是講「人工智慧被吹得太過了,其實人工智慧並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用」。所以,一方面有人說,人工智慧將來會控制人類,另一方面又有人會說,人工智慧連幫助人類的資格都沒有。那麼人工智慧到底起什麼作用?

作為一個企業家,我們應該更關注它在市場當中所能夠發揮的作用。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兩個方面來考慮。第一要考慮,人工智慧今天能做什麼,在不遠的將來能做什麼;第二要考慮,人工智慧會影響哪些行業。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今天不展開講,大家有興趣可以參加9月1號的百度世界大會,在那裡我們會詳細地講這個話題。

對於第二個問題,就是人工智慧會影響哪些行業,我們也在不斷思考。我覺得它會影響很多行業。我認為影響最重要的一個行業、其實也是中國非常大的行業,就是製造業。大約五、六年前,有一個詞在中國特別流行,叫做「物聯網」。那時候我們總說,這個「物聯網」的英文叫什麼,搞來搞去說是叫Internet of Things,IOT。但是,五、六年前這個概念沒有火起來,一直到今天,物聯網也不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移動網際網路起來之後,很多人特別喜愛歡可穿戴設備,也是覺得它會變成一個巨大的市場。到今天我們看,可穿戴設備也沒有變成一個很大的市場。

但是,當人工智慧時代到來的時候,物聯網就會變成一個很大的市場,它會徹底地改變我們的製造業。在我看來,將來所有的製造業都屬於人工智慧產業,或者說物聯網產業。所有的商品都要能夠聯網,都要能夠把數據回傳到雲端,都要通過人工智慧的技術對這些技術進行分析,讓它能夠給我們的消費者、給我們的用戶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

其實,這個東西不是一個想像,這個東西已經是一個現實了。比較典型的產品是什麼?是Amazon(亞馬遜)的Echo。我們不知道有多少人用過這個,表面上看它就是一個音箱。音箱我們很容易想像,就是傳統製造業的產品,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當它被賦予了人工智慧的技術或者能力的時候,你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它可以和你對話、可以回答你的問題、可以給你唱歌、可以給你讀書,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它把你的手解放出來了,讓你不再需要按鍵、輸密碼、打開App,這種感覺是非常非常不一樣的。

人工智慧可以改造音箱,人工智慧也可以改造很多很多今天能夠買到的商品,所以我覺得人工智慧會非常深刻地改造製造業。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我覺得在這方面需要非常關注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及時利用最新技術來升級我們的產品和製造能力。

還有一個最近兩年非常熱的行業,也會被人工智慧徹底地改變,這個行業就是汽車工業。汽車工業在人工智慧時代到來的時候,一開始分為了兩個陣營:一個陣營是傳統的汽車製造廠;另外一個陣營就是谷歌和百度在做的全自動駕駛或者說無人車。這兩個陣營各有各的一套邏輯。傳統的車廠都認為完全無人駕駛其實是非常難的技術問題,需要很多很多年以後才能夠變成現實,所以我們需要走一個漸進式道路,一步一步把司機解放出來。今天大家看到的特斯拉,其實典型就是在走這樣的路。所有你能想到的主流車廠也都在朝著所謂的「ADAS」(高度自動駕駛)方向在努力。所謂的高度自動駕駛,其實並不是百分之百的自動駕駛,它是可以解決很多常見場景下的自動駕駛,但是遇到極端情況時它還是需要人的幹預。

那麼這樣的思路有什麼問題呢?最主要的還是安全問題。前一段時間特斯拉出了一個事故其實就是這個問題具體的體現:人類司機以為可以自動駕駛了,但是遇到極端情況的時候其實自動駕駛技術是處理不了的。而人一旦對自動駕駛功能形成依賴就會放鬆警惕,遇到極端情況時來不及獲得對於駕駛能力的控制,所以出安全事故的概率反而會更高。這是我們所擔心的問題。

當然,對於全自動駕駛、無人車,其實大家也是很擔心的,最主要的也是安全問題。怎樣使100%的情況都能夠通過機器來處理?現在機器下棋可以贏世界冠軍,但是機器開車恐怕連一個普通的司機都比不過。因為要處理的東西是非常非常複雜的,最主要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人工智慧的問題,再具體講是Computer Vision(計算機視覺)的問題。人能夠看出來前面跑過來一個小孩,但是機器能不能知道他是小孩?那邊有路障是不動的,機器能不能知道它不是不動的?當下雨了、能見度變差了,人能夠辨別出來前面有什麼障礙,但是現在機器還很難辨別出來。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全自動駕駛需要解決的,而解決這些問題在技術上又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我們也曾經討論過,政府在哪些方面能夠幫助自動駕駛的時代早一天到來?其中有一個比較大膽的想法就是讓每一個活人都戴上一個小小的金屬片,這個金屬片能夠被動地被自動駕駛汽車所探查到,這樣自動駕駛汽車起碼可以避開行人,至少不出交通安全事故、不會死人。這樣,全自動駕駛的技術就會有更多的空間來發展自己、逐步成熟。

兩條道路各有利弊。汽車工業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在中國可能就是十萬億大產業,我們很難講哪一條路最後會成功,但我們基本上還比較自信,自動駕駛的時代有一天會到來。

這是對汽車工業的改變,其實對很多其它產業也會有影響,比如對健康產業、娛樂產業都會有比較大的改變。最近幾年,在健康產業中精準醫療非常熱,所謂精準醫療就是個性化的,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和不同的藥。什麼藥對什麼人是有效的?需要分析他的基因的狀況,當然也跟後天的環境有非常大的關係;對於基因的分析,哪些人基因是相似的,相似的人會得什麼病?對什麼藥會敏感?好像有一種說法是「癌症的化療只有六分之一的人會有效」,那麼對哪六分之一的人有效?需要醫學的、健康的技術和人工智慧的技術進行結合來解決這些問題。

娛樂產業其實也會被深刻地改變,大家熟悉的VR和AR未來很可能會成為主流的內容形式。其實AR的背後需要解決的也是計算機視覺的問題,當你拍一個東西,需要能夠識別出來這是在哪,拍的是什麼。語音技術最近幾年也迅速地成熟起來了,成熟到什麼地步呢?它其實可以人工合成幾乎所有人的聲音。為什麼這個會改變娛樂產業?現在我們要拍一個片子,無論是電影、電視劇,要和大牌演員籤約、請他來拍,他要在現場待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拍出一部片子來。當語音和圖像技術進一步成熟,理論上以後就不再需要大牌明星到現場來拍。他只要授權給你,把他的聲音合成出來,照片圖像拍完之後也通過自動合成,讓他幹嘛就能幹嘛,這事兒就解決了。當這些事情都變得可能之後,娛樂產業也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剛才講的這幾個產業都是非常非常大的產業,對於很多小的產業我們也認為人工智慧可以有很大的影響力,可以改變很多很多。我的想像力是有限的,但如果在座的各位對你們所在的行業足夠了解,同時又了解一點人工智慧技術的話,我相信你們能夠想出來比我更多的創新空間。

謝謝!

相關焦點

  •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百度要做人工智慧的國家隊
    李彥宏解釋說,「百度理解的內容分發核心就是人工智慧。今天無論是搜索、還是信息流,所用的技術都是人工智慧技術,就是外面有那麼多內容、有那麼多用戶,我們怎麼把這些內容匹配給這些用戶。」   李彥宏本人的兩會提案也變得「專一」起來。去年兩會上,他還曾關心過完善我國空域資源管理制度、提升民航準點率,支持專網資源投入社會化運營,促進提速降費等。
  • 李彥宏對話中科大學子:在我有生之年,人工智慧不會控制人類
    摘要:每一年,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都會走進一所高校,與青年學生面對面。」  正因為李彥宏認為人工智慧不能只靠一家公司的推動,所以百度已經向社會開放了其深度學習開源平臺PaddlePaddle。
  • 李彥宏:學人工智慧
    10月18日,李彥宏在其百家號上發布動態表示「居然翻出了30年前在北大學人工智慧課的筆記」,並配上了當時的課堂筆記圖片。  這條動態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很多人羨慕起了「別人家的大學」:1990年的時候人工智慧在國內還是非常前沿的學科,但北大就已經有了,可見一流名校就是不一樣;評論區還開啟了人工智慧歷史「考古」潮,有網友表示「我以為AI是未來,沒想到AI是過去」,也有網友認為今天李彥宏全身心撲在人工智慧上,或許就是這門課埋下的種子。
  • 李彥宏:依託人工智慧創新 催生新發展動能
    (原標題:李彥宏:依託人工智慧創新 催生新發展動能) 8月28日上午
  • 李彥宏:人工智慧正在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的真問題
    如今,「人工智慧(AI)」已然成為時代的關鍵標籤,全球都在關注AI的發展對社會產生的影響。9月15日,2017年全國雙創活動周在上海拉開帷幕。在啟動儀式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作為惟一企業家代表進行了發言。在談及AI的作用時,李彥宏表示,「人工智慧正在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真問題』。」
  • ...李彥宏:建議加快打造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
    在新基建方面,李彥宏提出構建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勾畫智能經濟發展藍圖的提案。隨著國家新基建政策的提出,以及多年來人工智慧與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智能經濟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李彥宏表示,國家應加快打造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加強人工智慧基礎和應用人才培養,推進各行業積極應用自主可控的開源深度學習平臺。
  • 百度翻譯屢遭吐槽,李彥宏還如何大談人工智慧?
    李彥宏曾表示,人工智慧對於百度來說是核心當中的核心。而百度的「核心」究竟發展如何呢?
  • 李彥宏說人工智慧是百度核心中的核心,送上他的演講全文
    以下是李彥宏的主旨演講,虎嗅進行了刪節,為了方便閱讀虎嗅加了幾個小標題:各位來賓大家早上好!歡迎來到2016百度世界。 大家知道,百度世界是我們每年舉辦一次的百度技術創新大會。今年的主題我們聚焦在人工智慧。
  • 李彥宏:人工智慧長得不應該像人 更不要模仿人腦原理
    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主題演講時指出,人們對人工智慧存在誤區,人工智慧長得不應該像人。此外人工智慧不是仿生學,跟人腦的工作原理沒有太大關係,要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其實還離我們非常遠。 李彥宏說,人工智慧是一個新事物,大家的認知不同,且存在很多誤區,「提起人工智慧,很多人會想到是一個長得像人的機器,我覺得這就是一個誤區,人工智慧長得不應該像人,我們的經歷不應該花在怎麼去造出一個機器來長得像人,不應該花在解決讓這個機器怎麼學會走路
  • 【共襄百廿】李彥宏校友捐贈支持北大人工智慧領域的跨學科發展
    4月28日,李彥宏校友向北京大學捐贈儀式在教育基金會舉行。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攜夫人馬東敏博士重返母校,宣布向北京大學捐贈6.6億人民幣(含部分等值資產),聯合成立「北大百度基金」,用於人工智慧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和探索,助力北京大學在邁向新百廿的進程中挑戰前沿、再攀高峰。這是目前北大百廿校慶收到的最大單筆捐贈。
  • 李彥宏為何選擇他接手百度?
    李彥宏說「我懂的人工智慧跟他相比,可能連十分之一都沒有」;鮑爾默說「他集資深專業技術知識、出色的領導能力和廣泛的商業知識於一身,在業界是非常罕見的奇才」;李開復說「他是頂尖的戰略家兼執行者」……        當他打算尋找新的發展平臺時,坊間一度傳出Uber、阿里、騰訊、滴滴都曾向他拋出過橄欖枝。
  • 2017百度聯盟峰會:李彥宏暢談AI時代思維方式,人工智慧才是主菜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攜百度多位高管與現場數百位聯盟合作夥伴、移動開發者和媒體共同探討關於「AI時代思維方式」的話題。  李彥宏:網際網路只是前菜,人工智慧才是主菜。  在去年百度聯盟峰會上,李彥宏認為,網際網路即將迎來發展的下一幕,推動其發展的核心動力,不是大數據,也不是雲計算,而是人工智慧。
  • 【巨頭打卡智博】李彥宏:我們對人工智慧有三個誤解(附演講全視頻)
    在上午舉行的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百度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發表了題為《智慧城市的AI新思維》的主旨演講。  我們對人工智慧有三個誤解  李彥宏在演講中指出,人工智慧畢竟是一個新的事物,有很多具體的方向,大家的認知還非常不一樣,有不少誤區在裡面。
  • 李彥宏憑什麼說網際網路思維過時了
    11月1日,2018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網際網路的思維是一個過時的思維,我們的思維方式是AI思維。但時至今日,成功的行業變革者並不多,很多曾經喊顛覆的項目已經折戟,所以面對李彥宏所宣稱的「網際網路思維過時」論,應該值得行業思考。 時代會記住真正推動技術的人,正如你可能不知道1705年英國煤礦發明的「鈕可門蒸汽機」,但瓦特通過一系列重大改進改造了它,開闢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人們記住了瓦特。
  • 李彥宏說的智能經濟時代,可能不會出現新的「美國工廠」
    考慮到今年的經濟和大環境的嚴峻性,大佬們都多了一些憂國憂民的情懷,少了一些表演和套路。事實上,今年也是比較特殊的一年,在人工智慧,5G,物聯網,雲計算等概念紛紛落地之際,今年的烏鎮行業演講某種意義上也隱含行業風向標的作用。在今天的演講中,李彥宏就首次提到「智能經濟」新趨勢。什麼是智能經濟新趨勢?
  • 3年、40次演講、14萬字,李彥宏的AI簡史
    人們也期待著「六次進鎮」的李彥宏會說點什麼。李彥宏坦言自己是一個「人工智慧樂觀主義者」,同時他對中國的人工智慧發展充滿信心。這其中的原因,更多在於他的觀察。他認為,雖然中國網際網路人口不再增加,但是這些人每天上網產生海量數據,他們產生的數據,用來訓練各種各樣的機器學習的模型,效果會非常好。
  • 李彥宏:AI時代司機、翻譯和金融分析師會被挑戰
    11日下午,李彥宏回到故鄉山西省,進行了一場主題為「技術改變世界,共啟AI新時代」的演講。他表示,AI時代人才要更懂創意,更懂跨界,更懂開放、合作與共享。11日下午,山西省太原市,百度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在山西大學發表演講。圖為現場。
  • 李彥宏放棄唾手可得的博士學位 原因竟然是……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演講中,李彥宏表示,通過將搜索技術與人工智慧相結合,百度將為越來越多的行業提供服務,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有價值的內容。的確,百度自成立以來,一直做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新者和引路人。
  • 高校如何創新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專家這樣說……
    人工智慧的發展,帶來旺盛的人才需求。李彥宏出席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時表示,百度要在未來5年為社會培養500萬名AI人才。面對巨大的人才缺口,高校應當如何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人工智慧的發展又對高校學科建設產生哪些啟迪?在9日召開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科學前沿全體會議上,多位知名學者給出了各自答案。
  • 李彥宏低調現身印度頂尖科技大學,網友:這是要和矽谷搶人?
    近日,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低調現身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學院,在該校一年一度的Shaastra 2020科技節上發表了題為「人工智慧時代的創新」的主題演講。據印度《新印度快報》報導,作為最晚揭曉的重量級嘉賓,李彥宏演講現場還是早早擠滿了現場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