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肯定都知道,人們的正常生活肯定離不開水。平時,科學家也會提倡每天喝八杯水甚至更多。當然水喝多了,人體產生的尿液也自然而然增多,這種生理現象對腎臟會產生什麼影響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好好深入了解一下吧!
水是生命的源頭。如果一個人的身體機能是正常的,那麼飲水量和排出量肯定會處於一個平衡狀態。腎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讓人體電解質和PH值處於平衡狀態,幫助機體的細胞可以正常工作。同時,腎臟過濾並產生尿液,代謝掉人體產生的廢物和有害物質,有益的物質人體再吸收。
我們怎麼判斷人體是否缺水呢?最簡單的就是口渴,尿液變少而且尿液顏色呈淡黃色,且有較深的味道。人體正常需水量大約1500毫升到1700毫升,大概我們經常生活中一次性紙杯的七杯到八杯。如果平時運動量過大,出汗多,那飲水量也會隨之增加。有時候會不小心喝太多水,那排尿量肯定會增加,身體也會出現不舒服的狀態。比如腹部脹和疼痛。
對於正常人來說,水喝太多尿液也多是正常的現象,大家不要驚慌。但是一次性喝太多,腎臟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喝水過多,腎流量增多,人體的廢物和有害物質的濃度被稀釋。尤其是對於有腎臟疾病的患者,腎臟是身體排毒的器官,如果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水的正常代謝。水分排不出去,會導致水中毒。水中毒會引起脫水低鈉症,導致水分在人體瀦留。醫生說有腎臟病的患者不能盲目飲水,應該根據尿量來決定喝多少水。
當然,對於有心臟方面疾病的患者也不能喝太多水。因為一旦喝太多,血液粘稠度下降,血漿滲透壓和循環血量增高,從而加重心臟負擔。所以這類患者一定要少量多次喝水,遵醫囑。很多人為了治療便秘也會短時間喝大量的水,為了快速「治病」,險些對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
最後,小編想說水的確對我們的正常的活動需要有著非常重要的需求和意義。但是喝水這件看著極其平常的事情,也有著很大的學問。水喝太少或者太多,對身體都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喝水要適量,少量多次,只要在人體正常需水範圍內也並不是越多越好哦!大家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