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增速超過中國,多家外企湧入,國內製造業「危機」來了?

2020-12-16 大創智庫

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之所以能夠實現快速的發展,主要是由於人口紅利的優勢,並吸引了不少海外企業湧入國內市場,國內的製造業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些海外製造業企業已經慢慢撤出了國內市場,並將工廠轉移到了越南、印度等勞動力相對低廉的地區了,那麼,越南製造業會對中國的製造業產生衝擊嗎?

縱觀越南的發展,正是由於大量的企業湧入,在過去十年時間裡,越南的出口總量實現了持續的增長,並且增速還是比較大的,從2010年的722億美元左右,持續上漲到了2019年的2600多億美元,增長了265%以上,從這裡能夠看出,越南的出口數據還是非常搶眼的,而中國的增速明顯低於越南。

2010年,中國的出口數據在1.5萬億美元左右,2019年,出口數據為2.49萬億美元左右,增長了58%左右,而中國的人口數量也是非常高的,在2019年的時候,就已經是越南的14倍左右了。此外,僅僅在2019年,中國的出口增速也是遠低於越南的。不難發現,越南的出口額還是比較高的。

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一些搬至越南的工廠,主要都是低端製造業,並且一些低端的製造業確實在向越南轉移,那麼,都有哪些低端製造業在向越南轉移呢?

例如臺灣的寶成工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運動休閒鞋類代工廠了,該工廠的2019年財報顯示,已經將耐克、阿迪等外資運動鞋的生產,轉移到越南了,即這些品牌的鞋子已經是越南製造了。

從該公司的財報也能看出來,國內製造的比例正在不斷的下滑,從產量的分布也能看出來,中國佔總產量的佔比並不是很高,尤其是在2015年,國內的生產比例僅佔25%左右,從2016年開始,越南的產量佔比則排在了第一位的,去年國內的生產比例已經下降到了13%左右,而越南的佔比依舊是比較高的。

再來看一下三星,之前三星在國內市場布局了不少工廠,但現如今在國內的工廠已經所剩無幾了,並且部分工廠還停止了運營,同時,三星還在越南、印度投資了大量的資金。從三星公布的數據來看,三星手機在越南的產能已經突破了50%,但在2011年的時候,三星手機在中國的產能佔比則在51%左右。從這裡能夠非常明顯的看出,三星集團已經將中國的產能轉移到了越南、印度。

此外,還有一些低端製造業也搬離了國內市場,包括蘋果集團旗下的產品代工企業,幾乎都已經向越南、印度等地區轉移了部分的產能。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內的製造業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即低端製造業正在轉移,但這也意味著國內的製造業在升級,並向高端製造業方向發展。

而越南出口額的持續增長,離不開這些企業,但對於中國製造業而言,則不斷在向高科技方向發展,未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也是比較大的,對於中國的產業發展而言,越南並沒有對國內製造業產生影響,相反反而在激勵著國內企業科技的不斷提升。

相關焦點

  • 調查No.1外資撤離背後:國內低端製造業危機日盛
    有外企員工在何先生的跟帖裡發出感嘆,感覺2008年金融危機時公司倒閉裁員的情況也沒這麼嚴重,估計今年將會是「最猛烈的裁員減薪年」。本世紀初,中國工人的工資只有墨西哥工人的30.2%,而2013年,中國工人的月工資已經比墨西哥工人高出50.5%,比越南工人高出168%。一位裝備製造業分析人士向網易財經補充道,本土企業在低端製造業上開始走向成熟,他們對低利潤率比外企有更高的容忍度,這也是外資加速撤離低端製造的一個重要原因。
  • 製造業接連撤離轉至越南,越南製造對中國製造業的威脅究竟有多大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0年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增長2.4%,有望在2020年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預計在今年將超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成為東協第四大經濟體。其中製造業則是推動這個國家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依據數據今年第三季度,越南出口上升了11%,達到800億美元。從縱向來看,在過去的十年間,越南出口增速十分迅猛。
  • 美媒:後疫情時期中國市場吸引力強勁 外企不會選擇離開
    來源:海外網圖源:Getty【海外網5月25日|戰疫全時區】美國CNBC新聞網25日刊文稱,新冠肺炎疫情危機過後,許多企業將調整供應鏈,實現製造業多元化,中國市場仍然具有很大吸引力,外企將繼續擴大在華業務,不會選擇離開。
  • 借力毛織業轉型 大朗製造業度「危機」
    裝備製造業格局也從單一的港資企業變為中國香港企業、中國臺灣企業、日本企業三足鼎立的格局,彼此之間形成激烈的競爭氛圍,當初引進的這些企業如今也成為了大朗裝備製造業的龍頭和明星企業。大朗毛織產業的轉型升級帶動了電腦織機的發展,這給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說大朗裝備製造業的後期發展,離不開毛織產業的轉型升級。作為廣東省起重機械設備生產企業三甲的東莞市臺冠起重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當時也面臨困境。臺冠總經理唐來森表示,2008年的金融海嘯使得當時的起重機行業一片低迷,為了擺脫困境,他們開始加強和國內著名高校產學研合作,引進行業知名專家來加強企業研發能力。
  • 中國家具業發展趨勢分析:未來幾年預計增速15%
    家具行業增速日趨穩定,家具企業轉型國內市場   以出口為導向的粗放型增長離去,家具製造企業加碼國內市場  2003年,全國房地產投資首次超過一萬億元,家具行業也因此迎來了最好的時代。然而,我國家具行業的高速增長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宣告結束,受到出口需求減少、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以及出口退稅率下降等因素的影響,家具企業受到衝擊,家具行業進入了更平緩穩定的增長期。2009年,家具製造業的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6.98%,對行業影響巨大,許多家具企業開始實行出口和內銷的雙軌制,逐漸加碼國內市場。
  • 韓國經濟的"中國依賴"程度:與出口依存度同步
    對此,有部分韓國專家表示,應採取措施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依賴,而且不應一味地對中國資本敞開大門。  誠然,韓國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度不斷上升是不爭的事實。目前中國已經成為韓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國、最大海外投資對象國,2013年中韓雙邊貿易額達到2700多億美元,超過了韓美、韓日貿易額的總和,兩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利益共同體。
  • 2019-2020中國製造業十大熱點!
    當下,全球新冠疫情已經對各國的服務業、航運業、零售業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從而對製造業帶來巨大衝擊。疫情產生的負面的連鎖反應,將導致眾多企業倒閉,失業率提升,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從而使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有專家推斷,此次新冠疫情如果再持續兩三個月,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超過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經濟和中國製造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 重磅經濟數據:中國三季度GDP增速6.5% 增速回落至十年新低
    摘要: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5%,低於前值的6.7%。6.5%的增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最低。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5%,低於前值的6.7%,也不及分析師預期的6.6%。6.5%的增速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最低。
  • 中國製造業正在經歷什麼? | 超級觀點
    要討論中國製造業企業如何圍繞供應鏈和產業鏈來應對危機,首先要知道供應鏈的危機是怎麼形成。 供應鏈危機的形成大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上半年疫情突然到來以後引起的第三產業和服務業的中斷。但如果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第三產業裡邊有40%-50%和製造業有關。所以第三產業停下來以後,很多製造業企業就出了問題。
  • 外企真的在大規模逃離中國嗎
    2月11日,中國美國商會在北京發布的《2015年度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有73%的受訪者認為其2014年處在「盈利或大幅盈利」的狀態,超過60%的受訪者把中國視為全球三大投資重點之一。中國無法再依賴兩位數的經濟增長,但是,如果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能夠達到6%-7%,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仍然能保證無限的商機,」伍德克說。「在華外資企業將迎來一個長期且可持續的『白銀時代』,對歐盟商會來說,這意味著一個現代創新和以市場為導向的全新發展時期。」既然外商仍然看好在中國的投資前景,近期的部分外企撤離又說明了些什麼呢?
  • 曲折中前行的中國汽車出口
    2018年可謂多事之秋,面對世界經濟復甦、中美貿易衝突等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中國汽車出口量從上半年的大幅增長到9月的急劇下降,猶如過山車般的驟升驟跌,可謂是近20年來中國汽車出口歷史的縮影。在中國汽車出口穩站百萬臺之際,各位不妨隨小編視角,重溫這段曲折中前行的奮鬥史,也感受中國自主品牌的自強不息。
  • 高技術製造業增長的新空間與新動力
    而同期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高於工業整體增速達5.8個百分點。2019年全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為8.8%,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3.1個百分點。從今年上半年數據和去年全年數據比較看,高技術製造業增長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
  • 產業情報:家具製造業
    ;地板進入成熟期,地產行業下行對其業績影響較大 5.國外疫情蔓延,預計上半年家具出口受到較大影響 一、本期熱點:2019年家具製造業上市公司年報評述 截至2020年4月30日,國內在滬深兩市上市的30家家具上市公司全部發布了2019年公司財報。
  • 後疫情時代-中低端製造業的危機
    而中國傾全國之力,首當其衝控制住了疫情,並已平穩過渡到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階段。這這場危機中,我國的製造業受到的衝擊有多大呢?筆者因工作需要長期於珠三角各地往返,多接觸的都是為一些中型的港資製造工廠,且都是外貿加工廠。據自己的觀察,這些工廠自三月以來,已經陸陸續續開工,目前的開工率與去年同期相比,驚人的一致,大致都是去年同期的7成左右。
  • ​盛松成對話管濤:中國經濟全年增速或達2%以上、貨幣政策還不...
    10月份與9月份相比,有幾個比較亮眼數據:第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保持6.9%的增速,增速較快;第二,固定資產投資也明顯改善,尤其是製造業投資有所回升。10月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速3.7%,這比9月份的3%提高了0.7個百分點,這表明經濟恢復的內在動力增強;第三,消費領域的餐飲收入同比正增長0.8%,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商品銷售零售增長是4.8%,連續四個月正增長,這意味著,中國的消費正在恢復。今年,中國是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不出現極端情況下,中國2020年全年經濟增長會超過2%。
  • 外企吊打國企、私企?人才為什麼都偏愛外企?
    因為外企的加入,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才湧入外企,國企與私企似乎黯然失色,外企在中國究竟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導致人才偏愛去外企工作呢? 以日本公司為例,中國曾是日本企業最喜歡的工廠所在地,而日本也在這一時期修建了很多在華工廠。 這一時期的中國,擁有著外企為其創造的大約3000萬個工作崗位,對於底層民眾而言,他們覓得了生存之道,對於高層來說,這則是代表著光鮮與靚麗。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大批人才湧入了外企。
  • 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年內首次轉正 中國經濟基本回到常態增速
    不過,她也表示,工業企業也有著應收帳款增速上升,現金流壓力加大,不利於企業生產經營持續恢復的情況發生。在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看來,利潤轉正,符合預判,出口及消費景氣帶動裝備製造業及消費製造等行業表現較強;庫存下降印證短期備貨邏輯,當前仍處蓄力階段,未來將迎來一輪弱補庫周期。
  • 外媒:中國今年產出將超過2019年水平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近日,美媒刊文認為疫情將推動中國GDP增長遠超美國。彭博社16日報導,新冠疫情將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持久的影響,中國將進一步走在全球經濟增長的前列。報告稱,在2021年反彈之後,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在中期內逐漸放緩至3.5%左右。預計中國今年的產出將超過2019年水平,除了中國之外,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產出乃至明年都將低於2019年水平。此外,外媒還認為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在縮小。
  • 6月迎來國內電子信息製造業轉捩點
    無論是從產值增速還是出口交貨值來看,今年6月,都是國內電子信息製造業的轉捩點。7月3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工信部獲悉,今年1至6月,國內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9個百分點。
  • 機械設備行業:製造業景氣復甦,通用設備需求旺盛
    (2)數控切削工具機:4 月份,國內數控切削工具機產量同比轉正,9 月單月增速達 45.11%。 與此同時我們關注到,9 月國產切削工具機數控化率達 42.82%,創立歷史新高。終端 加工對於精度、效率需求提升。進口數據看,日本工具機產業源自中國市場訂單自 6 月份同比轉正以來,增速持續創新高,9 月份單月增速達 8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