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達總裁助理向黨:2019年銀行不良貸款批量轉讓市場供給平穩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5日電(魏薇)「從市場供給看,2019年來銀行不良貸款批量轉讓的市場供給基本平穩,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在12月5日的第247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信達總裁助理向黨介紹到。

向黨表示,今年銀行業不良資產市場出現以下變化:一是國有大行推出不良資產的佔比呈下降趨勢;二是地方商業銀行、農商行和城商行不良資產的出包量呈上升的趨勢;三是一些除銀行以外的非銀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的供給開始出現增多的趨勢。

在今年不良資產價格方面,向黨總結說,品種上有增多,結構上有變化,總量上基本維持平穩的態勢,日益多元化的參與主體讓市場進一步回歸理性。「最近兩年開始,不良資產的成交價格出現小幅下降趨勢,總體平穩中略有下降。預計明年也將基本維持目前的趨勢。」

向黨指出,中國信達高度關注不良資產市場,在堅持銀行不良資產包有效投放的同時,積極拓展非銀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包收購處置,創新開展違約債券收購,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金融風險化解處置新路子,助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在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方面,中國信達探索基金化處置模式,引入產業龍頭,發揮雙方優勢和功能,共同處置債權;利用網絡化處置平臺,實施定向招商,引入線上資產服務商,提升資產處置效率;發揮債委會作用,運用破產重整、盤活資產等綜合手段,解決企業困境,化解相關金融風險。

在非銀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方面,2019年以來,非銀行金融機構對外轉讓不良資產持續增多,中國信達主動對接金融租賃、信託等渠道,參與了中誠信託收益權資產包等項目,解決了兌付困難或逾期問題,有效化解其流動性風險。

在違約債券收購處置方面,中國信達敏銳捕捉債券市場信息,創新開拓違約債券風險化解業務,成功收購博源集團發行的30億元債券。

在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方面,中國信達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資產負債兩端同時入手,在收購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到期無法兌付債務的同時,聯合產業投資人,對其低效資產進行實質性重組盤活,利用低效資產重組盤活收益償付相關債務。截至目前,已投放相關項目餘額約70億元。

截至2019年6月,中國信達累計收購不良資產約2.88萬億元,有力地促進了金融不良市場出清和經濟金融良性循環,幫助實體企業渡過流動性困難、推動危困企業重組再生。(中新經緯APP)

相關焦點

  • 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獲批試水,信用卡透支形成不良可轉讓!
    因住房按揭貸款、汽車消費貸款所形成的不良,未納入可轉讓範圍。 與2020年6月的徵求意見稿相比,首批試點參與不良貸款轉讓的銀行仍為18家:六大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試點參與不良資產收購的機構包括:五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包括剛剛獲批的銀河資產)、符合條件的地方AMC、5家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
  • 銀行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鬆綁 AMC欲分食萬億「蛋糕」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報 記者 胡豔明 如何打破藩籬,盤活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監管鬆綁個貸批量轉讓或只是開始。近期,監管部門就《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及《銀行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實施方案》徵求意見。
  • 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試水 房貸、車貸不在試點範圍內
    銀行可以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和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轉讓單戶對公不良貸款和批量轉讓個人不良貸款。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受讓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區域內的銀行單戶對公不良貸款,批量受讓個人不良貸款不受區域限制。值得注意的是,《通知》稱,參與試點的個人貸款範圍以已經納入不良貸款分類的個人消費信用貸款、信用卡透支、個人經營類信用貸款為主。
  • 普華永道重磅報告:中國不良資產行業最大壁壘是一二級市場轉讓制度
    白皮書提到目前中國市場上有3000億的違約債,其將成為不良資產市場的一大供應;2019年商業銀行批量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的不良貸款本金超過4000億元,接近不良貸款餘額的20%。白皮書也提到,中國不良資產管理領域共同的痛點,歸納為市場結構、交易環節和資產流轉等三方面。
  • 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新政落地:個人不良批量轉讓試水 防止貸款人信息...
    1月1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銀保監會辦公廳於日前下發《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批覆同意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試點開展單戶對公和個人批量不良資產轉讓。  《通知》顯示,首批參與試點銀行包括6大行、12家股份行;參與試點的不良貸款收購機構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符合條件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以及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 獨家解讀|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正式擴圍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法律顧問、中國政法大學不良資產研究中心研究員卜祥瑞就銀保監會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便函[2021]26 號)在《中國銀行保險報》進行獨家解讀,認為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新政策積極拓展了不良貸款轉讓範圍,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並明確了試點後市場主體應注意的問題。
  • 信達地產換帥,中國信達總裁助理趙立民任董事長|地產人·事
    根據公開資料,丁曉傑先後在國有商業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從事投資管理、資產處臵、經營管理等工作,曾任中國建設銀行新疆石油分行行長,在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烏魯木齊、長沙、湖南、天津等處任職。接棒者趙立民也同樣來自中國信達,先後在國有商業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從事財務管理、不良資產處置及管理等工作。
  • 銀行加速出清不良:上半年貸款核銷4463億 ABS發行規模創新高
    一位銀行相關業務人士表示,不良資產ABS作為一種創新型工具,是以不同風險類別、期限、貸款條件的銀行貸款為基礎資產,通過結構化設計包裝轉化成標準化證券類產品,在交易所或銀行間市場供投資者交易。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銀行不良資產ABS發行數量以及金額均是2016年試點重啟以來的同期最高。
  • 金貴的AMC牌照 新世界不良資產管理業務借道海南自貿區
    後來到2016年10 月 ,銀監會向省級政府下發了《關於適當調整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銀監辦便函[2016]1738號) ,提出放寬《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財金〔2012〕6號)中關於各省級人民政府原則上可設立一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限制。
  • 金貴的AMC牌照,新世界不良資產管理業務借道海南自貿區
    後來到2016年10 月 ,銀監會向省級政府下發了《關於適當調整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有關政策的函》(銀監辦便函[2016]1738號) ,提出放寬《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財金〔2012〕6號)中關於各省級人民政府原則上可設立一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限制。
  • 銀行不良處置方式(附案例)
    摘要:近年來,受國內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供給側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不斷攀升,全國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由2012年末的0.95%上升至2016年末的1.74%。從不良貸款餘額看,2016年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5122億元,而2012年末這一數字僅為4929億元。
  • 法國不良貸款交易市場淺析
    義大利政府於2019年3月該計劃到期後又繼續延長兩年並保留一年展期權,以期進一步解決問題。另一重災區希臘,自2015年7月開始實施長達4年的資本管制和控制資金外流,銀行業不良貸款情況雖有所好轉,不良率仍處於39.2%的高位,仍需從歐洲穩定機制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大量貸款用以穩定市場及補充銀行資本。
  • 多家銀行已在打包個貸不良 信用卡部門最為積極
    來源:券商中國「一個萬億藍海市場正在被激活。」一位資管從業者如是說。券商中國記者從多家股份行了解到,銀保監會正式下發《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後,銀行正在積極推動通知落實,其中尤以信用卡部門最為積極。亦有業內人士透露,已有不少銀行開始打包個貸不良,預計市場規模很快能夠達到百億級別,長期來看,達到萬億規模不是問題。
  • "不得收購個人貸款"!這個省出臺地方AMC監管新規,增加收購處置不良...
    事實上,「六不得」要求出自財政部、原銀保監會於2012年初引發的《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該《辦法》要求,前述六類不良資產不得進行批量轉讓。 其中,考慮到個人不良資產清收中可能存在的不合規,甚至暴力催收問題,個人不良貸款的批量收購與處置一直沒有放開。
  • 中行麗水分行許文醉:下半年銀行不良貸款繼續呈現上升態勢
    傳統的處置模式,AMC為核心,通過協商催收、訴訟追償、批量轉讓、委託處置、債務重組等方式進行處置,多元化處置模式主要是市場化債轉股、不良資產證券化、破產管理人、網際網路+不良資產處置。回顧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基本趨勢,許文醉表示,從2014年開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逐漸擴大規模,主要因素是經濟增長目標放緩,經濟強韌性背後要求對主動暴露的風險進行處置管理。2016年不良開始維持在穩定的狀態,主要得益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內經濟轉型效果突出。
  • 化解銀行不良:多管齊下才是「王道」
    截至4月7日,A股共有11家上市銀行披露了2015年財務報告,這些銀行還對如何牢守風險底線和控制不良貸款增長提出有力建議。  機構人士表示,預計銀行不良資產將進一步顯性化,處置方式也將更加多元化。當前,地方資產管理公司(AMC)的擴容、對債轉股的探索,以及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實踐等,均有助於金融業加快化解「不良」。
  • 6月末不良率0.59% 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15個百分點 滬上銀行不良率...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好於預期的良好態勢,工業生產較快增長,消費、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呈現上升趨勢,帶動一季度上海GDP增長6.9%,增速高於去年同期0.2個百分點。同時,第三產業比重保持穩定,其增加值佔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9%。
  • 2019年AMC不良資產收購市場簡析及策略猜想
    四大AMC經歷了政策性、商業化、全面商業化三個階段,二十年來始終承擔著一定的政治、經濟任務。《2019年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環境的全面分析》文章中分析過,2019年的市場環境對AMC的不良資產業務不太有利,相信人才濟濟的四大資產也看得很清楚。關於回歸不良資產主業的具體表態不良資產的主業是什麼?
  • 廣州銀行逾期貸款超不良26億 15高層人均年薪127萬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廣州銀行向最大單一客戶發放的貸款和墊款餘額佔該行資本淨額的6.08%,該行向最大十家客戶發放的貸款和墊款餘額佔該行資本淨額的47.62%,該行向最大十家客戶發放的貸款均為正常類貸款。值得注意的是,廣州銀行最大十家客戶貸款集中度較高,2017年超過監管指標標準。
  • 2019年銀行不良貸款率將維持在2%以內
    來源:經濟日報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今日發布了《2019年中國商業銀行運行展望》。報告指出,2018年國內商業銀行整體經營情況穩中向好,行業淨利潤預計同比增長7.1%,有望創2015年以來新高。報告預計,2019年銀行業整體經營業績仍能維持向好趨勢,但淨利潤同比增速相較2018年度可能略有下滑,預計全年行業淨利潤可能在5%至8%之間。報告預計,2018年不良貸款率在1.9%以內。展望2019年,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有望繼續保持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