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銀行不良貸款率將維持在2%以內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經濟日報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今日發布了《2019年中國商業銀行運行展望》。報告指出,2018年國內商業銀行整體經營情況穩中向好,行業淨利潤預計同比增長7.1%,有望創2015年以來新高。報告預計,2019年銀行業整體經營業績仍能維持向好趨勢,但淨利潤同比增速相較2018年度可能略有下滑,預計全年行業淨利潤可能在5%至8%之間。

報告預計,2018年不良貸款率在1.9%以內。展望2019年,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有望繼續保持平穩。總體來看,雖然部分領域潛在風險需要重點關注,但隨著國內經濟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以及民營及小微企業融資環境逐步改善,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下行壓力將得到緩解,逾期和關注類貸款等前瞻性指標也將出現持續向好趨勢,盈利能力提升則有助於商業銀行繼續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降低存量風險水平。預計2019年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總體將保持穩定,全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仍將維持在2%以內的水平。

2018年以來,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服務行業對外開放穩妥有序進行。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外資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走進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中資金融機構「走出去」。報告建議,商業銀行需要以更積極的姿態主動擁抱開放,迎接國際化挑戰。一是建議我國商業銀行積極取長補短,努力形成與外資銀行競爭與合作的良性關係,變壓力為動力,主動提高風險應對能力,在引資的基礎上儘可能地深化與外資銀行合作。二是建議中資銀行進一步明確國際化目標,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清晰的國際化戰略,審慎布局機構網點,推動國際化業務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加強跨境業務聯動,突出協同優勢,並且建立全球一體化的全面風險管控體系。

相關焦點

  • 2019銀行年報 | 兩家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仍未全部納入不良
    盛京銀行嚴重增收不增利,全部納入淨利潤將負增長;九臺農商行2018年已負增長,為扭轉連續負增長局面。兩家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仍未全部納入不良。就在一年前,財聯社記者曾報導,截至2018年末有四家銀行未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包括前述兩家銀行、華夏銀行、甘肅銀行。2019年一季度,華夏銀行快速處置,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納入不良。
  • 從貸款遷徙率看銀行不良資產規模的變化趨勢
    一、不良貸款率指標的缺陷從定義來看,不良貸款率等於不良貸款餘額除以貸款總額,但這兩項概念在時間上不可比,前者的增長取決於歷史貸款的風險確認,後者的增長則來源於當前報告期信貸規模的擴張,因此將兩個不同時間軸的指標相除可能會得出有歧義的結論。
  • 不良貸款率 英文
    不良貸款率 英文_專業消除處理各大銀行信用卡逾期,車貸,房貸,黑名單,助學貸款QQ:903960000 專業消除處理各大銀行信用卡逾期,車貸,房貸,黑名單,助學貸款QQ:903960000 專業消除處理各大銀行信用卡逾期,車貸,房貸,黑名單,助學貸款QQ:903960000
  • 銀行不良率普遍「充分暴露」 不良遷徙率指標更可靠
    他簡單舉例,一筆貸款有一個風險事件(老闆跑路,銷售下滑等)發生,普遍的做法是到期前進行化解重組,如果能夠償還,就不會在不良貸款類別裡反映,如果實在無法償還,才歸為不良。不過現在部分銀行的做法是,只要風險事件觸發,不管有沒到期,都直接歸類為不良。  「今年經濟形勢不好,但銀行的利潤形勢還可以,不良貸款充分暴露,有利於降低明後幾年不良指標調節的壓力,所謂以豐補歉。」
  • 光大銀行披露2019年年報 處置448億不良資產
    光大銀行3月27日晚間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該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28.12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373.54億元,營收和淨利潤均創下新高。2019年,光大銀行加大不良資產處理力度,全年處置不良貸款448.05億元,但不良貸款餘額較上年末仍有一定程度上升。
  • 郵儲銀行一季度末不良貸款率0.86% 資產質量持續穩定
    作為年輕的國有大行,郵儲銀行堅持科技興行戰略,堅定推進轉型升級,強化科技支撐保障。2019年以來,郵儲銀行啟動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特別是加大金融科技領域投入及科技人才引進力度,把每年營業收入的3%左右投入到科技領域,2019年總行科技隊伍實現翻番。
  • 張化橋:非銀機構不良率20% 小銀行不良率10%
    來源:消金界近日,香港慢牛投資董事長張化橋在微博中表示,中國金融深化早就過了頭,必須瘦身,他同時點出了兩組數據:非銀機構的不良率一定不低於20%,小銀行的不良率10%。中國不良資產規模到底有多大?按保守估計2%—4%的不良率,我國不良資產規模在20—30萬億之間。實際上,中國金融業的廣義不良資產規模並沒有準確的數據。但無論是哪個數字,不良資產不可能短期內集中消化,仍需要堅持在一定時期內,按照風險承受能力,分別予以「引爆」。
  • 2019銀行年報|中信銀行普惠金融貸款增近50% 製造業貸款繼續壓降
    在增加普惠金融投放的同時還加強風險管控,依託區塊鏈、人臉識別等金融科技手段支撐,研發自動化審批模型和智能化風控系統,加強貸款資金流向監測,明確風險容忍要求。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普惠金融貸款部良餘額和不良率「雙降」,不良率低於全行總體不良率。
  • 城商行消化不良貸款有多難?這家銀行或能給出答案:「能用上的催收...
    2015年底,鄭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總額為10.4億元,到了2019年底,不良資產總額達到了42.48億元。2020年全年的數據還沒有公布,但截至2020年上半年,不良貸款餘額已經達到46.59億元,不良貸款量仍然在增加。與之相應的不良貸款率自然也一路上升。
  • 華夏銀行不良率下降,票據貼現增長487.84%,呆帳核銷超4年總和
    王淼 本報記者 賀向軍 北京報導華夏銀行2019年不良貸款率1.83%,比2018年下降了0.02個百分點。雖然看上去下降幅度不大,但對華夏銀行來說意義非凡,因為該行自2013年以來不良率一直處於上升狀態,直到去年該行不良率終於掉頭向下。
  • 輾轉7年!威海銀行轉戰赴港IPO背後:核充率下跌、不良貸款增長
    數據顯示,威海銀行尚未披露2019年年報。據該行2019年三季度信息披露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威海銀行資產總額為2163.09億元,負債總額為2012.40億元。其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99%、9.84%、9.81%,均較2018年年末有不同程度下降。
  • 中行麗水分行許文醉:下半年銀行不良貸款繼續呈現上升態勢
    回顧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基本趨勢,許文醉表示,從2014年開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逐漸擴大規模,主要因素是經濟增長目標放緩,經濟強韌性背後要求對主動暴露的風險進行處置管理。2016年不良開始維持在穩定的狀態,主要得益於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內經濟轉型效果突出。
  • 銀保監會披露上半年銀行帳本:淨利潤同比下滑,不良率承壓
    淨息差方面,數據顯示,二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2.09%,較一季度的2.10%略有下降。事實上,銀行業盈利能力承壓也在預期之內,此前央行研究局課題組就曾撰文指出,隨著實體經濟困難向金融領域傳導的滯後效應逐漸顯現,以及一些政策因素的影響,銀行後期不良貸款處置和資本消耗壓力明顯加大,銀行利潤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內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可能。
  • 民生銀行年報AB面:不良率8年來首次下降 淨利差排上市銀行倒數
    來源:投資時報2019年年報顯示,民生銀行不良率為1.56%,比上年末下降0.2個百分點;淨利差為1.87%,雖然同比提升0.23個百分點,但在納入統計的34家A股上市銀行中僅排名倒數第五《投資時報》研究員 金麗經歷了過去幾年管理層的震蕩調整,
  • 受疫情影響 平安銀行一季度零售業務現短期波動 個人貸款不良率略...
    受疫情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衝擊,對銀行的零售業務產生了一定影響,此前在眾多銀行的2019年年度業績發布會上都表明了類似的態度。作為首份披露一季度業績的上市銀行,平安銀行在財報中表示,在此外部形勢下,同時受消費需求收縮、居民收入下降等不利因素影響,該行零售業務增速出現短期波動。這首先體現MAU指標上。
  • 銀行2019及1Q2020報告綜述:穩健不改,以量補價仍將持續,維持「看好...
    疫情期間,再貸款、再貼現及定向降準持續發力,支撐信貸擴張,1Q2020貸款同比增速達到13.2%,顯著高於近兩年同期水平。對公貸款中,2019年高不良率的製造業、批發零售業貸款佔比持續下降,房地產相關貸款投放佔比較1H2019有所下降,資產質量較好的交運貸款較1H2019顯著上升。個人貸款中,按揭貸款仍是資產質量壓艙石。
  • 長安銀行年內遭264萬元罰款,不良貸款值得關注
    不良率波動上升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長安銀行收到的罰單多與貸款有關。上海新世紀資信對長安銀行的評級報告顯示。近年來,該行貸款行業分布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及建築業等行業。受經濟下滑及新冠疫情影響,長安銀行製造業、批發零售業以及個人消費貸款關注及不良規模均有所上升,不良率及關注類貸款佔比有所上升。2016年-2019年末,該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84%、1.96%、1.78%、1.77%。據該行2021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披露,截至2020年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上升至1.96%。
  • 銀行貸款的邏輯
    銀行經過早期的「規模情結」和「速度依賴」的資產快速擴張階段,積累的不良貸款開始集中爆發,根據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2015年到2019年,商業銀行整體不良率分別為1.67%、1.74%、1.74%、1.89%和1.86%,各類銀行不良率同步持續上升,尤其農商行2019年不良率已經達到3.9%。
  • 廣州農商行信用卡風險加劇 2019年信用卡不良貸款上升
    原標題:快訊|廣州農商行信用卡風險加劇 2019年信用卡不良貸款上升 不良率2.83%財經網金融訊 6月4日,天眼查消息顯示,廣州農商行於6月3日一天之內新增65條法律訴訟,均為信用卡糾紛執行裁定書。據財經網金融了解,近年來,廣州農商行信用卡餘額逐年增加,其裁判文書中信用卡糾紛的佔比也越來越大,或受此影響,該行信用卡的不良率一直處於較高位置。截至2019年末,廣州農商行不良雙升的同時,其信用卡的不良貸款也在上升且不良率近3%。與此同時,該行的逾期貸款也在大幅增加。
  • 中國信達總裁助理向黨:2019年銀行不良貸款批量轉讓市場供給平穩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5日電(魏薇)「從市場供給看,2019年來銀行不良貸款批量轉讓的市場供給基本平穩,沒有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在12月5日的第247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信達總裁助理向黨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