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泰國歷任國王都有中文名?原來真相背後的史實很不堪

2020-12-19 文史磚家

文/格瓦拉同志

對泰國國情比較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現在的泰國正處於卻裡克王朝(又稱曼谷王朝)時期,歷任國王在按照拉瑪N世排序的同時,無一例外都取有一個鄭姓中文名字。比如,開國之君昭披耶卻克裡(拉瑪一世)中文名叫鄭華,朱拉隆功大帝(拉瑪五世)中文名叫鄭隆,去年駕崩的蒲美蓬國王(拉瑪九世)中文名叫鄭固,而現任的國王哇集拉隆功(拉瑪十世)中文名叫鄭冕。

泰國現任國王拉瑪十世中文名叫鄭冕

可按照卻裡克王朝的血統來分析,除開國之君昭披耶卻克裡的母親有很少一部分華人血統外,其家族完全屬於地道的暹羅人,跟中國人根本不沾邊,自然也沒有取中文名的必要(至於中文翻譯名,就另當別論了)。那麼,為何泰國歷任國王都無一例外的都會取一個鄭姓中文名,這背後有怎樣的一段隱情?

一切還是要從泰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的華人國王、吞武裡王朝開創之君鄭信的經歷談起。

或因謀生,或因躲避戰亂,中國人自古以來便有移居海外的傳統,而且人數越來越多,涉足的地區越來越廣,所以便有了一個說法,叫做「有陽光的地方就有華人」。這些移居海外的華人,在移居國紮根、發展,在各領域出人頭地的都不在少數,甚至還有人實現海外建國夢,成為所在國的「國父」。第二代華人鄭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他生活的時代,恰好處於清朝雍正、乾隆二帝在位時期。

鄭信在泰國被視為神一樣的人物

鄭信祖籍為廣東省澄海縣華富村(今汕頭市澄海區上華鎮),為其父鄭鏞移居暹羅(泰國舊稱,當時處於大城王朝)後娶當地女子為妻後所生。鄭鏞去世後,鄭信拜父親的好友、權臣坡耶節基為義父,從充當宮廷侍衛開始,不斷積累功績,最終晉升為達城城主,封侯爵(披耶),所以鄭信在史書中又被稱為披耶達(即達城侯爵)。

按照史書的記載,鄭信不僅擅長編寫劇本、詩、歌等文學作品,還精通律志、兵法和騎術,並且能熟練地操作多種武器,是一位文武兼備、多才多藝的人物。在任職達城期間,鄭信勤於政事、愛民如子,將該地治理的井井有條、欣欣向榮,並因此在國內建立起超高的聲譽,人氣爆棚。老王毋隆葛駕崩後,新王億卡塔繼位,鄰邦緬甸趁暹羅國喪期間入侵。當此危難之際,極富軍事天賦的鄭信被召回京師協助禦敵。

鄭信畫像

儘管有鄭信的苦力支撐,但腐朽不堪的大城王朝根本無法抵禦緬甸精兵的進攻,終於在1767年亡國。就在京師淪陷之前,鄭信率部突圍,先後在西南部的羅勇府、尖竹汶府建立抵抗基地,積極圖謀復國。同年十月,在經過一番準備後,鄭信率領擁有百艘戰船的大軍揮戈北伐,一路上所向披靡,並於一個月後收復故都阿瑜陀耶城,將緬軍全部驅逐出境。

1767年底,鄭信憑藉著復國驅敵的偉大功績,正式在部下的擁戴下登基稱王,並將國都遷往吞武裡城(史家以故將其建立的王朝稱為吞武裡王朝)。此後十數年間,鄭信在陸續消滅各地割據勢力、完成統一暹羅之餘,又向寮國、柬埔寨等地擴張,並於1774-1775年間再次擊退緬軍大規模的入侵。至此,鄭信不僅恢復了大城王朝時期的疆域,也使得自己的威望達到頂峰,並因此獲得「大帝」的稱號,被國民視為再造國家的民族英雄。

吞武裡王朝向中國稱藩,兩國關係友好

鄭信王位既穩,便開始積極尋求同母國-中國建立聯繫。就在即位後的第二年(1768年),鄭信便派出一名華商為特使到中國,請求乾隆帝敕封並獲準。此後,暹羅與清朝間的來往開始密切。1781年,鄭信又派出一個龐大的使團分乘11艘大船滿載貨物來華訪問並進行貿易,並重申藩屬之意,讓清廷大為滿意。

鄭信在位前期銳意改革、開疆拓土,誠為一代聖王,然而晚年卻因窮兵黷武、大肆寵佛給國家帶來重重危機。加之鄭信晚年性格暴躁、偏信多疑,臣屬動輒被殺,也令很多將領人心惟危。就在這樣微妙而緊張的環境下,1782年,大將昭披耶卻克裡發動政變,逼迫鄭信退位並自立為王。新王既然已經上臺,老王斷無存活的可能,但因暹羅是佛教國家,規定臣下不得加兵刃於國王身上,所以昭披耶卻克裡便用檀香木將鄭信殺死。鄭信遇難時,年48歲。

昭披耶卻克裡冒稱鄭信之子,取名鄭華

因此時暹羅已經和清朝間建立起藩屬關係,昭披耶卻克裡為得到清帝的冊封,於是便冒充鄭信之子,以鄭華的名義遣使到中國。對於暹羅的變故,此時的清廷完全不清楚,所以不明就裡的乾隆帝上了當,便真的冊封昭披耶卻克裡為國王。此後,昭披耶卻克裡在對華交往中皆以鄭華自稱,後世子孫沿襲為慣例,無一例外地也都會取一個鄭姓中文名,一直到現在依然如此。

相關焦點

  •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漢裔,為何都有一個「鄭」姓的中文名?
    為什麼有中國姓呢,很簡單,因為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跟中國有瓜葛。這種瓜葛就是歷史淵源,一種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瓜葛。眾所周知,泰國至今仍然是個王國,泰國的王朝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泰國雖然現在實行的是君主立憲,但這個王朝依然合法存在,國王和王室受到國民的尊重,王室受到國家優待,過著非常體面和榮華的生活。泰國的曼谷王朝建立於18世紀末,也叫拉瑪王朝,國王都有中文名字,而且中文都姓鄭。前幾年去世的第九世普老國王也有個中文名字叫鄭固。現在在位的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鄭冕。
  • 泰國王室認這位中國人為祖先,列五大帝之首,歷代國王都有中文名
    德高望重、深受泰國民眾愛戴的泰國蒲美蓬·阿杜德國王去世了,全國上下皆聞者傷心聽者流淚。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的是,這位泰國王朝的第九位國王(即拉瑪九世)有一個中文名字——鄭固。一位純正的泰國國王怎麼會有中文名字?在絕大多數人的普遍認知裡,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區別於別國別族的姓氏與文化。
  •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是漢族後裔,為何都有一個中文名字,姓「鄭...
    確實如此,泰國王族的中文名都是姓「鄭」,這和泰國曼谷王朝的起源有直接關係。這個鄭是華人姓氏,不是翻譯的原因。泰國國王中名字都姓鄭其實很多人都不知,泰國現在的曼谷王朝也叫拉瑪王朝,國王中文名字都姓鄭。比如在2016年去世的拉瑪九世蒲美蓬老國王,他的中文名叫鄭固。
  • 都是鄭家後代?為什麼泰國許多國王都有中文姓名?原來開國有故事
    許多朋友恐怕都聽說過,泰國的歷代國王都有中文姓名。對於這種說法,應該這樣看,在1910年之前的五位泰國國王,確實是有中文姓名的,但其使用範圍也非常有限,即基本上只用於對清朝進行朝貢的場合。而從1910年即位的拉瑪六世開始,因為泰國與中國不再有類似此前朝貢的關係,所以泰國國王的中文姓名基本在任何官方場合都沒有使用了。
  • 泰國歷代國王為何都姓「鄭」?原來和這個中國人有關,難以置信!
    這是文化上的交流與碰撞,但在我們鄰近的一個國家泰國境內,卻有著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泰國的歷代國王,幾乎都以「鄭」作為自己的姓,那麼這到底又是為何呢? 泰國的歷代國王之所以姓「鄭」還是與一個中國人有關,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鄭信,他也就是泰國早期王朝建立的鼻祖。
  • 清朝窮小夥流浪到泰國,兒子當了泰國國王,乾隆知道後大怒
    原來,澄海區華富村,清朝時曾經出過兩個鼎鼎大名、威震東南亞的人物。在雍正皇帝時代,澄海華富村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破落鄉村。村中有一個名叫鄭鏞的小夥子,祖輩都是窮得叮噹響的貧民。鄭鏞長大後又遊手好閒,嗜酒好賭,被當地人稱為「歹子」,即「浪子」之意。
  • 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公開納妃 公開承認一夫多妻制
    這是自1932年時隔87年泰國國王首次公開納妃,公開承認一夫多妻制。雖然1935年已在法律上禁止一夫多妻制,但泰國這種現象極為常見。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為詩尼娜澆灌聖水,冊封為貴妃。據報導,詩尼娜獲封「貴妃」的同一天,正是哇集拉隆功國王的67歲生日。
  • 64歲的泰國詩琳通公主,比國王威望還高,為何一直都未結婚?
    64歲的泰國詩琳通公主,比國王威望還高,為何一直都未結婚?其實在世界上還是有一些國家,到現在依然都保留著皇室,雖然對於大部分黃少炎他們並沒有掌握什麼真實的權力。但是對於這個國家來說,這些皇室的地位還是非常重要的,而他們甚至有的時候居然比政府裡面的那些首相的地位都要高。就拿我國而言,我們都知道泰國是我們的鄰國,而在那裡他們就擁有著一個皇室。我相信大家一想到泰國這個國家就會想到那邊的風景非常美麗,而且有很多好吃的水果。
  • 國王為何要取中國名,而且都是同姓?
    泰國與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這不光是因其本民族很多人有中國血統、國內有著人數居於第二大民族的華人,更主要的是,其王室與中國有著委深的關係。如,我國第一個在國外當國王的人就是在泰國,還成了泰國的「民族英雄」。還有,泰國王至今還保留有取中國名字的傳統等。那麼,泰國王為何非要取個中國式的名字呢?
  • 為何英國有人呼籲廢除王室,泰國國內卻不敢對國王有半點不敬
    從表面上看,泰國和英國一樣,同屬於君主立憲制政體,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的產物,都具有國王、議會、政府。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工黨領袖託尼·本恩就曾提出,要徹底廢除君主、王室。2019年,英國工黨再次提出廢除英國王室制度,並獲得了上議院的支持。
  • 泰國國王有多大權力
    我們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作為世界上二十七個君主立憲制國家裡,泰國國王的權力不是最大的(與中東國家比較)但和英日等國家相比較卻又是巨大的。泰王國,國土面積大約51萬平方公裡,世界排名51位。2018GDP5045億美元。世界排名25位。
  • 泰國「人妖」生活悽苦,為何還那麼多人妖?寺廟和尚說出真相!
    導語:泰國「人妖」生活悽苦,為何還那麼多人妖?寺廟和尚說出真相!泰國的旅遊行業都是廢話吃那個火爆的,每年都有非常多的全球各個地方的遊客會前往,其中最為著名的景點就是普吉島了,芭提雅和大皇宮等了,常常會被擠得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並且,在泰國還有另外一個十分獨具特色的事情,就是「泰國人妖」,幾乎所有的人去到泰國旅遊,清單上面的第一行列就是會看人妖表演或者是和人妖合影等,畢竟這種事情在中國是十分稀有的,但是,相信不少的小夥伴都知道人妖的生理結構和我們普通人的都不一樣
  • 歷史:阿爾伯特國王的神秘死亡背後的真相!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小編又是和大家一起見面了有人說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對著鏡子笑一笑你們都做到了嗎?微笑可以給人帶來好運哦!有這麼可愛的小編每天都為你們帶來不同的文章應該也是非常的開心的。歷史:阿爾伯特國王的神秘死亡背後的真相!80多年前從阿爾伯特國王的死亡地點拍攝的可怕紀念品被認為是真實的。
  • 泰國國王權力有多大?總統都要向他下跪
    全世界197個國家中,有28個是君主制。其中亞洲和歐洲最多,各有12個。包括丹麥,挪威,日本,不丹等國家。他們通常都採取君主立憲制政體,皇室的權利並不是很大。但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泰國。首先,泰國在憲法上看,和英國與日本一樣,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理論上泰國國王的權力應該不會太大,應該和英國國王,日本天皇一樣是國家象徵,僅僅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 泰國國王有多大權力,軍方是不是也要服從國王?
    泰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通常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國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但只是一種「象徵符號」,不能干涉政治。我們首先來看泰國憲法的規定:國王是國家元首,三軍統帥,佛教以及所有宗教的守護人。國王通過國會,內閣和法院分別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權。
  • 詩琳通公主備受民眾愛戴,為何泰國前任國王蒲美蓬不選她為接班人
    作為前任國王蒲美蓬最出色的子女,詩琳通公主沒能當上泰國國王,確實令人感到比較惋惜,但對於詩琳通公主來說,不當國王對於自己,可能是最好的選擇。蒲美蓬國王泰國前任國王蒲美蓬在自己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執政時間裡,因為多次化解泰國國內危機,備受泰國百姓愛戴,不過蒲美蓬的四個兒女卻不是都非常爭氣。
  • 泰國曼谷王朝開國國王,先王提拔他做軍隊統帥,他卻起兵搶走王位
    但是無論曼谷王朝對泰國歷史的貢獻有多大,如果沒有建立曼谷王朝的那位君主,就不會有曼谷王朝的歷史貢獻,所以曼谷王朝開國國王不得不提,他是拉瑪一世。 公元1782年,即吞武裡王朝建立13年後,鄭信不知為何變得很昏庸,不再是從前那個英明神武的開國國王,於是45歲的拉瑪一世趁機發動兵變,廢掉並殺害了鄭信,把鄭信的王位搶過來自己坐,因為拉瑪一世定國都曼谷,所以稱曼谷王朝,又因為他姓氏卻克裡,別稱卻克裡王朝。
  • 泰國皇室正式發布訃告宣告現任國王拉瑪九世去世,為你全面解析這位傳奇國王的一生
    中文名鄭固。蒲美蓬現任泰國國王,1946年登基,1950年5月5日加冕。此任泰國國王深得泰國各族國民的愛戴。他是卻克裡(曼谷王朝)的第9位國王,又稱拉瑪九世王,也是目前全世界在任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亦是有確切記錄於世界歷史中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獨立主權君主(僅次於法國路易十四)。
  • 泰國貴妃詩妮娜為何復寵?背後沒那麼簡單,傳與巴育有關
    隨後3個月不到又將貴妃詩妮娜打入冷宮,在監獄裡關了10個月剝奪王室頭銜,結果沒想到又悄無聲息地把詩妮娜放出來,這除了詩妮娜是「鈕鈷祿詩妮娜」以外,還與泰國風雲變幻的政壇有關!為何詩妮娜會復寵?泰王自己打自己的臉?
  • 泰國曼谷王朝的幾位國王,有的受人民愛戴、有的卻虎父犬子?
    上次講了「和父母等長輩一起去泰國旅遊是什麼感覺」,這一次筆者想簡單介紹下泰國曼谷王朝的幾位國王。泰國原名暹羅,是一個有這700多年歷史和文化的國家,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