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發起童行計劃共享教育,李開復劉慈欣等25位大咖開通通識啟蒙...

2020-12-12 芥末堆看教育

(童行共享教育發布會現場郝景芳與李開復對談)

芥末堆 寧寧 10月27日報導

自2016年郝景芳的小說《北京摺疊》獲第74屆雨果獎後,她就不斷被問及一個問題,《北京摺疊》裡的描述會在未來變成現實嗎?這一年多裡,人工智慧將要取代人類的恐慌情緒四處蔓延,與此同時,貧富差距的固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科幻與現實的某種程度的交叉重合,讓人忍不住想像不遠的未來會怎樣。

童行共享教育:推出系列通識啟蒙課

10月26日郝景芳在其發起的「共享教育,共享未來——童行計劃啟動儀式」上,給出了她的答案,她說,不希望《北京摺疊》成為現實,並以「共享教育」的方式作出行動。獲獎後,郝景芳得到企業以公益形式資助的10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她的公益項目「童行書院」。童行書院是在有旅遊資源的山村建立圖書館和兒童活動室,派進常駐老師。旅遊旺季時給前來遊玩的家庭教授親子類課程,淡季時書院的老師帶著書和課程到書院周邊鄉鎮進家、進學校,做各類輔導。用商業反哺公益。

在童行書院的基礎上,郝景芳又推出童行計劃的共享教育系列計劃。她介紹系列課程包括,親子伴讀、音頻通識啟蒙、線下創造力課程,還有城市探索計劃、自然教育計劃等通識教育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為了讓孩子更加適應未來AI時代的社會需要,童行課程更加注重培養孩子的溝通力,思想力和創造力,塑造孩子創造性的獨立人格。」郝景芳說。

發布會上,童行計劃公布了100本免費通識啟蒙書單和系列伴讀課程,伴讀課是由童行書院教研團隊為3-6歲孩子開發的,免費推出。這些課程也將被帶入童行書院的駐點山村。

童行同時推出的「看世界通識啟蒙體系」,課程涉及「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如何看待世界、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的過去和未來」5大哲思問題,25個探索主題。郝景芳稱,會相應邀請25位不同領域的專家用直播的方式為孩子授課。她透露其中的嘉賓包括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三體》作者劉慈欣、北大知名經濟學家何帆等。「他們來自耶魯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中國社科院等最著名的學府或最優秀的機構,每個人都有獨具特色的個人成就。他們將陸續與小朋友面對面,把他們的思想、智慧、知識和經驗分享給全國的小朋友。」

另外,郝景芳還介紹,童行計劃在未來還將創建童行平臺,鼓勵達人父母將自己的教育經驗和智慧分享出來,為更多父母提供教育的幫助。

李開復:人工智慧學不會愛和創造

發布會上,李開復作為「童行大咖直播間」的第一位嘉賓,分享了自己對於人工智慧時代未來教育的理解。

李開復認為,人工智慧再強大,也永遠不可能擁有關愛與創造的能力,AI前進的速度確實比想像中的快,也許未來在某些領域,AI不用人類的知識、數據和引導,就能取得頂級的突破,但由此並不能得出結論,認為人工智慧是萬能的。郝景芳也認為,在人工智慧時代,人工智慧將承擔人類更多的重複性、機械性的工作任務,而創造力將作為人類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培養孩子獨立人格和自我成長意識就顯得越發重要,未來教育必定將突破對分數和基礎知識的考核,更加注重對思考力、表達力和創造力的培養。

相關焦點

  • 郝景芳:為什麼通識教育是幫助孩子直面未來的教育?
    為了讓孩子思維寬廣、思考深入,童行計劃為3-12歲的孩子提供系統性、進階性通識啟蒙體系。通識教育,是在國內外都有悠久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體系。通識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相對,不止教授單一一門狹窄的謀生技能,而是給學生融會貫通的全景知識體系。
  • 童行學院創始人、雨果獎得主郝景芳:以創造為原動力
    10月30日,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發起的兒童通識教育公司童行學院,在東外斜街56號The future hall舉辦了《他鄉的童年——中國篇》線下觀影會,郝景芳與現場120名觀眾一起觀看了紀錄片之後,遠程連線了該紀錄片導演周軼君
  • 2020烏鎮時間《北京摺疊》作者郝景芳談轉行創業:做教育比寫科幻...
    雨果獎獲得者、科幻作家、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出席主題為「展望未來」的圓桌論壇,帶來了她對青年與教育的見解。郝景芳很多人都不陌生,1984年出生的她,因小說《北京摺疊》於2016年8月獲得第74屆雨果獎,這是繼劉慈欣的《三體》之後我國作家第二次獲得該獎項,因而備受外界關注。
  • 竟然有人這樣辦教育?腦洞大開
    童行學院:創辦於2017年,位於北京,由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發起,參考哈佛大學通識教育體系,涵蓋科學、人文、藝術、思維4大學習領域。童行學院通過系統的通識教育,帶領3-12歲兒童思考寬廣、思考深入,發現世界、探尋自我,成為人生的主動探索者,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獲得系統性的通識啟蒙教育。
  • 郝景芳創辦的童行學院獲Pre-A輪融資數千萬元,著力打造課程APP
    郝景芳創辦的童行學院獲Pre-A輪融資數千萬元,著力打造課程APP 作者:紅印兒 發布時間:
  • 讓通識教育打破應試教育,素質教育的機會來了!
    因為孩子在早期啟蒙階段的學習、認知、感知等綜合能力最強,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和國家未來的發展。所以素質教育一直是家長和國家非常重視的一個行業領域。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從2020年中國教育行業機構分布情況來看,K12佔比達到25.8%,素質教育和語言培訓分別佔比23.3%和20.5%,所以素質教育僅次於K12教育,這一數據也表現出素質教育市場規模同比其他教育類型的優越性。
  • 童行學院完成Pre-A輪融資,創始人為雨果獎得主郝景芳
    藍鯨教育2月18日訊,童行學院今日完成Pre-A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領投,投資金額達數千萬元。據悉,本輪融資主要用於童行學院APP的開發和技術團隊的擴充。郝景芳表示即將上線的新版APP更像是一個在線課堂,會承載更多的學習功能,包括視頻課件、學習卡片、遊戲化測試、師生互動、家庭作業等。童行學院創立於2017年,主要為3-12歲孩子提供系統性通識教育。創始人郝景芳創作的《北京摺疊》於2016年獲得第74屆雨果獎。童行學院包括線上知識課堂和線下實踐課堂。
  • 【清華人物】郝景芳:強硬的教育公平會讓強者和弱者一樣弱,無法讓弱者和強者一樣強
    如果優勢家庭不僅給孩子知識和智力的啟蒙,還能給孩子善良的啟蒙,那麼也許這樣的啟蒙對全人類都是好事。優勢家庭的教育,可以讓孩子更早啟發對科學、藝術和真理的愛,從而做出偉大的發現或傑出的作品,而與此同時,如果又能以善良之心改善全人類的生活,那就形成了所有人都有提升的良性循環。
  • 童行學院完成千萬元Pre-A輪融資,新上線APP將承載更多功能
    多知網2月18日消息,媒體透露,由科幻作家郝景芳發起的通識教育項目「童行學院」已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紅杉中國種子基金領投。  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童行學院APP的開發以及技術團隊的擴充。
  • 招生信息 | 中國兒童中心攜手童行學院推出兒童通識課程
    對於這一點,國際先進教育理念早已有共識:專業知識可能會過時,但是可遷移的能力永遠不會過時。與具體的知識學習相比較,在孩子幼年,培養他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他將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將是送給他一生的寶貴財富。這種能力的培養,是通識教育的主要目標。通識教育,是在國內外都有悠久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體系。
  • 專訪郝景芳:我用教育對抗「摺疊」
    在沒有採訪過郝景芳之前,我的頭腦裡只有關於她的各種「閃光」標籤:文理兼備,天才少女,一路數學競賽+理科實驗班路線,拿下清華物理系的本碩,博士就讀於清華經管學院,曾經是一名青年經濟學家,最終卻以《北京摺疊》獲得科幻文學大獎「雨果獎」的而為大眾所知;兩個孩子的媽媽;創辦通識教育的普及機構「童行學院」,探索普惠教育……如此忙碌的她,最近居然還出了兩本書。
  • 郝景芳:折摺疊疊斜槓青年
    成名之後2016年4月,郝景芳的小說《北京摺疊》獲第74屆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小說」提名的消息傳來,郝景芳的名字開始進入公眾視線。恰是在一年前,另一位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憑藉《三體》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此為亞洲人首次獲獎。這讓被稱為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的「雨果獎」第一次為國人廣泛知曉。
  • 郝景芳的選擇:如何避免「摺疊」?
    她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完成博士學位,同時也是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院研究員; 她是作家,創作的中短篇小說《北京摺疊》(Folding Beijing)獲得了74屆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 她創立了兒童通識教育品牌"童行學院",為孩子打開視野、提升思維,探索可持續的公益教育; 同時,她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 36氪首發 | 「童行學院」獲紅杉中國領投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APP...
    36氪獲悉,科幻作家郝景芳的通識教育項目「童行學院」近日完成紅杉中國種子基金領投的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童行學院APP的開發,技術團隊的擴充。 關於本輪投資邏輯,紅杉中國董事總經理翟佳表示,對業務方向和團隊能力的認可是紅杉投資童行的主要原因。中國尤其缺乏系統性的兒童通識教育,童行的教研體系和產品填補了這個市場空白。
  • 拼音、算術、識字幼兒啟蒙該學啥?郝景芳說思維成長更重要
    做父母的焦慮這時候就會水漲船高,幼兒啟蒙教育到底該怎麼做才好?是讓孩子自由玩耍還是多學習才對?對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聽聽從小就是學霸的郝景芳博士來聊一聊。郝景芳的名字大家應該聽說過吧?她的《北京摺疊》獲得了第74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成為劉慈欣外,第二個獲獎者。
  • 拼音、算術、識字幼兒啟蒙該學啥?郝景芳說思維能力的成長更重要
    做父母的焦慮這時候就會水漲船高,幼兒啟蒙教育到底該怎麼做才好?是讓孩子自由玩耍還是多學習才對? 對這個問題,我們不妨聽聽從小就是學霸的郝景芳博士來聊一聊。郝景芳的名字大家應該聽說過吧?她的《北京摺疊》獲得了第74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成為劉慈欣外,第二個獲獎者。另外她還是清華大學天體物理碩士、經濟學博士,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可以說她是從小各種光環亮瞎眼的那種存在。
  • 觀影會邀請函|請你一起來看一部引人深思的教育紀錄片
    在中國的國情和大環境之下,如何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又能更好地適應世界的多元化?下周三,也就是10月30日,我們將會舉辦一場《他鄉的童年-中國篇》觀影會,這一集會回到中國,主題是探討: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這一集紀錄片中,也記錄了童行學院的線下課堂。
  • 學霸家長的大格局育兒經,「通識教育」讓人高瞻遠矚、擺脫焦慮
    郝景芳,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是清華大學天體物理系的碩士,但她博士讀的卻是經濟學,雖然她讀的一直都是理科,但卻一直擁有出眾的寫作天賦。她是第74屆世界科幻大會的「雨果獎」得主,同時,她也是「童行學院」的創始人。
  • 童行學院招聘城市教師啦
    1 通識課程的線下教學承擔主班老師的職責,進行通識課程的教學準備、授課及相關教學活動,包括但不限於工作日及周末兩天的日間課程、寒暑假的日間營和住宿營等;2 教研配合在童行學院通識教育體系內,配合現有教研進行課程推廣活動的內容研發給予童行學院駐站教師在教研教學方面的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