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喝水邊吃飯這個習慣,不說小孩,很多成年人也有。吃飯喝水是不是真的會影響消化?
人體的消化過程包括機械性消化與化學性消化兩方面,大致可分為口腔消化、胃內消化、小腸消化、營養物質吸收這四步。正常情況下,胃內食物的消化分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胃液分泌是由進食動作引起的,受食慾影響大,消化酶與胃酸分泌的濃度與量都很高,在胃內消化過程中起主要作用。
第二階段
食物入胃後,對胃產生機械性和化學性刺激,繼續引起胃液分泌,整體來說胃酸濃度依然很高,但消化酶濃度與量已經較前一階段降低。
第三階段
食物離開胃進入小腸後,繼續引起的胃液分泌。此階段無論胃酸還是消化酶濃度都很低,消化能力最弱。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個階段只是人為區分,實際上幾乎同時開始,互相重疊。
難道吃飯一點水都不能喝?可以,但別超過一杯!
一般建議吃飯時控制喝水量在一小杯(100~200毫升)以內比較合適。
而咕咚咕咚喝一杯三四百毫升的水,這就是大量飲水,是在飲食的過程中不太提倡的。
同時,飯前半小時和飯後半小時同樣不宜飲入大量的水。
這些吃飯習慣,都會影響消化!
1、帶著情緒吃飯,影響消化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黃連珍提醒,人一旦心情愉悅,可以營造輕鬆的就餐氛圍,進而有利於人體消化液的分泌,也對食物的攝取和消化有幫助。
相反,如果把憂愁、悲哀、憤怒、驚恐等這些不良情緒帶到餐桌上,則會影響食慾、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勉強進食這個習慣也不太好,容易引起胃部的脹滿甚至疼痛等,對健康不利。
2、吃飯看電視、看手機,影響消化
浙江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潘文勝談到,大部分的人可能覺得,消化吸收只是胃腸道的工作,那就大錯特錯了。整個消化吸收的過程是由植物神經來支配的,而植物神經又由大腦皮層來控制,如果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的話,一心兩用,消化液分泌減少,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
3、吃飯狼吞虎咽,影響消化
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雷敏表示,有些人吃飯的速度非常快,狼吞虎咽地,甚至吃一頓飯,在2分鐘內就能搞定。然而,吃飯速度太快的話,食物沒有得到充分的咀嚼和消化,對胃也是一種折磨。食物沒有經過充分的咀嚼就進入了胃腸道,給胃腸造成負擔,長期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出現消瘦、胃腸不適的症狀表現,甚至出現胃炎。
4、飯後直接喝茶,影響消化
原江蘇省連雲港市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張曉燕提醒,飯後喝茶是很多人認為的一種生活享受,但飯後馬上喝茶並不是好習慣。最好在飯後1小時後再喝茶較合適。
茶中的鞣酸進入胃腸道後,會抑制胃液和腸液的分泌,易引發消化不良。鞣酸會與肉類、蛋類、豆製品、乳製品等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具有收斂作用的鞣酸蛋白,使腸道蠕動減弱,容易導致大便乾燥,引發便秘。
5、飯後直接吃冷飲,影響消化
營養師王濰青表示,飯後吃一杯100克左右的冰激凌,會讓胃部溫度下降10℃〜15℃,導致胃收縮,胃酸分泌減少,減緩消化過程。嘴裡感覺很舒服,但胃需要三十分鐘甚至更久的時間來恢復正常工作,會造成消化不良、影響營養吸收甚至腹脹腹瀉等症狀。
邊吃飯邊喝水的危害
1、消化功能受影響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主要都是在胃中消化,需要依靠胃酸。如果在吃飯時飲入大量的水,就會稀釋胃酸,造成對食物尤其是蛋白質和脂肪的消化受阻。
2、胃的蠕動受影響
胃對食物進行消化的過程,除了胃酸,還需要依靠胃的蠕動,從而將吃進去的食物慢慢研磨成食糜,以加速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在吃飯時飲入大量的水,就會把胃撐大,減弱它的蠕動。
3、牙齒的咀嚼受影響
吃飯時喝水,會使得食物軟化,更容易吞咽。但其實,這樣會減少牙齒對食物的咀嚼。一方面,會造成口腔中的唾液對食物消化的減少;另一方面,未經咀嚼的食物進入胃內,會造成胃的消化負擔。
4、食慾受到影響
吃飯時飲大量水,會增加飽腹感,從而減少食慾。這是很多減肥者使用的方法,長此以往,會造成人體營養物質和能量的吸收不足,影響身體健康。
邊吃飯邊喝水不僅對消化有影響,對其他人體功能部位有一定的影響。所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預防很多肛腸疾病。
綜合:健康氣象、健康時報
原標題:《影響消化的這個壞習慣你肯定有!》
閱讀原文